查看原文
其他

骄傲!柳州水质全国第4!

柳州市政府新闻办 画卷柳州 2020-08-28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喜讯 

柳州水质排名全国第4名!

7月1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今年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柳州在全国的排名较第一季度上升了6位,从第十名跃至第四名

生态环境部网站截图


根据生态环境部15日公布的消息,今年1-6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城市及所在水体,柳州考核断面所在水体为洛清江、融江、柳江。


柳州日报社记者从柳州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柳州市着力实施“清水行动”。数据显示,1-5月,柳州市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的比例为100%。其中,露塘、大洲、木洞三个断面水质达到Ⅱ类。

    

近年来,柳州市着手开展32条小流域环境监测,并对脆弱的15条小流域开展水质调查与评估,为调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小流域“水清、河畅、岸绿、生态”。对11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实施工业集聚区集中治理,目前已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主体工程已建设完工,主要设备及在线监控设施安装完毕,所有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同时,推进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39家“十大”重点行业已完成清洁化改造。

(来源:柳州日报)

2017年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水上巡游



7月17日,新华社播发国内通稿《“微车间”助力“新市民”,“老乡家园”迎来“新生活”》


新华社南宁7月17日电 夏雨过后,微风拂进位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老乡家园”里的微型车间,20多名缝纫女工忙碌而有序地缝制着衣服。她们中的一些人是从山里易地搬迁出来的贫困户,靠着一门新学的手艺,在城市里扎下了根。


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老乡家园”小区,搬迁户们在下棋(7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不远处,“老乡家园”里的孩子们在共享书吧里阅读、在小区配套的篮球场打球、在儿童休闲设施玩耍,老人围坐在小区大门旁的小广场下棋、聊天。


33岁的莫英来自土博镇定山村。今年春节过后,一家3口搬进了“老乡家园”小区里一套57平方米的新房,7岁的儿子入读小区配套的沙子小学一年级。为照顾儿子,莫英放弃到外地打工的机会,在家门口的劳保服装缝制扶贫车间求得一职。


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老乡家园”小区,小朋友在荡秋千(7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一开始我什么都不会,师傅手把手地教,我慢慢掌握了技术。现在每个月做工能领到2000多元钱,等再熟练些,应该能领到3000多元。”莫英说,在这里,做得越多,工资越高,有人起早贪黑,非常有积极性。


“只要你付出了劳动,总会有收入。”莫英感叹道,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既能住新房子,孩子还能在城里上学。更重要的是,自己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日子总算是安稳了。


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老乡家园”小区,搬迁居民韦曲凤在“微车间”加工劳保产品(7月10日摄)。韦曲凤是来自百朋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年初搬进“老乡家园”,已于2017年实现脱贫。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这个不到400平方米的“微车间”里,20多位妇女实现了就业,20多个家庭基于此而稳定脱贫。这个扶贫车间由柳州市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创办,主要加工劳保工作服、行业制服、帆布手套等劳保用品。公司董事长洪益清表示,吸纳贫困户就业,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贫困户提供了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


“我们一期设置了50个岗位,目前只招到20多个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零基础的人也能快速掌握缝纫技能。”洪益清说,“未来车间还可以继续扩建,满足更多贫困户的就业需求。


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老乡家园”小区,搬迁居民莫英在“微车间”加工劳保产品(7月10日摄)。莫英是来自土博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年初搬进“老乡家园”,已于2017年实现脱贫。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老乡家园”是柳江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8年底,12栋住宅楼全部竣工,住房面积将近3万平方米,小区绿化工程、停车泊位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目前已有425户1500多人入住,搬迁入住率达100%。


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发展问题,让搬迁户有稳定的收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柳江区鼓励企业进驻小区开办“微车间”,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积极发展“微市场”,为搬迁户提供摊位商铺;开发公益岗位让困难群众实现灵活就业,培育一批“新市民”。“让搬迁贫困户获得稳定的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柳江区扶贫办主任助理韦柳进说。


为更好地服务搬迁户,柳江区创新建立了“老乡家园”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党群服务大厅、展示厅、共享书吧、就业信息栏等功能室。党群服务中心现有党员12人,在搬迁户的子女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贴心服务。


一阵蝉鸣划过树梢,“老乡家园”热闹又祥和。南方小城的一角,“新市民”正在迎来“新生活”。(新华社记者卢羡婷、黄孝邦)



7月17日,《广西日报》区域新闻版这样报道柳州:

柳州国企党建成经济发展“红色引擎”

       柳钢冷轧板带厂“钢铁先锋党员淬炼线”的党员攻关组,主导广西首套无人行车项目,各项指标处于业内领先地位;轨道集团建立“轨道铁军”品牌,创新桩基施工勘察钻孔方案,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柳州市把抓工业、做工程、推项目和党建融合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开展‘党旗耀龙城·国企党建创示范’行动中,各企业以品牌建设引领党员攻坚克难,提质增效,效果明显。”7月12日,柳州市委组织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截至今年5月,该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291亿元,同比增长9.5%,约占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1/5。(记者/覃伟立 通讯员/樊润林)

柳州激励全科医生扎根基层

       7月11日,记者获悉,为激励全科医师扎根基层,柳州市出台激励方案,从薪酬待遇到人才培养培训、职称晋升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走在全区前列。

       据统计,目前柳州市共有全科医生640名。2019-2020年,该市有143名“订单生”将结束培训,回到乡镇服务。到2020年,柳州市将实现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2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目标。(记者/谢永辉 实习生/陈安妮)

袋装螺蛳粉诞生记

配料翻炒完成后运去装袋。(覃伟立 摄)

       酸笋、酸豆角有自动的设备翻炒、装袋,卤汁、红辣椒也有设备自动熬制并装袋,干粉丝生产线自动完成装袋,到最后才是人工把所有配料组装成一包螺蛳粉。在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一包包螺蛳粉就这样生产出来。“我们公司每天能生产10万-15万包螺蛳粉。”7月12日,螺霸王公司董事长姚汉霖说。(记者/覃伟立)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柳州)一期完成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柳州)已经完成一期建设,填补了广西汽车产业链的空白。”7月12日,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据悉,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柳州)位于柳州汽车城内,占地面积338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为原国家质检总局和自治区发改委批复立项,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近8亿元,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预计年底完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验收。(记者/谢永辉 实习生/陈安妮 通讯员/罗旭景)

“金团合作”扶持青年创业

       截至今年5月底,鹿寨县已在全县行政村建立金融服务站8家,试营业金融服务点15家。该县通过“金团合作”平台,重组鹿寨县青年创业者协会,建立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平台,主动联系当地青年创业者和返乡创业者80余人,解决创业青年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记者/谌贻照)

柳北区文化惠民为脱贫攻坚加速

      柳州市柳北区积极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文化在扶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多措并举让文化成为脱贫攻坚的催化剂、加速器,在“扶贫先扶志”方面收到实效。

      2018年,柳北区共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近50多期次,受益群众1500余人,逐步实现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杨 辉)

积分兑换礼品 社区环境变样

       自今年4月推行居民积分制以来,南站社区积极为搬迁群众建“行为银行”,鼓励群众参与各项爱心帮扶、物业服务、公益活动中。蓝色的小册子用积分记录搬迁群众的表现,为他们建好“行为银行”。

        截至目前,南站社区已有3869户1.7万贫困户住进新家,开卡400余户,积分消费9300余分,大家都争当“行为银行”的积分大户。如今,走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区的楼栋、巷道都清洁美观。(莫珍世)

柳南区13个项目解决农村饮水难

       去年10月,柳南区投入65万元,实施正兰村谷村屯、才贝屯安全饮水工程,勘察寻找新的山泉水源,为每个屯配套建设蓄水池、消毒间及配水管网,提升两屯村民的饮水质量。人饮项目完工后,解决了400多人的饮用水问题。

       据介绍,今年柳南区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共13个,完成后受益5500人左右。目前资金到位,项目均已完成前期工作。该区在具备条件的项目村屯试点引入装配式蓄水池,加快饮水安全项目整体进度。项目完工后,将督促供水管理人员加强设备的运行管护,提高集中供水水质。(黄永成 吕秀雯)

鹿寨建成9个扶贫车间

       今年以来,鹿寨县把扶贫车间当作促进贫困户增收的重要工作推进,引导茧丝加工企业、塑料编织袋厂、水果专业合作社、旅游公司等成立扶贫车间,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目前7家企业共建立9个扶贫车间,就近安排70人就业。(杨继强)

柳化专场招聘会举行

       7月15日,柳州市“就业帮扶、真情送岗”柳化专场招聘会在柳化生活区举行,这场招聘会主要解决柳化政策性停产、经济性裁员的职工安置问题,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据统计,招聘会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现场咨询服务100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417人。(记者/谢永辉 通讯员/朱妍)

融水加快改造老旧电线

       去年,该县实施用电安全改造工程,将全县农村木楼的铝电线改为铜线,确保农村用电安全。为做好改造工作,该县成立4个指导组对应4家监理单位,按全县管辖范围分片对各标段施工,全程进行指导、跟踪监督。每个片区实施示范户改造,改造的示范户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全面施工。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282个自然屯2.5万户农村家庭铝线改铜线,其中,80%以上的贫困户受益。(廖子渊)

柳州两村入选乡村旅游“国字号”名录

        7月12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示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的公告》,在进入公示名单的320个点中,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荣地村进入公示名录。(记者/覃伟立)


往期推荐



柳州,一座城,一众人,在人们追求幸福的伟大创造中,不断创造出奇迹和事业。在隽永的山水间,在民族的奋斗中,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工业的雄奇中,这是事迹和人物共同书写着一幅幅画卷,我们因之将这座城市称之为画卷柳州。

请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画卷柳州”


来源:新华社、广西日报、柳州日报

推荐!

中共柳州市委外宣办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