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广西》刊文点赞柳州:在改革创新中担当作为

外宣办 画卷柳州 2020-08-28

摘要

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当代广西》2020年第8期刊发《柳州:在改革创新中担当作为》报道称,当前,柳州正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新时代,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柳州:在改革创新中担当作为

□文/李斌

时下,位于柳州市柳工大道东侧的西鹅铁路物流中心项目现场一片繁忙,上百名工人在工地作业,挖掘机 、混凝土搅拌车开足马力,运送渣土的大卡车来来往往,机器的轰鸣声、施工操作发出的“叮当”声此起彼伏。自2月13日项目复工以来,工人就一直与时间赛跑。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重点培育物流园区和柳州铁路港的核心枢纽,西鹅铁路物流中心两大功能区将于今年年内完工。

“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当前,柳州正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新时代,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 柳州:西鹅铁路物流中心两大功能区预计年内完工 (广西广播电视台4月5日报道)



01

担当实干始终如一抓好工业


3天实现口罩下线、76小时自主研发生产全自动“口罩机”、5 天改造出乙醇消毒液生产线、快速打造出负压救护车和智能移动测温车...... 柳州工业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中显示了强大的创新力、行动力,也彰显了柳州的工业实力 。从“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到“人民需要什么,柳州就造什么”,成为了战“疫”期间家喻户晓的响亮宣言。

从过去“工业立柳,强市富民”到“工业强市,富民兴柳”,再到如今“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柳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工业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工业发展也为柳州战“疫”增添了实力和底气。2017年,柳州工业总产值突破 5000亿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去年柳州工业总产值占广西比重25.52%。


↑ 4月13日,在位于广西柳州汽车城的东风柳汽商用车基地,工人在整车车间里忙碌。新华社发(黎寒池/摄)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为百姓办实事”“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显著”“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做法”......柳州连续多年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培育产业树,打造产业林”的新思路和新要求,一段时间以来,柳州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奋力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当前,柳州铁路港项目、北部生态新区机器人产业园项目、粤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项目、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汽解放公司柳州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 一汽解放公司柳州项目预计明年3月达产 (广西广播电视台此前报道)


创新永无止境,追梦未有穷期。

过去的一年,正是追梦者的奋斗,汇聚 成了磅礴的力量,柳州人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柳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东风柳汽商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上汽 通用五菱“跨十工程”车型相继上市、柳产汽车均价再度攀升......

过去的一年,正是奋斗者的追梦,引领工业技术发展,为未来柳州的发展趟出了新路径。全国首台5G智能遥控装载机正式商用、第一台氢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推 出、智能网联汽车取得新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销高速增长......


02

改革创新融入柳州血脉


一碗螺蛳粉,成就大产业。疫情期间, 螺蛳粉10 次登上微博热搜,全网“催货”,不少网友称“靠螺蛳粉续命”。

螺蛳粉从名不见经传的“现煮堂食”,发展成为红遍全国、行销世界的“网红美食”,去年袋装柳州螺蛳粉年产值超过60亿元。螺蛳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螺蛳养殖、豆角种植、酸笋生产等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

螺蛳粉的爆红,与柳州人把产业当事业、以改革为动力、视创新为生命,扭住机遇不放松、把品质做到极致的工业精神是分不开的。


↑ 螺蛳粉从名不见经传的“现煮堂食”,发展成为红遍全国、行销世界的“网红美食”。图为柳州某品牌螺蛳粉生产车间。黎寒池/摄



正如人们想不到短短5年时间柳州就“无中生有”做出袋装螺蛳粉产业一样,87年前自力更生试制出“木炭车”的柳州工业先辈们也不会想到,61前生产出广西首辆现代柳江牌汽车的柳州人也不会想到,柳州生产的汽车,今天会跑遍世界。柳州汽车最高年产量253万辆,将近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10。

对连续14年保持国内单一车企销量第一的上汽通用五菱来说,改革创新,赋予了企业活力。进入新世纪,柳州微型汽车厂与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中中外”联合,成就了上汽通用五菱的传奇。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量突破200万辆的车企。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练朝春说,公司拥有近2000项专利。


↑ 上汽通用五菱成品库。里里/摄

创新,融入柳州血脉。新能源汽车推广,面临很多难题,而柳州以上汽通用五菱宝骏E100、E200系列产品为核心,建立起包括购买上牌、行驶路权、停车便利、充电设施建设、电价优惠等一整套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柳州模式”,这一模式已上升为“广西模式”。去年,宝骏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万辆,排名全国第三。

“广西的工业是从1958年发展起来的,当年毛主席给广西各地市布局了一批企业,只有柳州的10多家企业不仅全部活下来了,其中多家企业成为了各自领域的 佼佼者,原因就在于柳州有适合企业发展 的土壤和气候。”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说。


↑ 广西柳州:抓复工复产复销 车企三月销量全国领先 (央视)


当年布局的企业,如柳州钢铁厂,而今已是华南最大的联合钢铁企业,去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柳州联合机械厂是柳工的前身,而今在印度、波兰、巴西拥有制造工厂,年销售收入的1/3来自国际业务,成为了一家世界级企业;柳州动力机械厂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前身,也是广西汽车集团的前身,广西汽车集团也走出国门在印尼设立了工厂,成为“中国汽车工业30强”......


03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


作为广西最大工业基地,很多人却说“柳州不像一座工业城市”。

刚刚过去的3月,柳州市区28万株紫荆花绚烂绽放,数十条街道、公园、小游园都“淹没”在粉红的花海中,真是“花在城中、城在花中”。“紫荆花城”成为柳州这座工业城市的新名片,成为书写“生态传奇” 与“改革创新”的金字招牌。生态环境部最近公布今年 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柳州水质排名全国第三、广西第一。


↑ 柳州市区一角。里里/摄


“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受到幸福,这才是促进发展的目的。”郑俊康说。柳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推进改革创新,打造一流的教育、 一流的医疗、一流的文化体育设施,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柳州坚持教育姓“公”,公办、公益、公平,在教育上舍得“下本”。柳州把老城区所有职业院校全部搬迁到职教园区,而搬出去的 12个校区近千亩土地没有用于商业开发,而是全部作为基础教育用地,缓解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紧张的问题。在市区,柳州通过“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 +新校”“名校+弱校”等形式建立了10多个教育集团,推动教育高质量均衡。


↑ 2019年3月22日,《人民日报》评论版摘转《广西日报》理论版的评论,点赞柳州在教育上舍得下本。


在农村,推行教师“县管校用”以及“县属轮教”,着力解决偏远薄弱学校缺师资的问题。柳州市去年又决定每年再拿出 9000余万元投入乡村教师补贴,为1.26万名乡村教师改善生活条件。

柳州致力于坚持保障人民健康水平,注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推进“医联体”建设着力破解基层群众就医难、就医贵问题,已建立9对紧密型市县医联体、13对紧密型医共体,组建4个特色专科联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得到国务院表扬,三江侗族自治县医联体模式获国家肯定,融水苗族自治县医共体模式被自治区认定为“融水经验”并重点推广。

柳州在每个县区建设一个面积在150亩以上的体育公园,并提出推进社区15分钟健身圈,让老百姓多跑运动场、少跑医院


↑ 日前竣工的城中区体育公园。里里/摄


柳州还是一座“免费”最多的城市,这里的市民独享一份“免费清单:市属公园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在全国率先在贫困县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制度;停止收取城市路桥机动车辆通行费;实行城市道路停车场(点),临时停车1小时内全部免费。加上公厕免费、博物馆免费等,网友梳理出柳州十余项“免费”措施晒幸福。

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创业者。2018年底,柳州颁布实施全方位立体化“人才新政”,5年内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实现“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的目标。2019年,全市新引进人才1.41万人,同比增长55%。受理人才认定申报2495人,核发奖励1.1亿元,人才奖补投入超过过去5年总和。


往期回顾:

柳州,一座城,一众人,在人们追求幸福的伟大创造中,不断创造出奇迹和事业。在隽永的山水间,在民族的奋斗中,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工业的雄奇中,这是事迹和人物共同书写着一幅幅画卷,我们因之将这座城市称之为画卷柳州。

请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画卷柳州”



来源:柳州市委外宣办微信“画卷柳州(huajuanLZ)”综合当代广西、央视、广西广播电视台等

中共柳州市委外宣办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