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生态环境部官宣:1-10月柳州水质全国第一!

柳州市委外宣办 画卷柳州 2022-12-18

提要

今天(1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发布“2020年1-10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柳州水质继续领跑全国,排名第一

柳江水质冠绝神州

一台《夜话柳江》

让人久久留恋 ▽

11月18日,《广西日报》整版报道柳州,其中头版刊发《文旅深度融合演绎神奇——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夜话柳江>场记》,报道称,11月4日至11日,由柳州市艺术剧院按文化产业市场尝试运营的山水实景演出的《夜话柳江》,在我市金沙角水域一上演,立刻就成为柳州市民和游客竞相争飨的文艺盛宴。

文旅深度融合演绎神奇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夜话柳江》场记

■ 本报记者 谌贻照/文 通讯员 宁文活/图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伴随着耳熟能详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歌声唱响,一条条披着繁星的小舟缓缓向江边舞台拢来,柳江河上的夜空瞬间被点亮,山歌在蟠龙双塔辉映下的山峰屏障间回荡,霓虹闪烁的大型游船在荡漾着欢乐的演出现场江边上驶过……


《夜话柳江》绚丽的水舞台。


柳州市艺术剧院在柳州文旅融合中,按文化产业市场尝试运营的山水实景演出《夜话柳江》,在该市金沙角水域一上演,立刻就成为柳州市民和游客竞相争飨的文艺盛宴。“从11月4日试演到11月11日谢幕,可容纳1300名观众的现场场场爆满、出票‘秒杀’。”柳州市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刘康用“盛况空前”一词形容这场精彩演出。


△ 美!《夜话柳江》首演 !柳州首个山水实景演出 / 广西视听11月6日刊播  柳州日报社 符俊摄


01

展示柳州新气象的艺术精品


《夜话柳江》以金沙角沿岸区域为主舞台,柳江南岸的瀑布、蟠龙山、文庙等自然景观为舞台背景,光、影、水、声、舞、歌、风融为一体。绚丽梦幻的“水舞台”,将这座生态工业城的原生态的人文风光,演绎得出神入化、气势恢宏。熟悉而又陌生、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让人们备感惊喜和亲切。


侗族大歌。


11月5日,在“山水暖你 壮乡等你——冬游广西”启动仪式后,《夜话柳江》举行首演。《侗族大歌》节目里,400名演员同台演出,场面震撼。置身绚烂的灯光中,感受山歌的洗礼,让人心旌荡漾。瑶族舞曲《瑶家妹仔要出嫁》,演绎了瑶族男女婚嫁的热闹场景。绝美的灯光依托秀丽的实景山水,打破传统演出的空间局限,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幸福的喜宴。舞蹈《踩月亮》演绎了苗族男女青年中流传的一种传统恋爱方式。《苗族银落》《天地有爱》《月亮里面有个你》等节目,都饱含了深沉的民族情感。

整场演出最值得关注的亮点当属水下表演。在精彩纷呈的节目中,有极富诗意的舞蹈表演《水车吱吱》,有深含禅意的男子舞蹈《鱼戏》,演员们配合默契像是合为一体,从台面到水中,演绎了自然的生命状态。

节目《摆呀摆》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出中,不仅有专业演员们在水上舞台摇摆,陆地舞台上也有本地近100名广场舞爱好者一同摇摆,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进入节奏,跟着摇摆了起来。

《公园城市歌》作为晚会主题曲,伴随着旋律,江面上陆续开来摩托艇和游船,演绎出柳州城市公园的新气象。随着舞蹈《收获》的出演,整场演出接近尾声。演员们再次同台,演绎出万人庆丰收的喜悦氛围,将美好的寓意和祝福献给这座城市。


02

严丝密缝的集体智慧结晶


夜幕降临,璀璨山水间,700余名演员用动人的身姿为观众献上八桂大地的盛世壮景。《夜话柳江》在“百里柳江”的水上实景演出轰动效应背后,是艺术家们严丝合缝的团结协作。


水中舞蹈。


“我们将原先剧场里30多名女演员演出的规模增加到100人,这么大的舞台上,我们这么多演员既要时刻保持舞蹈里的端庄、高贵、精致,又要在有限的音乐节奏里保持队形的调度,非常有难度。”在此次演出当中既是演员也是编导的彭婷婷,主要负责《苗族银落》的舞蹈编排,“大家在太阳底下几十遍的练习就是为了演出当天能够给观众留下极具震撼的视觉享受。”她说。

《夜话柳州》的升降舞台,直径40米,是国内最大直径的升降舞台,也是国内首个水下大型LED升降舞台。水上舞台的主演区域都铺设有LED灯带,总长达到3万多米。舞美设计师曾宪坤年初接到《夜话柳江》的舞美任务,3月开始设计,5月带着草图到北京给导演审查,前后进行无数次微调和100多张图纸的修改。

参加《鱼戏》的演出,演员必须不仅要过“水下呼吸”这一关,还要控制身体的稳定性,要形成水面和水下的结合,呈现忽隐忽现的效果。一名参加《鱼戏》演出的的演员告诉记者:“天气忽冷忽热,我们每天都要在泳池里扑腾8个小时以上,形成默契的配合。”

面对将近7000套服装及贵重头饰的制作、整理,服装统筹钟燕玲和她的团队几乎日夜倒班赶工,他们将集装箱改装成更衣室,分有换装区域、头饰区域等,以便于演员排练、演出时能够及时化妆、换装。

“我们汇聚于此,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合力就是为了展现‘典雅、惊艳、现代、时尚’的柳州全域旅游新景象,充分展现文化柳州、工业柳州、旅游柳州的城市风采。”总导演张继钢一如既往地表达了他将对柳州的热爱转化为铸造艺术精品的执着。


△柳州:《夜话柳江》正式公演 河面搭台山为背景 / 广西广播电视台11月6日报道


03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新


11月11日,抢到四张《夜话柳州》观演票的市民韦享发当晚带着家人进入现场,迷醉在实景演出的梦幻诗意中。

让柳州观众感到自豪的《夜话柳江》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由我国著名艺术家张继钢担任总导演,主创团队涵盖国内一流的文学、音乐、编导、舞美、视觉等各门类艺术家,演出精选了柳州20多年来积累的文化精品,并根据此次演出重新作了修改和大量的创新。

演出大幕一打开,就以高贵典雅的艺术气质、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质朴真诚的情感力量,震撼了每一位观众。

20多年来,柳州的艺术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持“为一座城市创造精品”的宗旨,特邀艺术家张继钢率领的国内一流文学艺术家,先后创演了民族歌舞剧《白莲》、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和舞蹈诗《侗》。三部优秀舞台剧目不仅演遍全国各地,出访港澳台,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而且登上国际舞台。其中,《八桂大歌》至今演出4531场,曾创造了一年内同时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国家文华大奖、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三项大奖的辉煌战绩。2019年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国家大剧院专场举办了“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系列展演——柳州文化周”的演出,开创一个城市三部作品同时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先河。

当前,面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趋势,怎么让舞台艺术精品走到大型实景现场?让高雅艺术精品服务人民?《夜话柳江》的成功已经给出答案。


当天《广西日报》还从这些方面

报道了柳州




柳州螺蛳粉小镇文化节即将举行


11月13日,柳州市柳南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11月21-22日在螺蛳粉小镇举办2020年柳州螺蛳粉小镇文化节。

……

螺蛳粉小镇项目核心区位于柳南区太阳村镇,目前累计投入近21亿元,建成螺蛳粉生产集聚区9栋标准厂房共16.3万平方米,入驻螺蛳粉生产企业25家;建成百乐竹海等14个总面积约2.6万亩的螺蛳粉原材料种养基地。据了解,2019年,螺蛳粉小镇成为国家级4A级景区;最近两年,柳南区又以螺蛳粉小镇为核心区,成功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螺蛳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记者 谢永辉)

△ 柳州螺蛳粉小镇,吃货们的主题乐园来啦!
 相关链接:螺蛳粉是怎么起源的?这一组报道说清楚了!1980年代柳州街头“嗦粉”视频曝光




广西公路自行车邀请赛本月在柳举行


11月10日,记者从柳州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由自治区体育局、柳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百里柳江·广西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将于11月21日在柳州举行。

……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赛事只对我区群众开放,明年起,赛事将面向全国骑行群体发出邀请。今后柳州还将把该赛事打造为引领全民健身潮流、展现百里柳江风情、展示柳州建设成就的自行车IP赛事,促进全面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记者 谢永辉)





柳州启动“以工代训”专项行动


近日,柳州市2020年“以工代训”专项行动正式启动,专项行动时间为11-12月,预计发放补贴4186.5万元,涉及19家企业、4.18万多名职工。

……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柳州市人社局主动服务企业,依托“双千结对”岗位技能培训模式,大力开展“以工代训”、职业培训券、新型学徒制等各项技能培训。截至目前,柳州市已有1138家企业与41家培训机构“一对一”“一对多”按需精准结对1563对,累计发放培训补贴7176.39万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63万人,开展企业新型学制培训179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315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527人,各项工作均已大幅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记者/谢永辉 通讯员/覃珊娜)





柳江区:种花产业带动千人就业


走进柳州市柳江区土博镇定山村,只见金黄色的金丝皇菊开得正艳,村民穿梭在花海中忙着采摘菊花。

……

经过上级部门的支持,定山村的菊花加工厂从原来的小烘烤炉升级为烘烤车间,并建了储藏冷库,保存菊花。目前,金丝皇菊在整个加工程序上,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都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定山村种植金丝皇菊200亩,预计干花产量可达1万公斤,实现销售额400万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次,其中带动贫困户就业50户186人,吸引赏菊游客2万余人次。(罗嘉铭)


△ 柳州:新型农民变主播 “土味”直播助脱贫 / 广西广播电视台11月13日报道





柳城:温室大棚实现大效益


11月13日,笔者在柳城县社冲乡思乡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看到,工人们正在温室大棚忙着采收黑皮鸡枞菌和猪肚菌,并将修剪后的成品打包搬运到冷库以便外销。该县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已落地开花结果,精准扶贫产业结出致富果实。

……

在该公司的带动下,西盘龙屯村民覃文平和其他几名村民成立思乡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今年4月,他们自筹资金90万元,建起10个温室大棚。5月初,合作社从绿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黑皮鸡枞菌、猪肚菌等菌棒调到大棚正式投入生产。

……

据介绍,目前该县食用菌种植规模246万平方米,年产菌棒1500万袋,年产量2.37万多吨,产值达2.138亿元。(吴 镝 邓克轶 陈圆媛)





融水:贫困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现在开着水龙头,就有水用。”11月15日,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乡大里村甲同屯贾美雄边拧水龙头清洗刚采回的青菜边说。“大里村2017年就摘掉了贫困帽子,基础设施完善。饮水全部到户。”驻村第一书记黄峥向笔者介绍。

近年来,该县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等制度,全县人畜饮水在建设和管理制度上都上新台阶。

……

截至9月底,该县农村集中供水人口达43.5万人,115个贫困村“有安全饮水”指标全部达标。特别是2016年以来,该县投入资金2.249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813处,受益31万余人。其中,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1.14万人。(廖子渊)





三江:规模养殖闯出脱贫致富路


“我现在已卖出300多只鸡,收入2万多元。”11月8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净代村致富带头人卜老友边喂鸡边说。他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养殖土鸡后,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

由于采取“村党支部牵头、党员能人带动、贫困户参与”的方式,通过统一指导技术,保价收购,给村民吃了“定心丸”,大家纷纷利用茶叶地、豆角地、杉木林等养殖土鸡,实现一地多收。截至目前,净代村特色产业覆盖率已达95.59%,助推村集体经济收入11.5万元,剩余的7.41%未脱贫人口“八有一超”已全部达标。(兰泽兵 龙林辉)


△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工作巡礼】倾力帮 真情扶 百里侗乡脱贫成效显著——区直单位定点帮扶三江侗族自治县综述 / 广西广播电视台11月18日报道




融安:深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



11月9日,柳州融安金园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金桔果脯。近年来,融安县致力打造金桔深加工产业链,通过粤桂扶贫协作引进企业入驻农产品加工园区,年消耗金桔原料3.6万吨,年产值1.6亿元,让贫困山区的桔农享受到金桔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

……

近两年,每到金桔收获季,金桔深加工企业派员直接到贫困村收购金桔,减少中间差价,以高于市场20%-30%的价格收购金桔,破解了融安县贫困果农中小果价格低、销售难的大问题,使贫困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

据了解,目前,融安县共有96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金桔3.7万亩,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54.06%;2019年该县2.8万贫困人口依靠金桔产业稳定脱贫,实现年人均增收5500多元。(覃庆和 卫 纲)

往期回顾:

柳州,一座城,一众人,在人们追求幸福的伟大创造中,不断创造出奇迹和事业。在隽永的山水间,在民族的奋斗中,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工业的雄奇中,这是事迹和人物共同书写着一幅幅画卷,我们因之将这座城市称之为画卷柳州。

请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画卷柳州”



来源:柳州市委外宣办微信“画卷柳州(huajuanLZ)”综合生态环境部、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

中共柳州市委外宣办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