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是怎么起源的?这一组报道说清楚了!1980年代柳州街头“嗦粉”视频曝光
摘要
螺蛳粉,是享誉全球的网红,也是柳州人难以割舍的乡愁。那么,柳州螺蛳粉究竟起源于哪里?第一包袋装螺蛳粉是怎么诞生的?第一家出口的螺蛳粉企业又是谁?日前,《柳州日报》刊发了一组报道,对此螺蛳粉的前世今生进行了详细考证。广西广播电视台、柳州广播电视台也刊发了相关报道。
01
“螺蛳+米粉”从谷埠街飘出独特“烟火气”
——探寻柳州螺蛳粉起源系列报道之一
10月12日《柳州日报》01版
一碗螺蛳粉,飘香地球村。
行走在柳州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螺蛳粉店,酸辣鲜香的粉里煮进了浓浓的烟火气,不仅让柳州人欲罢不能,还吸引八方来客慕名前来品尝,成为了柳州活色生香的城市名片。
嗍粉溯源,柳州螺蛳粉是谁发明的?又是如何出现在柳州的?不少食客都有这样的疑问。
把米粉和螺蛳结合起来制作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造,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柳州螺蛳粉》中记载:关于螺蛳粉的起源,江湖传说无数,传说中最靠谱的故事是在三四十年前,柳州的夜生活逐渐恢复,夜市也逐步繁荣,柳州人嗜吃螺蛳和米粉,不少食客在吃米粉的时候有意无意要求在自己的米粉里加入鲜辣螺蛳汤。久而久之,第一个聪明的摊主开始尝试用螺蛳汤煮米粉,没想到食客们反应出奇良好,夜市的摊主们有样学样,慢慢形成了现在螺蛳粉的雏形。
地处柳江南岸的谷埠街,是柳州人气商气聚集的重要场所,曾是市内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在谷埠街住了一辈子的83岁居民林超贤,对于螺蛳粉的起源更是娓娓道来,他说,很早以前,柳州人就有嗍田螺的特别爱好,加上柳州市内的近郊水塘水坑遍地,螺蛳是当时柳州人最容易获得的食物。在柳南区谷埠街东一巷和东二巷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水塘就是过去著名的螺蛳塘,螺蛳塘泥沼肥沃,盛产螺蛳,很多居民都去那里捕捞螺蛳煮食或售卖补贴家用。
林超贤回忆道,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生活普遍比较困难,市里的一些老奶奶于是就做起煮螺蛳的小生意,螺蛳小摊一般都藏在街头巷尾的骑楼下。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柳州市谷埠街大同巷菜市逐渐形成螺蛳售卖的集中点,可一小碗螺蛳总是难以让食客饱腹,于是就有客人提出要在螺蛳汤里加粉。经过不断改进和传承,螺蛳粉里开始加入腐竹、木耳等配菜,酸辣鲜香的螺蛳粉作为新生产物逐渐成形。
△ 你相信吗?螺蛳粉的诞生竟源自一碗剩汤…… / 广西广播电视台9月1日报道
在探寻螺蛳粉起源的过程中,有热心居民向记者推荐了柳州二空鸭仔螺蛳粉店。位于柳南区城站路的二空鸭仔螺蛳粉店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店铺老板是刘树娇、刘树珍、刘玉兰三姐妹。
性格爽朗的刘树珍说,她们三姐妹1998年就在二空医院旁边的巷子里面卖煮螺蛳和煮粉,后来有顾客说,她家的螺蛳汤很好喝,能不能加点米粉到螺蛳汤里面一起煮,在食客的需求下慢慢地开始卖螺蛳粉。
△ 现存最早的螺蛳粉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最开始对螺蛳粉有印象大概是在1982年前后。”刘树珍说,那时候她在电机厂工作,经常和工友去谷埠街新华书店一带吃螺蛳,有店主开始把螺蛳汤和米粉放在一起煮,只是当时大家还不习惯将其称为螺蛳粉。与林超贤一样,刘树珍也认为,螺蛳粉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谷埠街一带已经出现雏形,现在所说的螺蛳粉应该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现如今,柳州螺蛳粉已经从地方街边小吃蜕变成为全民网红爆款,不仅成为柳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成为一群人对柳州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不少食客坦言,每天吃上一碗螺蛳粉,才能触摸到这个城市最深沉的历史滋味。
△ 林螺轩店老板谈螺蛳粉的起源
02
首包袋装螺蛳粉在柳南区和平村诞生
——探寻柳州螺蛳粉起源系列报道之二
10月16日《柳州日报》01、02版
“没有什么是一袋螺蛳粉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袋!”柳州螺蛳粉以其酸辣鲜香的独特风味颇受大众喜欢,袋装螺蛳粉的出现更是让螺蛳粉遍布天南海北大小城市街头、网络购物平台,征服着全国各地吃货的味蕾。
作为方便速食界的后起之秀,袋装螺蛳粉起源于哪里?谁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记者经过多方寻访,见到了柳州首张预包装螺蛳粉生产许可证,生产地址为柳南区和平村渔洞屯二组,获证企业是柳州市全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柳州市首张预包装螺蛳粉生产许可证
谈及缘何生产预包装螺蛳粉,柳州市全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严振华坦言,因为热爱餐饮行业,2007年从警校毕业后,他在柳州火车站附近经营一家广西土特产店,当中,却始终不见柳州本地特色——柳州螺蛳粉,深感遗憾。有一次乘坐飞机,严振华看到机场有冲泡型桂林米粉卖,便花25元买了一份来品尝,发现那种袋装桂林米粉味道还原度很高,顿时,严振华萌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研发预包装螺蛳粉,让更多的人尝到地道的柳州味道。
柳南区是柳州乃至广西的工业强区,工业基因根植沃土,作为土生土长的柳南人,严振华将工业理念与螺蛳粉美食结合起来,于2013年在柳南区和平村渔洞屯开启了预包装螺蛳粉研发之路。
为把螺蛳粉的特性和产品属性更好地还原和控制,严振华在柳州本地、去到外地寻找螺蛳粉特有的Q弹口感的米粉,借助袋装榨菜、袋装泡面等技术发明,制作螺蛳粉预包装配料,并反复试验以提升螺蛳粉口感、延长螺蛳粉保质期。由于当时整个广西都没有有关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严振华还积极奔走于自治区、柳州市质监等部门之间,最终制定出了第一个袋装螺蛳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而后,严振华还积极配合柳州市相关部门于2016年制定了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
2014年10月,经过一系列尝试和努力,严振华注册的柳州市全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获得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证书编号0001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这也意味着,第一家生产预包装螺蛳粉企业正式诞生。
△ 柳州人花式玩螺 助力螺蛳粉“远走高飞” / 柳州电视台《新播报》
严振华介绍,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柳州酸笋和柳州螺蛳粉火遍全国,加上2014年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螺蛳粉美食节的推动,预包装螺蛳粉一下子名声大噪。“那时候,厂里的销量每天都在增加,袋装螺蛳粉供不应求。”严振华说,尽管当时生产线做起来了,可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生产流程不够规范、产品保质期很短等等,好在柳南区领导比较重视,经常到场帮助解决问题,在政策、用地、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使预包装螺蛳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据悉,随着柳州市全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本生产许可证的颁发,此后不断有预包装螺蛳粉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2014年,就有6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袋装螺蛳粉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60亿元;今年上半年,袋装螺蛳粉产业已经创造了49.8亿元的产值,预计全年将达90亿元。
03
第一家“走出去”的螺蛳粉企业在柳南区诞生
——探寻柳州螺蛳粉起源系列报道之三
10月21日《柳州日报》01、05版
闻起来臭,吃起来却爽辣鲜香——柳州螺蛳粉出生以来,就自带“网红”基因。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宅经济”影响,柳州螺蛳粉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全网催单发货,许多网络主播更是靠螺蛳粉“吸粉”无数。
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海外销量更呈指数式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8月,经柳州海关监管出口柳州螺蛳粉73批,出口总值约2100万元,是2019年全年出口总值的22.5倍。
从街边小吃,到风靡海内外,一碗小小的螺蛳粉是如何走出柳州,走向全国,飘香海外的呢?近日,记者走进柳州第一家获得出口资质、位于柳南区河西高新区的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探寻螺蛳粉出口背后的故事。
△ 柳州市首个预包装螺蛳粉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
谈起螺蛳粉出口的初衷,该公司董事长姚汉霖向记者娓娓道来。2015年,姚汉霖收到了一张图片。原来,朋友在美国的一家华人超市中发现了一款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售价高达13.99美元。姚汉霖预感到海外市场这片蓝海有待进一步开拓,萌生了出口螺蛳粉的想法,让柳州螺蛳粉从柳州走向世界。
2016年初,姚汉霖开始筹备办理螺蛳粉出口美国的相关手续。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面对的是国外严苛的食品检验标准和繁杂的资质审核过程,必须“摸着石头过河”。“美国的进口食品中不能含有动物源,而螺蛳粉传统工艺是用猪骨熬汤;由于螺蛳粉中有酸笋,按要求需要到美国进行低酸验证;根据出口要求,企业要建立自有大米基地和米粉厂……”螺霸王研发团队副主管姚镇江介绍,生产过程面临着种种技术难题。
随后,柳南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让企业如沐春风。为扶持螺蛳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预包装螺蛳粉质量,柳南区大力支持辖区内的螺蛳粉企业开展先进适用技术攻关,包括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孵化园权利人或第三方机构独立或合作建设螺蛳粉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技术研发平台,柳南区财政在设备采购、场地租赁等方面给予扶持。
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螺霸王研发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不厌其烦地调整配方,最终通过技术手段,在不含动物源的前提下还原了柳州螺蛳粉的原汁原味。2016年12月8日,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成为柳州第一家具备出口资质的螺蛳粉企业。
首家螺蛳粉企业“走出去”后,柳南区全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螺蛳粉全产业链,以工业思维和强大的工业基因,帮助更多螺蛳粉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扶持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绿色生态、无公害的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为螺蛳粉出口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储备。目前,柳南区已建成14个总面积超2万亩的螺蛳粉产业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其中5个基地获得市级螺蛳粉原材料示范基地认定。
二是引导螺蛳粉企业开展品牌化标准化体系建设,帮助企业行稳致远。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或新认定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广西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的螺蛳粉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建设预包装螺蛳粉仓储物流平台、电商服务平台、集中展示平台等,形成整齐有序的发展环境和浓厚的螺蛳粉文化氛围。
三是履行好监督管理职责,帮助企业建立一整套螺蛳粉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为螺蛳粉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广西:柳州螺蛳粉首次出口日韩意 / 广西广播电视台9月22日报道
随着一系列措施出台,柳州螺蛳粉出口的“朋友圈”不断扩大——2016年,螺蛳粉出口目的地仅美国1个国家,随着日本、韩国、意大利的陆续“解锁”,如今出口目的地已达30多个国家。目前,柳南辖区具备出口备案资质的螺蛳粉企业共6家,今年1-8月,柳南区辖区内螺蛳粉企业出口总值约占全市螺蛳粉出口总值的一半。
04
“螺蛳粉+特色小镇+国家级产业园”打造三产融合典范
——探寻柳州螺蛳粉起源系列报道之四
上世纪80年代,柳南区谷埠街一带的螺蛳摊老板将米粉放入螺蛳汤中煮食,两者激情碰撞,诞生了柳州美食名片螺蛳粉。
2014年,首包袋装螺蛳粉在柳南区和平村问世,带动柳州螺蛳粉从路边摊走进工业园,实现工业化生产。
2016年,首家获得螺蛳粉出口资质企业落户柳南区河西高新区,柳州螺蛳粉自此走出国门,香飘世界,海外销量呈指数式增长。
螺蛳粉从百年老街谷埠街一路走来,在柳南区这片沃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站在新时代,柳南区秉承“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柳南精神,坚持不懈对螺蛳粉产业进行创新和探索,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进螺蛳粉产业转型升级,全国首个以螺蛳粉为主题的特色小镇——螺蛳粉小镇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先后落户柳南区。
△ 柳州螺蛳粉小镇,吃货们的主题乐园要来啦!/ 广西广播电视台
荣誉加身的背后是柳南区依托“一碗螺蛳粉”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创螺蛳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
作为柳州乃至广西工业强区,柳南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螺蛳粉产业发展,将预包装螺蛳粉产业从分散化、作坊式生产向集约化、自动化生产转变,大力推进500亩螺蛳粉生产集聚区建设,推动25家螺蛳粉企业入驻园区,预包装螺蛳粉日产量达100万袋。
建设农产品初加工研发中心和综合检测中心等服务平台,全面提供研发、检测等专业化技术服务,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控;推行“互联网+螺蛳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健全完善运输贮藏、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让螺蛳粉成为可以快递的“乡愁”。
依托辖区的优势资源,柳南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螺蛳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已建成14个总面积约2.6万亩的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基地,其中5个被认定为第一批柳州市螺蛳粉原材料示范基地,拥有2个自治区四星级农业示范区。目前,柳南区种植笋用竹20000亩、豆角1000亩,养殖螺蛳2000亩,蛋鸡年养殖规模达百万羽,鸭苗年孵化达1亿羽,生产规模持续保持广西前列。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柳州螺蛳粉小镇
因地制宜实施“退桉改竹”,调整农业结构,修复土壤环境,目前累计“退桉改竹”新种竹1万多亩;实施农村增减挂钩项目新村建设、太阳河流域环境整治、污水治理等项目,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已建设农村新居700套,3000多名村民住进新房、过上新生活。
在做大做强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加工和生产等产业的基础上,柳南区充分挖掘螺蛳粉文化特色,拓展螺蛳粉小镇内涵,推动“螺蛳粉+文旅产业”发展,打造了螺蛳文化展馆、螺蛳文化大舞台、滑翔伞飞行营地、百乐竹海公园等一批文旅项目,优化了乡村宜居宜游环境,形成农业观光体验、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从绿色、生态、安全的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业,到米粉、酸笋等螺蛳粉原材料深加工及预包装螺蛳粉生产,延伸至物流配送、餐饮、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工业旅游等产业,柳南区已基本实现“一产接二产连三产,二产向一产、三产延伸,三产向一产、二产渗透”的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柳州日报记者 张婷婷 罗妙 谢耘
往期回顾:
请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画卷柳州”
来源:柳州市委外宣办微信“画卷柳州(huajuanLZ)”综合柳州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柳州电视台、精彩柳南等
中共柳州市委外宣办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