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美?早期浪漫派怎么看?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图书资讯
席勒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强调“美的愉悦独立于道德和物质目的”,这一思想切断了道德与美之间的桥梁。但是,早期浪漫派思想并未因此走向道德虚无主义,相反,席勒对康德之批判的发展重新弥合了道德与审美之间的裂痕,赋予它们新生。这种新的关联,使得早期浪漫派与其先导思想区别开来。
教育和自由
弗雷德里克·拜泽尔 撰
当我们将浪漫派教育描述为美学时,我们就更加接近浪漫派教育的种差了。但我们依旧与目标有很远的距离。问题是,甚至浪漫派的教育理想——尽管它是浪漫派的核心——都不是他们所独有的,或者说是他们的特征。
有许多18世纪的德国思想家都用美学术语来表述人类的完善,并强调需要培养人类的感性,如同培养理性那样。这条思想线索可以在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中找到,尤其是在该学派最杰出的美学家鲍姆嘉登的著作中。
18世纪早期,德性与美的联系便已然成为一个颇受尊崇的传统:它是沙夫茨伯里和哈奇森所喜爱的主题,他们二人在德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席勒关于优美灵魂的主题也有一个值得骄傲的系谱,其源头可追溯至虔信派和“德国伏尔泰”——维兰德。
这便产生了问题:何者,如果有的话,是浪漫派美育之特征?它何以不同于——如果有任何不同的话——18世纪如此盛行的美育形式?
莱布尼茨-沃尔夫传统与浪漫派之间具有明显的延续性,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一个剧烈且戏剧性的断裂。这个断裂由康德的批判哲学所造成,后者切断了由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极其细致地锻造的德性与美之间的联系。
在《实践理性批判》当中,康德论证了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动机必须只源于纯粹理性,独立于一切对快乐、审美或其他事物。他还在《判断力批判》中强调美的愉悦完全是非功利的,具有独立于一切道德和物质目的之特质。康德论证道,当我们体验到一个客体为美时,我们便在对它形式的绝对观照中获得了愉悦,但我们并不考虑它是否符合道德或物质的目的。
康德
在这两部作品中,康德抨击了作为道德或美之尺度的完善概念的价值,而这正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伦理和美学思想的拱顶石。
批判哲学在18世纪90年代德国的绝对威望,似乎足以一劳永逸地埋葬德性与美、道德与审美的诱人等式,后者在18世纪已经迷住了如此多的思想家。
但情况恰恰相反。
吊诡的是,康德的批判导致席勒对这一等式加以重制和转化,从而赋予它一次新生。在其未刊却意义重大的1793年《美育书简》当中,席勒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复合了艺术与道德、美与德性的领域,它们曾被康德灾难性地分割开来。
席勒认同康德批判中的一些消极结论:艺术必须是自律的,不服务于道德或物质的目的;完善之概念,在古典意义上被理解为多样性中的统一,不足以阐明美。不过,席勒反驳康德,认为美不仅是一种主观品质,诸如观照的愉悦感,而且是客体本身的一种客观特性。席勒认为,一个客体是否美好,取决于它是否自决,即它是否免于外部约束并只根据它内在的本质而行动。既然自决等同于自由,既然一个美的客体将这一品质呈现、展示或揭示给了感官,那么美便恰好就是表面上的自由。
通过这样来定义美,席勒试图赋予康德的审美自律概念一个新的基础:它独立于道德和物质的目的。但反讽的是,这样一个定义也提供了一种艺术和道德间的新联系。因为审美对象的自决——它独立于一切形式的约束,不论是道德的还是物质的——意味着它能够充当自由的象征,而根据批判哲学本身,自由乃是道德的根本概念。因此席勒十分自觉且刻意地重接了艺术和道德的领域,只是现在这些领域间的联结由自由概念而非完善概念所提供。
这并不意味着席勒完全拒斥了旧的完善概念,他继续使用它,并在传统意义上将其描述为多样性中的统一。但重要的是,这个概念如今有了一个新的基础:自由本身的概念。完善如今依照自决来定义,即根据一个人独立于一切约束的必然本性而行动。
浪漫派的美育概念植根于席勒对艺术之道德角色的重新定义。浪漫派概念的核心和特质是席勒的论点,即美育之目的乃是自由。如同席勒,浪漫派主张要成为一个美学整体,要将个人生活塑造成一件艺术作品,就有必要实现个人作为自在自为的主体之本性。既然美在于表面上的自由,那么只有当我们的道德品质表达了自由本身时,我们才能获得美。
教化在于发展自由,这一点在小施勒格尔和诺瓦利斯那里得到了着重强调。
施勒格尔直接将教化定义为独立性的发展,他的著名主张是:现代世界中教化的特性与古代相反,恰恰是为自由而奋斗。他主张我们生活的目的就是去实现我们作为自决存在的本性,在其中一个人的自决就在于不断试图确定他之所是,然后还要意识到个人就是不断地试图确定其所是的行动(这是施勒格尔在其小说《卢琴德》“一次反思”一章的著名表述)。
诺瓦利斯
诺瓦利斯像施勒格尔一样强调且明确:“一切教化都导向我们可称之为自由的事物,不过这不应当仅仅指一个概念,而应当是一切存在的创造性基础。”
正是这种对于自由的强调,将浪漫派对美育的描述与它的历史先导即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描述区别开来。但这不就是我们应当期待的吗?任何来自18世纪90年代之人的战斗口号都是自由。浪漫派批评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旧式启蒙思想家,认为他们的问题在于与社会和政治现状相妥协,从而摒弃了他们的自由。浪漫派教育应是一种适合于18世纪90年代的教育,即精神从一切形式的社会和政治压迫中解放出来。
摘自《浪漫的律令》
第六章“早期德国浪漫主义中的教化概念”
继续阅读,请参原书
浪漫的律令
The Romantic Imperative
[美]弗雷德里克·拜泽尔 著
黄江 译丨韩潮 校
平装丨32开丨9787508096452
上架建议:哲学
目录
译序
前言
导论 浪漫主义今昔
“浪漫诗”的涵义
早期德国浪漫主义:特性描述
早期浪漫主义与启蒙运动
早期浪漫派与柏拉图主义传统
艺术的主权
早期德国浪漫主义中的教化概念
小施勒格尔:神秘的浪漫派
浪漫派形而上学的悖论
康德与自然哲学家
早期浪漫派的宗教与政治
购买链接
长按二维码 购买《浪漫的律令》
天猫链接(复制后打开淘宝):
₴VILTY7ZADbA₴
看
经典与解释 延伸阅读
长
按
关
注
经典与解释
微信号 : HX_classici
新浪微博:@经典与解释
豆瓣:经典与解释-华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