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罗湖:一个明星城区的背影
一个明星城区的死与生
罗湖是深圳城市发展史上的不解之谜,本文试图找到这个谜底:罗湖之兴,来自它在中国城市化中的先锋意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商业创新,但这些创新几乎都离它而去。
那么解决方案呢?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罗湖区十四五规划及产业规划,十分诚恳地面对了存在的问题,这在其他规划报告中是难得一见的。这份报告给出了解决方案:一是要变快,罗湖高铁化;二是再一次拥抱香港;三是在罗湖北部发展科技创新。
除了这些硬核打造之外,罗湖恐怕更需要年轻人和新的城市内容。本文揭示的一个现象是,正因为八九十年代在狭小的范围内过度发展房地产,加速了实体经济和新经济的“迁徙”。这对那些仍然热衷房地产的区域,是一个巨大的启示。
纽约、伦敦、北京等都经历过宏大的城市扩张,但华尔街仍然在曼哈顿下城,伦敦金融城仍然在那1平方英里内,北京老城区仍然魅力不减……深圳的喜新厌旧不但应该停止,也应该有所回归。罗湖虽旧,但如果把新区的政策给了罗湖,想必会焕发意想不到的活力,而不会产生新楼空荡荡的情况……罗湖之旧与前海之新,或许是同样的根源,需要作为同一个课题去面对。
人是一个城区的主角。深圳的年轻人苦房价久已,罗湖的房价甚至被沙井、光明超过。针对罗湖的房地产政策,是否应该鼓励年轻人来搬过来?香港人显然更亲近罗湖,深港第二次拥抱的时候,这里应该得到类似前海的政策,想必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简·雅各布斯说:创新往往产生于旧建筑中。在城市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反复作用下,罗湖可能会再次成为一块肥沃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