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国际比较文学博士生论坛”第四讲预告:王少婷博士主讲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本·奥克瑞小说研究”
四川大学“国际比较文学博士生论坛”预告
04
第四讲
讲座题目: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本·奥克瑞小说研究
Topic of Lecture:
A Study of Ben Okri’s Fi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Theory
讲座摘要:
本•奥克瑞(Ben Okri, 1959-)是尼日利亚的小说家、诗人,现生活在伦敦,他被认为是非洲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也被看作是尼日利亚新兴一代作家的代表。他用英语写作,其作品主要展现了尼日利亚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特色。他的小说《饥饿的路》于1991年荣获布克奖。与此同时,空间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学术界的承认,空间也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关键词之一。而空间书写也是奥克瑞创作的主要特色之一,其作品描绘了多个层面的空间,包括物质空间、梦中空间、幽灵空间、魔幻空间等。本讲座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中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综合运用索亚“第三空间”、福柯空间与权力等空间理论知识,对奥克瑞小说中的空间书写进行考察,阐释其空间书写的多层内涵,包括政治权力对空间的控制、非洲与西方的关系、尼日利亚传统文化、尼日利亚的现代化进程、对世外桃源的追寻精神以及世界上普遍性的空间困境等。讲座拟通过比较文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发掘作家创作的深刻内涵。
Abstract of the lecture:
Ben Okri (1959-) is a Nigerian novelist and poet who lives in London now. He is regarded as a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postmodern and postcolonial African literature, and he is also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acclaimed African writers of his generation. He writes in English and his works mainly depict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situation of Nigeria. In 1991, Okri was awarded the Booker Prize for The Famished Road. Meanwhile,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studies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a, and space has become a keyword of literature study and culture study. Space writing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Okri’s writing. His works depict multi-dimensional spaces, including physical space, dream space, spirit space and magical space. This lecture aims to explore the space writing in Okri’s fiction, based on Lefebvre’s theory in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Soja’s “third space” and the space and power theory of Foucault. Moreover, the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onnotations of Okri’s space writing, including the authority’s control of sp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st and Africa,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Nigeria, the modernization of Nigeria, the pursuit of Arcadia and the universal dilemma of space. Furthermore, this lecture seeks to explore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Okri’s works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主持人:伍晓明 (四川大学教授)
评议人:张帅东 (四川大学博士)
时间:2021年4月3日
10:00am-11:30am
参会方式:
腾讯会议
会议号:926 224 302
会议密码:0403
基地简介
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研究基地由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四川大学双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首席专家曹顺庆教授领衔。
主要成员包括: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斯文·埃里克·拉森(Svend Erik Larsen)、西奥·德汉(Theo D’haen)、托马斯·O·比比(Thomas O. Beebee);全职外籍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托托西(Steven Tötösy de Zepetnek)、全职外籍教授伍晓明(新西兰籍);外籍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西蒙·C·埃斯特克(Simon C. Estok);六位川大著名学者:赵毅衡教授、徐新建教授、阎嘉教授、王晓路教授、金惠敏教授、傅其林教授,以及一批国内外优秀的中青年学者。
基地以增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影响力,构建中国理论话语,纵深化推进比较文学学科,完善学科体系,促进比较文学国际交流与互鉴为发展目标。
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由四川大学牵头,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单位联合协同创建,于2020年9月获批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中心在党和国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要求与重大战略部署下,依据“强强联合、协同创新、多民族共建”的原则,旨在新的理论起点上重新认识、阐发、弘扬中华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省、部、校多方支撑下,中心力争在理论研究、全球传播、服务社会、双一流建设和对策智库建设等方面创新发展,做出示范带动作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主持:曹顺庆、金惠敏、赵渭绒
责编:王熙靓、刘诗诗、李歆蕤
审核: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