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杉、腾讯加持,又一国产内窥镜独角兽完成超亿元融资

器械之家 2024-04-15

器械之家

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关注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近日,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瑞派医疗”)宣布已完成过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州生物岛产业基金领投,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旗下管理的子基金跟投。

此前,这家医疗器械公司还被红杉与腾讯同时青睐,投资方包括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红杉嘉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太嘉杉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海)合伙企业等。


01
三轮亿元融资,腾讯曾参与其中


近年来,一次性内窥镜作为弯道超车的重要赛道,引得众多玩家纷纷入局,腾讯也不例外。



多年来,腾讯以社交平台微信、QQ等为依托,以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持,围绕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医疗保险和医药研发流通,构建起巨大的医疗生态圈。


而后,腾讯继续扩大其医疗事业版图,开始投资传统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其首次投资的标的便是一次性内窥镜领头羊:2021年,广州瑞派医疗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红杉嘉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太嘉杉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海)合伙企业等。


在此之前,2017年由国聚创投参股子基金元禾原点投资了天使轮,并在后续A、B轮持续跟投。


瑞派医疗是国内一次性内窥镜领域的代表之一,自2015年成立之初,瑞派医疗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一次性电子内窥镜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一次性内窥镜等微创手术整体解决方案。


后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成为国内一次性内窥镜赛道的头部企业,其产品涵盖一次性内窥镜、医用内窥镜图像处理器、镜下一次性治疗器械等。去年,瑞派医疗的一次性内窥镜产品进入近1000家医院,重点区域市场占有率超过50%,目前正在着手构建海外市场的销售网络。



截至目前,瑞派医疗已立项开发9款产品,其中两款产品已经取得II类注册证,两款产品即将取得III类注册证。其中,公司开发的“一次性使用电子膀胱内窥镜”更是全球领先,在国内尚无竞争对手。


02
百亿蓝海市场,谁主沉浮?


此前,由于传统内窥镜结构复杂,很难彻底清洗和消毒,容易导致患者交叉感染。《美国感控杂志》2018年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内窥镜在医疗器械交叉感染风险排行榜中位列第一,70%以上的内窥镜存在清洗不干净的问题,接近四分之三的常用内窥镜被细菌污染。



经过内窥镜企业多年探索,一次性内窥镜登上“舞台”。它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内窥镜消毒过程复杂、重复使用容易交叉感染的“痛点”,且一次性使用不存在对内窥镜的损耗,可以保证每次拆开包装内窥镜处于最佳状态,一定程度提升手术效率。


除此之外,由于内窥镜直接接触人体黏膜,对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很高。优质的一次性内窥镜在保证有效性的基础上,还可以使医院有效控制内窥镜相关的成本,促进内窥镜手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数据,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提高及技术不断进步,医疗需求日益增长,预计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03亿美元,以6.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30年的396亿美元。


在国内,2019年中国内窥镜市场规模225亿元,增速15%左右,预计到2024年中国内窥镜器械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23亿人民币,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由于减轻交叉感染和医院获得性疾病的风险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全球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市场也在迅速增长。


据统计全球一次性使用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已从2016 年的1.084 亿美元增至2020 年的5.28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8.6%。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33.92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1%。


从国内来看,中国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市场为新兴市场,增速高于全球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市场的平均增速,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3680万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14.2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07.6%。因此,未来一次性内窥镜发展潜力巨大。


03
赛道“老玩家”盘点


此外,产品快速迭代的特性为国产品牌创造了赶超的机会,目前国产内窥镜品牌与进口产品的差距正在缩小。国内已有许多企业正在冲击一次性内窥镜赛道:


其中普生医疗是国内第一款通过美国FDA许可的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


普生医疗


普生医疗从2014年成立至今,市场拓展迅速,仅用了两年的市场推广时间,产品销量大幅提升,在国内同行业位列前茅。其立足自主研发,目前已获得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获NMPA批准、欧盟CE认证、美国FDA、巴西INMETRO认证、澳大利亚注册证等多国认可。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产品已行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行业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其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荣获2017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珠海市一等奖,是国内第一款通过美国FDA许可的一次性电子软镜,公司未来产品线还包括一次性鼻咽喉镜、一次性支气管镜、一次性膀胱镜等。


北方腾达


北方腾达成立于2008年,2020年3月17日,NMPA发布公告,批准北京北方腾达生产的创新产品“一次性使用电子输尿管肾盂内窥镜导管”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曾于2017年9月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进入绿色审批通道。


幸福工厂


幸福工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现拥有国际领先的一次性电子内窥镜研发技术平台,分别于2020年12月以及今年三月完成两轮股权融资。其主要从事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膀胱软镜等的研发生产,历经3年注册报批,国内首创的斑马牌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于2020年1月获得NMPA批准上市,该产品的成像清晰度、先端外径、镜体外径、转弯半径、转弯角度、镜体重量六个指标均居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幸福工厂旗下XFGC-UZ-A输尿管成像主机系统在医疗机构中使用,配合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内窥镜导管,用于泌尿系统上尿路疾病检查、诊断或治疗中的成像。目前首批7800余条输尿管软镜和710台配套主机已投入市场。


莱恩瑟特


莱恩瑟特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一次性内窥镜领域,该公司ERCP(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电子内窥镜设备通过快速辅助插管,极大地提高了插管效率,此外,胰、胆道可即时分辨。在辐射方面,减少X射线使用频率,降低辐射。同时,一次性无菌提供,避免了手术感染等情形的发生。



在美国,莱恩瑟特目前已获得两款产品的FDA认证。其分别于2019年11月及2021年4月完成两轮股权融资,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他们想要围绕内镜平台形成消化内科多个手术解决方案。


英诺伟&安清医疗



英诺伟2009年成立于上海,2014年,成立子公司安清医疗,聚焦于医疗内窥镜。其一次性输尿管软镜拥有16万像素优秀图像质量以及3.6Fr直器械通道,减少器械弯折等优势。2020年,安清医疗获批了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并已于前期开展海外销售。


新光维医疗


新光维医疗创立于2016年,其专注于医用内窥镜及相关创新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尤其是在高性能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技术、超高清医用成像技术、3D医用成像技术、特殊光医用成像技术及超细内窥镜成像技术领域。



据悉,新光维医疗研发团队为了实现全影像链真4K理想超高清功能,自主设计开发4K内窥镜,完成了从高清到超高清内窥镜的替代突破、全影像链标准4K的技术突破以及多种技术融合的应用突破


此外,新光维医疗旗下多款一次性使用电子内窥镜产品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地区分别进入临床、或注册、或销售阶段,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瀚湄医疗

瀚湄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一次性膀胱镜、一次性支气管镜的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于2020年3月完成Pre-A轮融资1500万元。一次性膀胱镜,对于易感染的泌尿系统,会杜绝泌尿系交叉感染。此外,瀚湄信息研究开发了适合于一次性内窥镜应用的内窥镜系统平台,可支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多款内窥镜产品应用。


同时,瀚湄信息独有的创新技术,能将高清甚至4K分辨率和特殊光源的早癌筛查,一起带入一次性内窥镜领域,未来瀚湄医疗在市场方面可能会把一次性内窥镜及其成像产品搭配出售,展现其独有的市场竞争力。


智光科技



智光科技成立于2013年,于2018年8月6日,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通和毓承。目前,其正在开发的产品有一次性妇科内窥镜、泌尿外科微创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视觉系统、3D打印机、内窥镜系统等,相对于国内其他一次性内窥镜公司来讲,智光科技主要研发一次性妇科内窥镜,选择不一样的领域,其未来市场如何,犹不可知。


华芯医疗



华芯医疗成立于20108年,分别于2018年7月及2021年2月完成两轮股权融资,旗下H-steriscope一次性支气管镜,自2020年底上市以来,已经进入欧美日等几十个发达国家并获得爆发式订单,能够帮助医师在诊断检查、紧急插管救助、特定的介入手术治疗等多方面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一次性支气管的使用将使呼吸机利用率大大提高,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交叉感染既保护了患者,也方便了医生。


佑康科技


佑康科技成立于2010年,且在2015年8月完成A轮融资。全球第一家集研发和生产的一次性软硬质输尿管肾镜公司。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研发和生产出一次性输尿管软镜的公司,该公司拥有泌尿外科内窥镜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了产业化,打破了国内高端医用内窥镜领域长期被外企垄断的格局。



此外,已获得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欧盟CE认证的证书。截至目前,佑康科技获得国内外多种专利授权,其中国内授权72项,获国外授权8项。


--


次性内镜时代已经到来,且随着其持续创新,将解决更多痛点,救治更多患者,内窥镜市场外资垄断的格局注定被打破。未来,面对几百亿蓝海的中国市场,谁主沉浮?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END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微信视频号
 器械之家 
相关阅读

戳一下,更有料!

最小内镜手术机器人:巧捷力完成新一轮活体动物测试

阿里、腾讯入局,影像巨头收购行业大亨

7900万美元,内窥镜巨头再收购

国产影像龙头布局基层医疗,破局卒中救治「生死考验」

全球最小,脊髓神经刺激器获批

终止大规模扩产项目!“疫情医械”路在何方?

200亿市场!突发新政引爆这一医械

强生,怒告手术机器人新锐

首个高校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葛均波挂帅

估值百亿,国产明星手术机器人获批


务合作:qxzj@landianyiliao.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