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纵横》2022年第9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编辑部 经济纵横编辑部
2024-09-24

更多精彩,请点上方关注我们 

2022年第9期目录




































01

《共产党宣言》中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学理问题探讨

——兼评熊彼特《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共产党宣言〉》

顾海良





摘要:《共产党宣言》以唯物史观“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理论为基础,对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学理的阐释和应用,是对孔德提出的社会学学理的超越,也是对穆勒关于政治经济学要同“社会哲学”和“社会思想”结合理念的扬弃。对《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两个文本的比较研究,能够更为深透地理解《共产党宣言》中阐释的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学理及其特征。熊彼特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共产党宣言〉》的“分析性”研究中,对《共产党宣言》“历史的经济解释”“社会阶级理论”和“国家理论”作出的阐释,对《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巨大的灾难”“生产过剩的瘟疫”和形成经济社会学基本“社会观点”作出的肯定性评价,瑕瑜互见,对我们深化《共产党宣言》中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学理研究有多方面学术启示。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经济学;经济社会学;马克思;熊彼特





02科学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宋冬林,孙尚斌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新境界”的伟大成果。它以实践为逻辑基础,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根本旨归,在中国的具体任务下形成了独特的逻辑体系,是历史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因此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是具有时代性的境界,是守正创新的境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境界,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境界”的根本特征。不断开拓“新境界”,就要实现新理论与新实践的新结合。具体来讲,首先要使理论与实践在发展中、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结合,其次要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备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社会历史性,最后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关键词: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理论;新实践





03共同富裕思想索源及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杜志雄





摘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看,共同富裕及其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文化再到多维度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渐进性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形成。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推进,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但也应看到,我国还面临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亟待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局限及农村集体经济弱化等现实困境。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构建和优化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性地位、促进带动效果全面提升。

关键词:共同富裕;内涵演化;战略演进;农民;农村





04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科属性的几个基本问题

常荆莎,易又群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经济理论,诞生30年来日益成熟。党的这一创新理论转化为学术体系时,必须对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方法论和基本内容等表征学科属性的问题加以明确。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遵循唯物史观抉择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根本经验、坚持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衷、总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运用市场方式的探索和成就,可以凝练如下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以市场手段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及与之相应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世界观、方法论,把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生发展规律作为研究任务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通过回答市场方式与社会主义制度能否结合、如何结合,如何衡量实际结合成效和促进预期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廓出其基本内容。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方法论;基本内容





05应正确看待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长

叶兴庆,程郁,张诩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是在全球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增长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增量贸易,而非对全球存量市场的争夺。在我国进口需求的拉动下,美国、加拿大等国相关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主要靠种植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率提高,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相关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既有边际土地开垦的因素,也与生产效率提高有关。在消费峰值到来之前,我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量可能还将继续增长,全球仍有大量潜在耕地资源尚未开发,推动全球农产品生产潜力逐步释放,可以继续实现以全球增量贸易满足我国未来进口增长需要,但要正视国际社会在我国进口需求给全球农产品市场结构和部分出口国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关切。应通过推动做大全球农产品生产和出口蛋糕、促进农产品主要出口国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途径,为我国未来有效利用全球农产品市场和海外农业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农产品进口;增量贸易;增长潜力;负责任采购





06中国大豆进口市场格局变化及应对思路

吕文慧,叶林祥,方超





摘要:基于1998—2020年度和2015年1月—2021年6月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Rotterdam模型,从国内需求、进口价格、贸易形势等多角度剖析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巴西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第一来源国,美国降至第二位;巴西和除三大进口来源国外的其他国家在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地位不断加强,随中国大豆进口支出增加,对其进口增加较为明显;阿根廷贸易地位削弱,有被其他国家超越的趋势;贸易争端、不同进口来源国国内政策也对中国大豆进口格局产生影响。现阶段,美国与其他进口来源国均存在竞争关系,巴西与阿根廷则为互补关系,其他国家与阿根廷为互补关系,与巴西存在竞争关系。鉴于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及其他影响进口需求因素,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大豆进口商应充分考虑这些变化与因素,及时转变进口策略,促进大豆进口来源地多元化,降低贸易集中化风险,优化进口成本,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同时增加替代品进口,适度提高国内大豆供给、降低消费者需求。

关键词:大豆进口市场结构;需求弹性;Rotterdam模型





07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水平多维评价与时空差异研究

韩 慧,张旭红,周 成





摘要: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资源规模、发展质量、宏观环境和科教投入等维度构成的科技人力资源水平评价体系,进而分析我国各省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态势和时空差异。结果表明:时间上,我国多数省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在研究时段呈上升态势;空间上,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并呈现东、中、西递减的梯度分布格局。为促进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科技人力资源高水平地区应巩固和扩大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同时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与科技人力资源水平中等及以下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科技人力资源发展中等水平地区应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创造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软硬环境;科技人力资源发展低水平地区要充分挖掘本地发展潜力,形成包括引才、育才、激才和留才在内的系统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多维评价;时空差异;TOPSIS;ESDA





08基础研究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分析

杜传忠,孙兴隆





摘要: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基础研究对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水平提升和技术结构改善两条路径实现的。本文基于1998—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基础研究影响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机制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基础研究都能明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且时期越长,作用效果越显著。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的基础研究对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较显著;中部地区的基础研究在长期对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显著,在短期内作用效果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因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和基础研究强度门槛,产业的技术进步更多依赖于技术引进而非基础研究。总体上看,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需要一定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且研发投入需要达到一定强度等。以上研究结论对加强我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基础研究;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机制;效应




09

我国工业比重变化趋势的再探讨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经验分析

冯扬,王洋,昌忠泽





摘要:工业比重下降是我国近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引发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合成控制法和世界60个经济体的数据样本,重新探讨了我国工业比重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工业比重下降速度相对较快,且各地区的情况存在异质性,这既为客观看待我国工业比重下降现象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发挥制造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建议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向,结合经济发展阶段和当地比较优势合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持续壮大工业新动能。

关键词:工业比重;产业结构;合成控制法;制造业





10食品工业安全规制、技术创新及质量提升关系研究

张薇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又能促进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研究。系统分析我国食品安全规制、食品工业技术创新及食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安全规制、食品工业技术创新与食品质量之间存在长期较稳定的关系,食品安全规制强度的变化对食品工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食品安全规制强度和食品质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食品工业技术创新对食品质量也有明显影响。可见,合理的食品安全规制不仅可以促进食品工业技术创新,而且可以实现食品质量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规制体制,加强综合规制;明确食品安全规制、食品工业技术创新和食品质量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争取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在促进食品工业发展的同时让人们食用质量最为安全的食品。

关键词:食品安全;规制;食品质量;食品工业;技术创新





011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及对策

——基于上市企业年报的文本分析

王鑫鑫,韩啸,张洪





摘要: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分析其转型的动因、行为和趋势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1334家制造业企业2012—2020年的年报进行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包括:以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为主要推动力,以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为基础支撑,以数字化赋能企业价值链的各业务场景,不同规模和细分行业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程度和内容上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基于此,应从强化数字基础、完善数据治理、重构商业模式、构建生态平台、提升数字思维等方面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文本量化分析;词频分析;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企业





012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汤萱,高星,赖晓冰





摘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革新了生产要素体系、企业组织架构和生产模式,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从企业自身属性与外部时空差异角度而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成长期企业组别中更为明显。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及强化企业内部治理两条路径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特别地,当企业获取政府补助及自身加大研发强度时,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振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应高度保持或提升数字化转型意识,地方政府精准支持数字化转型,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确保数据安全。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政府补助





013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梁琳





摘要: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契机、注入了新动能,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应用能够节约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结构、融合一二三产业和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目前,我国存在农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不强、农业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农业数字化人才匮乏、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程度不够、农户小规模松散经营不利于智慧农机推广等问题,限制了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阶段,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应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数据分享机制、培养农业数字化人才、推进农业和数字化的有效衔接及优化农业合作社。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业现代化;生产效率;农业结构





014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探讨早期乡村现代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李光绪





摘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我国作为一个具有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的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民国时期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作为当时的乡村建设“三杰”,其对乡村现代化的早期追寻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现实启示意义。本文以“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为主要的问题意识来源,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以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乡村现代化建设思想脉络的梳理、分析及比较,归纳概括早期乡村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独特性,从主体自治、外源内生、产业融合、人才建设和注重调查五个方面,深入探讨早期乡村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乡村建设“三杰”;乡村现代化;早期追寻;乡村振兴;当代价值



责任编辑:金光敏

网络编辑:刘维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济纵横编辑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