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战疫劳动者 | “我们要做的就是,铺一条路,成一件事!”

 


2月1日,张挪富带领由7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奔赴武汉,进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简称“协和西院”)。


当时医院收治的约200名患者中,绝大多数是重症,张挪富要与时间“抢”生命;原有ICU不符合传染病收治要求,张挪富要主持改造,合理划分缓冲区、洁净区、污染区。


改造完成后5天内,ICU20张病床全部收满,“几乎每天都在忙乱和抢救中度过”。


在这批患者中,35岁的金女士是最让张挪富印象深刻的成功案例之一。2月5日住进ICU后,金女士经历了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肌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多重险境,更棘手的是,她还属于多重耐药,目前已知抗生素中只有一种对她有效。


“每天‘磨’这个病人,决不放弃。”张挪富想方设法调来了有效抗生素,并两次连线钟南山远程会诊,20多天后,金女士终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转出ICU,整个团队士气也大受鼓舞。

 

1月20日,广州首例确诊病例被送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派出王牌专家邓西龙迎战。邓西龙曾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模范、全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面对陌生的病毒,她没有恐惧,也不惊慌。


“首例患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棘手,病情较轻。”邓西龙对症治疗并注意补充患者营养。1月30日,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邓西龙松了一口气:“第一例的成功让我有了底气。”


但从1月26日起,广州每天确诊病例出现两位数增长,仅1月26日一天就新增了25例,危重症病人也越来越多。“自收治第一位患者到现在,邓主任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邓西龙同事、已在隔离病区忙碌了月余的童裕维说,“每当有抢救,她必亲自参与,插管,上机、置管……要知道,穿着三级防护服做这些真的很辛苦。别看邓主任身材娇小,但干起这些如行云流水,所以我们都叫她‘钢铁女侠’。”


从决策管理到一线救治,蒋文新是少数从“头”到“脚”全程战“疫”的“逆行者”。他是个多面手——既是运筹帷幄的将,又是冲锋陷阵的兵;部署工作大刀阔斧,会诊病人体贴入微。


新冠肺炎来袭,从1月16日起,蒋文新就一直在广东抗疫,还前往珠海、深圳等8个地市参与会诊。到达湖北荆州后,他将广东做法应用到荆州,组织实施的多项救治工作达国内领先水平。


他调兵遣将,千里奔袭。2月17日,为挽救一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他向前方指挥部申请,从中山增调ECMO团队;19日,即便条件有限,蒋文新坚持深夜带队赶往监利县,果断为患者装上ECMO,通宵跨城将其转至荆州市中心医院。


“不做肯定会死;做了不一定能活,但至少有活的希望。”面对不同声音,他鼓励队员们不要顾虑太多:“我们要做的就是,铺一条路,成一件事!”

 

1月21日,沈素玲被调到潮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除了要承担普通病人的急救工作,还要承担全市确诊、疑似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护运送任务,24小时不停歇,为该院抗疫防控工作打响第一枪!

2月5日下午,沈素玲和同事一起护送2个月大、感染新冠病毒的婴儿崔崔到广州。护送过程中长时间穿着防护服,戴着几乎不透气的医用口罩和紧压头部的护目镜,加上颠簸的路程,沈素玲晕车还呕吐。“为了不污染防护服和救护车环境,我只能一次次把涌上来的呕吐物又吞进去。”

虽然辛苦,但为了顺利护送崔崔到广州,沈素玲一路将手护在她的身上,“跟哄自己的小孩一样,牵牵她的手,拍拍她的胸口,让她知道有人在,不要怕。” 当晚11点多,冒着风雨,在5小时跨越415公里后,他们终于带着崔崔顺利抵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疫情期间,沈素玲的工作受到潮州市委市政府和医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更多新闻


● 看电影、进景区、住酒店全部免费!广东工会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 工会超值“五一”福利......这些您绝对不能错过

●  “五一”想出门?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就在你身边!


广东工会融媒体中心

编辑:兰兵 张奕司

制图:余永春

统筹:张任青子 汪静

监制:彭晓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