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归公益”的工人文化宫,又活了起来

南方工报 广东省总工会 2023-02-19


工人文化宫承载着一代人的辉煌记忆。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普遍匮乏的年代,工人文化宫曾盛极一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化改革,工人文化宫荣光不再,文化、体育、教育等服务职工的公益性职能也渐渐被淡化。


广东省工会十三大之后,各地工人文化宫开始了“回归公益”的尝试,尤其是广东省总工会加大补贴力度,各地总工会坚持“鼓励恢复重建,倡导维修改建,规范控制新建”的工作方针,积极做好工人文化宫的新建、改建、扩建工作,为“回归公益”创造条件。


“回归”后的工人文化宫到底做了哪些尝试?取得了哪些成效?



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


以红色文化为内核

满足新时代职工需求


“改造后的工人文化宫变得更加宽敞、明亮起来了。” 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以下简称“市一宫”)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广州市职工帮扶中心落成到电影城升级改造,从广州工人展览厅到艺术长廊、职工书屋的建成,广东省总工会和广州市总工会都投入了资金,为文化宫“聚焦主业,服务职工”创造了条件。


一直以来,市一宫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与公益服务并肩前行,打造以红色文化为内核的创新型文化宫;另一方面开发职工服务新方向,创新服务职工形式,全方位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改造后的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    广州市总工会供图


文化引领,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改造后的电影院不仅硬件设施得到升级,也为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红色电影板块,通过开展优秀红色影片展映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红色党建服务,增强职工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红色展览板块,开展广州起义展、抗疫主题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在讲红色故事板块,则通过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阅读交流分享会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的红色展览   广州市总工会供图


“红色电影由企业工会组织职工分批观看,时间大多定在周末或晚上。”市一宫文宣部部长彭尚锋说,为做好职工服务,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已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让他感动的是,今年春节一位湖南籍职工在看完电影《点点星光》后,激动地说:“感谢工会娘家人为职工提供观影服务,让我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不再孤单。”


立足需求,提升服务职工的满意度


为巩固脱困工作成果,防止返困,市一宫为189名在档城市困难职工专门开设了“技能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等12项培训课程和 “一对一”的个性化培训服务,通过大数据进行“人岗匹配”,提高困难职工就业率,实现“造血式”帮扶。去年11月,市一宫工作人员带着老师,上门为因照顾患病孩子放弃工作的严先生提供了电商培训服务。


为满足新时代职工需求,市一宫将原有的室内交友拓展到户外,在华南植物园、从化莲麻小镇等地开展活动。广州机电技师学院老师黄女士在5月20日参加市一宫承办的单身职工联谊活动之后表示,广州市总工会邀请单身职工走进大自然,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不仅增强了交友效果,也增长了个人见识。


与此同时,市一宫还积极探索职工服务新方向,打造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阵地。一方面引进帮扶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红娘协会,培育优化特色服务项目,满足职工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融入职工大学堂课程,举办文创集市,展示职工学员学习成果。引进广彩广绣艺术展、非遗手作沙龙、劳动竞赛等,将传统文化艺术融入新时代职工服务活动当中,让传统文化“亮”起来,让工人文化宫“活”起来。



东莞市工人文化宫


重建后 “只进不出”的盛景回来了


“以前,我参加过单位组织的不少培训和临时演出,水平虽有长进,但很少有出系统演出的机会,很难进一步提高。自加入东莞市工人文化宫艺术团后,我学会了不少东西,开阔了视野。”辛征语是东莞市邮政局文工团成员,来东莞工作了20年,爱好曲艺,如今每个月和东莞市工人文化宫艺术团曲艺组成员定期见面交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业务能力明显提升,还参与了东莞市工人艺术团举办的两场下基层演出。


让职工在工人文化宫找到乐趣,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是东莞市工人文化宫重建以来努力的方向。


东莞市工人文化宫曾是职工心中的“乐园”,但在1999年,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被拆除。为了还东莞职工一块自娱自乐的文化阵地,在东莞市总工会多年努力争取,工会界“两会”代表、委员年复一年的呼吁下,工人文化宫的重建得到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被列入市属重点工程。2017年4月29日,新的东莞市工人文化宫正式对外开放,位于莞城万江黄金地段,面积3.6万平方米,设有工人电影院、工人书城、大展厅、精品书画展厅、书画培训室、健身室、篮球场、瑜伽室、培训课室等各类服务场馆31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又回到了普通职工的身边。


东莞市工人文化宫为职工提供文娱活动场所   图片来自南方+


“回归公益、聚焦主业”是东莞市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的初衷。这里的公益培训有七大类数十种,涵盖球类、武术、书画、音乐乐器、舞蹈、职工之家、健身等。来自四川的郭春梅为了改善身体状况学了瑜伽,并进入东莞市工人文化宫公益培训队伍,她用亲身经历鼓励学员正确掌握瑜伽的技术要领。东莞裕元鞋业制品有限公司的李敏,参加了东莞市工人文化宫的职工免费瑜伽培训,在培训老师专业指导下,不仅学到了新技能,还交到了新朋友。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东莞市工人文化宫加快了回归的步伐,东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大岭山、东坑镇工人文化宫相继开馆运营,工会服务阵地逐步向基层延伸。东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设立了餐饮类、语言类、传统文化类、电脑手机类、音乐类、舞蹈类六大类共33门课程,全年可培训学员近7000人次;东坑镇工人文化宫因地制宜,结合本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鱼歌,组建工人曲艺社,为基层提供“送曲下乡”服务,积极提升工会服务职工的深度和广度;大岭山镇工人文化宫在暑假期间专门设计各类儿童类公益课,深受职工子女欢迎。


如今,傍晚下班后,东莞市镇4家工人文化宫的大门重现“只进不出”的盛景,职工群众赞叹“工人的学校和乐园”又回来了。 



江门市新会区工人文化宫


打造有本土特色的职工“乐园”


编织、裁剪、制作、布局、粘贴……在江门市新会区工人文化宫开设的葵艺工艺制作活动中,双水镇的女职工李桂萍和孩子在老师手把手的教授下,一起DIY出一件“枝丫满花”的葵盘。制作精美的葵艺作品过程,不仅使李桂萍和孩子度过了亲密的亲子时光,也唤起了她对这项本土传统工艺久远的记忆。 


新会区工人文化宫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位于会城街道老城区的中心,承载着新会老中青几代职工的文化活动记忆,后因时代变迁,逐渐失去其功能,闲置下来。直至2019年12月,完成升级改造的新会区工人文化宫重装归来,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一家县区级工人文化宫,该怎样利用好这块阵地,做好服务职工这篇文章?江门市新会区工人文化宫给出了方案:深耕本土聚焦职工需求、在服务项目上动用巧思,打造新会特色的职工“乐园”。


过去一年,新会区总工会以工人文化宫为平台,开办了摄影班、瑜伽班、素描班、茶艺班、等10余个兴趣班,开展了200多场兴趣班培训,惠及职工6000多人次。


新会区总工会副主席万春玲介绍,区总工会通过网络问卷、电话询问和上门走访等形式,挑选职工喜闻乐见的前十种兴趣组成培训班,“职工对哪种培训感兴趣,觉得有益,我们就举办哪种培训。”


在江门新会区工人文化宫,职工子女展示手工制作的葵艺作品   新会区总工会供图


事实证明,这种订单式的培训广受职工欢迎,场场火爆。如古筝兴趣班活动开始不到30秒,18个名额被一抢而空。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员工谭卓谋就通过在江门智慧工会官方报名通道的“蹲守”,抢到了摄影培训班名额,一个培训课程下来他自言受益匪浅,“微单、手机摄影都有培训,还有集体外出采风,既学到了知识又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除了开展兴趣培训班,新会区文化宫在建设中还积极与新会区的文化风俗、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去年以来,文化宫举办了多场传统工艺亲子活动,如葵艺、鱼灯工艺等,不仅使职工及子女在文化宫重温旧日情怀,也使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未来,新会区总工会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包括新会柑种植技术、新会陈皮鉴定及保存、香业工人竞技等方面的活动和培训,让新会传统工艺通过文化宫这个平台,走进更多新生代职工中。


同时,新会区总工会还通过挖掘当地工会红色文化资源,积极筹建新会工运展览馆,为文化宫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该工运展览馆将于今年7月在新会区工人文化宫重磅推出。展览馆展厅共分4个部分,将通过详实的展陈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现新会近百年工运发展变迁。届时,文化宫有望成为当地职工又一网红打卡点。


 “这是我们新会弥足珍贵的红色记记,希望工人文化宫能够成为广大职工学习工运史、了解工会工作的平台,激励职工不忘工运先驱的革命传统,不断传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平台。”万春玲表示。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彭新启 王艳 许接英
通讯员:罗瑞雄 张韵鸿 邹景云
转载时注明出处

   •  





广东工会融媒体中心
编辑:兰兵
校对:白灵
审核:张任青子
审发:廖志辉

觉得有用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