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他的论文后记刷屏了


近日

《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火了

这篇论文后记

讲述了一个放牛娃

考入北大的历程


“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过

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坚持

因为她要让我上学

她要让她的两个孩子好好活着”

……

论文后记

看哭了不少网友

它的主角是

来自上海大学的肖清和



他的博士论文

入选了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据上海大学校报介绍

肖清和1980年出生在

安徽潜山的一个小山村

在他8岁那年,爷爷病逝

家中无一分积蓄

多亏一位医生资助了20元

才为爷爷办了丧事


小升初考试

他取得了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

但因家里付不起学费而一筹莫展

同龄人都去新学校上学了

他只能边放牛边找书看

……



博士论文后记

分内容如下


      那一年秋天,同龄人都在新学校上学,过着让人兴奋、让我充满想象和向往的中学生活;可我,只能在家里放牛。牛是一种很灵性的动物,我和它逐渐成为好朋友;慢慢的,我可以把它放在山上,而不去管它。因为,这样我可以自己看书。那个秋天,我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词。直到现在,我所能记住的宋词都是这时背诵的。每当黄昏来临之时,我就和牛儿一起回家。和我家共养这条牛的大爷,总是毫不留情的批评我放牛不认真,牛儿没吃饱。满怀委屈的我,也不做争辩,只是在想,我不适合放牛吧。


  也就是我考上初中的那一年,父亲还养了一头猪。我没有求他卖掉猪给我上学。因为我知道,即使这一次凑到了学费,还有下一次。


  很幸运的是,通过母亲的努力,以及母亲改嫁后的叔叔——也就是那位他的朋友的支持,我终于重返学校了。母亲的丈夫——我的继父,对我上学非常尽心、非常努力,尽管他有时也忍不住会受到别人的挑唆,对我母亲大打出手。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过,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坚持,因为她要让我上学,她要让她的两个孩子好好活着。


  在那段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我最担心的不是我的成绩,而是每个学期开始。因为,学费问题让我一筹莫展。常常是开学之初,我在马路边等母亲来。常常是望眼欲穿,常常是欲哭无泪。饿了,啃一口父亲给我做的干粮;渴了,就只得忍着。马路上尘土飞扬,我那时是多么恨汽车!我恨它们耀武扬威的在我面前驶过,而留下令人讨厌的漫天灰尘!


  高中期间,老师、同学对我的帮助更多。新校长常常给我100块,班主任、英语老师等常让我去他们家吃饭。同学也经常帮助我。周末,同学们也不嫌弃我家的破旧,一起到我家玩。邻居还很好奇地问他们:“他家这么穷,你们来干什么?”


  1999年高考,我估了分数可能要比重点线多7、80分。校长就给我填了北京大学。他说如果考不上就免费让我复读。班主任比较谨慎。因为我在提前录取志愿填了外交学院。我还记得班主任带我去了合肥,见了招生老师。结果老师说我太矮(我1米65)。班主任哀求道:“他还是小孩,还会长的。”最终还是不行。班主任担心我可能考不上北大,太可惜了。


  不过,上天眷顾可怜人。我竟然被北大录取了。


  来到北大后,先前的担心变得没必要了。我们县里有一家人开始无私资助我。同时,班主任也了解到我的情况,常常帮助我。因为学校里有各种资助,还有各种奖学金,我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大一开始,根据成绩以及家庭状况,我就获得了奔驰奖学金,连续四年。(也是在大一寒假,我家才通了电,尽管我们村很早就通了电;以前,我一直在油灯下看书。)大四时,我一方面申请了贷款,另一方面又非常荣幸的获得了国家一等奖学金。2003年,我获得免试上本系研究生的机会。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孙尚扬教授的帮助,2005年,我又由硕士研究生转为博士研究生。2006年,在孙师无私的帮助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卢龙光教授的支持下,我获得北大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资格。从2006年到2008年期间,我在香港生活、学习。


  直到今天,除去在香港的两年,我在北大整整生活了8年。期间,欢乐多于泪水,幸福多于痛苦。但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忍不住还很痛苦。尤其是想到自己还没有能力让母亲安享晚年,心中甚是愧疚。


网友看完论文后记深受感动:

@李跃国:读后泪流满面……


@韩:我哭了,看了这类文章,顿时感觉我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啥也不是。


@刘钰洁:除了自己努力,他还有个好妈妈!


@blog: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携风追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深白: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有那么多人无条件,不求回报地帮助了他。我们也许不伟大,但可以善良、正直。



肖清和现为上海大学

历史系教授(正高)

也是上海大学

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他的博客上有这样一段话:

“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

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

虽不为当时所怪,

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肖清和说:

“文科研究建立在大量文献基础上

是需要积累的

若想要做出一篇

有深度、厚度、传承度

有生命力的著作

就必须得有

‘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华网等

   •  





9年“抠”出两套房被骂上热搜!年轻人,你敢不敢大大方方“抠门”?


牛!这名技术工人与钟南山一起,站上了我国科技奖励大会领奖台



广东工会融媒体中心
编辑:兰兵
审核:张任青子
审发:苏晨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