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万到3.3万,连上热搜的“灵魂砍价”中,谈判代表为何不直接报底价?
最近,“医保砍价”现场又一次上了热搜。
53680、48000、45800、42800、37800……
在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药物的谈判现场,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和企业谈判代表多番“PK”,历时一个半小时,来回拉扯八回,最终以33000元的价格达成交易,每瓶药的成交价比最初报价,少了2万多元。
这场被称为“灵魂砍价”的谈判很快登上热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并获得了网友纷纷点赞。
在“灵魂砍价”刷屏网络获得盛赞的同时,也有人提出疑问,谈判代表为何不直接报底价?
对此,国家医保局回应了。
谈判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医保方和企业方的底线是否存在交集。从实践看,医保方谈判专家的职责是利用谈判机制,引导企业报出其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谈判专家在基金能够承受并且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努力为老百姓争取更为优惠的价格,这就是“灵魂砍价”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简单来说,双方的谈判,实际上是一场相互试探对方底线的拉锯战。
那么,谈判底价又是怎样产生的?
国家医保局表示,谈判底价由医保部门组织专家测算产生。一方面,对于获得谈判资格的药品,医保部门组织相关企业按统一模板提交测算资料,主要包括:药品基本信息,相关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信息,意向价格,以及相应证据材料。另一方面,医保部门组织药物经济学、医保管理等专家,从药品成本效果、预算影响、医保基金负担等角度开展科学测算,形成医保基金能够承担的最高价,即谈判底价,作为谈判专家开展谈判的依据和底线。
需要强调的是,在测算过程中,专家们充分借鉴药物经济学指南和国际最新技术方法,充分考虑我国医保定位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同时,根据工作方案,逐一与相关企业充分面对面沟通,尽最大努力提升测算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为谈判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如此说来,“灵魂砍价”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主要工作吗?
其实并不是,现场谈判仅是目录调整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流程上看,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主要分为5个阶段,包括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和公布结果。在“灵魂砍价”前,医保方和企业都要开展大量准备工作,反复论证、评审、测算、沟通,确保谈判工作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并全程留痕。
准备阶段主要研究起草调整方案,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完善相关规范和机制、建立专家队伍等,做好组织和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申报阶段主要组织指导企业按程序做好申报、提交药品相关信息,组织专家团队审查申报信息并进行公示,将审查结果反馈相应企业,形成申报成功药品名单。
专家评审阶段主要组织临床、药学、药物经济学、医保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公平性等方面评价申报成功的药品,确定调出目录、纳入谈判议价等药品名单。
谈判阶段包括两个环节:一是组织专家使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考虑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测算确定每一个药品的谈判底价,即医保基金能够负担的最高价。二是组织专家与企业现场磋商,当场确认结果。谈判成功的药品纳入目录,谈判结果确定为全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谈判不成功的药品不纳入目录。
公布结果阶段主要与谈判成功的企业签署协议、发布新版目录等。
为何要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
对于这个问题,国家医保局表示,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医保部门战略购买的作用,对纳入谈判范围的药品,以“全国医保使用量”与企业磋商议价,统筹实现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负担的目标,用有限的医保资金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同时,通过医保基金的价值购买、战略购买,引导医药产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灵魂砍价”的背后
是医保局的专业
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也让千千万万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
灵魂一问:今天你按时下班了吗?
人才缺口4000万,月薪过万,你看好这个职业吗?
为国家灵魂砍价员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