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水城区:“五型”村居固成果 乡村振兴开新局

水城融媒 2024-03-05

聚焦“12345+N”,“产业”型村居推进现代化农业提质增效;聚焦“清拆改建”,“工矿”型村居助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聚焦“农文旅一体化”,“文旅”型村居赋能乡村旅游蒸蒸日上;聚焦“四化举措”,“生态”型村居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聚焦“凉都主场”,“康养”型村居巩固“康养水城”品牌建设……

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六盘水市水城区的做法是:创新提出“五型”村居概念,按照国家、省市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分类分级、示范先行,突出道法自然、因地制宜,将全区30个乡(镇、街道)179个村(社区),分为乡村振兴引领示范村45个、重点推进村81个、夯实基础村53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水城区龙场乡有机茶园。

此外,水城区立足农村资源禀赋各有不同、社会发展各具特色、立体气候各有优势的实际情况,深入推进“五型”村居建设,将45个示范引领村居分为“产业型”村居17个、“文旅型”村居16个、“康养型”村居5个、“工矿型”村居3个、“生态型”村居4个,力求探索一条符合水城实际、具有水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助推乡村振兴“开新局”。

夯实产业基础 推进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

水城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群众脱贫的重要保障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根据特有的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产业布局优势,聚焦猕猴桃、刺梨、茶叶“凉都三宝”及食用菌、烤烟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产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水城区米箩镇猕猴桃种植基地。

近年来,水城区“产业型”村居累计建成猕猴桃“吨产园”2.1万亩、刺梨“千斤园”5.5万亩、茶叶“万元田”0.8万亩,建成智慧农业猕猴桃园6700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打造了“水城春”富硒茶、“弥你红”猕猴桃、“初好”刺梨汁等省内外知名农产品品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80%以上的农户在产业中受益和参与分红,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00元。

水城区野钟乡农户采摘刺梨。

水城区花戛乡磋播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公司将食用菌大棚基地提供给合作社运营管理,合作社以“返租倒包”形式将389个食用菌大棚划片承包给农户,每个大棚按1000元/年收取租金,用于土地流转金、管理维护、水电等费用,公司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合作社、农户提供香菇菌棒,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统购统售,按照收购量0.2元/斤支付给合作社。通过“返租倒包”模式,减少了管理成本,增加了产业产量,收益显著增加。目前,村集体经济已积累70万余元,参与“返租倒包”农户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经济不断积累,全村上下喜气洋洋。

水城区菌种场食用菌丰收。

依托资源优势 助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依托现有工业优势,水城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提升改造,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工矿企业。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业发展,提高乡村发展配套能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三线”文化,充分盘活和利用闲置资源,把老旧建筑打造成创意小店、农村电商、复古百货店、照相馆、电影院、伙食堂等矿区经营活动场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推动就业意愿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优先解决村居内脱贫人口和边缘户在家门口就业,建设宜业宜居的“工矿”型村居。

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以实现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目标,融入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北盘江峡谷生态旅游带、玉马线休闲度假带、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米箩现代农业旅游区、百车河温泉康养度假区、白族茶海养心养生区、水城农民画创意体验区的“一心两带五区”旅游线路,发展避暑滑雪、民族文化、采摘园、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旅游业态,打造民族文化,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扩大“中国凉都·康养水城”品牌影响力。

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温泉康养度假区。

通过构建“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强化土地、房屋、劳动力等资产资源的整合与分配,以村集体闲置民房为主体打造民宿和农家乐,同时将农户分散的土地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引导农户种植各类经济作物,通过游客游玩采摘、集中销售分红等方式提高农户收入。今年以来,水城区依托海坪街道阿娄社区半山民宿、千户彝寨,以朵街道滴水岩村“一景五区”,新街乡二台村高家渡码头等景区,解决797人就业,月平均工资3000元。

水城区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之海坪街景。

注重品牌打造 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

水城区深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发展绿色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产业化、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的“四化举措”,以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为目标,强化村居植树造林及森林管护。

营盘哈青峰丛。

地处珠江上游北盘江畔的水城区营盘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发动村民种植经果林等举措,在陡峭的喀斯特山地种出了一座座“绿色银行”。目前,辖区内的珙桐、麻栎、海南五针松等珍稀植物多达17种,各类植物长势良好。2018年,营盘乡哈青村被市林学会授予“森林小镇”称号,2021年又入选贵州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水城区猴场乡补那村村庄清洁常态化。

立足于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宜居气候条件,致力于“中国凉都·康养水城”名片打造,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和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开发温泉、森林浴、度假别墅、药膳、茶道、中医理疗、冥想、瑜伽、禅修、武术等康养项目,充分挖掘当地药材、时令蔬菜、精品水果、野生蔬菜等食物品种所具有的养生功效,积极发展特色餐饮,围绕“凉都三宝”、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推出“水城春”“红心猕猴桃”“水城羊汤锅”“茨冲鸡火锅”“水城羊肉粉”等绿色康养产品120余个。其中,彝族八卦鸡、彝家羊汤锅、天赐粮鸡等菜品获评为全省首届“黔菜”品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示范创建大有可为,水城区作为众多乡村振兴先行者、探路者中的一员,必将咬定目标,锐意进取,不懈奋斗,铸就辉煌!



来源:人民网

编   制:水城区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陈龙 汪靖恒

责任编辑:彭玉樘

编   辑:杨梅 王茹 陶佳丽

热   线:0858-6665333

投稿邮箱:scxrmtzx@163.com(附图)

-------------

往期  推荐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水城区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纪实
打卡新地标!双水城区将新增一处音乐喷泉景观
水城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奠定粮食安全基础
学习先进 | 二十大代表风采录——钱素云:危重患儿的生命曙光
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已有新媒体平台



中国凉都  康养水城

水城融媒公众号

水城发布抖音

预防地质灾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水城区:“五型”村居固成果 乡村振兴开新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