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丨水城区:聚焦宣传教育 以文教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水城融媒 2024-03-05

近年来,水城区以文化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竭力维护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质朴淳厚、多彩多姿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水城新篇章。

水城区民宗局供图

形成立体架构,让宣传教育“有形”。水城区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形成宣传教育的立体架构,避免“短期化”“一阵风”,增强宣传教育的系统性和长效性。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等建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基地,依托市人民政府“石榴园”专栏建设,强化与国家民委网站互动共享,开展经验推广和故事宣讲,让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充分借助院坝会、群众会、民族团结大舞台等平台,采取“摆龙门阵”“唱山歌”等方式,给各族群众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让各族群众树立“四个共同”的理念,使其融入生产生活,根植心灵深处。在水城区二小、海坪街道阿娄社区建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通过推动教育基地联创联建工作,将水城区二小“推动五项教育,坚定五个认同”的经验做法纵向延伸至村级小学,横向推广到周边学校。让广大青少年在生活上互帮互助,在文化上互鉴互融,在习俗上相互包容,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融入社会,形成共学共进的良好氛围。

水城区民宗局供图

促进创新交融,让文化认同“有感”。水城区始终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让这个过程成为各民族群众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自我教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的实践。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利用春节、清明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日常,开展线上春晚、送春联等各类活动17场次,覆盖群众26.33万余人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依托水城农民画资源,将“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共融发展、传承保护与守正创新相互结合、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共同发力”的典型经验,通过“文化+”的模式,带领364名农民画作者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创作活动。创作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作品65幅,开发衍生产品22个;创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作品13幅,开发衍生产品37个,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化发展,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自信。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实现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通过开展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推普兴乡”等工作,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掌握科技知识的能力,拓宽就业渠道、融入现代社会。

培育价值追求,让培元固本“有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220个,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渠道作用,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横向推广龙场乡坚持“五强五促”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经验,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作为各族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以共同价值追求培元固本。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激励各民族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供稿:水城区民宗局陈继操

编   制:水城区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陈龙 汪靖恒

责任编辑:李鸿

编   辑:顾静玲 王茹 徐红梅

热   线:0858-6665333

投稿邮箱:scxrmtzx@163.com(附图)

-------------

往期  推荐

水城区第一次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座谈会暨区委书记讲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党课召开

聚焦高质量发展 | 水城区尖山街道:管理“瘦身” 服务“加码”

平安水城 | 玉舍镇:全力做好防汛安全工作

创建文明城市 打造康养水城 | 水城区妇联开展“创建绿色家庭 践行绿色生活”宣传活动

关注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来了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已有新媒体平台



中国凉都  康养水城

水城融媒公众号

法治水城公众号

水城发布抖音

法治水城抖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丨水城区:聚焦宣传教育 以文教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