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时代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顺利举行


近日,“数字时代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大学的专业负责人就数字时代新闻学科的人才培养转型展开交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致欢迎辞,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张涛甫院长指出,人才培养是新闻传播学科安身立命的根本,当下,新闻传播学科面临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破圈”路径等方面的困惑,希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与各兄弟院校对话交流、共商数字时代的学科建设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袁光锋分享了学校2015年以来对本科生学术能力的培养经验。他表示,从“学术基地班”到“明经学堂”项目建设,“读书班”模式持续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主任王学成介绍,经济新闻专业依托优秀学科资源,通过邀请业界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对接一流实习资源等方式培养本科生的学术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为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



随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系主任白红义立足当前本科生的学术能力培养境况,从课程、讲座、科研项目工作坊或训练营等方面,为解决本科生的学术训练短板问题提供了具体方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系副主任陶建杰探讨了融媒时代新闻实践教学的创新道路,认为人才培养需要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抓手,推动包括培养目标、学期设置、专业课程设计等方面在内的一系列改革。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培爱总结了广告学专业从1984年以来的发展特点,认为广告学专业的转型应“摸清家底、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建立广告学自主学科体系、积极拥抱数字技术。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金定海指出,当前广告行业面临“解构与重构”的压力,需要守住根部、调整心态,不断探索技术与市场的互动,积极拥抱新事物,为广告学“破圈”开拓新的可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李华强对广告教育的定位和转型提出思考和建议,认为新闻学院的“四驱车”需要齐发力,广告学要不断通过专业融合重塑自身的专业边界。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郭恩强分享了在课程“传播社会学”中使用的“足量经典文献阅读+阅读展示与概括追问”授课策略,认为这种授课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学术问题的分析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于晶介绍了学院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作、根据不同层级的文化建设目标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等有效经验,认为这些实践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姚建华探讨了传播技术变革背景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要求,提出随着传播学科的专业课程渐趋细化,院校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分层次培养学生。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邹军结合新闻传播人才分层培养的实践成果,指出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做好学术能力和实操技能培养的“双管齐下”。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负责人汪洋强调,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要。他认为,应该回归人文素质教育,聚焦非虚构影像艺术,升级自身专业特色,培育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生长的土壤。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唐俊表示,需要正视广电专业实务教学面临的挑战,认为应在教学的精细化上下功夫,着眼于从“广电”到“视听”的媒介生态变革,革新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会议最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王迪作总结发言。她指出,面对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呼唤学科“共同体”的齐心协力。她表示,本次会议中,各位专家通过对自身经验的思考和精彩分享,回应了当下人才培养的多方面问题,期待未来,各个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合作,为解决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凝聚“破圈”合力。 


来源|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

文字段瑞怀、余璇

编辑|刘贤

审核|王迪

👇 轻点支持

告诉大家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