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即将迎来一场大牛市——黄金、数字货币……(上)
请点击上面作者名加关注,以免漏失重要资讯
我们可能即将迎来一场大牛市——黄金、数字货币……(上)
目前,决定股市、币市等是否走牛,取决于美联储的利率政策。
而美联储从大放水改为收缩,一年多来已经连续加息十次还是十一次,生生将利率从零附近加到了五以上,这让习惯了低利率的经济一下子从热火朝天的夏季打入到了万物冰封的寒冬。
于是,因银根紧张无法融资,借新还旧的中小企业只能动用自己存入银行的准备金。
由此就影响到了银行。
最典型的是硅谷银行(美国第十六大银行,也是发展最快的银行)。
这家银行是以吸收硅谷创业者——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主的存款为主,而硅谷创业者很大一部分是华人,因为不是本土出生,华人在美国的融资能力远远不及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大家知道,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就是天好的时候,想办法要把雨伞租给你,而天下雨的时候,却要将雨伞收回去,这个最形象不过了。
所以没有办法,在银行收紧银根的情况下,要支撑自己的企业继续运转,用户们只能提取在硅谷银行的存款。
如此,在美联储短短一年多十一次暴力加息,市场上银根空前紧张的情况下,硅谷银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存款大流失。
另外,华人天生多一个心眼,稍稍有点头脑的或者听到内幕消息的都纷纷去提款,造成挤兑,将一个朝气蓬勃,刚刚获得2022年银行业什么榜单的新星(不到一个月硅谷银行就倒闭了)生生挤兑成了空壳,被迫倒闭。
以华人存款为主的硅谷银行运气不佳,其它美国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美国第十四大银行)也步了硅谷银行的后尘,而据媒体透露,至少还有一百八十多家美国存在同样问题,而在一年前,这些银行的状态却健康得不能再健康。
为何美联储加息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呢?
银行只不过是个中间人,利率提升,是存贷一起升,所以理论上,利率的升降对银行处境没有很大影响。
但是,利率上升会造成银根紧张,用户会提取存款以应付不时之需,对中小银行来说,配以媒体分析,内部消息,恐慌情绪,往往造成挤兑。
另外一个,是银行虽然有存有贷,但必须有一定的准备金,从资金效益出发,银行的闲置资金不能锁在保险柜里吃灰,但又要随时可以提取,这样,流动性强的债券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因为流动性强,随时可以卖出,又可以得到利息,何乐而不为?
正常情况下,债券总是多持有一天,就会多一天收益,比如年利率百分之十,也就是一百元债券,到期后支付一百十,那持有半年,一百块债券的价格可能就是一百零五元。
也有的债券是提前贴息的,一百块的债券发行的时候是九十块,到期付一百就行了。这个时候的价格,可能就是九十五。
但是,当利率激烈变动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债券是有收益率的,也就是债券价格与到期利率之比是有固定公式的。
当利率是百分之十的时候,一百块一年期债券,在过掉半年的时候,价格大概在一百零五元左右。
但美联储前几年大放水,利率已经接近于零,这个时候,债券的价格可能就升到一百零九块了,因为,即便你以一百零九块买入债券,持有到期后,收益也大大高于存银行。
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问题,问题在于,美联储在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零利率后,又突然加息了,而且是暴力加息,将基准利率生生提到了百分之五以上,而实际利率已经到了百分之十以上。
这样的话,原来在债券市场还有半年到期,价格一百零九块债券就撑不住了,至少要跌到一百零五元,而因为市场债券供大于求,价格可能还要更低一点。
这就造成了,以一百零九元买入的当时有利可图债券生生造成了巨大的浮亏。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浮亏之所以叫浮亏,就是只要你持有不动,到期后不会有什么实际损失,比如这个债券,到期后价格依然可以拿到一百十元,只要你持有到期,就不会有实际损失。
可问题是,现在银行遭到挤兑,银行必须动用原来的准备金,而准备金都买了债券,而这些债券,现在市场价格都大大下跌了。
实际情况可能更糟,因为,很多债券都是长期债券,比如三十年。
比如你买入了三十年年利率百分之四的债券,还有十五年到期,当前市场价格在零利率情况下,可能就是一百十块。
但是,现在利率一下子升到了百分之六,也就是说,剩下十五年里,利息成本是九元,而到期后才能拿到十二元,一百块存十五年拿三块钱,这个肯定没人干,没人买,这个价格就只能下跌,甚至可能会跌到面值以下。
这个时候再要变现,就亏到姥姥家了。
这就造成银行的资产大缩水,因为银行是用别人的钱赚钱,别人的钱要远远大于银行的资本金,这样的话,赚钱的时候可望有不错的收益,亏本的时候,亏损也同步放大,加上用户挤兑,银行拿不出那么多钱就只能暴雷。
未完待续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数字货币故事,请转发让更多人提升素质。
往期推荐:
美暴雷银行股复牌继续大跌,美国、瑞士资金大举回流香港是否真实?
又暴雷了!世界第五大财团瑞信暴跌吓崩欧洲银行股,昨夜何人彻夜无眠?
一系列重磅:欧行继续加息,美联储未定,第一共和银行获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