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牛逼!布谷鸟,牛逼!
这是why的第 86 篇原创文章
在早期文章里面我曾经写过布隆过滤器:
哎,这糟糕透顶的排版,一言难尽.......
其实写文章和写代码一样。
看到一段辣眼睛的代码,正想口吐芬芳:这是哪个煞笔写的代码?
结果定睛一看,代码上写的作者居然是自己。
甚至还不敢相信,还要打开看一下 git 的提交记录。
发现确实是自己几个月前亲手敲出来,并且提交的代码。
于是默默的改掉。
出现这种情况我也常常安慰自己:没事,这是好事啊,说明我在进步。
好了,说正事。
当时的文章里面我说布隆过滤器的内部原理我说不清楚。
其实我只是懒得写而已,这玩意又不复杂,有啥说不清楚的?
布隆过滤器
布隆过滤器,在合理的使用场景中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由于使用场景是在大量数据的场景下,所以这东西类似于秒杀,虽然没有真的落地用过,但是也要说的头头是道。
常见于面试环节:比如大集合中重复数据的判断、缓存穿透问题等。
先分享一个布隆过滤器在腾讯短视频产品中的真实案例:
https://toutiao.io/posts/mtrvsx/preview
那么布隆过滤器是怎么做到上面的这些需求的呢?
首先,布隆过滤器并不存储原始数据,因为它的功能只是针对某个元素,告诉你该元素是否存在而已。并不需要知道布隆过滤器里面有那些元素。
当然,如果我们知道容器里面有哪些元素,就可以知道一个元素是否存在。
但是,这样我们需要把出现过的元素都存储下来,大数据量的情况下,这样的存储就非常的占用空间。
布隆过滤器是怎么做到不存储元素,又知道一个元素是否存在呢?
说破了其实就很简单:一个长长的数组加上几个 Hash 算法。
在上面的示意图中,一共有三个不同的 Hash 算法、一个长度为 10 的数组,数组里面存储的是 bit 位,只放 0 和 1。初始为 0。
假设现在有一个元素 [why] ,要经过这个布隆过滤器。
首先 [why] 分别经过三个 Hash 算法,得出三个不同的数字。
Hash 算法可以保证得出的数字是在 0 到 9 之间,即不超过数组长度。
我们假设计算结果如下:
Hash1(why)=1 Hash2(why)=4 Hash3(why)=8
对应到图片中就是这样的:
这时,如果 [why] 又来了,经过 Hash 算法得出的下标还是 1,4,8,发现数组对应的位置上都是 1。表明这个元素极有可能出现过。
注意,这里说的是极有可能。也就是说会存在一定的误判率。
我们先再存入一个元素 [jay]。
Hash1(jay)=0 Hash2(jay)=5 Hash3(jay)=8
此时,我们把两个元素汇合一下,就有了下面这个图片:
其中的下标为 8 的位置,比较特殊,两个元素都指向了它。
这个图片这样看起来有点难受,我美化一下:
好了,现在这个数组变成了这样:
你说,你只看这个玩意,你能知道这个过滤器里面曾经有过 why 和 jay 吗?
别说你不知道了,就连过滤器本身都不知道。
现在,假设又来了一个元素 [Leslie],经过三个 Hash 算法,计算结果如下:
Hash1(Leslie)=0 Hash2(Leslie)=4 Hash3(Leslie)=5
通过上面的元素,可以知道此时 0,4,5 这三个位置上都是 1。
布隆过滤器就会觉得这个元素之前可能出现过。于是就会返回给调用者:[Leslie]曾经出现过。
但是实际情况呢?
其实我们心里门清,[Leslie] 不曾来过。
这就是误报的情况。
这就是前面说的:布隆过滤器说存在的元素,不一定存在。
而一个元素经过某个 hash 计算后,如果对应位置上的值是 0,那么说明该元素一定不存在。
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支持删除。
为什么?
假设要删除 [why],那么就要把 1,4,8 这三个位置置为 0。
但是你想啊,[jay] 也指向了位置 8 呀。
如果删除 [why] ,位置 8 变成了 0,那么是不是相当于把 [jay] 也移除了?
为什么不支持删除就致命了呢?
你又想啊,本来布隆过滤器就是使用于大数据量的场景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过滤器的数组中为 1 的位置越来越多,带来的结果就是误判率的提升。从而必须得进行重建。
所以,文章开始举的腾讯的例子中有这样一句话:
除了删除这个问题之外,布隆过滤器还有一个问题:查询性能不高。
因为真实场景中过滤器中的数组长度是非常长的,经过多个不同 Hash 函数后,得到的数组下标在内存中的跨度可能会非常的大。跨度大,就是不连续。不连续,就会导致 CPU 缓存行命中率低。
这玩意,这么说呢。就当八股文背起来吧。
踏雪留痕,雁过留声,这就是布隆过滤器。
如果你想玩一下布隆过滤器,可以访问一下这个网站:
https://www.jasondavies.com/bloomfilter/
左边插入,右边查询:
如果要布隆过滤器支持删除,那么怎么办呢?
有一个叫做 Counting Bloom Filter。
它用一个 counter 数组,替换数组的比特位,这样一比特的空间就被扩大成了一个计数器。
用多占用几倍的存储空间的代价,给 Bloom Filter 增加了删除操作。
这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但是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布谷鸟过滤器。
另外,关于布隆过滤器的误判率,有一个数学推理公式。很复杂,很枯燥,就不讲了,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http://pages.cs.wisc.edu/~cao/papers/summary-cache/node8.html
布谷鸟 hash
布谷鸟过滤器,第一次出现是在 2014 年发布的一篇论文里面:《Cuckoo Filter: Practically Better Than Bloom》
https://www.cs.cmu.edu/~dga/papers/cuckoo-conext2014.pdf
但是在讲布谷鸟过滤器之前,得简单的铺垫一下 Cuckoo hashing,也就是布谷鸟 hash 的知识。
因为这个词是论文的关键词,在文中出现了 52 次之多。
Cuckoo hashing,最早出现在这篇 2001 年的论文之中:
https://www.cs.tau.ac.il/~shanir/advanced-seminar-data-structures-2009/bib/pagh01cuckoo.pdf
主要看论文的这个地方:
它的工作原理,总结起来是这样的:
它有两个 hash 表,记为 T1,T2。
两个 hash 函数,记为 h1,h2。
当一个不存在的元素插入的时候,会先根据 h1 计算出其在 T1 表的位置,如果该位置为空则可以放进去。
如果该位置不为空,则根据 h2 计算出其在 T2 表的位置,如果该位置为空则可以放进去。
如果该位置不为空,就把当前位置上的元素踢出去,然后把当前元素放进去就行了。
也可以随机踢出两个位置中的一个,总之会有一个元素被踢出去。
被踢出去的元素怎么办呢?
没事啊,它也有自己的另外一个位置。
论文中的伪代码是这样的:
看不懂没关系,我们画个示意图:
上面的图说的是这样的一个事儿:
我想要插入元素 x,经过两个 hash 函数计算后,它的两个位置分别为 T1 表的 2 号位置和 T2 表的 1 号位置。
两个位置都被占了,那就随机把 T1 表 2 号位置上的 y 踢出去吧。
而 y 的另一个位置被 z 元素占领了。
于是 y 毫不留情把 z 也踢了出去。
z 发现自己的备用位置还空着(虽然这个备用位置也是元素 v 的备用位置),赶紧就位。
所以,当 x 插入之后,图就变成了这样:
上面这个图其实来源就是论文里面(a):
这种类似于套娃的解决方式看是可行,但是总是有出现循环踢出导致放不进 x 的问题。
比如上图中的(b)。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候,说明布谷鸟 hash 已经到了极限情况,应该进行扩容,或者 hash 函数的优化。
所以,你再次去看伪代码的时候,你会明白里面的 MaxLoop 的含义是什么了。
这个 MaxLoop 的含义就是为了避免相互踢出的这个过程执行次数太多,设置的一个阈值。
其实我理解,布谷鸟 hash 是一种解决 hash 冲突的骚操作。
如果你想上手玩一下,可以访问这个网站:
http://www.lkozma.net/cuckoo_hashing_visualization/
当踢来踢去了 16 (MaxLoop)次还没插入完成后,它会告诉你,需要 rehash 并对数组扩容了:
布谷鸟 hash 就是这么一回事,一场踢来踢去的游戏。
接着,我们看布谷鸟过滤器。
布谷鸟过滤器
布谷鸟过滤器的论文《Cuckoo Filter: Practically Better Than Bloom》开篇第一页,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直接和布隆过滤器正面刚:我布谷鸟过滤器,就是比你屌一点。
上来就指着别人的软肋怼:
标准的布隆过滤器的一大限制是不能删除已经存在的数据。如果使用它的变种,比如 Counting Bloom Filter,但是空间却被撑大了 3 到 4 倍,巴拉巴拉巴拉......
而我就比较骚了:
这篇论文将要证明的是,与标准布隆过滤器相比,我支持删除,在空间或性能上并不需要更高的开销。
我,布谷鸟过滤器是一个实用的数据结构,提供了四大优势:
1.支持动态的新增和删除元素。 2.提供了比传统布隆过滤器更高的查找性能,即使在空间接近满的情况下(比如空间利用率达到 95% 的时候)。 3.比诸如商过滤器(quotient filter,另一种过滤器)之类的替代方案更容易实现。 4.如果要求错误率小于 3%,那么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它比布隆过滤器占用的空间更小。
布谷鸟过滤器的 API 无非就是插入、查询和删除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插入,看一下:
论文中的部分,你大概瞟一眼,看不明白没关系,我这不是马上给你分析一波吗。
插入部分的伪代码,可以看到一点布谷鸟 hash 的影子,因为就是基于这个东西来的。
那么最大的变化在什么地方呢?
无非就是 hash 函数的变化。
看的我目瞪狗呆,心想:
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布谷鸟 hash,它存储的是插入元素的原始值,比如 x。
x 会经过两个 hash 函数,如果我们记数组的长度为 L,那么就是这样的:
p1 = hash1(x) % L p2 = hash2(x) % L
非常容易理解,是我认知范围内的东西。
而布谷鸟过滤器计算位置是怎样的呢?
h1(x) = hash(x), h2(x) = h1(x) ⊕ hash(x’s fingerprint).
我们可以看到,计算 h2(位置2)时,对 x 的 fingerprint 进行了一个 hash 计算。
“指纹”的概念一会再说,我们先关注位置的计算。
这题就稍微有点超纲了,我慢慢说。
上面算法中的异或运算确保了一个重要的性质:位置 h2 可以通过位置 h1 和 h1 中存储的“指纹”计算出来。
说人话就是:只要我们知道一个元素的位置(h1)和该位置里面存储的“指纹”信息,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该“指纹”的备用位置(h2)。
因为使用的异或运算,所以这两个位置具有对偶性。
由于具有对偶性,那么其实我们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就能知道对应的另外一个位置。
只要保证 hash(x’s fingerprint) !=0,那么就可以确保 h2!=h1,也就可以确保不会出现自己踢自己的死循环问题。
另外,为什么要对“指纹”进行一个 hash 计算之后,在进行异或运算呢?
论文中给出了一个反证法:如果不进行 hash 计算,假设“指纹”的长度是 8bit,那么其对偶位置算出来,距离当前位置最远也才 256。
为啥,论文里面写了:
因为如果“指纹”的长度是 8bit,那么异或操作只会改变当前位置 h1(x) 的低 8 位,高位不会改变。
就算把低 8 位全部改了,算出来的位置也就是我刚刚说的:最远 256 位。
所以,对“指纹”进行哈希处理可确保被踢出去的元素,可以重新定位到哈希表中完全不同的存储桶中,从而减少哈希冲突并提高表利用率。
然后这个 hash 函数还有个问题你发现了没?
它没有对数组的长度进行取模,那么它怎么保证计算出来的下标一定是落在数组中的呢?
这个就得说到布谷鸟过滤器的另外一个限制了。
其强制数组的长度必须是 2 的指数倍。
2 的指数倍的二进制一定是这样的:10000000...(n个0)。
这个限制带来的好处就是,进行异或运算时,可以保证计算出来的下标一定是落在数组中的。
这个限制带来的坏处就是:
布谷鸟过滤器:我支持删除操作。 布隆过滤器:我不需要限制长度为 2 的指数倍。 布谷鸟过滤器:我查找性能比你高。 布隆过滤器:我不需要限制长度为 2 的指数倍。 布谷鸟过滤器:我空间利用率也高。 布隆过滤器:我不需要限制长度为 2 的指数倍。 布谷鸟过滤器:我烦死了,TMD!
接下来,说一下“指纹”。
这是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指纹”的地方。
“指纹”其实就是插入的元素进行一个 hash 计算,而 hash 计算的产物就是几个 bit 位。
布谷鸟过滤器里面存储的就是元素的“指纹”。
查询数据的时候,就是看看对应的位置上有没有对应的“指纹”信息:
删除数据的时候,也只是抹掉该位置上的“指纹”而已:
由于是对元素进行 hash 计算,那么必然会出现 hash 碰撞的问题,也就是“指纹”相同的情况,也就是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没有存储原数据,所以牺牲了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只保存了几个 bit,因此提升了空间效率。
说到空间利用率,你想想布谷鸟 hash 的空间利用率是多少?
在完美的情况下,也就是没有发生哈希冲突之前,它的空间利用率最高只有 50%。
因为没有发生冲突,说明至少有一半的位置是空着的。
除了只存储“指纹”,布谷鸟过滤器还能怎么提高它的空间利用率的呢?
看看论文里面怎么说的:
前面的 (a)、(b) 很简单,还是两个 hash 函数,但是没有用两个数组来存数据,就是基于一维数组的布谷鸟 hash ,核心还是踢来踢去,不多说了。
重点在于 (c),对数组进行了展开,从一维变成了二维。
每一个下标,可以放 4 个元素了。
你可以理解为之前一个下标是一个圆板凳,上面只能放一个屁股。
而现在你可以把一个下标看成一个四方桌,可以坐四个人,打麻将了。
这样一个小小的转变,空间利用率从 50% 直接到了 98%:
我就问你怕不怕?
上面截图的论文中的第一点就是在陈诉这样一个事实:
当 hash 函数固定为 2 个的时候,如果一个下标只能放一个元素,那么空间利用率是 50%。
但是如果一个下标可以放 2,4,8 个元素的时候,空间利用率就会飙升到 84%,95%,98%。
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布谷鸟过滤器对布谷鸟 hash 的优化点和对应的工作原理。
看起来一切都是这么的完美。
各项指标都比布隆过滤器好,主打的是支持删除的操作。
但是真的这么好吗?
当我看到论文第六节的这一段的时候,沉默了:
对重复数据进行限制:如果需要布谷鸟过滤器支持删除,它必须知道一个数据插入过多少次。不能让同一个数据插入 kb+1 次。其中 k 是 hash 函数的个数,b 是一个下标的位置能放几个元素。
比如 2 个 hash 函数,一个二维数组,它的每个下标最多可以插入 4 个元素。那么对于同一个元素,最多支持插入 8 次。
例如下面这种情况:
why 已经插入了 8 次了,如果再次插入一个 why,则会出现循环踢出的问题,直到最大循环次数,然后返回一个 false。
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呢?
我们维护一个记录表,记录每个元素插入的次数就行了。
虽然逻辑简单,但是架不住数据量大呀。你想想,这个表的存储空间又怎么算呢?
想想就难受。
如果你要用布谷鸟过滤器的删除操作,那么这份难受,你不得不承受。
最后,再看一下各个类型过滤器的对比图吧:
还有,其中的数学推理过程,不说了,看的眼睛疼,而且看这玩意容易掉头发。
荒腔走板
你知道为什么叫做“布谷鸟”吗?
布谷鸟,又叫杜鹃。
《本草纲目》有这样的记载:“鸤鸠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这里描述的就是杜鹃的巢寄生行为。巢寄生指的是鸟类自己不筑巢,把卵产在其他种类鸟类的巢中,由宿主代替孵化育雏的繁殖方式,包括种间巢寄生(寄生者和宿主为不同物种)和种内巢寄生(寄生者和宿主为同一物种)。现今一万多种鸟类中,有一百多种具有巢寄生的行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杜鹃。
就是说它自己把蛋下到别的鸟巢中,让别的鸟帮它孵小鸡。哦不,孵小鸟。
小杜鹃孵出来了后,还会把同巢的其他亲生鸟蛋推出鸟巢,好让母鸟专注于喂养它。
我的天呐,这也太残忍了吧。
但是这个“推出鸟巢”的动作,不正和上面描述的算法是一样的吗?
只是我们的算法还更加可爱一点,被推出去的鸟蛋,也就是被踢出去的元素,会放到另外一个位置上去。
我查阅资料的时候,当我知道布谷鸟就是杜鹃鸟的时候我都震惊了。
好多诗句里面都有杜鹃啊,比如我很喜欢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自古以来。对于这诗到底是在说“悼亡”还是“自伤”的争论就没停止过。
但是这重要吗?
对我来说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气氛下,回忆起过去的事情的时候能适当的来上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而不是说:哎,现在想起来,很多事情没有好好珍惜,真TM后悔。
哦,对了。
写文章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件事情。
布隆过滤器是 1970 年,一个叫做 Burton Howard Bloom 的大佬提出来的东西。
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就想看看大佬到底长什么样子。
但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前前后后,花了几天,墙内墙外翻了个底朝天,居然没有找到大佬的任何一张照片。
我的寻找,止步于发现了这个网站:
https://www.quora.com/Where-can-one-find-a-photo-and-biographical-details-for-Burton-Howard-Bloom-inventor-of-the-Bloom-filter
这个问题应该是在 9 年前就被人问出来了,也就是 2012 年的时候:
确实是在网上没有找到关于 Burton Howard Bloom 的照片。
真是一个神奇又低调的大佬。
有可能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男子吧。
最后说一句(求关注)
好了,看到了这里安排个“一键三连”(转发、在看、点赞)吧,周更很累的,不要白嫖我,需要一点正反馈。
才疏学浅,难免会有纰漏,如果你发现了错误的地方,可以在后台提出来,我对其加以修改。
感谢您的阅读,我坚持原创,十分欢迎并感谢您的关注。
往期推荐
往期推荐
转发、点赞、在看、一键三连。
别白嫖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