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劲儿,是真的大。
你好哇,我是歪歪。
这是一期荒腔走板。
你这两天被“二舅”的视频刷屏了吗?
这是一个后劲儿很大的视频,像这样类似的后劲很大的视频,算上这个,我这段时间看了三个。
二舅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是周二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刷到了这个视频,本来是打算拿来下饭的,结果看完之后觉得那顿饭都变得不那么香了。
第一次看完之后就记住了二处地方。
第一处是 UP 主说:
但是姥姥现在的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也不是很想活了,有一次甚至已经把绳子挂到了门框上。中国人老说“生老病死”,生死之间何苦还要再隔上个“老病”呢?
第二处是视频的结尾处,UP 主提到了他们村的“树先生”:
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遗憾谁没有呢,人往往都是快死的时候,才发现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
不知道你看完之后是什么感觉,我看完之后先是千言万语,想要张口却又一时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最后也只是想起了一首词的最后一句: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在我看来,二舅其实就是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的一个缩影。
视频里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胡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二舅这把烂牌打得是真好,他在挣扎与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庄敬自强,令我心生敬意。
其实你拿这句话去往自己还留守在农村老家的爷爷婆婆、外公外婆上靠,以及现在还留守在你从小长大的王家镇、席家村、李家堡、周家店、马家山的每一个老年人上靠,他们都适用于这句话。
这就是中国“最后”一代农民的底色。
他们经历过那个一贫如洗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大家都把日子过的紧紧巴巴。改革开放了,包产到户了,有一亩三分地了,各家各户能把日子过的有点盼头,就已经是一件非常“挣扎与困难”的事情了。
还得咬咬牙把几个子女辛苦的拉扯长大。
他们似乎习惯了苦难,当苦难充满着整个生活的时候有一丝丝甜就足以盖过所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带来的辛苦。
视频里面,宁宁,就是二舅领养的孩子。宁宁和男朋友结婚的时候,二舅出了十几万给宁宁在县城里面买了房子。
掏光了半辈子积蓄,而且却开心得要死。
对于二舅而言,宁宁要结婚了,这就是那一丝丝甜。至于掏空自己什么的,这都不重要了。
在他的认知里面,这就是他应该做的。也许在他领养宁宁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天,甚至把它当作使命一般的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这就是中国式的家长,中国式的可敬又可怜的家长,无声的付出着、沉默的盼望着、焦急的担心着、卑微的伟大着。
照顾好了孩子,然后回过头照顾父母。
所以在几年前二舅出门的时候,就开始把姥姥放到车上。去别人家做木工活的时候,就把姥姥放到身边的小板凳上。
66 岁老汉随身携带 88 岁老母,这个 6688 组合简直是酷得要死。
赡养父母,这也是二舅的使命。
UP主说:生死之间何苦还要再隔上个“老病”呢?
是啊,为什么呢?
除了老病是生死之间的必要演习之外,我想 UP 主其实在视频里面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吧:
二舅从小对宁宁没有什么教育可言,今天的宁宁却成为了村里最孝顺的孩子。可见让小孩将来孝顺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默默地孝顺自己的父母。小孩是小,不是瞎。
照顾好了孩子和父母,二舅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呢?
金钱没有留下,爱情没有留下,物质没用留下。
他基本上什么都没有留下,他甚至只是希望“能顾得住自己就不错了”。
但是村里人给他留下了一句话:
村里人都开玩笑叫他歪子,但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我们爱这个歪子, 我们离不开这个歪子。
他自己也给自己留下了一句话: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另外,个人观点。
作品确实是好作品,但是和“精神内耗”关系真的不大。
有一句话叫做:见过星辰大海的人,又怎会甘于点点荧光?
由于时代和身体的原因,二舅不算一个见过“星辰大海”的人,或者说他看到的“星辰大海”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
所以,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人的“精神内耗”,包括我自己,在于见过太多东西了,又想要太多东西了,又得不到太多东西了。总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点点荧光”。
所以,只有自己放过自己才能解决“精神内耗”。你可以佩服二舅,但是你也肯定学不了二舅。因为你放不下自己的“星辰大海”。
还有,不得不说一句,这个视频的文案真的是绝了。
看起来是一个视频,但是灵魂在于文案,文案像是散文,形散意不散。这才是高级的东西,再看看我写的这些玩意,都是写什么鬼东西。
隐入尘烟
这是一部口碑非常好,但是排片率特别低的电影。
我是上上个周末去看的,我购票的时候看了大多数影院,基本上只有早上很早或者晚上特别晚的时间段有排片。
本来电影上映的那个周末我就想去看的,但是有排片的影院的距离和时间都把我劝退了。
我在一期技术文章的荒腔走板里面推荐过这部电影,我想在这里再推荐一下。
这部影片的官方宣传真的是太不到位了,还是得靠民间的“自来水”帮忙吆喝几嗓子。
你说导演不在乎票房吗?
不可能,从他的微博和采访来看肯定也是特别希望大卖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宣传一直没有跟上,看的我干着急。
所以我还是倾力推荐一下,有一点剧透,所以介意的话可以快速的划过,自己去看电影院看原片。
一定得去电影院,沉浸式观看,如果是在电脑或者电视上看的话,极有可能会看不下去。
这部电影和“二舅”之间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有人说“二舅”是现实版的《活着》,那么你有时间再去影院看看这个,你就知道这是比“二舅”还现实的《活着》。
这也是扎根于中国农村的故事,镜头对准的是西北农村,讲述的是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孤独个体,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相濡以沫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后劲儿比“二舅”大,虽然它是电影,但是更像是一个纪录片,在生活中一定有对应的现实原版。
电影里面没有一点催泪的配乐、没有一句催泪的台词、没有一个催泪的动作,但是在最后马有铁亲手搭建的房屋被挖土机推倒的时候,就像是一记重锤正中我的心脏,竟然让我一时间难以呼吸,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漫无边际的复杂情绪,或者说无力感。
想起的是从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里面演变出来的一句话:
真正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希望,在电影中只是偶尔的闪现了一点点微弱的光。贫穷,才是贯穿整个电影始末的关键。
但是虽然贫穷,但是导演并没有一丝丝卖惨的嫌疑,在里面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甚至掩盖过了贫穷这个底色。
同时它又是一个乌托邦般的故事。
一个贫穷的乌托邦。
这句话听起来挺奇怪的,但是确实就是这样的感受。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面,有无数个被抛弃的曹贵英,一样的是贫穷的底色,但是不一样的是她们中的极少人能遇到马有铁,能把日子过得有那么一丝丝尊严和盼头。
记得当曹贵英和马有铁躺在自己搭建的土胚房的炕上。
马有铁提到要带曹贵英到市里去看病。
曹贵英一脸害羞的说:活了这么大还没去过市里面呢。
马有铁对曹贵英说:那我们去了之后美美地浪浪。
一句话,让他们都有了盼头。
那个时候他们盖好了自己的新房,还给燕子也留下了燕窝,小鸡也开始下蛋,猪仔也慢慢长大,地里也开始丰收小麦和玉米,一切都是充满着希望的样子。
似乎生活准备开始被这对勤劳的夫妻过的蒸蒸日上的时候,贵英突然落水身亡,打破了一切规划。
有人问导演为什么这样安排,导演是这样回答的:
贵英和老四在一起本身就是个意外,他们原本想着各自的人生就是这样活着,根本就没有想到阴差阳错还能成家,而且一开始也就是搭伙过日子,没想过他们会产生情感。他们不但产生了情感,还产生了更紧密的情感,但就在一切都好的情况下,突然间,贵英一个意外就离开了,这就是生活本身的这种偶然,不可控的意外,构成了日常。一个意外开始,一个意外结束。
明天和意外,我们不知道哪个先来。
这就是生活本身。
导演说自己安排这个结局是因为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倒是猜测由于种种原因,在故事的结尾他还是没有舍得下狠手。
以至于有人在知乎上提问:马有铁死了吗?
死了,他本来应该死在自己亲手把驴子放走的那天。
但是他想起还欠着小卖部一点钱,于是把自己所有的粮食都卖掉,辛苦了一年,换了区区三千块钱。
然后把所有的账务结清。
还完债的那天,他就宣告了自己的死亡。
房子倒下,不过是为了掩埋自己而已。
你说如果马有铁亲眼看到房子倒下的那一刻,他会想起什么?
他应该会想起那个即使筋疲力尽,但是还是从床上飞身而下,贵英紧随其后的大雨瓢泼的夜晚吧。
两个拼命生活的人,顶着暴雨抢救土块,摔在泥里又哭又笑的时候,这玩意,就是生活的褶皱啊。
一起走过皱褶的人,本来是可以一起咂摸出一丝味道,变成饭后谈资,然后再一起把它熨平的。
可惜导演没有给出这个“本来是可以”的机会。
可能是看过了太多努力就能改变人生的故事,就一直以为努力生活了就会有个好的结局。
但是这片土地太大了,这上面发生的事情无穷无尽。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认为当前的这个苦难翻过去之后,至少会走上一段平缓的道路吧。
但是啊,苦难之后还是苦难的故事,你听的还少吗?
蒙古草原,天气晴
这个带来的“后劲儿”是暴击,因为这是真实的纪录片。
特别是最后几个无声的画面,借用豆瓣网友的评论:
自然、粗粝、直抵灵魂。无声胜有声。
即使它的拍摄手法非常的粗糙,但是我苍白的语言描述不出我看完这个纪录片之后的感受,就不写了。
所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自己去看看吧。B站上就能看到,有原片,也有解说。
在这个纪录片里面也充斥着几个意外导致的生离死别。
所以我这里还是想借用《隐入尘烟》的导演回答为什么会安排贵英突然落水身亡的剧情的另外一段回答:
因为生离死别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日常,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日常,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都逐渐在衰老,不是说你想逃避或者不想面对,它就不会发生。拍电影就是拍日常,我们在日常中去提炼电影,又在电影中去还原日常,这些日常我们不能逃避,必须得直面,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去直面,每一个观众都需要去直面。这就是生活本身。
关于这个纪录片我也看到了另外一个角度。
小主人公,普洁,拍摄者最开始问她:你长大后想干什么?
她想了一下,回答说:想当老师。
隔了几年,回访她的时候,她说她的梦想变了,不想当老师了,想当口译。
因为纪录片的拍摄者是日本的,普洁通过拍摄者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拍摄者影响了这个蒙古草原上的小女孩,相当于给她种下了一颗可以影响她一生的种子。
我想起了大学的时候遇到过的在大山里面支教的老师。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我问支教的老师:你觉得这些孩子以后能走出大山的几率有多大?
老师说:大部分孩子都能走出大山,但是他们去不了很远的地方,他们最终会回到大山,和现在这个地方的老人一样,因为他们没有知识,除了做农活,就只能做力气活。
我追问到:如果你的学生很难带着知识走出大山,那你觉得你现在做的这些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呢。
老师说:他们这一代人我帮助不了什么,我只能在他们心里播下一定要走出大山的种子。即使他们这一代走不出去,这颗种子也会由他们种给自己的下一代。这一代的老人,他们心里就没有这样的信念,我不能让这一代孩子,也没有这样的信念。在这个地方,走出大山,脱贫致富,不是一代人的事情,是需要几代人一起努力。
种下一颗种子,然后几代人一起努力。
我的舅爷
其实看到“二舅”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一个亲戚。
我的这个亲戚和“二舅”的故事完全不一样。
不对,我根本不知道我这个亲戚的故事。因为我只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他一面。
看到“二舅”想起他,是因为我叫他“舅爷”,而他也一样,走路需要拄着一根拐杖。
上一次和舅爷有关的记忆是 2018 年,那一年我在北京。
婆婆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有一个亲戚要来北京做手术,她希望我有时间的时候去看一看。
我问是谁。
婆婆说:是我的弟弟,你可以叫舅爷。你很小的时候应该见过,就是腿脚不方便,走路拄着个拐杖的那个。
她这么一说“拄着个拐杖”我就有点印象了。
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吧,他从新疆来看我婆婆,他应该是很多很多年没有回过四川了,很小的时候就去了新疆。
对他的印象不深,记得他那个时候年纪就有点大了,头发一点花白。
对他有印象是因为小时候我和他下过几盘象棋,他很厉害,教了我一些下象棋技巧。
我也喝过他带来的罗汉果泡的水,第一次喝,现在都能想起那个味道,甜丝丝的,很喜欢。
还有点印象的就是陪他去乡下找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依稀记得走在乡村的土路上,就我们两个人,他用普通话问我:来过这里嘛。
我说:没有来过。
他说:这是我和你婆婆小的时候住过的地方。一会走到前面有一户人家,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带你去看看。
后来我们找到了那户人家,找到了他的朋友,他和他朋友在院子里面闲聊了一会,我在旁边待着,他们之间也没有体现出那种老友相见的感觉。
后来有一个画面印象特别深刻是,要回去的路上,还是那一条土路,他拄着拐走在我前面,在一个转弯处,他慢悠悠的转身,回头看了一眼来时的路,又慢悠悠的转了回去。
那个时候我还很小,懂的东西不多,但是我知道他此行的目的,隐约能感到一点不舍,一点乡愁。
再后来,他没有回过四川,我也没有见过他了。
婆婆给我打电话时,我给婆婆说等他入院之后我就去医院看他。
结果那个月底的时候打电话问我婆婆,她说:他已经不在北京了,北京找的那个医院做不了他的那个手术,他去湖南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是很震惊的,也很后悔,为什么我一定要等着他入院了之后才去看他呢,明明我知道他就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里面。
我之前还答应了婆婆到时候去看舅爷的时候和她视频,让她也看看自己的弟弟。
上次打电话的时候她说她也很久没有看到她弟弟了,微信也不知道为什么联系不上了。只能通过舅爷的女儿来获取他的信息。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给婆婆打了个电话。我说:婆婆,就是那个拄着拐杖的舅爷,现在怎么样了呀?
她说:怎么突然问这个?他去年冬天的时候就死了。
她说的那么平静,而我竟一时有点恍惚。
她们那一辈的人呀,到底是经历了怎么样的一段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