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试官:告诉你几个一般面试官才知道的事情。

why技术 2023-04-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林coding Author 小林coding

春招来临之际,很多同学对于面试都充满各种各样的疑问。比如,第一次面评很差的话,会影响下一次面试吗?面试官更看重学历还是能力呢?反问环节有什么需要避讳的地方?

周末的时候,跟一位资深大厂面试官朋友聊了你们关心的这些事情,看看站在面试官的视角,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这次共整理了 9 个问题,都是很多人想了解的问题。

1.在捞面试的时候会参考前几个月的面评吗?比如我春招的时候参加了一个面试,秋招我又来了,会看中我春招的面评吗?

这个其实也是很多同学之前有过的担忧,甚至怕留下一些不好的面评,就不去参加还没准备好的春招了。实际上不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至于面评的意义,其实是这样子的。

1.比较好肯定是会有加分的。比如你面了之后,大家看到这个人之前的面评还不错,像腾讯,它会有一个分级评价,在搜索的时候,部分面试官就喜欢拿这个分级评价当成一个搜索的索引。所以如果你的评价比较好,曝光的几率会高一些。

2.面评很差也不容易。其实是这样的,如果你面得不好,通常面试官对你的兴趣也不会太深。写面评本身也是一个工作,占用时间,所以通常就会写得比较简单。一般给的都是B这个级别,很少有面试官,会给C来踩你。

3.如果面评差是指技术评价差,可能是你的技术可还不到位,但是你过一段时间,可能过一两周,可能是过两三个月,你努力提升技术的话,这个变化是很大的,面试官大都经验丰富,知道这个道理,也不会太在意技术评价差,特别是校招尤其如此。

4.如果面评差是性格方面,比如我最近发现的一个case,也是咱们某一位同学反馈过来的,他面的哪家我就不说了,也是一个中厂以上的公司, HR后面还把面评结果反馈给他了,他们有一栏专门叫真诚评价,里面就有提到觉得这位同学不是很踏实,这种评语其实就有点重了,或多或少就会有一点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面试的时候你千万给人一种很浮躁的感觉。同时,如果是那种不太确定的问题,或者你根本就不知道的问题,不要去猜,就说不会。如果是有点思路的那种,你就可以说“我有点思路,但是我答案不是特别的确定,我可以讲讲我的思路吗?”,这样就会觉得你这个人挺真诚的。

2.面试有没有冷冻期一说?

冷冻期其实是有的,但是这个概念现在是越来越弱化了。以前社招基本都是 6 个月的冷冻期,校招我倒是一直没有听说过有。

但现在基本上都是简历池的模式了。

什么意思?大家的简历投递之后,是放进了我们的一个简历池里面,大家都可以通过一些检索条件或者是首页来看到,来搜到。搜到之后对应的,你作为面试官,你愿意去面试,你就可以发起面试。所以目前很多大厂已经没有冷冻期的概念了,对,只要觉得合适,就可以由面试官来发起面试。

当然,不排除有些公司还有冷冻期,但是这种也比较少了。

举个例子也更能说明:我之前招的实习生,他在面试和实习招聘的时候大概是挂了有 7 次,反复被挂掉,反复被捞起,因为他的面评都挺不错的,本身水平应该也还行,评价都还行,但是因为可能软实力上还有点欠缺,所以也一般到三面或者 HR 面就没让他走下去。最后是我刚好看到这个同学,面试之后感觉确实还可以,属于那种来了就能干活的,所以我就把他捞起来,后面就成了我们部门的实习生。

3.作为一个面试官,你会根据简历里写的知识来提问吗?

其实现在基本上一个合格的面试官,都是应该根据简历来提问。

因为面试是去找你会什么,而不是专门去刁难你,去问你不会的东西。如果去问一个不会的,你说你不会,还不是只能问下一个问题了,也没法聊下去,白白浪费时间。

当然,不排除也会聊一些简历里没有的知识,比如这个技术是我们部门刚好比较重要的,这个就可能会聊一聊,这种情况也分社招和校招,如果是社招这种可能就会相对来说多一点,但是如果是校招,一般不会,只要常见技能ok就行。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是遇到了面试官问的问题,和你简历写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那这很可能不是面试官刁难你,而是因为简历上实在没什么好问的,对这种情况,面试官其实是在给你机会,所以挑一些他觉得可能常见的技术点来问你。对这种情况,可能要 review 一下自己的简历,改善一下。

4.你作为面试官的时候,主要会侧重面试者哪些素质?是颜值,是长相还是其他的?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吗?

可能很多同学都会觉得其实面试答对问题就能通过,答错问题就通不过。其实不是的。面试更多的是一种能力上的选拔。知识积累只是最简单的一步,除了知识积累,什么能力比较重要?

1.知识理解的能力。比如一个问题,如果它会涉及到七八个点,你要是一开始就背出来了,其实面试官一听也知道你是背的。另一方面,其实面试官也不会去记八股文,因为这个东西也对工作没有什么太大帮助。所以回答问题,一个是要回答到重点,另一个则是要有自己的理解。

2.思考能力。一个问题提出之后,你有没有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包括你有没有去反问,去确认一些细节,有没有一步一步地,有层次感地把这个东西给说清楚,也是比较重要的。

3.沟通能力。这个就不展开说了,表现在是否自信,是否不卑不亢,是否有条理。

5.有时候面试的时候刚坐下,面试官就让你来个自我介绍。想问一下自我介绍环节会影响面试的结果吗?还是走一个过程而已?

先说一个结论,自我介绍其实它不会影响面试结果,但会影响面试走向。自我介绍一般就是个开场白,因为大家刚进去,这个时候总需要一个开场,让你介绍一下,是比较低的成本。

另一方面是,其实很多面试官,他也是团队里面的骨干,甚至是领导,这个情况下他其实很忙,可能直到面试的时候才会去看你的简历,通过这个时间,你来介绍一下,他同时去看一下简历,这一点其实我们目前已经有同学去参加面试,也吐槽到基本所有的面试官都是迟到10 分钟以上,他面试都会迟到,你就不要去指望他提前就把你的简历认真看了。

通过了解这个过程,其实我们也能推出我们这个问题的结论,自我介绍其实会影响面试的走向,因为这么快地去看一下简历,其实对你的印象一方面就来自于这种快速的简历浏览,另一方面来自于哪里?当然就是自我介绍。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有一个有层次感的介绍,同时在里面携带一些私货。比如你哪个技术点非常感兴趣,哪个项目是你用心做了很久的,有这么个印象,你后面被问到的概率就会更大。

所以自我介绍环节其实很重要,它不会直接影响面试结果,不会说你介绍得不好,面试官就把你挂了,也不会因为你介绍得特别的6,就给你加分。但是它会影响面试的走向,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起来。

6.每次在面试快结束的时候,面试官都会反问我们还有什么想问的,我想问问这个环节是带有目的性的吗?还是走个过场?

我们就直接说结论,确实是走个过场。

虽然对面试官而言是走过场,但我建议在这个环节可以问一些自己关心的信息,比如大家最关心的几天出结果,这个时候可以问一问,不然可能真的流程比较长,等得你焦头烂额,以为自己挂了。然后按江湖规矩,通常也去关心一下,团队是做啥的。

7.反问环节有没有什么忌讳的问题,可以问自己是去填坑还是扩招吗?

要看你的意愿是怎么样的。

如果这是一家很想进的公司,我建议最好问题问得中规中矩,就问一下团队是做什么的,这样不会出错。面试官不管说做啥你就说还不错,挺感兴趣的。

但是如果这个公司,你觉得一般,你可去可不去,它属于是一个备选,那这时候岗位合适可能你就更看重了。这个时候你还是可以问一下进去到底是做什么,如果不太感兴趣,也可以问下有没有其他可以选的事情。

至于提问有没有避讳的地方。其实是有的,我觉得这个东西很难一下子说清楚,就举两个例子。

1.问加班。之前咱们有同学去面试就在反问环节,问公司氛围是怎样的,说他可能不太接受那种恶意的加班,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你没法判断对面会不会就是一个恶意加班团队,同时你也没法去判断他们会不会在意你这句话,直接把恶意这两个字过滤掉了,认为你拒绝加班,在互联网公司目前大多数都还是会加班的。

2.问评价。问面试官觉得你怎么样,这个没有必要,有点为难面试官,如果面得不好,总不能说你菜吧,面得好,也不太合适在结果出来之前反馈给你,所以不要问。

我觉得这里比较重要的是,避免暴露自己的观点,避免暴露自己一些想法,避免暴露自己一些性格,你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去输出价值,输出观点。我觉得统一而言,就是聊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就可以了。

8.在春招实习或者是秋招筛选简历的问题上,对于简历,你更看重哪个维度?比如是学历还是技术?

对于我个人而言,其实我会比较看重你的技能,就看你里面的技能项,这些决定了你是否是进来之后就可以快速融入团队来做事的。

第二个看你的实习经历。因为通常而言,你实习的公司还行的话,你至少是体验过一些流程的,知道是怎么进行一些项目合作,可能培养的成本也会低一点。

第三个是项目经验,你到底做过什么项目,这个也能反应出你的实战能力、思考能力。

第四个是学历。其实在我这里学历排得会比较后面,但是我很多同事,他们对学历其实就会看得比较重,所以其实也是跟面试官的风格有关系。有些面试官他以能不能做事来作为一个依据,有一些会以学历作为一个依据。

所以我觉得从我们个人而言,如果是学校好的,可能是本身有优势,这个时候咱们需要加强其他项,稳扎稳打。

如果是学历不好的同学,那么你的技能一定是需要明显超过学校好的同学,不然即使是你跟他技能持平,甚至你只厉害一点点,可能同一份工作都会给学历好的。

但是也不要觉得这件事很难,学生的技术两级分化特别严重,80%的学生,都是50分以下,包括很多985,211的同学也是这样,所以你只需要达到70分,可以说就超过很多985,211的同学了,只要你投时间,加上正确的方向和方法,那还是很有希望的。

9.在面试的时候要么是两轮,要么是三轮。在你看来,在第一轮和第二轮面试的时候,有不同的侧重点吗?比如第一轮是侧重技术,第二轮是侧重项目?还是全看面试官的心情?

这个问题其实要看面试官的个人兴趣,因为不同的面试官其实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可以说普遍一点的情况,通常来说是有区分的,事实上是,因为要面三面,所以才有了一些划分,这个因果关系可以体会一下,那为什么要面三面?

本质上是因为这三面对应着你在团队中 3 个不同层次的领导,你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他们都同意了,他们达成共识了,你才能加入团队,这才是本质。

因为有了这三面,所以自然而然就有了划分,避免重复的劳动,一般而言:

  • 一面聊一些技术项,也可以理解为八股文,项目会问得少一些。
  • 二面主要是问项目以及一些场景设计性的问题。
  • 三面一般级别就比较高,很多时候其实连技术都不会问,就随便聊一聊一些职业发展,你怎么学习的,你对这个行业的看法,考你一些软实力,这一面挂人本身也不会太多。

好了,本文的技术部分就到这里啦。

下面这个环节叫做[荒腔走板],技术文章后面我偶尔会记录、分享点生活相关的事情,和技术毫无关系。我知道看起来很突兀,但是我喜欢,因为这是一个普通博主的生活气息。

荒腔走板

前两天逛“掘金”的时候,发现我之前在 B 站发布的视频居然被“掘金”创始人翻牌子了。

在他的分享中,提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我们都是这个时代大潮下的浮萍,在升降电梯里做俯卧撑的体会越来越深。

“升降电梯里做俯卧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大概是在去年我发布的某个视频的评论区里面看到的。

也是类似的话:在电梯里上升,和你做不做俯卧撑的差别真的不大。

当时我大概知道评论者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觉得这句话背后似乎还有深意,于是鬼使神差的去查了一下。

才发现原来有个叫做“电梯理论”的东西。

什么是“电梯理论”?

一个人乘坐电梯到达了摩天大厦的顶楼,但在乘坐电梯的同时,他也在电梯里做了几个俯卧撑。到达顶楼后,他解释自己之所以可以到达顶楼,完全是自己努力做俯卧撑的结果。完全忽略了电梯的存在。

在电梯里做俯卧撑和躺着不动其实没有区别。

但是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正身处在电梯至上呢?

更加重要的是,站在顶楼的时候,自己能否意识到,其实是电梯带自己上来的,而不是俯卧撑。

更加更加重要的是,自己能否意识到身处的这台电梯,是正在上升,还是下降。

与我而言,这台电梯,就是互联网。

我觉得这个理论有意思,也值得思考,分享给你。

··············  END  ··············

推荐👍二月,一些毫不起眼,但很重要的瞬间。

推荐👍刺激,线程池的一个BUG直接把CPU干到100%了。

推荐👍“堆外内存”这玩意是真不错,我要写进简历了。

推荐👍不过是享受了互联网的十年红利期而已。

推荐👍一个普通程序员磕磕绊绊,又闪闪发光的十年。

你好呀,我是歪歪。我没进过一线大厂,没创过业,也没写过书,更不是技术专家,所以也没有什么亮眼的title。

当年高考,随缘调剂到了某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纯属误打误撞,进入程序员的行列,之后开始了运气爆棚的程序员之路。

说起程序员之路还是有点意思,可以点击蓝字,查看我的程序员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