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雀,这波故障,放眼整个互联网也是炸裂般的存在。
你好呀,我是歪歪。
昨天语雀凉了一下午,哦,不对,下午一般是指 12 点到 18 点的这 6 个小时。
语雀是从下午 14 点到晚上 22 点多,凉了 8 小时有余。
这故障时长,放眼整个互联网也是炸裂般的存在。
我掐指一算,要是再晚个半小时修复,差点连 3 个 9 的(99.9%)可用性都保证不了。
如果你不知道语雀的话,我先用一句话给你铺垫一下:语雀是孵化自蚂蚁集团的。
这是它官网的自我介绍:
背靠蚂蚁,这样你再想想长达 8 小时的宕机,是不是就更加的有点匪夷所思了。
说好的高可用呢?八股文拿出来翻翻啊。
作为程序员,大家聊到这里的时候,一遍都会谈到高可用、容灾备份、两地三中心、异地多活、同城双活这些玩意..
这些东西大家聊起来都不算陌生,常常也出现于面试环节。
但是真的要做起来,是很困难的,是要以年度为时间单位进行推进的。
歪师傅没有搞过两地三中心,但是我见证过两地三中心从零开始搭建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举公司全体科技之力,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研发成本,燃烧了一个又一个老运维,才把这玩意推上去。
然而这玩意搭建起来之后,从来没有正式使用过。
没有使用,就是最好的结果。
虽然一次都没有正式使用,但是每年的灾备演练是必不可少的,演练一次,至少准备一个月,而且每年演练两次。
当场拔网线,模拟火灾报警,地震来袭,光纤挖断啥的,你以为这些是开玩笑的?
都是有预案的。
但是经过这次这个事情,我准备下次在演练的时候提一个意见:演练操作手册,电子版搞一份,打印版搞一份。万一真遇到的事情的时候,电子版打不开了,岂不是尴尬。
这件事儿也给大家提了个醒,自己写的文档,记得还是在本地留存一份。
本地化的文档,然后上传到各个云上,才是相对稳妥的方案。
比如歪师傅,写了这么多文档,在本地都有一份 md 格式的文件。我都是先用 markdonw 格式在有道云上写好,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写完之后只需要一键 CV 保存到本地:
不要太相信云端,我用有道云之前也丢过数据,写了一篇文章,莫名其妙的少了一大把,还找不回来。
你说气不气人嘛。
现在还能卡我脖子的就是腾讯云了,因为我的图床用的是腾讯云的图床:
要是腾讯云的对象存储挂了,那我文章中的图片也就挂了。
图片挂了,表情包也就没有了。
表情包都没有了,看文章还有啥意思啊。
这次事件之后,语雀如果不尽快给出补偿方案和离线功能,应该会流失一部分用户吧。
其他的各类笔记应用,也蠢蠢欲动,在相关的帖子下面进行宣传,想把这部分用户引流到自家产品之上。
笔记类软件现在是很卷的,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有道云、印象笔记、网易、为知,现在的 Notion、obsidian、Logseq......以及越来越多的本地软件,几乎可以说,每个大厂都有各自的笔记类产品,有的是偏向于在线 文档,比如金山文档、腾讯文档。有的是夹在办公软件里面,以协同为主,比如飞书文档。
这是语雀面临的外部竞争。
而语雀作为阿里系,内部还有一个钉钉文档与之赛马,而语雀的创始人玉伯与今天 4 月底离开蚂蚁,传言入职了飞书。
这就很巧了,飞书文档也很厉害。
语雀,这波属实焦灼,内忧外患啊。
虽然破局很难,但是互联网从来不缺少绝地反击,绝处逢生的故事。
语雀这次的事件确实处理的非常不好,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是一个优秀的文档记录、协作类的产品。
然而互联网也是残酷和逐利的,当前的内忧外患之下,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被放大,然后变成致命一击。
面对来势汹汹的这一招致命一击,怎么去“接化发”。
接下来的故事,就看语雀怎么去写了。
我很期待,写出一个蜿蜒曲折、绝地反击的故事。
最后,我单方面的为“网络故障”发声,每次任何一个厂出任何一个问题要写对外公告的时候,第一个出来顶锅的,一定是“网络故障”。
惨,实在是太惨了。
·············· END ··············
推荐👍:面试官:一个 SpringBoot 项目能处理多少请求?(小心有坑)
你好呀,我是歪歪。我没进过一线大厂,没创过业,也没写过书,更不是技术专家,所以也没有什么亮眼的title。
当年高考,随缘调剂到了某二本院校计算机专业。纯属误打误撞,进入程序员的行列,之后开始了运气爆棚的程序员之路。
说起程序员之路还是有点意思,可以点击蓝字,查看我的程序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