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资讯 | 【园区视角】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 — 国内首个人工智能产城融合创新应用区

SAIA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2023-05-14

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是继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同年11月上海市《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发布后,具体执行落地的代表性项目之一。2018年4月,由张江科学城正式对外发布人工智能岛计划。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发展,张江人工智能岛已成为国内首个“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园区、上海市首批“AI+园区”试点应用场景和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承载区。

人工智能岛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区位优越。核心区域占地6.6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三面临河,由21栋建筑构成,在这21栋建筑内陆续入驻了众多国内外顶尖的人工智能企业,也正是由此开启了张江人工智能岛的“产城”发展之路。


一、产业先行,以产促城,形成国内典型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聚区


1、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招引一批龙头企业,以龙头促集聚

人工智能产业不同于其它产业,它更多的是一个赋能性产业,可以赋能百业,因此张江科学城自身强大的科创生态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张江科学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600多家,其中人工智能核心企业200多家。张江科学城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占上海总数的20%,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占上海总数的16%。

在全链条产业体系构建上,目前张江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构建了以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智能消费相关设备制造和人工智能系统服务为核心的相对完善的产业生态,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集聚。

① 人工智能软件开发龙头企业:形成了以IBM研发总部、微软AI&IoT Insider实验室、英飞凌、齐感科技(中以)、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为代表的基础软件开发企业;以阿里巴巴、平头哥、英飞凌、云从科技、纽励科技、百度飞浆、同济科学中心、小蚁科技、微软为代表的应用软件开发企业。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可穿戴智能设备、无人机及其它智能消费设备生产制造为代表的制造类业态,代表企业有小蚁科技、英飞凌、云从科技、黑瞳科技、远景智能(中新)等。

③ 人工智能系统服务龙头企业: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为主,代表性企业有IBM、英飞凌、健康大数据、云从科技、纽励科技、黑瞳科技、汇纳科技、齐感科技(中以)、百度飞浆、ADA Health(中德)等。

在上述龙头企业带动下,张江人工智能岛不仅集聚了一批中小创新企业,还形成了众多创新成果孵化中心,如张江创业工坊@AIsland、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IBM Wastson Build 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基本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的格局。


2、优化园区产业服务,营造良好招商环境,以产服促招商


一是顶层机制,人工智能岛整体由张江集团实力运营。凭借张江集团30多年出色园区运营经验,园区迅速完善了产业服务体系,围绕核心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中心,催化岛上的企业之间发生有机反应,形成大型企业和张江集团联手孵化企业的现象。


二是产服平台,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搭建完善的产业服务平台。例如,针对中小企业搭建成长赋能型功能平台,包括张江人工智能联盟、张江数字产业智库等,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政策指导和孵化加速等服务;针对大型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型功能平台,包括Watson Build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微软物联网实验室等。通过平台搭建,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数据支持、培训推介、创新孵化、设计研发和测试实验等全面服务。


三是资本服务,以政府为主导,形成了几个专项产业发展基金,例如2019年上海成立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形成了1000亿级基金群;2021年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产学研专项资金(人工智能)将对注册、收税在浦东新区的相关企业进行资助。


四是政策扶持,人工智能岛企业可以享受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及张江科学城的各项支持政策,扶持方式丰富多样。

3、加强产业载体建设,积极实施由“岛”扩“区”战略计划


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发展,人工智能岛集聚了100多家企业,其中大企业20多家,中小企业70多家。然而现有空间已经无法满足源源不断的企业入驻需求,于是在2020年12月,由张江集团首次提出“由岛变区”的战略理念,即以10万平方米张江人工智能岛为“极核”,辐射方圆1公里的张江科学城中部核心区,即空间载体为150万平方米的张江科学城中部核心区。据官方表示,而由“岛”变“区”后,张江人工智能集聚区的企业数可达到1200家,到2025年预计企业数量将超过2500家。未来,这里将成为顶尖人工智能技术企业的核心聚集地,构筑巨大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二、城市应用,以城兴产,创新全国AI产城融合示范


人工智能作为赋能百业的智能化技术,对加速生活智能化发展同样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与生活场景的融入也是宣传和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市场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渠道,是实现“以城兴产”最直接的表现。因此,张江集团以人工智能岛为核心,在环岛周边居民区和商业场景中不断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化应用,将人工智能真正应用到现实生活。并以此为试点,形成人工智能生活场景应用示范,加速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产城融合创新思路。

目前,在岛内已形成了AI+家居、AI+智能医疗、AI+安防、AI+交通和AI+园区管理等30多个智慧未来的应用场景,例如智能路灯、智慧驳车、智慧人流监测、智慧天气预报、无人机环境巡检等等,最终将这些智能应用全部汇聚到“张江AI园区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通过屏幕可以实时看到有哪些设备正在预警,交通和人力热力图如何,一“屏”掌控“岛”内实时情况。这些场景的创新应用,使得张江人工智能岛成功获评本市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之一。

另外由于岛内场景的局限性,人工智能技术正不断扩向环岛周边区域,目前已规划的重点场景包括:一是“AI公共活动中心”,创新建设人工智能馆、张江科学会堂、未来公园等公共交流场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使其成为张江人工智能集聚区最佳交流和实践展示平台;二是正在建设中的“AI智能商务中心”,以张江城市副中心“科学之门”为代表,计划开放于区内中小企业,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应用展示平台;三是“AI未来街区”,岛外规划了一条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的“AI未来街区”,在这条街区中将更加注重AI商业化的展示和体验,成为人工智能产品的商业应用落地展示场景重磅之地。类似的场景还在不断扩向环岛周边的居民社区,例如智能环境检测、智能安防等等,以智能化应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完善社区管理。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张江城内应用成熟,必将逐步推广到城外,创新全市甚至全社会“AI产城融合”示范,发挥更广泛的社会效应。



往期推荐



研究资讯 | 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判

研究资讯 | 政策观点《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开启新时代的标准化路程

研究资讯 | 机器学习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

研究资讯 |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判

研究资讯 | 数字技术成为能源变革的关键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