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国亮:如何构建韧性城市医疗保障与健康堡垒?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4-08-31

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027辑特辑:韧性城市,

了解更多请点击下图跳转阅读:

构建韧性城市

医疗保障与健康堡垒

<<<

陈国亮

CHEN Guoliang

华建集团专业总建筑师、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国家卫健委医疗建筑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


<<<

采编:高飞,周淑倩

Interviewer & Editor: GAO Fei, ZHOU Shuqian

20世纪90年代后期,陈国亮开始聚焦于医疗建筑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设计了诸多关系国计民生、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医疗建筑项目,并参与编制了《绿色医院建设评价标准》《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修订版)等国家标准、规范,出版专著《综合医院绿色设计》。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伊始就致力于医疗建筑的设计与研究,设计建造了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医疗建筑。2008年,由陈国亮领衔成立的“医疗建筑事业部”(后更名“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积聚了公司内医疗建筑设计专家,专门从事医院建筑类项目的设计、咨询及研究工作,创作大量优秀医院建筑项目。


《建筑实践》邀约陈国亮作为特辑:韧性城市的人物,邀约访谈。以下内容摘录自杂志,如需阅读完整版请点击尾部“阅读原文”进行购买。

AP / 在体育建筑领域的实践理论与学习中,您是否有得到受用的体悟?

对之后的医院设计是否起到了帮助?

陈国亮

“我最早涉足体育建筑领域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推荐,作为副设总参与魏敦山院士领衔设计的上海体育场。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邢同和前辈建议我大可在尝试接触不同类型的建筑后再决定职业方向,从此改变了我职业生涯的走向。

1996年我跟着邢总开始了华山医院综合病房楼的设计。

医疗建筑极具挑战性,也非常有意思,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我就这样转至医疗建筑领域,一做就是二三十年。”

- 流线组织、功能配置所需思考模式的相似性

体育场馆内包含观众、运动员、裁判、媒体、工作人员等诸多复杂功能流线。设计者需对其进行清晰梳理,使各流线间既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又安全便利;医疗建筑中患者、家属及医护工作者,无菌、清洁及污物等物品流线的组织与功能的配置所需的思考模式,与体育建筑别无二致。


- 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

在体育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不仅需满足体育赛事的要求,还需兼顾观众、贵宾、赞助方、运动员、裁判、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而在医疗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则需倾听医院管理者、医护工作者、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设计服务于人,倾听并了解使用者真正的诉求,是我从体育建筑领域中为医疗建筑设计积累到的宝贵经验。

上海八万人体育馆

©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 跳出专项领域限制,关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

在上海体育场项目中,我们对国内体育产业化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实现多功能综合开发,保证其自身良性运营,在严格把控隔音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利用观众席后空间建造酒店,并使其与体育场运营相结合,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回报与支撑,对过去作为公共设施的体育建筑的运营模式进行了一次颠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公众对医疗设施不断增长的关注度与期许,医疗建筑设计除满足基础的医用功能,亦需愈来愈多地将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等理念引入其中,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AP / 作为国内医疗建筑领域的专家,您参与、主持过大批大型医疗设施建筑的设计。

能否请您就医疗建筑设计工作的经历及难点进行介绍? 

陈国亮

“医院设计的'标准化'只适用于基本构成功能模块的制定,无法作为设计模板套用于整座医院。”

- 即时更新的庞大知识面

医疗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设计师拥有庞大的知识面,故需要更多地关注国家的政策方针与医学的发展。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推行势必影响医疗建筑空间的创作;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医疗设施与设备和诊疗模式的转变,对医疗建筑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除此之外,5G、AI等现代科技,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医院的运营模式。在我看来,设计师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就无法与医护工作者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对话,只能称之为简单的记录。相较于其他建筑设计领域,医疗建筑设计师更需时刻贯彻自我学习与终身学习。


- 优秀的沟通能力

医院设计历来没有一套可复制的标准模式,医院不同学科间特点,甚至医疗工作者的不同背景、操作模式,对空间都会产生不同的要求。虽然建筑设计已有非常严格的设计规范,但这种人性的考量需要通过与医院管理层、具体使用者的交流中获得,并将建筑专业的价值与之匹配。


- 不同专科医院的差别

首先,不同专科的综合医院,由于面向的使用群体不同,其设计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别;其次,综合医院的规模、辐射范围、专科特色、文化基因与历史传承的不同,都将反映在建筑设计中;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域与环境也会带来设计的差异性。


AP / 医疗一直是民生关注的重点,能否结合您自身的从业经历,谈一谈我国医疗建筑发展的大体情况?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心是否有所变化?

陈国亮

“中国医疗建筑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初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成长期,以及自觉摸索、回归理性的阶段。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在医疗建筑领域的主要工作为老旧医院改造。解放之初,国家及地方财政虽投资建设了一批医院,但无论从总量还是单体规模上,都与当时社会的医疗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因此我们的改造措施中,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加建一系列综合楼,以填补之前不足的功能与设备。


21世纪初,大量社会资本与外资进入医疗设施领域,不只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对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引进了长期专业从事医疗建筑的设计团队,使国内外医疗建筑设计理念持续碰撞。


从2009年开始,上海实施郊区三级医院“5+3+1”项目,该项目旨在改善上海郊区医疗服务水平,优化上海医疗资源布局,与城市版图发展相吻合。我作为专家顾问,参与编制了《5+3医院建设标准》,从公共空间的尺度,到基本设施配置和材料建设标准等,都制定了细致严格的规定。也正因此项目对基础医疗资源进行的合理布局与完善,奠定了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建设的基础,推动了上海高端医疗技术、设施、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5”为于浦东、闵行、宝山、嘉定4区分别建设长征医院、第六人民医院、仁济医院、华山医院、瑞金医院5家三甲医院分院;“3”为对崇明、青浦、奉贤3区县的中心医院进行改造提升;“1”为迁建金山医院。


此外,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我们通过对上海各大医院的评比,确定其专科特色,如华山医院的脑科、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第一人民医院的眼科等等,以此制定医疗事业发展规划,由政府出资,建设专科中心、强化专科特色,为患者提供最好、最具针对性的医疗服务,也希望上海能够在未来以专科特色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


今天,我国医疗技术与设施,不论从人均占有的医疗资源,还是整体医疗水平,都还在追赶国际。特别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床位和医护人员千人指标、人口总量与从职业医护工作者的数量比上,都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也因此还存在较大进步空间。


中国能够在这一次新冠疫情中交出比较出色的答卷,首要原因来源于我国的体制优势,于危难时刻实实在在地保障了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权利;再者是国民优秀的组织观念,群众对国家号召与组织安排的高度重视,对疫情的防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则来自于伟大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不但要对抗完全未知的新冠病毒,还需直面患者的强烈负面情绪,战斗于最前线。

慈林医院

© 邵峰

AP /从2003年的SARS到现在肆虐全球、持续反复的新冠,世界范围内传染疾病对城市整体的运转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例频发。

您认为应如何应对突发性大型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如何规划医疗建设?

陈国亮

“为应对大规模的突发性传染病疫情,每座城市都应至少配置一座类似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高标准传染病医院。平时专注于临床研究与教育培训,疫情中快速制定救治方案与标准流程,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此次新冠疫情虽对城市造成巨大的影响,但也可看做是对我国当下整体医疗设施建设的一次难得检验。第二,必须重视公共卫生及疾控中心医疗设施的建设,不仅是综合医院,从社区卫生中心到各类型专科医院都需具备筛查功能。第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首先应适度预留城市战备空间,用以于突发事件时,快速搭建临时医疗或避难设施。


除此之外,必须重视公共卫生及疾控中心医疗设施的建设,不仅是综合医院,从社区卫生中心到各类型专科医院都需具备筛查功能。而疾控中心则承担“吹哨人”的作用,对病原体的分离与判断以及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有着极强的时效性和预警功能。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首先应适度预留城市战备空间,以用于突发事件时,快速搭建临时医疗或避难设施。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应急方式。且应从现在开始对其位置选择进行全面考量,既要与危险性场所保持距离,免受周围环境对其影响,也要考虑临时设施搭建时如何快速地与市政基础设施进行衔接。


应当有选择地进行医院的平疫转换功能建设,我并不赞同所有医院都考虑平疫转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事实上,在这次疫情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常规医疗活动因新冠收治受到影响。平疫转换应理性地从城市布局思考,科学合理规划,按城市人口计算综合医院进行功能转换所需规模大小、面积标准、投资标准及日常运营所需的能耗、成本分析。方舱医院则规模更大,适用于集中爆发、需求数大、相对不可控的疫情阶段,可将患者集中隔离、便于管理,同时切断其对社会他人的影响。


AP /作为最常见的应急医疗设施手段之一,组装集装箱式方舱医院有何优点与劣势? 

陈国亮

“临时板房与方舱医院适用于集中爆发、需求数大、相对不可控的疫情阶段。”

方舱作为未来韧性城市中应对医疗突发事件的保障设施,无论是应对传染病、自然灾害还是核攻击,都可作为国民避难场所,提供巨大容量的公共空间及相应设施配套。


但其建设,从17年前的小汤山到今天的雷神山、火神山,国内在快速化、模块化建设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方面虽都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不足:第一,构造方面,现在的集装箱在拼接和密封性方面还存在问题;第二,受制于标准集装箱的尺度,其作为病房给予医护人员的回旋空间很小;第三,空调的机电系统,当下方舱多采用分体式空调,在新风系统的运用方面可做更多研究;另外,集装箱的回收、循环利用层面也值得思考,比如回收堆放成本、长时间堆放后的可再用性等。


AP / 您如何看待当下对韧性城市的热议?

陈国亮


首先,韧性城市的理念与当今的形势非常契合。但我反对“泛韧性化”。单从“韧性”的定义来讲,很多概念都可以简单与其挂钩。一旦“韧性”一词被泛化,其真正的价值就将被降低。因此,不管是城市还是单栋建筑,我更关注其应对突发事件的承载力、恢复力和适应力,即其生命力。作为设计师,我们要让自己的设计更具弹性和生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微观层面来讲,当下很多人将“韧性城市”在医疗建筑上的具象反映理解为平疫转换。但我认为平疫转换需按时效性制定指标。因为医疗建筑的瞬间转换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转换,所需的建设投资和日常运营成本是完全不同的。


总之,“韧性城市”应更多地从政策与城市规划层面来理解和落实,我们应对其抱持科学和审慎的态度,而非将其当成一种政治运动或时髦。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 邵峰

>>>

如何看待未来医疗建筑的发展趋势?


新冠疫情中作为上海地区主要治疗设施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有哪些设计创新?这次抗疫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访谈全文刊载于

《建筑实践》特辑:韧性城市

除特别标注外,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采编 / 高飞,周淑倩

杂志编辑 / 徐抒文,周淑倩,高飞

新媒体编辑 / 彭丹阳,Sai

视觉 / Sai,izzy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相关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筑实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