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变与不变”的前行之路:新疫情时代下医疗建筑发展再思考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4-08-31


- 陈国亮 -

CHEN Guoliang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他专注医疗建筑设计20余年,先后主持设计了诸多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医疗建筑项目, 国家、地方勘察设计大奖获得了多个奖项,并参与了《绿色医院建设评价标准》《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修订版)等国家标准、规范的制定,出版专著《综合医院绿色设计》。



采访视频 © ASSC   

AP / 以您近40载奋战在一线的丰富从业经历和实践感悟来看,您认为医疗建筑现在和未来所面对的挑战有哪些?

陈国

“多层面、多方位”的持续“变化”其实是医疗建筑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这里面包括了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国家政策。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日臻完善,国家正在进行大健康的战略建设,包含了对社区基础医疗保障设施、国家医学中心以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此外,还有我国构建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第二个方面是医疗建筑与城市关联的强化。这里面包括了医疗建筑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其定位、规模、学科发展、建筑形象等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估。除此之外,医疗建筑的功能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促成医疗建筑日益成为为国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的公共社区,我们可以用更多的城市设计经验来助力医疗建筑的设计。


第三个方面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医院带来了非常多的“变化”需求。医疗设施设备的更新选代。智慧医院、现代物流等等新技术的助力。


第四个方面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对医疗服务及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最后,新冠疫情对医院的安全性、可变性、弹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样它也会促进医院的变革和发展。


这方方面面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当然也是促进我们医疗建筑未来发展的一种源动力。

合肥离子医学中 © 胡义杰   


ASSC / 今年上半年,华建集团上海院参与了近百个应急改造项目,为守护上海做出贡献。作为在一线奋战的一份子,您觉得通过本次应急设施改造,对上海未来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怎样的启示和建议?

陈国

新冠疫情的爆发是对城市医疗设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全面的,也是非常严酷的检验。虽然我们有应对非典的经验,有对早期疫情爆发的预警,但面对上海的这次大范围的疫情爆发,我们其实还是准备不足。所以,及时系统地总结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就城市建设和发展而言,我觉得有三个层面值得我们去总结、改善和提升。


第一个是城市规划的层面。我们应该完善城市的医疗专项规划,同时我们有必要编制城市应急尤其是关于防疫的专项规划。我们需要构建比如疾控中心、传染病专科医院、可快速转换的定点医院和可以大量接受患者的方舱医院,以及非传染病医院的发热门诊、过渡急诊等等完善的完整的医疗收治体系。


第二个是从建设的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层面。我们知道传染病医院及相关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制定,更有赖于传染病专家、感染控制专家、运营管理专家等等跨领域、多学科、多专业的支撑,才能确保我们的标准、规范的科学性、高效性。这里还有好多的概念、标准亟待于我们去厘清它。


第三个是医院设计的层面。在这次的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改造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提出了“守护安全底线,满足功能使用需求,配合快速建设和改造,兼顾舒适性”的这样一个设计原则。但由于时间的急迫,人性化、舒适性的需求被大大地压缩,令我们也非常的无助、无奈。所以后续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标准化、集成化;装配式的设计和运维策略,以及可持续的循环利用;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应急改造项目

©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陈国亮在应急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指导工作

©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ASSC / 在疫情常态化或者说新疫情时代背景下,您觉得中国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会有怎样的转变?

陈国

前不久,我参加了“中国医院建设发展大会”,在会上我做了一个“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医疗建筑的弹性设计”的主题报告,在这个报告当中,我也提出了弹性设计、弹性使用将成为面对疫情常态化的中国医院建设和发展的一个趋势和一种特征。这里,举几个“弹性设计”的例子。


第一个是室外空间的弹性设计。在疫情爆发当中,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快速搭建一定数量的应急用房,或者安置一些移动的医疗技术的设备车辆,将医疗功能扩大或外延,来支持我们医院,最重要的将量大面广的筛查功能和一些紧急救治功能(得到落实)。


第二个是定点医院的弹性设计。我们通过前期建设和装配式预留等弹性设计,确保在疫情发生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转换去能够承担接受阳性患者的定点医院的职能。


第三个是医疗中心(大型医院)的弹性设计。更多的学科中心、专科中心的建设,通过适度的功能碎片化,达成由高度集中向适度分散的一种转变,从而达到减少大量人流的集聚,缩短交通流线的长度,降低院内感染机率的一个目的。

成都京东方医院©榫卯建筑摄影   


AP / 提到医学发展及科技进步对医疗建筑的影响,能分享一下您认为这对医疗建筑预示着怎样的转型趋势和“变”的新思路吗?

陈国

我们知道医疗建筑的“发展、变化”其实是一个常态永恒的主题,而它由多种因素促成。医学发展及科技进步无疑是它极其重要、极其强大的助推力。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个是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医院学科的设置。我国传统医院的学科一般都是内科、外科等,现在更多提出了一种围绕人体某一器官或者围绕某一种疾病形成的一种多学科中心,也就是俗称的MDT。越来越多的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还有大量高水准的三甲医院都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目标,这些需求都需要全新的、区别于传统(医疗空间)的医疗空间来支持。


第二个是医疗设施、设备的更新迭代。如今现代化的手术中心里的杂交手术室、机器人手术室、通仓手术室;以及比PET-CT更为精准的PET-MRI,和近期越来越多的质子、重离子、硼中子肿瘤放射治疗的高精尖设备的引入。这些都对医疗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个是新理念、新科技、新技术在医疗建筑中的运用。比如绿色低碳节能理念,体现在我们的智慧医院里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以及现代的物流运输系统等等。这些都将大大助力医院的转型和变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邵峰  


ASSC / 既然医疗建筑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呈现一个不断革新的行业趋势,您认为支持医疗建筑设计作品能历久弥新的核心是什么?

陈国

医疗建筑的空间本质是一种为患者提供最佳救治和健康服务的特定空间场所。古往今来,医疗建筑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相信未来也将会持续地发展和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它的核心价值,它的社会属性根植于“为使用者服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医疗建筑的使用者有非常多种类型,既包括患者、家属、访客,也包括医护工作者、医院运营管理者、医学科学的研究者,现在还包括大量的社会志愿者等等。但无论什么样的医疗建筑,我们都要以多元的使用者视角去审视、研究和评估我们的设计。所以我一直不变的理念就是:没有最好的医院,只有最为合适的医院。


AP / 回到您自身的从业经历,看到您坚持奋战在设计工作一线这么多年且不断自我突破和挑战,支持您在医疗建筑设计路上砥砺前行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陈国

最大的一个动力其实是“爱”。我作为一名职业的建筑师,非常热爱建筑设计,而且更加热爱有着重大社会责任、关系患者老百姓身体健康,专业上又极其复杂,富有挑战的医疗建筑设计。


有个同行曾经把我们这批从事医疗建筑设计的设计师比喻成是“戴着镣铐起舞的舞者”,我喜欢这样的一种经历,这样的一种感觉,我认为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美”。



ASSC / 您作为医疗建筑设计的业内巨擘,受到很多年轻建筑师的推崇,《建筑实践》今年邀您参与出版了“医疗建筑”特辑,可以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陈国

是的,我作为客座指导参与了这一期特辑的内容制作。我们特意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医疗未来时”,特辑里汇聚了国内外众多的医疗建筑设计师的前沿思考和实践, 包括对数字化智慧医院、超大规模的综合医院的设计探索;新疫情时代背景下医疗建筑的发展与韧性城市的深入思考;也包括今年年初在上海市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分会成立大会上,各位医疗建筑设计师对医疗建筑人性化空间的思考,我们当时的争论非常热烈。


我相信这些都可以供我们广大的医疗建设者共同地交流学习,让我们一同在医疗建筑之路上应对新的挑战,继续探索前行!我们一起努力。




本文图片均由 受访者 提供


视频策划 / 吕亚范

采访 / 吕亚范、杨卓群

视频拍摄 / 丁睿承

剪辑&编辑 / 杨卓群、杨梓浩

新媒体策划 / Greg

视觉 / Greg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 2022 订阅


自改版以来,《建筑实践》始终秉持“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办刊理念,向广大读者介绍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成就。未来,杂志也将继续与建筑工作者共同思考、共同努力、共同成长,打造中国面向国际建筑界的专业交流平台。


- 推荐阅读 -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筑实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