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选题的大组协作式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与创新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4-08-31

*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60期特辑:立体城市:中国城市设计30年

基于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选题的大组协作式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与创新


<<<

李翔宇

LI Xiangyu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建筑系副教授


陈硕

CHEN Shuo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建筑系讲师




摘要:面对高密度城市人口聚集、用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立体化作为城市紧凑型发展的重要策略,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面向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教学在大组协作方式的践行中,基于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贯通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城市生活空间维度。对2020—2022年度的3次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的记录,阐释了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以立体城市的方法推动设计,更好地满足多元人群需求、实现公共交通导向、促进地上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


关键词:立体城市;复合建筑;大组协作;联合毕业设计


城市是人口和社会活动为了经济、宗教、军事、文化等目的在空间上集聚的结果[1]。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World Cities Report 2022: Envisaging the Future of Cities)提到,全球城市人口在1950至2020年间从25%迅速增长至50%,预测到2070年将增长至58%。其中,东亚及东南亚地区高密度城市面临着人口进一步聚集的挑战;另外,城市用地增长缓慢[2],城市空间压力持续增长,为维持城市发展与环境需求、生态效能的平衡,紧凑式发展模式日益得到重视。与此同时,相关的理论研究在“带型城市”“双层城市”“光辉城市”等经典城市模型中已有体现,例如倡导多层交通与立体空间的构想;《雅典宪章》等政策宣言提出了城市发展是三度空间科学;而后一系列“都市立体化”“城市基面上下化”“无零水平”等概念均体现出城市结构形态在各类矛盾冲突集中的城市化进程中所进行的探索[3]。在国家政策方面,“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立体化”城市结构回应了城市发展中外界压力与内在动力的共同作用,也是城市探索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4]

东亚及东南亚城市化进程[2] 


面向集约、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为满足与之相关的设计需求,在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工业大学毕业设计教学团队连年参与了“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联合毕业设计活动,主要采用大组协作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践,以实现提升建筑学专业学生综合分析设计能力的总体目标。


1  教学实践的主题与要点


相比于传统城市空间,立体城市主要强调城市基面的立体化,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地表以及临近地表的地下、地上空间和多层交通系统,最大限度地提供人和物联络、互动、交换、聚散、混合和相互融入的可能性,成为立体城市形态组织的基本模式,为人口、功能的集聚而产生的交通和公共空间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1]。在立体化城市空间中,不同功能、空间得以紧密叠合,带动了复合型建筑的产生。在本系列教学实践中,面对不同的真题和城市故事,教学采用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调研、人群分析、城市形态学等方法,在不同城市基面中,通过功能植入、空间策划、空间连通以及公共交通引流等策略提升城市空间的效率与活力。


近年来,随着行业发展的转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正发生转变。学生培养的目的已经不再以“向设计单位输送人才”为主,转而以“向各行各业输送人才”为目的,尽管在教学内容上仍然以培养建筑师为主,但是实际上学生已经开始迈入更多元的角色;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也进入到从增量转向存量的重要时期,设计工作中遇到的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应用增多,提高了对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要求[5]。作为对上述趋势的回应,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个环节贯通的教学实践,设计教学从重视技法传授转向对分析、研究、设计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建立从城市空间衔接到建筑设计的连贯设计思维[6-7]


在此基础上,本系列教学实践进一步关注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类问题,通过城市分析、城市设计和建筑综合体设计3个阶段的教学,引领学生认知城市、设计城市,并基于导则设计建筑综合体。经过开放性的设计问题探索,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题研究,推动设计策略的生成。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在多校联合设计平台上接受更广维度的评价和讨论,引发对城市问题的深入认知与思考,综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设计思维连贯性以及空间设计能力。

教学实践过程与要点


2  大组协作式教学的优势


在心理学家大卫·科尔布(David Kolb)提出的经验认知模型中,科尔布认为知识的形成是一次经验的转型,可以分为直接经验获得、对经验的观察和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将概念置于行为实验4个步骤,并且归纳了人获取知识的4种习惯性学习方式(发散型、归纳型、集中型与应变型),每一种学习方式都会带来相应的优势。其中,发散型学习模式要求具备较强的想象力以及敏感度,这类人更擅长通过多角度观察,将多种事物关联组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在设计工作中的“头脑风暴”环节,习惯采用发散型学习模式的人会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归纳型学习模式擅长从大量的观察结果中创造理论模型,提出设计理念、设计实验等工作;在集中型学习模式中,学生更善于解决技术和任务中的难题以及理念的实际应用;应变型学习者对寻找机会、冒险尝试和付诸实际行动更为感兴趣,善于在变化的环境中忙于事务,影响并带领其他人[8]

经验认知模型(作者改绘)[8]


在以往的设计教学中,常采用相对稳定的分工方式合作,但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尤其在面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型设计任务中,更需要充分发挥团组成员的优势,解决每个阶段的核心问题。基于经验认知模型和习惯性学习方式,通过关注每位成员的学习模式,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面对不同的子任务灵活组队,在学习方式上更容易形成差异化及互补效应,使得在设计问题调研、设计理念提出、专题策略制定以及全程组织的各环节中,通过成员间的组合、协作,实现组内整体认知的螺旋上升,根据个人特点,在每个设计阶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形成更强的合力[9]


3  大组协作式教学组织方式


毕业设计团队一般由6—8位建筑学五年级学生和4位指导教师组成。团队充分发挥协作优势,尝试在设计的不同阶段进行灵活组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碰撞、互助,实现师生共同探索。设计进程中设置角色扮演、专题研究等环节,均突出了大组互助协作的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设计课程“边学边做”“在行动中反思”的特点,教学尝试以由发散到集中、从模仿到创新的方式来引导认知的形成,从而推进整个设计组的工作。因此,形成了归纳与学习、碰撞与发散、筛选与集中、子任务深化以及成果表达5个阶段,通过每个阶段的灵活组队,发挥出大组协作的学习优势。

大组协作全过程


4  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成果

4.1 城市激活——平行世界


2020年的设计题目是上海市静安区张园的立体城市更新。设计从场地研究入手,总结了张园自建设以来不同时期的使用、保护情况,梳理了周边城市文脉,发现场地保留了较好的海派文化风貌以及特有的街巷格局。设计进而对当下城市空间中的使用人群进行分析。设计小组6名学生分别对一类人群(包括年轻白领、快递员、原著居民、游客等)进行人群特征画像以及空间需求分析。


从历史故事到当代生活,张园片区承载着新旧生活方式的记忆。随着周边城市区域的开发建设,其空间品质与城市区位严重不匹配,造成园区空心化和资源浪费。如何重现往日的文雅风貌成为本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基于对生活场景和使用人群的深入分析,设计以张园原有的空间为基础、以文化生活为连接线索,构建了现代文艺园区这一“平行世界”。设计将原有空间与现代的文化活动进行重新匹配,出于对整体园区风貌的保护,采取了拓展地下空间的策略,将现代生活所需的大型公共空间网络设置在地下,并与周边C字型区域和地铁站进行连通设计,以文化功能的植入和连通性的提升激活整个园区。在C字型新建片区中,设计将城市步行系统、文化产业配套功能进行复合,既形成了与周边城市良好的缓冲空间,又在功能上为园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在地面场地空间受限的条件下,设计拓展园区的地下基面,将城市生活重新引入园区,为其注入活力。

不同使用人群画像

整体鸟瞰图 

© 2020年毕业设计团队(学生团队:赵王一男、刘婉秋、曹宇超、王子岩、丁阳泉、楼蓉;指导老师:李翔宇、胡惠琴)

C字型地块综合体设计


4.2  城市连接——重逢、重缝


2021年的设计基地是极具挑战的重庆渝中半岛。起伏的地形、多年间更替发展形成的复杂建成环境,也塑造出渝中作为重庆“母城”独有的魅力。设计小组通过现场踏勘和大数据调研,掌握了较完整的场地空间利用情况,发现在错综的水平与垂直公共空间中,步行路径的系统性和可达性不佳;街区中的功能业态亟待更新;城市公共空间使用频率和场所营造欠佳。


基于山城得天独厚的立体特征,设计小组以多层面公共空间的缝合为主要设计策略,在不同的城市界面进行步行系统的修复和小微公共空间的植入,使新的步行系统附着在现有的城市中,以较小的代价,串联、激活整体街区,沿滨水界面、城市商业界面打造立体街市。在建筑综合体的设想中,设计更进一步地将体量化整为零,将高层建筑裙房融入周边场地,充分发挥复合建筑的空间连通作用。

整体鸟瞰图

 © 2021年毕业设计团队(学生团队:王振宇、王婧怡、刘百舒、任烨、师佳源、朱玉沁;指导老师:李翔宇、陈硕)

立体街市 © 2021年毕业设计团队

将建筑综合体设计融入周边城市地形 © 2021年毕业设计团队


4.3  城市复合——“建微织筑”


2022年的选题是北京市轨道微中心的一体化设计。在发掘问题阶段,设计小组8位学生分别扮演了开发商、政府管理部门、居民、房屋中介、打工人、滴滴司机、儿童、游客,通过访谈、资料调研等手段,带入相应角色的视角,在方案设计前期进行需求梳理,发现便捷、绿色、交往是最为集中的3项共性需求,也以此为设计突破点的展开思考。同时,角色扮演在整个方案的演进过程中多次出现。例如,在多方案对比过程中,我们再以不同人群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去检验设计,尝试将需求量化为空间、环境的指标,进行计算与评价,推动方案不断向解决使用者需求的方向发展。


从场地认知与人群需求出发,设计围绕“建微织筑”的总体概念,建立微街区系统,形成以人为本的附近空间尺度;建立微交通系统,找准小节点,疏通交通循环;建立微种植系统,让城市绿化形成参与度更高的呈现方式;基于以上3个系统,又自然产生了“微社交”这一交往模式。基于一套完整的城市设计体系、建筑导则,从更小的尺度、对更细微处的把控、更具人文关怀的考量入手,建立起充满生活、生态、生机的城市微中心。

实体模型与城市综合体分布

© 2022年毕业设计团队(学生团队:潘璇、马峥、马雯萱、崔嘉宇、曹子恒、赵雯宇、王竹馨、王心;指导教师:李翔宇、胡惠琴、陈硕、马童)


在叙事方式上,调研发现设计基地原为玉米种植园区,生态环境良好,为实现场地记忆的延续,设计通过设置“玉米币”对设计进行量化评价,即设计方案满足各类需求时获得相应的“玉米币”,实现了对前置各类人群需求的回应,并设定通关标准,在方案推敲的过程中起到验证作用,推动了方案的优化。同时,“玉米币”也设定为该街区人们生活方式的计量,例如采用步行、骑行的交通方式,或遵从垃圾分类等要求,即可赢得相应数值的“玉米币”,可兑换社区服务或生活费用等方面的优待,以此引导社区居民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在微街区的营造方面,场地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承担商业办公、文化展览、科研平台、滨河居住等主要功能。此外,方案根据板块本身的功能定位,对板块内的建筑形态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如结合小型SOHO、办公楼的特点,布置灵活的垂直绿化;针对高层或超高层商业综合体,布置架空层绿化空间和屋顶花园,以彰显每个板块的特色,推动功能、空间的有机混合,打造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在微街区的基础上,设计希望游戏路径可以更加立体和高效,分别对地面、地上(不含地面)和地下三个层面的交通系统进行了规划。对于地面层,方案主要规划了公交站点、自行车停放点和机动车落客区;在地面层以上空间设置了一套连贯的立体廊桥,将车辆段上盖、商业裙房屋顶、下沉广场串联成统一连续的整体;对于地下层,设计结合地铁换乘通道和中央下沉广场,设置了地下或半地下的商业街,并与周边商业综合体连通,形成连续的地下商业网络。方案在满足高效通勤、便捷生活的同时,为居民、游客提供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路径选择,带动城市空间活力。


此外,设计小组完成了4组城市综合体的设计,遵循城市设计的总体要求,将街区布局、交通网络、种植元素与社交空间进行具体的实现与表达,在功能上以不同类型的商业服务、酒店办公以及会议展览为主,同时,丰富了城市设计中重要公共空间的节点设计。

建筑综合体功能构成 © 2022年毕业设计团队

建筑综合体与周边 © 2022年毕业设计团队


5  总结和展望


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在六校的平台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得到了各位指导老师、专家的中肯建议,受益良多,学生作品连续获得了2021亚洲设计学年奖城市设计金奖和综合体建筑金奖、2022北京市优秀毕业设计等奖项,收获了良好的学生反馈。本系列联合毕业设计基于对立体城市的多维关注和广泛讨论,以全国各地的城市一体化开发、更新实际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由于课题的复杂性以及基于现实工程的吸引力,逐步形成了大组协作的教学模型。经过共同探讨和不断优化[9],逐步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学习模式的角度、以提升团队总体水平为目标,细化对协作方式的引导,与城市设计、建筑综合体设计各任务环节紧密结合,高质高效完成设计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北京工业大学教学团队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例如在设计内容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对城市设计的训练,导致解题过程困难,对于城市系统性问题的认知不足,应在知识准备阶段予以系统性的加强和补充;在教学组织中,涉及学生工作分工的变换,因成员无法适应节奏或工作内容而导致多次交接,应在教学辅导过程中,从个体成员的角度做好内容规划,并适时提醒。在多校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认知趋同的现象,对此更应发掘每个团队的研究特长,实现教研结合,保持联合设计教学的多样性和启发性。


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凝结了所有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参考;学生们克服了疫情、升学压力等多方面困难,实现了专业认知与设计能力上的突破。围绕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们意识到这不仅是解决城市高效组织的固化模式,还存在更广泛的人本性、地域性的可能。此外,在教学组织方面,教学团队尝试突破静态的设计推进流程,建立动态螺旋式的引导模式;优化了团队协作的方式,以自主选择、自主决定为驱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破了设计指导的单向输出,建立了师生共同探索的教学关系,在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融入更多研究视角的引导,尝试将一次解决个性设计问题的过程,凝练为可拓展的设计流程,提升学生的分析、设计、决策、统筹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济威, 王一. 地面立体化——当代城市形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J]. 城市规划学刊, 2021(3): 98–103.

[2]UN-Habitat Core Team. World Cities Report 2022: Envisaging the Future of Cities[M/OL]. Nairobi: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 (UN-Habitat), 2022: 65–67. [2023-10-01]. https://digitallibrary.un.org/record/3984713.

[3]庄宇, 陈杰 . 探索高密度下的立体城市[J]. 时代建筑, 2023(2): 6–13.

[4]杨青娟, 罗克乾, 沈中伟. 紧凑城市立体化发展机制研究[J]. 新建筑, 2020(6): 5–10.

[5]范青楠. 创新与反思:从教学实践到设计研究学术论坛——暨第二届“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题四校联合毕设圆桌论坛[J]. 建筑师, 2021(6): 77–88.

[6]卢峰. 存量时代的城市设计研究性课程[J]. 城市设计, 2023(2): 50–59.

[7]蔡永洁, 张智文, 许凯, 等. 从仪式性走向日常性:上海浦东世纪广场空间转型的教学实验[J]. 城市设计, 2022(3): 74–83.

[8]贾倍思. 从“学”到“教”:——由学习模式的多样性看设计教学行为和质量[J]. 建筑师, 2006(1): 38–46.

[9]董屹, 王桢栋. 角色网络:大组协作型设计课程组织模式探索[J]. 时代建筑, 2020(2): 26–31.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文字编辑 / 戴伯威、忻运、胡慧慧

新媒体 / 高婧

校对 / 郭晴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 新刊介绍 -

- 推荐阅读 -

-特辑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筑实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