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教育学报》2022年第2期目录

教育学报 教育学报 2023-08-28


 目  录 

Apr.2022   NO.2





教育学的普遍性格:一种基于公共理性的道德承诺张 桂(3)
论现象学精神与教育之思麻 健  蔡 春(13)动荡不安的位置——“违逆者”自传体小说的教育文学探索程 猛  赵新生(24)

微观权力视角下大学本科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李 鸽  奚 源  朱志勇(36)论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实施中的权力运行——基于抗疫背景下在线教学活动案例的分析刘 晓  张 烨(51)

专题:记忆与教育............高德胜  主持(61)论学校教育对记忆的处置及其后果高德胜(62)教育:在记忆与希望之间——以自我同一性的显现为中心李长伟(75)集体记忆与道德教育章 乐(89)道德生活与知识生活:教育与记忆的双重本质关联吴元发(100)

从“又红又专”到全面素养:新中国“好教师”标准的政策变迁王艳玲  陈向明(113)从政策留人到发展留人:合作交流的专业发展氛围可以留住乡村教师吗李 琼  何柯薇  周敬天(124)

大学生社会实践非经济效益的测评与提升路径崔玉平  李智鑫(134)学校教研组织分布式领导力的测量及其类型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郑 巧  李凌艳(148)高中生科学学习观念发展现状测评李秀婷  周 颖  刘君凡  马媛媛(161)2021—2035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需求预测及风险预警研究王 骏  孙志军  王佩琪  李汉东(174)

个人本位的社会主义——刘咸炘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的创造性阐释李晓美(187)《十人委员会报告》与美国中学课程价值平等理念的提出杜光强(197)



摘 要


教育学的普遍性格:

一种基于公共理性的道德承诺

张 桂

(南京大学 哲学系,南京 210023;温州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作为一门实践学科,教育学的合法性取决于教育学的普遍性能否证成。在方法论上,教育学的普遍性需要对教育实践的合道德性进行普遍性证成,这从理论上意味着需要回应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然而,一个更深刻的观念现象是,教育学对普遍性的追求仍然会受制于理性多元论的现代处境。需要一种基于公共理性的公共教育学,通过提出一种公共教育观来证成教育学的普遍性格,达成理性多元论之间的重叠共识。不重视乃至遮蔽教育学的普遍性格,不恰当地强调教育学的文化性格,不利于教育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普遍性;道德相对主义;公共理性;公共教育学;文化性格



论现象学精神与教育之思

麻 健1   蔡 春2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2.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近来在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中围绕其应当是本质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陷入了争论。这一争论的原因在于对“回到实事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尚未得到澄清。现象学的主张来源于现象学家对近代以来实证主义世界观的批判,“回到实事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即是主张认识事物应该要返回到事物向主体在生活世界中的源始呈现中。现象学之于教育学的意义就在于摆脱实证主义世界观的垄断性,重新回到教育自身中去思考教育问题。现象学为教育学提供的并不是确定的理论体系,而是一条通往“思”的道路。

关键词:现象学;现象学教育学;现象学精神;生活世界;实证科学



动荡不安的位置

——“违逆者”自传体小说的教育文学探索

程 猛  赵新生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违逆者”在此指通过教育取得学术资格、实现阶层跨越的知识分子群体。安妮·埃尔诺和迪迪埃·埃里蓬就是两位劳工阶层家庭出身的“违逆者”。在父亲去世后,埃尔诺写下了动人心魄的自传体小说《位置》,埃里蓬则在《回归故里》中细腻回顾了自己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成长历程。基于这样两部自传体小说以及《自我分析纲要》中皮埃尔·布迪厄的自白,剖析底层出身的知识分子通过教育向上流动过程中的情感结构以及回望原生家庭和阶层文化时的复杂心境,并结合中国情境下农家子弟通过教育跨越城乡边界的成长叙事,深描背叛与救赎、违逆与和解之路。阶层跨越之旅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个体社会位置的动荡不安,救赎与和解亦是试图接纳过去,进而重构自我的一种努力。

关键词:阶层旅行;自传体小说;违逆者;位置;和解



微观权力视角下大学本科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李 鸽1   奚 源  朱志勇1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2.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社会学系,22904

摘 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视角探究大学本科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类型。研究发现,大学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的辩证关系,产生于教师对学生行动边界的限制与学生的抵抗之下。教师以制度性控制对学生的行动边界进行限制,传统的师生权力文化为此提供合法性。学生分别以集体性和个人性的方式抵抗教师的课堂控制。在具体的课堂互动情境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规训和话语干预的程度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依据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规训和话语干预的不同结果,师生关系呈现为合作型、引导型、控制型、沟通型、交际型、表演型六种类型。

关键词:师生关系;微观权力;本科课堂;互动;高等教育



论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实施中的权力运行

——基于抗疫背景下在线教学活动案例的分析

刘 晓1,2   张 烨1

(1.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成都 610066;2.成都大学 师范学院,成都 610106)

摘 要:高校在线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可以看作一个多种微观权力相互作用的权力场域和治理过程,透过微观权力审思在线教学是一种适切且有价值的视角。抗疫背景下在线教学活动典型案例分析表明,微观权力运行对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有序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师生交往的价值性等有深刻影响。高校在线教学场域存在着循规与顺从、显性与缄默的抵制、隐匿的共谋等微观权力表征。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的改进,应深入理解微观权力秩序和内在逻辑,从多元共治、师生共长、价值共生三个维度,以非零和博弈思维调适多权力关系,形成在线教学治理新格局;巧妙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借力构建在线课堂中的分散权力关系;凸显在线教学的学习性与人文性,实现从“技术空间”向“意义空间”的转向。

关键词:高校在线教学;微观权力;权力运行;权力表征;新冠疫情



论学校教育对记忆的处置及其后果

高德胜

(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

摘 要:灾难一旦过去,人们总是倾向于将灾难与灾难中的英雄一并淡忘,这是记忆的自然缺陷。教育是弥补记忆自然缺陷的有效方式。记忆有不同的层级类型。不同的记忆类型有不同的意义。表面上看,现代学校教育是疏远记忆的,实际上不是疏远而是区别对待。学校教育在极端重视命题记忆的同时极力排斥个人记忆。命题记忆在学校教育中的膨胀沉淀出现代人外在化、应试化的“社会性格”,对个人记忆的排斥则导致个人记忆品质的退化。学校教育对两种记忆类型的失衡态度需要改变,重建教育与记忆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

关键词:记忆;学校教育;命题记忆;个人记忆;记忆品质



教育:在记忆与希望之间

——以自我同一性的显现为中心

李长伟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济南 250014)

摘 要:记忆被作为“术”来研究,但实际上,记忆直接关系到自我同一性的显现。进言之,凭借着自身意识,自我同一性成为内在记忆,这一内在记忆在反思的光照下成为可显的记忆,被把握在人的意识之中。由于人们常常忘记反思,不能常常回忆,于是就需要教育的介入,去培育反思和回忆的意识和能力。不过,就历史的现实的教育而言,记忆教育在记忆与认知、记忆与情感、记忆与责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妨碍了人们在反思回忆中将自我同一性显现出来,所以需要反思。人的未来与希望,是教育回忆的动力。教育需要站在未来与希望的立场上去展开反思性回忆。

关键词:自身意识;反思意识;自我同一性;记忆;希望



集体记忆与道德教育

章 乐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97)

摘 要:集体记忆是群体成员共同拥有的记忆,并非群体成员个体记忆的简单叠加,而是他们基于共同的文化工具所建构的关于群体过去的共同记忆,因此它不是关于过去的客观重现,而是基于当下对过去的重构。集体记忆不仅具有凝聚和认同的作用,还具有规范群体价值观和习惯、保存和丰富群体传统以及缓解个体和群体痛苦的作用。然而,集体记忆也涉及选择性遗忘和压迫等道德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道德问题,道德教育在发挥集体记忆的凝聚和认同作用时,还应通过对话建构“共享”的集体记忆,并培养学生集体记忆中的人类意识。

关键词:记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道德问题;道德教育



道德生活与知识生活:

教育与记忆的双重本质关联

吴元发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97)

摘 要:记忆表面上是个人的、自治的、出于理性的,实质上是被给予的、习俗性的、意见性的。由此值得追问:记忆与真理、道德具有何种关联,记忆与知识是何种关系。记忆具有意见与知识的双重面相,在教育上具有引导人过道德生活与知识生活的双重功能。因此,在教育中有必要保持记忆的意见与知识之间的张力,让个体记忆、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在教育中相互审视,遵守本体论与知识论的双重承诺。既拒绝记忆唯工具化,也反对记忆唯理智化,承认教育与记忆的双重本质关联。

关键词:记忆;教育;本体论承诺;知识论承诺;知识生活;道德生活



从“又红又专”到全面素养:

新中国“好教师”标准的政策变迁

王艳玲1   陈向明2

(1.华东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2.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四有好老师”是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追求。通过政策文本的历时性分析,回顾我国教师素质要求的政治变迁,探查“四有好老师”标准与我国已有教师素质要求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新中国好教师标准的变迁经历了“又红又专”、资质合格、能力胜任、素养超群四个阶段;好教师标准植根于我国社会各发展阶段的深层结构中,同时紧紧围绕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两大主线展开;教师职业道德概念逐渐涵盖政治觉悟、个人品德和教学伦理,成为对教师的全方位道德要求,同时,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业务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四有好老师”是对我国好教师标准核心内涵的承续。我国好教师标准的践履以及相关政策发展,需要高度重视教师专业意识的提升,促进教师的道德内化和自主发展,细化教师业务素质要求,并完善教师成长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四有好老师”;好教师标准;政治觉悟;教师职业道德;全面素养



从政策留人到发展留人:

合作交流的专业发展氛围可以留住乡村教师吗

李 琼1,2   何柯薇1   周敬天1  

1.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2.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西宁 810016

摘 要:探讨影响乡村教师留任的关键因素,包括乡村教师感知的合作交流氛围、有效专业发展和教学效能感,试图揭示影响乡村教师留任因素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采取分层抽样,选取我国中西部五个省市发展薄弱地区的1 643名乡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乡村教师感知的合作交流氛围、有效专业发展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留任意愿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的链式中介模型表明,乡村教师感知的专业合作氛围对其留任意愿的影响作用,是通过教师的有效专业发展与教学效能感作为完全的中介变量来实现的。因此,在乡村学校为教师创建合作交流的专业发展文化氛围,成为留住与促进乡村教师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乡村教师合作氛围;有效专业发展;教学效能感;留任意愿



大学生社会实践非经济效益的测评与提升路径

崔玉平  李智鑫

(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摘 要:在教育非经济效益理论框架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心理体验、社会适应、行为规范、人际交往、思政教育增效、学校声誉、未来亲社会行为7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用于测评大学生社会实践非经济效益水平。基于学生感受度的视角,利用长三角地区四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样本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非经济效益测评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非经济效益总水平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宁波大学;初次参与社会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实践参与度、前期培训、学校宣传程度、外界支持程度、基地建设完善程度显著影响社会实践的非经济效益。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非经济价值的提升路径可以包括建立实践育人共同体和社会实践联盟、加大前期培训与宣传力度、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励大学生深度参与、重视不同实践内容带来的收益差距。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非经济效益;测评指标



学校教研组织分布式领导力的测量及其类型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

郑 巧a   李凌艳b

(北京师范大学:a.教育学部; b.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875)

摘 要:学校教研组织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教育质量提升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分布式领导力理论,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北京市三所中学共79个教研组织的分布式领导力进行测量,两个测量维度下共提取了三个测量指标。“多领导者”维度可以通过“教师领导者占比”指标来体现;“互动行为实践”维度可以通过“组织活跃度”和“组织互惠性”两个指标来体现。79个教研组织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网状协作型、分散疏离型和条状互惠型。不同学校在组织类型的分布上呈现出了明显的校际特点。

关键词:教研组织;分布式领导力;社会网络分析;多领导者;互动行为实践



高中生科学学习观念发展现状测评

李秀婷  周 颖  刘君凡  马媛媛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科学学习观念指个体对学习科学的看法和理解,是指导学生外在学习行为的内部主观因素,测量学生的科学学习观念有助于从本质上发现并改善师生双方教与学上存在的问题。研究使用COLS量表,评估了高中生COLS的发展现状。通过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成功提取了量表的七因子结构,并进一步验证了“低阶COLS”与“高阶COLS”的二阶结构。又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一和高三学生的低阶COLS显著高于高二学生,这可能是中高考复习带来的影响;此外,随着每周课外接触科学时长的适度增加,高中生的COLS会得到优化。研究提示教师应注重知识间关系的梳理;在合理把控接触科学时长的前提下,家长应多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普活动。

关键词:学习观念;科学教育;信效度检验;非正式学习



2021—2035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资源

需求预测及风险预警研究

王 骏a   孙志军a   王佩琪a   李汉东b

(北京师范大学:a.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基地;b.系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合理预测学龄人口变动和教育资源需求,建立教育资源配置风险预警体系,对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对2021—2035年我国普通高中学龄人口数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以“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为标准,测算了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缺口,进而对教育资源配置风险警级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各类教育资源较高程度预警年份集中出现在2028—2034年,特别是2031—2033年;部分教育资源供给缺口较大,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学历教师、信息化资源和人员经费支出。研究建议持续关注和准确把握职普比等参数变化对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未雨绸缪,科学精准配置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特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信息化建设,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风险预警



个人本位的社会主义——刘咸炘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的创造性阐释

李晓美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是现代教育目的论上的重要论题。处理这一论题时,如今的教育理论教科书多采取折中调和立场。与之不同,刘咸炘在继承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个人主义”与“社会本位”二论之偏弊,创造性地提出了“个人本位的社会主义”之论断,堪称继往开来以创新中国教育理论之典范。“个人本位的社会主义”主张个人是无限时空关联中的一个点,纵向贯通祖先后代,横向连贯家国天下,因此教育要从个人的自我完善做起,以个人达于社会。“社会本位”和“个人主义”则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此即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之争的根源所在,概念间的混淆也导致了当代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之争的偏谬,因此,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当以“个人本位的社会主义”为准。

关键词:刘咸炘;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个人主义;社会主义



《十人委员会报告》与美国中学课程价值平等理念的提出

杜光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6)

摘 要:1893年11月,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对外发布了《十人委员会报告》,这份被誉为美国中等教育史上第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报告,拉开了美国中学课程改革的大幕。在我国,关于《十人委员会报告》的研究整体上较少,迄今为止还未有从“中学课程价值”的视角对报告进行的专门研究。《十人委员会报告》对20世纪美国中学课程变革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现代学术课程与古典课程具有价值平等的理念,这一理念对于中学随后开设更多的学术课程来打破古典课程在中学所占据的统治地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接下来更多的学生通过接受更完整的中学教育而受益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十人委员会报告》;公立中学;课程方案;课程价值



【更多内容  扫码关注】


联系电话:

010-58805288

投稿网址:

xkjy.chinajournal.net.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