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教育学报》2022年第3期目录

教育学报 教育学报 2023-08-28



目 次



学校发展的伦理审视

陈建华(3)

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榜样概念

刘凤娟(15)

教育惩罚的意义系统与“有意义惩罚”的实现

徐 俊    王 真(25)

教育惩罚的理性进路:回归教育性

张琼文(36)



对学习中心教学论的质疑与批判——兼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王芳芳(47)

论教学限度

焦会银(58)

一个“设计迷”的转变之旅——俞子夷设计教学法实验的历史考察与价值审视

方超群    周 勇(70)



乡村小规模学校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的师资难题及其治理——基于共享发展的思路

杨卫安   岳丹丹(82)

教育治理视域下上海市义务教育委托管理的审思

朱  丽(93)



0~3岁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服务机构的需求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基于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数据

秦旭芳    宁洋洋(103)

已婚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基于全国12城市的调查研究

王晓焘    徐  迟(117)



家长如何参与预防与干预校园欺凌——基于多个英文数据库范围综述的证据

张香兰   车钰莹   宋 颖   谭林林(130)

学校氛围对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影响机制研究

何二林   叶晓梅  毛亚庆(144)



“生于南洋”与“留学西洋”——林文庆、李登辉等的现代大学理念及其侨易背景

叶  隽(159)

归途1949—1955:中国留美学生的回国之路

杨家榜   谢长法(172)

彼得·拉米斯与印刷技术时代的教育变革——媒介技术作为一种“元认知”框架

郭文革(184)

早期伯明翰学派与教育的文化研究

李  丽(196)



  摘 要   



学校发展的伦理审视

陈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学校改革通常都打着发展旗号,但发展本身并非天然合理,对发展问题需要从伦理角度加以审视。目前学校发展措施中存在着一系列伦理问题,原因在于发展主体不同,导致不同利益抉择;发展本身存在歧义,导致路径选择迷茫;发展目的产生异化,导致价值取向偏差。学校改革措施中存在“反发展”现象,主要表现为透支发展、虚假发展和粗放发展,它们严重地扭曲了学校的真正发展,要解决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其一要考虑回到教育原点,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本质;其二要关注发展的真正目的,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其三要消解教学功利化,掌握合适的教育方法;其四要克服利益分割,促进协调发展;其五要推进教育公平,共享发展资源。

关键词:发展;学校发展;“反发展”;发展伦理;发展目的



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榜样概念

刘凤娟

(暨南大学 文学院哲学研究所,广州 510632)

摘 要:学界对康德道德教育中的经验性榜样有较多研究,而对纯粹榜样的关注较少。但这两种榜样概念都构成其道德教育理论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并且两者之间具有统一性。经验性榜样发挥作用的方式是由外而内的,并且超出了个体的局限性。其教育意义不在于直接使人们效仿,而在于鼓励,使人们看到道德的可行性。纯粹榜样就是纯粹理性之中具有道德上完善性的存在者的理念,其作用方式是由内而外的,通过直击人心而引导其效仿和向善;但这种功能局限于个体自身内。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这两种榜样需要相互协作。这表现在,纯粹榜样充当了经验性榜样的目的,经验性榜样则是纯粹榜样的手段;它们在教育历程中可以达到历史性的统一,共同实现着道德教育中关于人性完善的目标。关键词:康德;道德教育;榜样;道德



教育惩罚的意义系统与“有意义惩罚”的实现

徐俊1  王真2

(1.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2.浙江外国语学院 教育学院,杭州 310012)

摘 要:在“惩罚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成为基本共识后,需要进一步讨论这种正面的教育意义“是什么”以及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惩罚(教育惩罚)应当“如何做”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的首要障碍在于“惩罚”是人类社会里一个非常古老的现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被包裹上了许多层不同的意义。通过历史和文献梳理,可以初步区分出七种不同意义的惩罚:作为后果的惩罚、作为管控的惩罚、作为报复的惩罚、作为弥补的惩罚、作为立威的惩罚、作为纪律的惩罚和作为荣誉的惩罚(惩罚的“最高境界”)——其中的六种意义同“作为警示的惩罚”共同构成了“教育惩罚的意义系统”(惩罚可能具有的正面教育意义)。在教育中实现“有意义惩罚”可以遵循三条“意义原则”(正面意义原则、丰富意义原则、高级意义原则)与两条“准备原则”(意愿准备原则、基础准备原则)。关键词:教育惩罚;教育惩戒;教师权威;纪律;有意义学习



教育惩罚的理性进路:回归教育性

张琼文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作为一种规范性手段,“惩罚”在教育领域的使用,离不开对“教育”特性的分析。教育活动的价值意向性决定了惩罚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和效果预设,教育对象的主体特殊性决定了惩罚需要合乎伦理要求,并遵循儿童的身心规律。基于此,在理论层面须进一步明晰教育惩罚的存在价值,并廓清其使用限度。从客观形式上,惩罚依据教育规范发生并确保其公正性,起到维持教育秩序的作用;从主观认识上,惩罚遵循“理性人”假设,指向学生的责任判断意识。但教育惩罚作为一种否定干预手段,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十分有限,在实践中也常常因使用不当而面临合理性丧失的危险。因此,教育惩罚的使用需要小心谨慎,遵循教育规范的发生逻辑与儿童的认知情感规律,使之使用更为恰当。 关键词:教育惩罚;规范;儿童;教育性



对学习中心教学论的质疑与批判

——兼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王芳芳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成都 610068)

摘 要:学习中心论是近年来教学论的主导理论,在肯定其贡献的基础上,对该理论的立论依据和核心论点进行分析和质疑,发现在教与学关系的解释方面,“主体教育思想”“新基础教育论”和“生本教育思想”难以支撑学习中心论。学习中心论存在消解教师主体性导致师生关系异化、限制教师教的实体价值、固化教学活动结构等缺陷。“学习中心”并不能彻底消除长期以来我国课堂“讲授中心”带来的教与学分离问题,摒弃二元对立思维,结合教学过程的动态连续性,重建教与学在教学世界中的共在与交融关系,推动师生与具体教学情境之间进行积极地反思性对话,是构建教与学紧密和谐关系的基本途径。关键词:学习中心论;讲授中心;教与学关系



论教学限度

焦会银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

摘 要:万物皆有限度,失度则乱,过犹不及。教学限度指教学预设与教学应然状态之间的契合程度,是对“可教与不可教”“牵手与放手”等问题的审思,具体可分为失度教学、适度教学、过度教学三个层次,教学职责、教学呈现、教学规训、教学评价四种表现形式。教学限度的廓清能在主体论层面帮助师生挣脱平庸之恶的“摆置”,获致自由发展;在价值论层面矫正过度追求确定性的教学价值取向,涵育学生智慧;在方法论层面重审外域理论,构建具有东方气韵的教学论研究范式。教学限度的自觉与践行需要管理部门、理论研究者、教师通力合作,营造“教学共通感”;需要教师弱化教学规训,在教学呈现中为学生适当提供“迷失的机会”,还要拓展教学评价,兼顾学生发展的“情感逻辑”。关键词:教学限度;适度教学;教学自由



一个“设计迷”的转变之旅

——俞子夷设计教学法实验的历史考察与价值审视

方超群   周勇

(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上海 200062)

摘 要:俞子夷是民国时期设计教学法实验的代表人物,但其对设计教学法的态度经历了从认可到怀疑的转变过程。他积极引入设计教学法,意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纠补讲授法僵化死板之弊端。但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完全依凭儿童自发兴趣来选择设计主题,易流于低水平重复,学生也不能获得真实进步,于是从教师引导、学科指向、技能训练、课程整合等四个方面加以改进,实现了设计教学法的本土改造。但他最后又怀疑设计教学法的效用,是因其背后所蕴含的“儿童中心”理念与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相冲突。俞子夷的“转变”带来的启示在于:学校从来不是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学校教育不能一味追求回归儿童生活、倡导自主学习等种种教学新模式而遗忘其基本使命。关键词:俞子夷;讲授法;设计教学法;深层困境;学校教育



乡村小规模学校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的师资难题及其治理——基于共享发展的思路

杨卫安   岳丹丹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长春 130024)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自然减少,乡村学校出现小型化趋势。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性缺失等难题,影响了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的实现。传统小规模学校独立配置教师的思路面临多重障碍,难以有效解决课程开设问题。共享发展模式打破了师资配置的学校边界,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依据共享发展的思路,在治理路径上要以“一专多能”培养的教师作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基石,完善区域内教师交流、走教制度,并把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同时,通过建立教师“县管校用”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健全促进教师共享交流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和强化考核监督机制,为学校教师交流共享提供保障。关键词:乡村小规模学校;共享发展;课程“开齐开足开好”;教师配置



教育治理视域下上海市义务教育委托管理的审思

朱丽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上海 200031)

摘 要:十多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委托管理为推进上海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委托管理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援机构(学校)、受援学校以及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等多个主体进行协同治理,各主体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不同主体协同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治理风险,包括委托管理各主体的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可能导致各方责任模糊;教育中介机构的准入机制不够完善,其专业性难以保障;托管双方对共同利益认识不清,可能降低托管的效能。治理风险的客观存在需要加强政府的元治理,主要表现在政府元治理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基本价值取向,政府元治理以简政放权为基本前提,政府元治理以机制保障为基本策略。关键词:委托管理;协同治理;治理风险;元治理



0~3岁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服务机构的需求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基于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数据

秦旭芳    宁洋洋 

(沈阳师范大学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沈阳 110034)

摘 要:托育服务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民生领域主要矛盾之一,为廓清托育服务供需匹配的基本情况,采用选择实验法,抽取我国华东地区0~3岁婴幼儿家长2 968名与东北地区婴幼儿家长2 045名,对其进行参与托育服务机构的需求偏好、偏好异质性及支付意愿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两个地区家长的托育服务方案要素侧重不同;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家长对托育服务课程的偏好存在差异;华东地区家长最愿意为服务课程属性购买托育服务,每月可支付1 654元,东北地区家长则更愿意为公办机构属性进行消费,每月可支付1 867元。基于此,提出加强政府主导职能与投资力度、优化地域特色资源布局、增进保教质量的建议,以促使托育服务良性发展,平衡供需难题。关键词:选择实验;托育服务机构;0~3岁婴幼儿家长;支付意愿



已婚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

基于全国12城市的调查研究

王晓焘1    徐迟2

(1.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南京 210097;2.香港城市大学,香港)

摘 要: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进程中进行独生子女和同龄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但是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独生子女的出生家庭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并进行子女教育,应该对生育家庭阶段的已婚独生子女进行关注。因此对已婚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教育投入进行研究。由于家庭教育投入中常常含有祖辈的支持,将三代家庭纳入研究视野。通过对“中国12城市育龄青年调查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父亲的兄弟姐妹数量越少,则孩子越可能得到更多的教育投入;而与自己父母共同居住的独生女,也能为孩子提供相对更多的教育投入。表明家庭资源稀释理论在中国三代家庭的意义,也表明在成家立业之后,独生女仍然可能占据某种优势。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生育家庭;教育投入



家长如何参与预防与干预校园欺凌

——基于多个英文数据库范围综述的证据

张香兰   车钰莹   宋 颖   谭林林

(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烟台 264011)

摘 要:家长参与在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小学家长应如何参与预防/干预校园欺凌,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运用范围综述方法,对7个英文数据库中家长参与校园欺凌预防/干预研究的18篇文献进行审查,发现家长参与校园欺凌预防/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家长培训、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家长参与学校反欺凌政策制定和反欺凌课程实施、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引导家长为旁观者儿童提供干预策略以及作为活动主体参与学校反欺凌项目等。基于此,我国中小学在开展反欺凌工作时,应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为其提供反欺凌资源,开展家长教育。关键词:校园欺凌;家长参与;预防与干预;中小学;范围综述



学校氛围对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影响机制研究

何二林1  叶晓梅2  毛亚庆3

(1.上海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上海 200444;2.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3.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学校氛围是影响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的重要因素,积极的学校氛围是建设安全校园的重要保障。以6 176名西部小学生为样本,考察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整体上看,积极的学校氛围能够减少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状况,其中同伴关系环境能显著降低留守儿童的言语欺凌、财务欺凌和身体欺凌状况。同时学校氛围的影响效应在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的留儿童群体中呈现显著差异,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亲子支持环境能显著降低言语、财务以及身体欺凌。进一步发现积极的学校氛围能增强留守儿童的校园归属感,进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现象。因此,学校要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紧密的亲子关系,建设预防校园欺凌安全的学校物理环境,完善防治校园欺凌的家校合作与社区监护机制,减少校园欺凌。关键词:学校氛围;留守儿童;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



“生于南洋”与“留学西洋”

——林文庆、李登辉等的现代大学理念及其侨易背景

叶隽

(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  上海  210093)

摘 要:选择生于南洋、献身中国教育的两位私立大学校长林文庆、李登辉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他们的现代大学理念,尤其关注他们作为实际上的创校校长而不得不担负起的开辟性任务。至于生于南洋的其他重要人物如辜鸿铭、伍连德、宋旺相等也会在适当时候进入讨论范围,由此凸显作为文化背景的“生于南洋”,同时借助侨易学理论,分析他们作为现代留学生表现出的文化理想,尤其是留英、留美路径的细微区别。同时强调二元模式形成的“相辅相成”,即中国现代大学办学过程里实际上存在的一种“君臣关系”:开创者与主持者的唇齿相依。譬如在厦大是陈嘉庚—林文庆的二元关系,在复旦是马相伯—李登辉的二元关系,这二者与在南开的严修—张伯苓关系都是相吻合的。这种私立大学的特殊现象,其实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大学发展史上的多元景观之“风景这边独好”。关键词: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林文庆;李登辉;南洋背景;大学史



归途1949—1955:中国留美学生的回国之路

杨家榜   谢长法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摘 要:新中国成立伊始,在中国的争取和美国别有用心的支持下,中国留美学生掀起了回国的热潮。但是,中国留美学生的大量回国并没有给美国带来预想的效果。于是,美国转而对中国留美学生的回国权利进行了限制。经过三个阶段的艰难谈判,美国最终撤销了对所有中国留美学生的回国限制,并在1955年发表的中美侨民声明中承诺保障包括留美学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侨民的归国权利。在中国政府与美国进行交涉的同时,被扣留的中国留美学生也采取措施同美国当局进行了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斗争,表现出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关键词:中国留美学生;留美学生归国潮;日内瓦会议;中美侨民声明;爱国主义



彼得·拉米斯与印刷技术时代的教育变革

——媒介技术作为一种“元认知”框架

郭文革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彼得·拉米斯“开启了标准化课堂教学与畅销教科书的时代”,被誉为“古登堡时代的教育先锋”。为了解读印刷技术与拉米斯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打破传统的二元认知论框架和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分类体系,在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媒介环境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媒介技术影响人类认知的“元认知”框架;并按照这个框架,解释了拉米斯如何顺应印刷技术的特征,改革旧的“三艺”课程,提出新的教科书“编写范式”和教学方法,推动了印刷技术生态下新的教育“实践体系”的创建。这个扩展的“三个世界”框架,也为人工智能、元宇宙提供了一个容身的空间。关键词:彼得·拉米斯;媒介技术;“元认知”框架;教学方法;实践体系



早期伯明翰学派与教育的文化研究

李丽

(杭州师范大学 经亨颐教育学院,杭州 311121)

摘 要:早期伯明翰学派开创的英国文化研究所蕴含的教育意义长期以来被遮蔽,但是,恰恰是这项被遮蔽的教育研究,在英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早期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勾连着英国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演变的历史,牵系着二战后英国社会变迁的特殊语境,引领着“新左派”知识分子寻求工人阶级解放的理想。早期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提升了作为文化实践形式的工人阶级教育在工人阶级解放事业中的地位和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贯穿了之后的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并对英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关键词:早期伯明翰学派;成人教育;工人阶级文化;教育的文化研究



【更多内容   扫码关注】



联系电话:

010-58805288

投稿网址:

xkjy.chinajournal.net.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