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教育学报》2024年第4期目录和摘要

教育学报 教育学报
2024-09-04



苏格拉底对话式口语传统的教育意蕴

周廷勇(3)

对苏格拉底德性是否可教的误读与澄清

倪 艳(14)


以歌化育 以文化成——共生教育视域下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文化解析

闫若婻(27)

轻松、否定与再生——学校中笑的含义与意义初探

罗展翔(37)


中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伪论证”:表现、症结与破解之道

高潇怡  李亭亭(50)

论教师的学科实践

王永明  王飞(64)

教学共鸣的内涵、发生机制与促成策略

赵明洁  李如密(76)


工作伦理的式微与高等教育的变革

林苗羽  王建华(88)

“双一流”高校教师延迟退休制度的潜在风险与治理路径——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金 晨  李阳杰(100)

西方大学教学学术的合法化困境与转型方向

熊和妮  王晓芳(1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与调整向度——基于支持联盟框架的分析

蒋建华  冯 力  晋家洪(126)

论“政府—市场”关系视角下中国校外教育培训的发展

方晓田(140)


研究范式转型能促进我国教育类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吗——基于2010—2020年6种教育类CSSCI来源期刊文章研究方法的计量分析

胡咏梅  潘慧凡(153)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 超  叶林祥(172)


近代翻译文学:教育观念转变的“引擎”

李 震(184)

从同文馆到北京大学: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考论

宋 雪(195)




摘 要


苏格拉底对话式口语传统的教育意蕴

周廷勇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与晦涩式口语传统的对话,苏格拉底明确界定了说话、思想、存在和真实的本质关联,认为思想是心灵就某个关注对象自己跟自己的谈话。与演说式口语传统的对话,苏格拉底批评智者的演说术消解了说话的求真本质,破坏了说者和听者之间的伦理和自由关系,败坏了年轻人的灵魂。他认为说话与伦理、正义和德性关系重大。苏格拉底在对话式的哲学生活中向人们表明什么是好的对话,何以通过对话省察自己内在心灵,引导他人,进而走上追寻真实、理性和德性的思之道路。苏格拉底对话式口语传统与教育是同构耦合的,是本真教育的显现和在场,为教育准备了求真向善的基底。对置身于媒介丛林中的教育来说,苏格拉底对话的启示是,在寻求媒介与说话和对话的深度融合之中将学校营造为精神世界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逻各斯;演说术;苏格拉底对话;口语传统;教育意蕴


对苏格拉底德性是否可教的误读与澄清

倪艳1,2

(1.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2.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23

摘 要:有不少学者提出苏格拉底的德性可教命题充满悖论,理由是苏格拉底反对从实践()获得德性。然而从的古希腊文原义出发,所指的并不是“实践”而是“训练”,那么学者们基于“实践”推导出的结论就不可靠。基于苏格拉底的哲学立场可知,他的结论实际是:真正知识的德性可教,非知识的德性不可教。且结合柏拉图的诸多早中期对话,发现苏格拉底不但没有否认通过实践可以获得德性,而且认可通过训练可以获得德性。苏格拉底的德性教育不只是一种启发式教育,更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训练”的过程。对的词义追溯和文本分析可知,《美诺》中的德性可教并非矛盾,由此澄清了苏格拉底对理性训练的重视和对实践的真实态度,回归到苏格拉底德性可教的本意。

关键词:苏格拉底;德性可教;实践;训练


以歌化育以文化成

——共生教育视域下中国民歌育人价值的文化解析

闫若婻1,2

(1.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南京 210023;2.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0)

摘 要:共生教育在我国作为民族文化与教育的理论范式,旨在探讨教育中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共生融合的图景。中国民歌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活态基因,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美育资源。共生教育理论视域下中国民歌具有历史性、地域性、艺术性与民族性的文化特性,具有人与自然共生之维、人与文化创新之维、人与社会和谐之维、人与历史传承之维的多维育人价值与文化意蕴。对此,应通过构建民歌教学的内容体系、创设民歌审美空间、参与民俗节庆仪式、重视家庭文化传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重构中国民歌育人价值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共生教育;中国民歌;育人价值;文化特性


轻松、否定与再生

——学校中笑的含义与意义初探

罗展翔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教育者与教育学者对待笑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害怕它扰乱秩序,一方面又害怕丧失了笑的教育。根据“笑”的张力理论定义,笑是笑的事情中差异与同一并存的张力化归于无在主体引起的反应。根据定义中“笑”的含义可将笑分为轻松的笑、纯然否定的笑和再生性的笑。通过张力理论考察笑发现,笑在教学中的应用依靠了其提供的模糊与安全,学校中否定性的笑追逐着虚无,学生反抗权威的笑的背后可能有隐藏的内容,以及教师可以通过笑建立起被承认的教育权威,以此重构师生关系。再生性的笑是将笑者自身作为对象的笑,它具有教育的严肃性。人的有限性的笑是再生性的笑的一种,它是一种值得培养的笑。

关键词:笑;模糊;权威;再生性;师生关系


中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伪论证”:表现、症结与破解之道

高潇怡 李亭亭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将科学论证引入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类似科学家经历的论证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实现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重要素轻知识”“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协商”的“伪论证”现象层出不穷,科学论证面临认知性、认识性和社会性多重特征的缺位。科学论证的概念分歧与理性失调,评价标准对实践的裹挟以及教师教学惯习的束缚,是“伪论证”现象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推动科学论证回归本真,迫切需要从科学实践的视域理解论证的意义,构建科学论证概念框架,创设真实的科学论证环境,同时寻求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科学教学;科学论证;科学实践;伪论证


论教师的学科实践

王永明  王 飞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济南 250014)

摘 要:从学生角度阐释学科实践固然合理,但要使其在现实中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还需要从教师视域考察和理解学科实践。缺乏教师深度参与的学科实践,常常出现虚、假、窄、浅表、外化等问题,难有实效。因此,教师亦需开展学科实践。教师的学科实践与学生视角阐释的学科实践有联系但也有区别。教师的学科实践是教师基于自己的学科学习和生活实践,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学科学习和生活实践的过程。教师学科实践的展开机制包含了学科的实践化、实践的课程化和课程的一体化三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个环节。教师顺利开展学科实践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即合理认识自我、课程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展开学术化的生活实践和掌握有效的课程转化技术。

关键词:学科实践;教师的学科实践;学科课程;生活实践;学科教学新生态


教学共鸣的内涵、发生机制与促成策略

赵明洁1  李如密2 

(1.西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院,成都 610200;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摘 要:教学共鸣是师生精神交往的一种主体间思想和感情默契、和谐的互动过程及其所达成的完满状态。该概念既揭示了师生作为平等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感知和理解,又为基于差异和不确定性的彼此回应进行了合理注解。教学共鸣的发生需要知觉、同感和回应三种主体性活动的协同配合:具身性的知觉是教学共鸣发生的前提;自发性的同感是教学共鸣发生的关键;持续性的回应是教学共鸣发生的保障。由此,根据知觉、同感与回应三种主体性活动的特点给出促成教学共鸣从理想转化为课堂实践中真实发生的三种策略:保留教学张力,利用反差与暗示推动情绪起伏的知觉策略;自发转换视角,从类比关联中寻找共鸣点的同感策略;彼此吸纳转化,在相呼相应中实现视域融合的回应策略。

关键词:教学共鸣;知觉;同感;回应


工作伦理的式微与高等教育的变革

林苗羽 王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工作即正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主义的盛行,工作伦理正在式微。一方面,由于体面工作机会的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得不去从事一些原本不需要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工作,导致受高等教育的经历与工作世界的关系愈加畸形。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对工作的取代和无意义工作的产生加速了“后工作时代”的到来,致使人们被工作奴役,成为廉价的劳工,同时也使高等教育沦为生产“工作机器”的“工厂”。为了避免人们在今后沦为“剩余”的劳动力,高等教育必须做出革新,通过传授给人们以更实用的通用技能并赋予工作以意义,从而为构建新社会契约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工作伦理;消费社会;后工作时代


“双一流”高校教师延迟退休制度的潜在风险与治理路径——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金晨1,2   李阳杰1,2

(1.杭州师范大学 经亨颐教育学院,杭州 311121;2.浙江省新型重点培育智库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杭州 311121

摘 要:随着全社会退休政策改革的推进,高校原已实施的延迟退休制度面临调整。基于国家层面与“双一流”高校共78份退休管理文件,结合26名“双一流”高校年长教师的深入访谈,采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研判当前“双一流”高校实施延迟退休制度的潜在风险。一是制度规定的退休年龄节点与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二是教师延迟退休管理中刚性规则泛化,且呈现科研一元性的价值取向,导致高校年长教师学术劳动的“异化”;三是教师在延迟退休期的职责被固化,无法适应教师对年龄角色的期待。上述发现揭示了高校教师延迟退休制度潜在风险背后,生产性老龄观与积极老龄观的博弈。为此提出三方面的治理路径:丰富延迟退休制度的“年龄集合”、拓展高校年长教师的“权利象限”、重塑高校年长教师的“人物画像”。

关键词:退休政策改革;“双一流”高校;学术职业;延迟退休;新制度主义


西方大学教学学术的合法化困境与转型方向

熊和妮1 王晓芳2

(1.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广东深圳 518172;2.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深圳 518060

摘 要:教学学术在西方大学组织情境与学术话语中面临合法化困境。教学学术在学科认同上难以获得主流学术共同体的接纳,遭遇大学组织的制度性排斥与边缘化,学术身份认同也陷入矛盾冲突的尴尬境地。合法化困境或可归因于教学学术蕴含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双重属性,而两者难以兼容却又杂糅纠缠。这突出地反映为教学学术的概念争议与泛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质量标准体系建构的两难困境。为了摆脱合法化困境,大学教学学术的转型势在必行,而其关键点在于从融合走向区分,构建实践取向的教学学术与研究取向的教学学术两条可能的合法化路径。

关键词:教学学术;合法化困境;转型方向;西方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与调整向度——基于支持联盟框架的分析

蒋建华  冯 力  晋家洪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依靠,探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有助于总结政策演进历程中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教师培训政策调整的方向。运用支持联盟框架对41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核心信仰呈现出外延逐步扩大、适应教育变革、整体素质与专业发展并重等特征,次要信仰呈现出培训模式多元化、培训理念人本化、培训技术不断进步、培训工作规范化与精细化等特征。结合政策取向学习、外部因素与内部震荡等变迁因素,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呈现出伴随着信仰体系的变化而变化、内部震荡引起核心信仰变化、政策取向学习引起次要信仰变化、外部因素是政策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的变迁逻辑。为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调整向度,需要升华教师培训的信仰体系、优化教师培训的具体措施、加强教师培训的主体交流、推进教师培训的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政策变迁;支持联盟框架;教师培训;信仰体系


论“政府—市场”关系视角下中国校外教育培训的发展

方晓田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重庆 400031)

摘 要:中国校外教育培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围绕校外教育培训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及作用的论断,主要囿于西方的政府与市场关系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国家性质决定了校外教育培训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本质特征。中国校外教育培训伴随改革开放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进,经历了19781991年“政府开放市场”的萌芽发展期,1992

2002年“政府放开市场”的稳定发展期,20032020年“政府激励市场”的高速发展期,2021年至今“政府约束市场”的转型发展期。政府与市场关系呈互融共生的动态演进过程,诠释着中国特色。步入新发展阶段,应把握校外教育培训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共生性和演进性规律,充分认识二者互动的中国特色,发挥有效市场配置校外教育培训资源作用,并更好发挥有为政府作用。

关键词:中国校外教育培训;政府作用;市场作用;资源配置


研究范式转型能促进我国教育类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吗——基于2010—2020年6种教育类CSSCI来源期刊文章研究方法的计量分析

胡咏梅1 潘慧凡2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首都教育经济研究基地,北京 100875;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80

摘 要:20102020年教育类6CSSCI来源期刊文章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不同研究方法对教育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效应,同时采用断点回归模型估计研究范式转型对教育类期刊影响力的净效应。研究发现,全国首届实证研究论坛举办之后的5年(20162020)相比举办之前的5年(20102014),我国教育类重要期刊文章中定量研究文章数量占比、定量文章中含有计量模型的文章数量占比以及计量模型文章中采用因果推断方法的文章数量占比等均有明显提升;研究范式的实证转型显著正向影响教育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研究方法向含有计量模型的定量研究转型显著提升教育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由此建议继续推进教育研究范式的实证转型,重视基于理论分析的建模,并采用多种因果推断方法,开展更为严谨的教育实证研究,进而推动国内教育研究水平迈向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教育类期刊教育实证研究;研究范式转型;断点回归模型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超1,2  叶林祥3

(1.南京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2.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 3111213.南京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南京 210023

摘 要:利用最新一轮开展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测量了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及其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利用子代-父辈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列联表,发现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呈整体上升趋势,结构性流动率高于循环性流动率,教育向上流动趋势明显;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结合逐项回归思想发现父亲对子代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效应高于母亲,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每提升1年,子代接受学历教育年限数将提高0.31年和0.234年;对性别做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性对父亲受教育程度的依赖性更强,男性则对母亲具有更强的依赖性,而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代际流动;教育代际传递;城镇居民;公共教育扩张政策


近代翻译文学:教育观念转变的“引擎”

李震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

摘 要:鸦片战争以降,西学翻译和教育变革成为国人呼声最高的两剂救亡药方。对于翻译中伴随的异质性,如何作用于教育转型的进程,进而引领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值得寻绎。潮水般涌入华夏大地的泰西文学,促使近代人才观不断位移,各类译著中的西方人物,焕发出别具一格的魅力,为国人树立了一种新型人才“标杆”。西方教育小说中的教师,呈现出与传统中国教师截然不同的面相,成为形塑崭新师生关系的直接资源。在翻译小说的浸染之下,通俗文学逐渐深入人心,并在课堂上下、校园内外枝蔓攀升、花蕊广播。国人的知识结构在翻译文学的影响之下进行重组,中国教育模式得以吐故纳新,新的教育生态也逐渐建构起来。

关键词:近代翻译文学;教育观念;人才观;师生关系;通俗教育


从同文馆到北京大学: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考论

宋雪

(山东大学 文学院,济南 250100)

摘 要:从晚清到民国,“Peking University”的指称对象先后包括京师同文馆、汇文书院、京师大学堂、私立燕京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五所驻京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国立最高学府,也有私立教会学校。虽然部分属于非正式名称,但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语言概念的重叠带来话语表达中的歧义,同时也投射出多元复杂的历史图景。依据档案、报刊、辞书、回忆录等材料,返回历史现场,梳理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的生成和流变,从中考察新式教育的引入、中西观念的互动及文化空间的形成,有助于探求译名背后的知识建构、教育转型与社会变迁。

关键词:Peking University;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概念史;教育转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教育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