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3月3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在德国,这对年轻的兄妹,重要性为何能超过了巴赫、歌德、俾斯麦、爱因斯坦?

李大虾 互联杂谈14 2019-05-12


作者授权转自六百击

国家从来就不是目的,唯有当他成为让人类实现目标的条件时,他才具有重要性....人类的目标不外是提升个人的力量来促成进步,如果有任何国家体制阻挠个人内在力量的发挥、妨碍思想的进步,即使她的思虑再细密、结构再完备,她还是有害而无用的。

——白玫瑰的第一份传单




2003年,德国一个电视台评选出十个最重要的德国人,其中绍尔兄妹所得票数超过了巴赫、歌德、古腾堡、俾斯麦、勃兰特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位列第四。


仅仅二十多岁的苏菲.绍尔和她的哥哥汉斯.绍尔究竟做了什么,竟能超越这些伟大的音乐家、文学家、发明家、科学家和政治家。


| 苏菲.绍尔


他们既非天才,更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却是20世纪最有道德勇气的启蒙者。


在暴力压制、邪恶反人类的纳粹独裁下,许多德国人被洗脑加入到灭绝人性的屠杀和暴力中,更多人是纵容暴行的沉默者。


在这样的处境下,绍尔兄妹和他们的同伴成立反抗希特勒独裁统治的“白玫瑰”组织。


他们大都是慕尼黑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也是一群基督徒,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神学和哲学。


面对纳粹,白玫瑰反对以暴制暴,而是致力于对抗邪恶的纳粹意识形态,用传单来觉醒民众的良知和自由意识。


白玫瑰的传单广泛引用圣经、亚里斯多德、和诺瓦利斯,另外也包含了哥德、弗里德里希·席勒的言论。


他们猛烈地抨击着纳粹独裁及其暴行,大胆地歌颂着自由和良知,倡导信仰自由和舆论自由。


白玫瑰冒着极大的危险将传单寄往各个城市和人群,他们也明白民智启蒙者所要负上的代价,苏菲.绍尔说“如果千万人记得我们的牺牲而觉醒并有作为,我的生命又何足惜?”


当绍尔兄妹散发第六份传单时,遭到盖世太保逮捕,2月22日受审宣判死刑,数小时后二人便被送上断头台。


去世时,苏菲.绍尔只有22岁,她的哥哥汉斯.绍尔只有25岁。


| 第六份传单


他们去世之后,第六份传单的副本被赫尔穆特·詹姆斯·冯·毛奇偷运出德国,通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了英国,这份传单被盟军改名叫慕尼黑学生宣言,最终盟军通过飞机将无数传单从空中洒向德国,自由和和平的火种撒入了无数德国人的心中。



这份传单发出的力量无法估量,大屠杀史家 Jud Newborn说“你不能衡量这种抵抗运动对于催动政权垮台的作用,白玫瑰的确有更大象征意义,但这也是重要的作用。”


| 汉斯.绍尔


在邪恶面前,为何大多数人都在沉默,绍尔兄妹何以有如此敏锐的洞见和强大的道德勇气?


这个疑问同样留给了德国导演马克·罗特蒙德:


当年,包括我祖父母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德国人,面对纳粹暴行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我希望对这种现象进行剖析。


于是马克·罗特蒙德将绍尔兄妹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创作了《希望与反抗》(又名帝国大审判)。


本片获奖无数,荣获2006年德国电影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柏林影展(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评审团大奖)、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




-01-   为启蒙铤而走险


电影主要聚焦于绍尔兄妹被抓前后的故事。


1943年,德国陷入到与苏联的苦战中,白玫瑰起草了第六份传单,宣扬独裁反动的纳粹必将失败。



此前的五份传单都是通过信件秘密邮寄到各个城市,这一次,汉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直接将传单散发到慕尼黑大学里,希望通过这份传单,在学校掀起和平反战的浪潮。


白玫瑰其他成员觉得太危险,不同意汉斯的想法,但是汉斯的妹妹苏菲大胆地支持了自己的哥哥,并决心参与到此次行动中。


最终,白玫瑰决定放手一搏。


1943年2月18日,汉斯和苏菲在学生上课前来到慕尼黑大学主教学楼,手上提着装满传单的箱子,他们迅速将传单放在教学楼的各个角落。



苏菲甚至在主楼光明殿二层向下抛撒传单,校工史密特看到之后迅速举报,盖世太保立即予以逮捕。



-02- 审讯


电影花了大部分篇幅来表现纳粹对绍尔兄妹的审讯,尤其着重表现对苏菲的审讯。


审讯苏菲的纳粹官员是经验老到的摩尔。



摩尔系着酒红色的领结,拥有一副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睛,仿佛什么事情都难逃他的双眼。


他的形象气质很像《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只是少了份邪气,多了份严肃。



面对这样的对手,苏菲的处境令人担忧。


摩尔对苏菲的审讯一共进行了四次,从思维的对抗一直走向世界观的争辩,导演借着审讯深刻地剖析了纳粹的邪恶意识形态,并揭示了苏菲道德勇气的根源。


第一次审讯中,摩尔想尽一切办法想要让苏菲承认她是主要参与者,面对经验老到的摩尔,苏菲表现的非常淡定。


苏菲坚称自己只是路过,那些传单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也从来都不关心政治。


苏菲的回答滴水不漏,摩尔虽然强势,却抓不到苏菲的把柄。


正当苏菲要等到释放令的时候,摩尔在他们的家中发现了端倪,在汉斯家中的抽屉里找过非常多的邮票以及一把手枪。


于是苏菲面临第二次审判,摩尔向苏菲盘问了所有的疑点,苏菲依旧很聪明地解释了所有的疑点,虽然有些牵强,但是没有很明显的破绽。


从苏菲身上得不到更多的信息,最终,摩尔告诉苏菲,她的哥哥汉斯已经认罪,并称所有一切都是他自己所为。


苏菲和汉斯的供词有很大的出入,苏菲最终认罪,承认她也参与了这次行动。


摩尔很清楚几千份传单的印刷、邮寄不可能单靠绍尔兄妹来完成,摩尔通过调查相继抓捕了白玫瑰的其他成员。


只是还缺少直接的证据,摩尔想要让苏菲指认其他人。


于是摩尔对苏菲进行了第三次审讯,摩尔威逼利诱,希望苏菲“戴罪立功”,但是苏菲坚称只是她和哥哥两人所为。


威逼利诱没有效果,最后一次审讯,摩尔企图击碎苏菲的错误观念,想要让苏菲意识到她这样的行为不仅错误,而且会给自己的家人和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


摩尔告诉苏菲,你在为错误的念头冒险,他很激愤地感慨,“为什么你如此有才,却不能具备国家社会主义的思维和感官,这可是会给德国人民带来自由、尊严、财富和正义的国家制度。”


苏菲则直接告诉摩尔:


纳粹分子借自由和尊严之名,在全欧洲掀起血雨腥风,难道还不能让你认清现实么,如果德国的年轻人不能最终剥夺希特勒的权力,并协助建立一个全新的开化的欧洲,那么德意志的名字就将永世蒙羞。


这样的言论对于摩尔很熟悉,因为他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异见分子”,摩尔在苏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


他对苏菲有了一丝长辈之情,摩尔不断地暗示苏菲,只要承认其他人也参与了传单制作及发放,他可以为苏菲争取更轻的处罚。


苏菲毫不妥协,并向摩尔控诉希特勒对犹太人及残弱者的屠杀:


尽管在被德国征服的波兰中,已经有30万的犹太人在这个国家被以最残忍的手法屠杀...


德国人仍然笨拙的静止不动,愚蠢的沉睡着,并且助长那些法西斯的罪行...


任何人都希望对于此类的行为能被宣告无罪,每个人都希望继续以最平静的步伐,最平淡的良心走完人生的路途。


但他不会被宣告无罪,他将有罪、有罪、有罪!

(白玫瑰第二份传单)


而被纳粹主义洗脑的摩尔却认为他们根本不配活着。


苏菲激动地告诉摩尔:


谁都无权决定他人的命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一权利只有上帝才有,没有人知道一个精神病患者内心有着怎样的灵魂,没有人知道,苦难的环境会锻造出怎样的内心世界,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


苏菲的观点在摩尔看来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不切实际,摩尔告诉苏菲,“你所说的和现实生活没有关系吧!!”


苏菲非常坚决地说“这事关正义,道德和上帝”。

摩尔拍案而起,“上帝是不存在的”



这场正义和邪恶的争斗实质上是信仰之争,是上帝根基上的自由和希特勒吹嘘的自由之争,是有神论和无神论之争。


没有了信仰根基,自由、法律也会沦为施行邪恶的手段。



- 03 - 最后的审判


绍尔兄妹始终没有出卖自己的朋友,而迎接他们的是一场早已安排好的封闭法庭审判。


纳粹想要通过这次审判,以一儆百。



在走向审判前,苏菲在监狱里向上帝祈祷,她深知上帝是她真正的避难所。



封闭的法庭、全副武装的军人、咄咄逼人的法官,纳粹想要看到的是绍尔兄妹的跪地求饶。


但是,庭审现场,绍尔兄妹虽然内心充满恐惧,但始终没有向纳粹低头,依旧勇敢地讲出了还没有泯灭良心的沉默者的心声。


苏菲告诉法官:


毕竟,有些人要做先驱,因为我们所写的,说的,也被许多人认同,但他们不敢像我们一样表达出来。


法官只能气急败坏的让绍尔兄妹闭嘴。





最终,绍尔兄妹以及白玫瑰其他核心成员均被判死刑。



数小时之后,纳粹便迫不及待地将三人送上断头台。




-04-  自由的根基


年仅20多岁的绍尔兄妹何以如此清醒,又何以有如此大的勇气面对邪恶。


导演通过电影向观众揭示:那是缘于忠于信仰和真理的良心自由。


没有信仰光照的良心是不完备的良心,很容易随波逐流或者陷入到纵容邪恶的沉默和自欺中。


信仰会给予良心坚实的根基,会给出超越性的参照点,这也是为什么民主、法制会脱胎于基督教文明。


纳粹走向邪恶的第一步是走向无神论,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也就失去了对人的敬畏和尊重,所以犹太人在他们眼中会变成猪,残弱者在他们眼中会变成一无是处的累赘。


信仰不仅给了绍尔兄妹明辨是非的眼睛,更给了他们直面黑暗的勇气。


面对摩尔咄咄逼人的审问,苏菲逐步步入险境,但是祷告和信仰给了她力量。



甚至当苏菲被判死刑后,她恐惧到了极点,思绪一片空白,但是当他抬头忽然看到定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时,她的心又重得安慰和盼望。



所以,当苏菲的母亲无法面对苏菲的死刑时,苏菲用信仰安慰了年迈的母亲。



甚至,信仰给了苏菲更加宽广的胸怀,当苏菲看到伫立在远处怅然若失的摩尔时,她明白摩尔此刻是一种未能使“不懂事”的晚辈“回头”的失落,苏菲安慰原谅了置自己于死地的敌人。



而绍尔兄妹深受奥古斯特.冯.加伦主教影响。


冯.加伦主教在二战期间,大胆斥责纳粹的暴行,他的座右铭是:“我为反对纳粹政权的新异教主义而斗争,无须褒扬,无须畏惧”。


冯.加伦被誉为“明斯特的雄狮”,他如先知一样,向德国同胞提出警告: 


人类有祸了,我们德国有祸了,因为违背了上帝在西奈山的密云和雷电中所颁布的‘不可杀人’的神圣诫命。


造物主起先就将之镌刻在人类的良心里,现在人不只是背叛了,而且实际上是纵容了这种罪行,允许它逍遥法外,脱免惩处……


上帝是通过我们的良心在对我们说话,让我们都听听良心的声音吧。人必须顺从上帝甚于世人!


冯.加伦主教的布道影响了无数人,其中包括绍尔兄妹。


在一封1941年12月22日给卡尔·姆特的信中汉斯·朔尔写道:


我非常高兴在我一生中第一次清楚地作为一个基督徒来过圣诞节。


儿时的记忆还没有全部被吹散,那时我们无忧无虑地看着母亲欢乐的面庞,但是阴影升起了。


在一段没有支撑的时间里我求助于无用的道路,但这些道路的终点始终是被遗弃的感觉,始终是同样的空虚。


我有过两次非常深刻的体验,今后我还会对您说。


最后是这样可憎的战争,这个无底洞,它从下面吞噬所有男人的灵魂,试图杀死他们,这使我更加感到孤独。


但终于有一天解脱到来了,我听到了主的名字,听到他的声音。


这时我第一次遇到了您。此后就一天比一天亮了,最后我终于明白了。


我祈祷,我感觉到一个稳固的基础,我看到了一个可靠的目标,今天对我来说耶稣再生了。


我们不得不赞美,即使在最黑暗绝望的时候,上帝依旧掌权,并使万事互相效力。


绍尔兄妹的生命历程,更让我们在这谎言时代里警醒:“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慕尼黑大学门前的白玫瑰纪念碑


 



关注并回复:白玫瑰

获取电影资源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