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4月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清朝居然仿制了这么多种机枪!

互联杂谈14 2019-11-15



来源:百家号:熊熊说军


看多了战争剧的朋友对各类轻重机枪都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尤其是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辨识度是非常高的,而且大家对机枪的大致使用年代也有笼统的认识。


可是,如果一部清朝时期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机关枪,估计很多朋友就要吐槽了:这不是穿越了么!



实际上自洋务运动之后,清军引进的大批武器装备中就包括了机枪。而且不仅如此,清朝后期兵工厂还仿造了不少型号的机枪。


这乍看上去有些天方夜谭,但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本文我们就来填补这一块历史空白,聊聊清朝造机枪的史实。


一:加特林机枪


玩游戏的朋友们大都知道加特林机枪,实际上游戏中那些酷炫的加特林机枪更应该称之为是加特林式机枪,而非初始的加特林机枪。



初始的加特林机枪诞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0年代),并在之后的30年时间中被各国军队不同程度使用;之后随着马克沁机枪的兴起,加特林机枪被淘汰。


二战之后,加特林机枪的应用原理被重新挖掘并应用到了机炮和高射速机枪上,其才获得了新生;但是现代化的加特林机枪/机炮已经与其前辈有了极大的区别,可以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本文讲述的加特林机枪是最初原始版本的,这一点首先要明确一下。


在世界武器史中,加特林机枪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种实用型的机关枪。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各类“机枪”,但实用型较差,而仅被统归为“探索者”。



加特林机枪的发明者是理查·乔登·加特林,此人本是学医出身,但因看到战争中死伤遍野的惨像后便决心发明一种武器,只需要很少人操作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威力,以减少士兵的伤亡。


他的杰作便是加特林机枪,当然了,武器发明出来后,自然造成了更多人的死伤,这无疑与加特林的初衷背道而驰。


加特林机枪采用转管发射原理,它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


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


经过改进之后,加特林机枪的驱动方式和射速还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其完善后开始进入正规军中服役。


加特林机枪完善成熟之际,大洋彼岸的中国刚刚完成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在随后清廷对捻军的围剿中,李鸿章的淮军成为了绝对主力。


淮军虽然是在曾国藩支持下建立的,而且营制仿效湘军,但与湘军不同的是,淮军极为重视西式火器。到其镇压捻军时,淮军全军六七万人,洋枪数量已达五万余杆,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炮队。


作为淮军的统领,李鸿章对西式武器的推崇是当时清廷大员中少有的。



1874年剿捻行动告一段落后,李鸿章自美国购置了数十挺加特林机枪。因翻译的原因,当时称之为格林快炮。


格林快炮的翻译,一方面说明清军对其射速之快印象极为深刻;另一方面对其威力之大也颇为满意,遂以“快炮”称之。


在李鸿章大力购置西式武器的同时,其着手的江南制造局也已颇具规模。该局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雇用工人2800人,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还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因此,引进格林快炮后不久,仿制该武器的指令就下达到了江南制造局中。



1881年,江南制造局仿制10管加特林机枪成功,称为是“十门连珠格林炮”。该枪仿制成功后,进行了一定量的生产,并装备于淮军部队。


江南制造局还创造性地讲加特林机枪加装在了独轮车上,使得这个数百斤中的家伙更加机动灵活,方便于在山地水网地带使用。


无论是在中法战争还是随后的甲午战争中,格林快炮都有实战记录。


二:蒙蒂格尼机枪


在洋务运动或关于中国近代兵工业的影像资料中,有一张历史照片非常有名。



这张照片摄于江南制造局中,三人中两位是清朝的监管官员,一位应该是制造局工人。他们摆弄着一门大炮式的武器,在墙角则堆着一堆堆的炮弹。


在很多资料标注中都称其为江南制造局中制造的火炮;还有的则标注为是江南制造局仿制的加特林机枪。


因为这是江南制造局罕见的历史照片中,还涉及了具体的武器装备;因此还有很多画作也将其作为主要元素。


但实际上这个大家伙既不是大炮,也不是加特林机枪,而是另外一种机关枪——蒙蒂格尼式机枪。



这种机枪的发明者是比利时陆军上尉法斯詹普斯,之所以没用他的名字命名主要是因为该枪的改进和推广者是工程师约瑟夫·蒙蒂格尼。


蒙蒂格尼式机枪本质上是一种排放枪,其将37 根枪管置于一个圆筒中,子弹则装在圆形枪机闭锁块上的37 个小孔中。


枪手把装好子弹的闭锁块放在枪身后端的缺口处,再推动一个杠杆,将闭锁块向前推,完成闭锁,此时子弹正好跟每个枪管对正。然后枪手转动位于后方的一个摇杆,击发装置就将这37 颗子弹逐一击发,一圈转完正好所有子弹都击发。


打完子弹后,再用另一个装好子弹的闭锁块,如此循环,形成比较猛烈的火力。



之所以确认那张图片是蒙蒂格尼式机枪,主要就是图片中下方那个标志性的37孔闭锁块。


历史资料显示,法国军队在1867年起即装备了蒙蒂格尼式机枪,并且参加了随后不久的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中,蒙蒂格尼式机枪虽然在局部战场的部分战斗中大量杀伤了普鲁士军队;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当做火炮使用的蒙蒂格尼式机枪在较远距离就被普军的火炮摧毁,因此实际上发挥的作用有限,无法挽回败局。


而具体到中国这边,清廷是什么时候引进这款机枪的,没有确实的记载。



实际上,清军也没有具体使用蒙蒂格尼式机枪的记录。因此,笔者估计当时处于引进新装备的考虑,确实是购买了蒙蒂格尼式机枪,而且还进行了仿制,但是仿制成本高昂,而且其在使用中的实际效果又不如已有的格林快炮,因而最后被抛弃了。


所以,蒙蒂格尼式机枪的中国之路除了留下这张屡屡被标注错误的图片外,便都堙没在历史的迷雾当中了。


三:马克沁机枪


比起上面不知名的蒙蒂格尼式机枪,马克沁机枪恐怕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武器之一了。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不论剧情怎么离奇,没几挺马克沁机枪的道具都说不过去。



马克沁机枪诞生于1884年,其发明者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


这种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其在发射瞬间,机枪和枪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药气体能量作为动力,通过一套机关打开弹膛,枪机继续后坐将空弹壳退出并抛至枪外,然后带动供弹机构压缩复进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推弹到位,再次击发。


马克沁机枪的射速达到了600发/分钟,而且操作相对简单,射击威力极强。



李鸿章在欧洲考察的时候曾观看过马克沁机枪的实弹射击演示,机枪打出来的子弹将一棵大树拦腰打断,李鸿章一行人还跟马克沁机枪和这颗被打断的大树合影留念。


淮军的领袖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此种武器的威力在战场上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了解到其射速之后却连连感叹“太快了、太快了”,而紧接着就是一句“子弹太贵了,大清用不起啊!”。


其实10多年前采购的加特林式机枪的射速同样不慢,那为什么可以买加特林机枪而不买马克沁机枪呢?


子弹消耗快只是一方面的因素,李鸿章当时的心思可能是寄希望于已经成功仿制出加特林机枪的江南制造局,仿造出马克沁机枪来。



因此李鸿章此行象征性地采购了一挺马克沁机枪可能就是做这个用途的。


目前的资料已经确定,江南制造局确实仿制了马克沁机枪,并在1888年仿制成功,并命名为了“赛电枪”。此时,距离马克沁机枪诞生也不过区区四年的时间而已。


但是仿造出来的马克沁机枪并没有大量生产并装备于清朝军队,这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因为诞生初期的马克沁机枪还远没有成熟,无论是原版还是仿制版都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的问题;而且当时使用的子弹大多为黑火药,更加剧了机枪的不可靠性。


对于大国军队来说,宁肯选择可靠但稍微落后点的武器;也不会选择先进但可靠性差的兵器。


因此即便成功仿制了“赛电枪”,清军也没有装备。



清军正式装备马克沁机枪应该到了1890年代了,购自外国当时已经相对成熟的产品。到了1900年代,北洋新军大量采购国外的先进武器,其中马克沁机枪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至于当初仿制的那几十挺“赛电枪”,其命运是堆在仓库中当了废品,直到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才发现,然后好奇这东西为什么堆在仓库中而不拿出来使用。


四:诺登飞机枪


19世纪是人类武器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很多武器刚刚发明出来不久就会被淘汰,对于当时依靠引进和仿制武器的清朝来说除了引进成熟的制式武器外,也会采购部分看起来比较偏门的武器。


这些偏门武器在今天看来自然是被淘汰的那一类,但是在当时,说也不敢保证其很快就会被淘汰。因此,引进并研究这些武器也并非是盲目之举。



在清军众多的武器型号当中,就有一款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可能绝大多数人从未曾耳闻的武器: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


该枪由美国人诺登飞于1878年发明,其原理是将多根枪管平行排列,用手转动一个把手,各个枪管后的枪机依序击发,射速每分钟350发,射程2000米。


诺登飞机枪有多种型号,主要是枪管数的不同,有三管版的、四管版的,还有五管版的。


该枪诞生后不久,清廷也将其引入,并教由江南制造局仿制。大约1883年左右,仿制成功,并命名为四门神机连珠钢制炮——很显然清朝仿制的是四管版本的诺登飞机枪。


该机枪仿制成功时正值中法战争爆发,沿海各省对武器的需求剧增,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荃即命江南制造局加速生产以供军需。



中法战争中台湾和广西是两大分战场,江南制造局交付台湾守军2磅后膛炮6尊, 十管格林炮10尊, 四门神机炮4尊,这些火力极猛的武器在刘铭传部抗击法军侵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广西前线的驻军也请求神机炮的支援,但是当时这种武器的产量有限,因此曾国荃回复:神机炮为铭传所订,本局因经费有限,未曾多造,而台局更急,不敢与拨。


中法战争结束后,四门神机炮与格林炮继续生产制造,仅1892年就生产制造了2尊6门格林炮、12尊十门格林炮和12尊四门神机炮。



其中四门神机炮除了装备陆军部队外,还在北洋水师的部分军舰上安装使用,作为近战的重要火力组成部分。


甲午战败之后,江南制造局继续生产四门神机炮,直到后来马克沁机枪较大规模装备后,该型武器才被淘汰。


相比于上文中没有被应用的蒙蒂格尼机枪,诺登飞机枪还是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一定作用的。


五:麦德森机枪


我们知道,机枪有轻重之分,上述提到的这些机枪均是重型机枪。尤其得到广泛使用的马克沁机枪更是几乎成为了重机枪的代名词。


重机枪虽然好用,但是其重量大,不容易机动是难以克服的缺点。于是武器研究者们在认识到机枪的威力之后,便潜行研发轻型机枪,简称之为轻机枪。


八路军战士使用的麦德森机枪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种轻机枪为丹麦麦德森M1902式,该枪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式,闭锁机构为枪机摆动式。


弧形弹匣装在机匣右上方,射击时枪管后坐,使受弹器旋转,将枪弹左移至进弹口,再由推弹杆推人弹膛。退壳机构为拨壳式,枪管后退使拨壳挺下端与机匣退壳面相撞产生回转,上端将弹壳从膛内拨出,并从下方滑出枪外。


大家看到该枪外形的话不免会想到轻机枪的典范——捷克式机枪。实际上,捷克式机枪作为后来者是难免参考到麦德森机枪的。


因为麦德森机枪重量相对较轻,而且相当可靠,因此其诞生后便进入多国军队中服役,其中也包括清军。



清朝引入麦德森机枪后,迅速进行了仿制。不过这次仿制不是由江南制造局完成的,而是由广东制造军械总厂主持的。


广东制造军械总厂又称广东兵工厂,最早由1873年所建的机器局发展而来;该厂到1880年代即可生产枪弹。


1907年,该厂章程所称:本厂专造枪枝、子弹。遵照陆军部定章六米厘八口径。原订机器,每日做工十点钟,可对出枪二十五枝、弹二万五千颗。各营、各局暨各炮台、各轮机修理器械及请造各件, 归西局办理。黑药弹亦由西局制造,经费由总厂拨给。


1908年,该厂仿制麦德森轻机关枪,并获得了成功。



1909年两广总督张人骏致陆军部电中说: 此项轻机炮系试仿丹国八米里口径,每尊大小机件149件,全用手工仿造,每月只能造二尊。每尊工料银502两。6月送轻机炮抵陆军部,于南苑试射。


不难看出,麦德森机枪零件众多,且工厂采用手工作业,产量极低。但是造价却十分高昂,仅工料就耗银超过了500两,着实令人震惊。


到1911年,麦德森机关枪的产量提升到了每个月4挺,年产量不足50挺,因此只能少量供给军队使用。


结语:


以上五类机枪,是人类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自动兵器的发展代表。



其中每一类武器诞生后不久,清朝都引进并加以仿制;可见其跟进世界先进科技的意识和步伐是相当快的;其中仿制成功的不少武器也都应用到了实战当中,并非摆设而已。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清朝兵工业的仿制大都离不开手工制造,严格上来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制造。因此制造产量低、质量差,但功耗却很高,并未能在大规模战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且清朝的腐败是全方位的,并非一些先进的武器能够改观;即使这些武器能大规模应用,也改变不了清王朝灭亡的结局。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