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小院如何带动大农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当代江西 Author 李宝华



立夏刚过,正值水稻分蘖盛期。一大早,上高水稻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曾勇军穿上套鞋,扎进了稻田里。这段时间,他要时刻关注秧苗长势。

他的身后,是1500多亩由科技小院团队实施的双季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绿油油的禾苗长到了一尺来高。“2个月后,这里的优质稻预计亩产将超过550公斤,比传统水稻每亩增产约40公斤。”曾勇军说。

曾勇军所在的科技小院由江西省科协、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建,是中国农技协在江西设立的首批七个科技小院之一,2021年获评全国“十佳科技小院”。

在上高县泗溪镇曾家村,村民形容这里“种田三年大变样,年年都有新气象”。“农业诊所”田间出诊,“老农户”变身“新农人”,新理念、新技术加速走进田间地头,一幅现代农业图景在这里变为现实。

小院学生指导农户开展农机插秧作业






“田间医生”下田问诊

科技小院大门天天敞开,有啥问题小院师生现场解决

“来找你们这的农业诊所。”当记者问起“农业诊所”在哪里,路旁的农人不约而同地指向科技小院的方向。曾家村有个“农业诊所”,这件事在当地家喻户晓。

走进“诊所”,“医生”谢小兵正忙着在线答复种植大户姚小军发来的“求诊”信息。刚经历低温阴雨天气,姚小军家部分稻田积水较深。查看图片后,谢小兵告诉他,要及时排水,保持浅水层,适当追施分蘖肥。

这样的在线“求诊”,科技小院日常运营负责人谢小兵经常遇到。在曾家村及周边地区,种植户一碰到种植难题,第一反应就是向科技小院师生求助。

种植户的信赖,缘于科技小院“医生们”的专业水准和服务态度。2019年,上高水稻科技小院挂牌。当年,初秋的一场大雨,让姚小军家几亩晚稻遭遇大面积倒伏。

这可急坏了姚小军。此时,获知情况的谢小兵赶到田里,一番查看之后开出“诊疗单”:前期施肥过多,水稻生长过于茂密,透光透风性不好,抗倒伏性差。

在谢小兵的指导下,那一次,姚小军不仅找到了水稻倒伏的“病灶”,还把科学施肥这个知识盲区彻底研究明白了。

在姚小军和其他农户固有印象里,种田最大秘诀就是“肥多产量高”。但是,过度施肥也带来了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差等问题。

针对这种误区,谢小兵开出药方:晚稻基肥、分蘖肥、穗肥按5:2:3的比例施用,控制施肥总量,优化施肥配比。果然,按照谢小兵的技术方法,就在次年,姚小军家的水稻迎来了大丰收,不仅粮食增产,施肥量还下降了20%。

谢小兵形容自己是“走方的郎中”。在科技小院,这样的“郎中”还有很多。固定教师10人、基层农技人员4人、常驻研究生和本科生15人,这些“郎中”与谢小兵一样,活跃在曾家村双季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里,全周期观测水稻生长情况,解决农户遇到的实际难题。

在科技小院的工作日志里,有这样一条田间调查记录:晒田不到位,无效分蘖过多,建议延长晒天时间。接到科技小院师生反馈后,姚小军马上按照指导意见放水晒田。他知道,一旦无效分蘖过多,成穗率将大幅下降,显著影响收成。“还好补救及时”,姚小军庆幸不已。

有这些“田间医生”在,姚小军心里很踏实。去年,他把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了60亩。“有农业医生给水稻定期体检,为我们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科技服务,种田变得简单多了。”姚小军感慨。

小院学生指导农户育秧





培养一批新型农民

手把手培训教学,“老农户”摇身一变成为“新农人”

3月,气温稳步回暖,农人播种在即。

在科技小院育秧中心,十几个种植户围在一起,曾勇军站在中间,查看种子出芽情况,演示播种量的调节方法。“种子还未破胸,催芽要延长几个小时。”指着催芽机里的种子,曾勇军叮嘱:“注意保持种子干爽,避免播种不均匀”。

参加完技术培训,种植大户曾认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过去播种经常出现布种不均的现象,原来是种子湿度过大。

像这样的培训,农户一有需要随时开展。他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面对面解决农户种田遇到的问题。

“过去种田凭经验,现在种田靠科技。”谈及科技小院带来的变化,曾认明感慨良多。得益于这样手把手的教学,科学的种植技术像种子一样,撒进了广袤的田野里。

南方的春季雨水频繁。冒着大雨,曾认明到田间做好平水缺,保持水面覆盖约一个指节的深度。“过去我们以为种水稻有水就行,实际上水稻每个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不同,尤其是分蘖阶段,水太深会抑制分蘖萌发。”

浅水分蘖,干湿交替灌浆。在科技小院的推广下,这样的科学知识,成了种植户的种田指南。曾认明聪明好学,他掌握的技能远不止这些。施肥有讲究,基肥、分蘖肥、穗肥一样不能少;机插早稻不能太密,株距保持12厘米左右比较合适;隔几年适当撒一点熟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谈起如何科学种植,曾认明说得头头是道。

科技小院的师生在哪里,农技培训的课堂就在哪里。他们以土地做黑板,把作物当教材,将科学技术与农业实践紧密结合。有多少“老农户”改变传统观念,就有多少“新农人”涌现在田间地头。

“五一”刚过,禾苗长势旺盛,此时也进入了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期。

天刚蒙蒙亮,曾认明就操作着无人机为他200多亩优质早稻喷洒农药。原先靠人力一天只能喷洒15亩,现在不到一天功夫就全部喷洒完。“搞农业生产每个环节都要‘精准打击’,时机抢得准,产量才能高。”为了更好地抢抓农时,曾认明不仅学会了使用无人机喷药,还新购买了3台大拖拉机。

催芽机、播种机、插秧机,无人机、拖拉机、收割机……新型农具越来越多,田埂上变得越来越热闹。

看到更多像曾认明一样有头脑、懂技术的“新农人”源源不断地涌现,曾勇军笑容满面:“我们驻扎在这里,最大的心愿就是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三农队伍’,造福当地百姓”。

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田喜获丰收





科研成果回归田间

架起一座桥,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田间地头

正月刚过完,还有十几天就到惊蛰,科技小院育秧中心开始忙碌起来。

由江西申江农业公司生产的4万方水稻育秧基质运抵科技小院育秧中心,用上这些基质后,经流水线播种,稻种在育秧盘里大约生长25天,粗壮的秧苗便能移栽下田。

“苗好一半谷,保产增收,苗好是前提。”通过采用这种基质育秧,这些年,曾认明家的秧苗茎粗根壮、出芽率高。

长期以来,曾认明和其他农户育秧使用的营养土主要取自自家田中,这种自制育秧土理化性质不佳、肥力不足、消毒不到位,影响秧苗的生长发育。

研发育秧基质,很早就是曾勇军团队的课题之一。江西红壤广布,土壤黏性高,保肥性差。为了研制适用于本土的优质育秧基质,曾勇军和团队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历时6年科研攻关,开展100余项试验。最终,团队以泥炭、谷壳、秸秆为主要原料,成功研制出水稻机插育秧专用配方基质。这种基质培育的秧苗出芽整齐、抗病性强,返青活棵快。以此为核心的系列生产工艺及配套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技术来自实验室,但是效益还得看田间。2022年,科研团队将相关技术转让给江西申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些黑乎乎的育秧基质的到来,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户的育秧难题。

如今,曾勇军团队研发的水稻专用育秧基质不仅覆盖科技小院周边数千亩示范田,还在南昌、吉安、抚州、新余等多地示范推广。

科技小院带来的新技术远不止这一项。过去,当地晚稻通常种植普通籼稻。但是进入晚秋,气温逐渐走低,没有抽穗的晚稻一旦经历寒露风,容易大面积减产。

曾勇军注意到,普通籼晚稻品种耐低温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晚秋温光资源,而晚粳稻生长特性恰好能弥补这些不足。基于这些发现,团队经过数年的研究,形成了适宜江西本土种植的“早籼+晚粳”技术模式。

2015年,经过曾勇军团队技术指导的晚粳稻以796.1公斤每亩的单产获得江西省晚粳单产擂台赛第一名,4年后,科研团队将亩产再次提升到了802.5公斤,比普通晚籼稻亩产高出20%。

科技的力量令农人惊叹,更悄悄地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2015年起,曾家村千亩示范田晚稻换种晚粳稻品种,曾勇军心中一直期盼的“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场景,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科技小院就像一个小小的连结点,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小院的师生们扎根在农业生产一线,把实验室搬进农田里,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

站在千亩示范田中间,曾勇军挥手比划:“在这座天然实验室里,科研成果从田间孕育,最后又回到了田间。”




END


往期回顾

江农的这个“新学院”,点赞收藏!

开班!

倒计时三十天!我们,顶峰相见!


图文编辑 | 吴晗 张佳怡

 转载来源| 当代江西

责任编辑 | 王诗慧 王绮雯

审核 | 高芸

监制 | 贺一松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