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记(IV)-- 佛教的乘
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分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另外还有更加高明的金刚乘佛法,同时小乘佛法中还有声闻,圆觉两种不同。
01
—
误解与工具
这些种种分类让人迷惑。不熟悉内情的人总认为大乘佛法比小乘佛法高明,有人认为小乘佛法只是度化自己,而大乘佛法可以度化大众,还有人认为一个人只有先精通了小乘佛法,才有可能去学习大乘佛法。两者的关系如同小学和中学的关系一样,只有小学毕业后,才有基础学习中学课程,而金刚乘怕是大学课程,要更加高深。还有人认为小乘佛法只能让人修行到罗汉果位,而大乘佛法和金刚乘佛法才可以让人修行到菩萨和佛的境界。
这些说法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实际却忽略了事物的本质。佛教中所谓的“乘”就是指人们乘坐的马匹,车辆,船只等承载运输工具,英文翻译的更加清晰,大乘就是large vehicle,小乘就是small vehicle。所以无论什么乘,关键是要能送你达到目的地,佛教说彼岸。当然这只是一种象征性说法,其实是是否可以让你获得解脱。
当人们还在讨论什么“乘”的时候,那就说明他们还在讨论运载工具,那么也就说明他们还没有达到目的地。但凡一个人到达了目的地,无论他们使用的是什么运载工具,他们都要下来才对。而且一旦下来了,他也不会再执着这个运载工具。
其实如果能到达目的地,什么承载工具并不重要,但如果不努力前行,只对运载工具做无谓的争论,反而不利于完成目标。比如去拉萨朝圣,有人乘飞机去,有人坐汽车去,还有人骑自行车,甚至有人徒步并且一步一拜一路磕头到拉萨。这些方法,虽然有快慢和舒适度的差异,但只要专心努力,都可以达到目的。但反过来,如果计划了很久,如何如何出行,如何如何一路住宿安排,但迟迟不动身,或者路上遇到什么挫折就放弃返回,那么无论选择多快多好的承载工具,还是无法到达拉萨。
所以无论承载工具多么重要,它毕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个目标和要达到目标的意愿和决心。如果对最后的目标不了解,一味强调工具,并且争论不休,那么运载工具也许非常好,但错误地使用也可能把你带到错误的地方。
02
—
目标与优劣
那么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呢?真正的目标就是解脱,也就是觉悟,也可以说灵命的苏醒,或者如基督教所说的得救,得永生,成为新造的人等等。这里使用的词语虽然不同,但核心是一致的,其根本标志就是消除自我。
那么一个消除了自我的人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如何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消除了自我?另外我们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消除了自我呢?
精确的定义或许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大致描述一下消除自我的人的特征。首先他们没有烦恼和不安,生性随和,对他人总是充满善意。从这种人身上可以看到《圣经》所描述的圣灵结出的九种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和合本及天主教的思高版圣经作“平安”)、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和节制。
当然上面讲的这些只是一些表面现象,从本质上讲,消除了自我,也就消除了分别心,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对立。这样的人未必会有超自然的神通,也未必可以避免肉身的痛苦和世间的不幸,但他们通常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凡的智慧,同时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坦然处之。
所以我们不必过多争论各种“乘”的好坏优劣,不仅是各种乘,包括佛教的不同宗派,或者世间不同宗教乃至唯物的无神论者,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当我们在灵性中有所追求时,看看我们是不是每一段时间后都距离我们的目标更加接近,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已经搭乘了适合我们自己的承载工具。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需要反思,是我们搭乘的车辆本身不好,还是我们没能学会正确的操纵,抑或我们需要换一个承载工具。总之,了解我们的目标,并坚定自己达到目标的决心和信心是第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