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记(X)-- 回归
二十日的课程,无论开始感觉多么漫长,最后还是很快过去了,其实何止二十日,哪怕人生百年,历史千年,沧海桑田上百万年,甚至地球发展数十亿年,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谁也没有办法把历史追回,过去的一切都等同于虚幻……
01
—
冷酷的历史
二十天的课程结束后,当天清晨,听完最后开释,吃完早饭,打扫卫生,8点左右,出租车准时来到中心,把大家接到霍巴特。
时间还早,我又去逛博物馆,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塔斯马尼亚虎(Tasmanian Tiger)的展厅。这个展厅相当阴暗,一方面衬托这个曾经叱咤塔斯马尼亚的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肉食动物的不幸灭绝,另一方面也是减少灯光对展品的损害。这些最后存留的标本已经没有办法再复制了。
塔斯马尼亚虎实际是一种体型和狗相似的大型有袋类食肉动物。它因为背部有如同老虎身体图案的条状花纹,故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这种动物在塔州曾经很普遍,它因为危害羊群,从1830年起政府开始悬赏捕杀这种动物。到1920年左右野生塔斯马尼亚虎已经非常少见,最后一只野生塔斯马尼亚虎在1930年被一个农夫射杀。这时人们才突然意识到这种动物已经非常稀少,面临灭绝危险,经过种种努力,政府终于在1936年颁布保护令,然而为时已经太晚,保护令颁布后的第59天。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塔斯马尼亚虎在动物园死亡,标志这种体态优美的动物被宣布从地球上灭绝。
(动物园里的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1936年死去)
02
—
可有所得
从博物馆出来,吃完午饭,搭乘skybus来到霍巴特机场。一切顺利,晚上7点左右终于回到了家。看到家中一切,除了一堆账单和几件恼人的小事故,其他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二十多天既没有剃头,也没有修剪指甲,体重降了四公斤,因为头天晚上没有睡好,人显得疲惫,憔悴,甚至几分颓废。我静静地坐着,打坐回来我最喜欢的就是静静地坐着,一种充实的感觉,似乎是心,安静地沉寂在体内,保持觉知,这种感受特别美好,因为它什么都不是,就是安静。
《金刚经》中佛陀问须菩提佛陀在燃灯古佛处修行可有所得。须菩提回答,无所得,因为佛陀本身已经具足。
这次打坐,助理老师见过我三面,前两次问我几个问题,是否可以保持专注,我回答有时可以;又问是否有感受,我回答有。最后一次见面我问他三个问题,他基本都没有正面回答,只说那些问题都很好,但并不重要,关键是观察感受并保持平等心。
我安静地坐着,和佛陀一样,并无所得,因为都已具足。
(看日出日落时的种种感受是来自于太阳还是来自于内心?)
03
—
《金刚经》
这次课程期间,打坐时,我脑海中时常想到《金刚经》,这部经之所以被称之为《金刚经》,一种解释是因为它非常强大,强大到可以打破一切,包括最坚硬的物体金刚。然而它真正要打破的不是外在的物体,而是我们脑海中呈现的一切相。
经中的几句偈语反复在脑海浮现,其中一个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而我所思所想,又有哪一个不是相呢?
另一句偈语则是启发六祖慧能大师的那一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打坐时观察呼吸,观察感受,这些毕竟有所住,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无论观察到何种现象,都是虚妄,最终需要破除,而破除之后,才可以达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心本无所住。
(何为心?)
04
—
海面与海底
只在海岸上,或者坐船坐飞机见过大海的人,只能看到海的表面。特别是在海滩上,看到的大海只是永不平息,一排又一排的海浪冲击着海岸。
然而如果去过大堡礁潜水的人,则可以看到大海的另一面,海底世界的富饶,美丽,宁静,和绚丽色彩。如果能潜入更深的海底,还会见到那更加神秘,黑暗,冰冷的世界。
人的大脑如同海洋一般,我们的意识只是大脑活动的最外层,而大脑深层的潜意识正如同大海深处一样,除非我们能够潜入其中,否则根本无法感知。
在观息法专注训练时,我曾经在很短的瞬间似乎突然见到脑的深处,然而那转瞬即逝的刹那,不知是不是错觉,却让我全身战栗。意识的深处正如大海深处一样令人恐怖和敬畏。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隐藏着远非我们知道的神秘。我们为什么会爱,为什么会仇恨,为什么会有欲念,为什么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我究竟是什么?我为什么恐惧死亡?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深藏意识最深处,在那无边的潜意识之中。这中间既有许多秘密,也有无限能力。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了解了他的潜意识,才能知道它是多么地强大。然而只有认识了自己的潜意识,才可以成为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05
—
关于存在
什么是存在?什么是虚幻?一个杯子是存在的,因为我眼睛可以看到它,手可以摸到它。相比于实在的杯子,1是否存在?虽然我们讨论1,但它终究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实体。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杯子,可以看到表示1的这个符号,但我们既无法看到真正的1,也无法摸到1。
但人们说这个1不过是我们的想象,它只存在我们的想象之中,它只是依赖我们的想象才存在。那么是不是所有想象的对象都存在呢?不见得。举一个例子,存不存在一个比20小但同时可以整除3又可以整除7的正整数?答案是不存在。因为可以整除3又可以整除7的最小正整数是21,21大于20,所以这样的数不存在。如何,我们想象了一个数,这个数比20小,可以整除3和7。然而虽然我们想象到这个数,但这个数并不存在,至少在正整数集合中不存在。所以意识到1的存在虽然需要我们思维想象,但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象它才存在。
存在的另外一个妙处是你无法把它毁灭。出于种种原因,有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于是有些楼没有13层,有些地方特意避开13这个数字。然而无论13多么不讨人喜欢,终究它是存在的,无法被消灭。即便有人把第12层以上的那层楼叫做第12.5层或者第14层,那不过是掩耳盗铃,13本身还是存在。
相比于1的存在,一个杯子的存在则有不同的含义。一个杯子只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比如我桌上这个杯子,只是这一时刻它存在于我的桌子上。在人们做出这个杯子之前,它是不存在的,有一天它被打碎了,也不存在。然而它的存在虽然只限定在特定的时空,但当我们讨论它存在与否时却并没有带上时空的限制。
比如我们说长城是存在的,我们并不特指长城只存在地球上的某一固定地区,而是只要它在某时某地存在过,就可以认为是存在,不必加任何限制。而一但一个物体在某地某时存在,那么这个物体在那个时空就无法被消灭,因而也就变成不受任何限制的存在。亲爱的读者,这个逻辑你能接受吗?
06
—
觉醒的人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觉醒的人,一种是正在觉醒的人。但人们习惯把已经觉醒的人简称为觉醒的人,而把正在觉醒的人称为昏睡的人。
无论怎么称呼,这两种人既相同,又不相同。从外表我们也许分不清他们,但他们的内心是很不同的。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昏睡的人或者说正在觉醒的人。我们彼此之间都很了解。我们的特点之一就是看重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觉醒的人则不同,他们看出这个世界只是一个虚幻,他们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但他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如同大人在哄一个孩子开心,并不真正计较。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拳王阿里走上拳台,这时人们带来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也上了拳台。拳王蹲下身子,用巨大的双拳护住面孔,而小姑娘则冲上前,对着拳王的脑袋就是一下。小姑娘的拳头不比一个乒乓球大多少,但拳王却应声倒地,摔倒在拳台上。这时小姑娘开心地挥舞双臂,高呼到,我打倒了拳王啦,我打倒拳王啦。拳王则躺在拳台上憨憨地一笑,观众也为之开心。
耶稣说,当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打,拿你的外衣,你把里衣也给他。人们常常不理解,这不是让我们都变成没有脾气的老好人吗?这样做不是纵容那些恶人吗?
其实不然,耶稣是希望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觉醒的人。另外觉醒的人并非怯弱的老好人,正相反,因为觉醒他们无所畏惧,他们的随和是出于真正的同情和善意而非对恶人的惧怕。另外他们这种随和并不纵容人们更加邪恶,更加无所顾忌地欺压他人。正相反,觉醒的人在哪里都会如黑暗中的一盏灯给人带来光明,他们温和的榜样会感动无数与他们接近的人,昏睡的人会因为与他们接近而更容易成为觉醒的人。
(觉醒的人如同黑暗中的灯光)
尾声
一转眼,课程结束已经快两周了。虽然每天还在坚持两小时打坐,但打坐越来越难以进入课程期间的那种深度。这很正常,进入那样的深度需要那样的环境。在课程快结束时,我曾经感觉特别烦躁,期望课程结束,现在我又感觉很难回到当时的状态,又特别期待下次的长课程。然而所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下的逃避都是出自“自我”的条件反射。只有自我会有这种分别心。其实打坐时无论状态如何,都是打坐,一切境界和感受无论好坏,无论是打坐还是干任何事情,所有的一切终究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见诸相非相,既见如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