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谈止观(下)

行者之心 心镜818
2024-11-26

前面介绍了禅修中修“止”和修“观”的不同理解,下面再进一步介绍“止”与“观”在实践中的应用。



01

观与感受


内观修行的方法是观察身体各个部分的感受。一般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禅修的人,他们不习惯主动去探索身体各部分的感受,往往只是身体哪部分有了特别的感受,比如疼,或者麻的感受时才会意识到。如果一开始就去观察身体各部分的感受,会认为没有什么感受。


然而打坐时间长了,人们从开始没有感受,到后面有了感受。这个现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个解释是经过一段时间禅修练习,特别是用呼吸来修“止”,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身体感受的敏感度,许多以前体验不到的细微感受就可以慢慢体验到。


另一个解释是打坐本身如同修行气功,时间长了,可以练出一些功夫,用意念控制气在身体经络中游走。


也许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总之打坐可以让人体验到许多感受,而且还有不少是很舒服奇妙的感受。


然而有了感受并不等于修好了“观”,感受只是一种工具。最近听妙境法师讲法,他讲到有些学生打坐产生一些功夫,比如感觉身体不存在了,全空了,就询问老师他是不是已经达到《心经》中所描述的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境界了。


法师说,不是,你只是感受到身体空掉了,如果你睁开眼睛一看,还是可以看见一个肉身坐在那里。你所得到的不过是一种感受,远不是“观”的智慧。


(五蕴皆空)



02

《四念住经》


内观是一种修行方法,而它的理论基础是《阿含经》中的《四念住经》,也有人称四念处。


《阿含经》中有两部《四念住经》,一部是在《长阿含经》中的《大念住经》,另一部是《中阿含经》的《念住经》,两部经的内容差不多,不过《大念住经》更加详细些。


因为四念住是内观修行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所以内观课程中有一种特别的八日课程,专门学习《四念住经》,而那个课程用的《四念住经》是葛印卡老师亲自翻译的版本。据葛印卡老师介绍,现在西方流行的《阿含经》英文版是由学者翻译的,他们并没有长期内观修行的经验,所以对这部经的翻译许多涉及修行具体方法的地方模糊不清,甚至有错误,所以他亲自翻译。


我参加过葛印卡老师的四念住课程,对比了他的翻译和市面上发行的译本,感觉二者非常接近,如果不是老师专门指出,都感觉不出两者的区别。平心而论,虽然《四念住经》描述了修行的方法,但还是过于简短,远不如课堂上老师的指导那么详细具体,所以普通读者如果只通过读这部经书来进行修行,估计会有遇到许多障碍。


据葛印卡老师介绍,佛教理论部分通过经书相对保存的比较完整,但具体修行方法则是一代代师徒间通过言传身亲自传授,因为具体修行过程问题比较繁杂,不容易通过书籍记载。所以没有师父亲自传授,自学比较难,好在现在有内观中心这样的内观学校,可以更好地向大众传授内观修行方法。


(《四念住经》是南传部派佛教中的重要经典)


03

《四念住经》的精华


《四念住经》内容很丰富,分身,受,心,法四个方面,如果全面介绍需要很大篇幅。这部经我读过好几遍,其中的精髓可以总结成几句话,这几句表达方式很相似,其模式就是观察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套用一句常用的禅语,见山为山。


而《四念住经》所说的就是观察呼吸就是呼吸,感受就是感受,心思意念就是心思意念,意念的对象就是意念的对象。


上面所说的感受就是指感觉等。而心思意念英文用Mind,可以理解为情绪情感,想法等等。而意念的对象英文大概用mind object,中文常翻译成为法,也就是人的思想可以思考的对象。


《四念住经》讲述的就是修“观”,不只是观察这些东西,而是要意识到观察的这些东西就是这些东西,而不要被它们所牵引,所迷惑。上面所说的一切,本性都是“空”,都没有一个不变的实体,并非自我,所以不要执着。


人们常用的一句俗语“跟着感觉走”,这里面就把感觉太当回事了,其实感觉就是感觉,现在升起,一会就消退,为什么要跟着感觉走呢?


由此可见,修“观”是破除人思维和行为中的惯性迷障,获取智慧


(四念住就是观察事物的实相)


04

中国佛教四念住的总结


在中国大乘佛法中,《四念住经》没有在南传佛教中那么高的地位,并且对四念住的总结也更加具体化。四念住常被表达为一个偈:“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所谓“观身不净”,就是让人观想自己的身体是一个臭皮囊,光鲜的表皮之下充满污秽,死后更是化为僵尸,白骨。不仅自己的身体如此,其他人的身体也同样如此。这种观想可以帮助人减少对肉体的执着和对肉欲的追求。


“观受是苦”则高度概括感受。一般认为人有三种感受,一种是令人愉悦的感受,一种是令人痛苦的感受,还有一种是中性的感受。令人痛苦的感受比如病痛是苦,但为何令人愉悦的感受也是苦呢?认识这一点就是理解事物的变化无常,人一但对愉悦的感受产生贪爱和执着,那么当这种感受消失时,人们就会感受痛苦。比如热恋中的情人在分离时就会感受痛苦等等。


“观心无常”则是看到自己内心不停的变化。情绪会变,对他人,对事物的看法也会随时变化。各种变化的心,哪个是所谓的自我呢。


最后“观法无我”,表面似乎可以理解为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规律,各种法,都不会依照自我的主观臆想发生改变。另外也可以理解为世间万法都是姻缘和合而成,并没有一个拥有自性的我的存在。


相比之下,中国佛教四念住更加具体化,不像早期佛教那么本真原始,但也同样属于智慧的总结。这种智慧虽然看起来并不深奥,但许多人只是表面理解,并不深入,比如遇到感情纠葛还会陷入痛苦之中。只有通过修行“观”来把这种智慧植入骨髓,人们才可以真正解脱。


不过如前面所述,没有“止”的基础,“观”也很难深入,所以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是禅修最重要的法门之一。

(中国佛教四念住总结)


05

“止”与“观”的关系


最后再根据我的理解,对“止”与“观”做一个完整的对比。“止”修“定”,可以得到神通,但无法完全解脱轮回之苦。“观”修“慧”可以解脱轮回之苦,达到阿罗汉境界。


如果我们把“观”比喻成跳高,“止”相当于助跑。一个人立定在原地,也可以跳高,但如果没有适当的助跑,跳的高度会大打折扣。


单纯跑是无法跨越高度的,所以一定要有跳,然而要想跳的高,一定需要跑的助力,二者相辅相成。同时主次也很清楚,观是主,止只是辅助。内观课程中,一般先练习观息法,约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然后是内观法,大约占据三分之二,不过具体修行时可以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对比之下,妙境法师则推荐修“止”要占大部分时间,这一点和葛印卡老师的指导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最后葛印卡老师强调,即使“止”的修行没能达到进入色界四禅天的境界,但“观”修行的好,同样可以证悟解脱。


(助跑是跳高至关重要的一环)



推荐阅读:

《神奇数学》

《灵性觉醒-未来的理想世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心镜818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