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慎子论“因循”

偶遇博客微 心镜818
2024-11-26

偶遇老师也是我在哲学群中结识的一位思想者,他对老庄哲学研究很深,承蒙厚爱,得到允许发一篇他关于慎子就“因循”的论述。老实说,这篇文章很不容易懂,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慎子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属于法家创始人之一。



01

天道


【原文】天道,因则大,化则细。


【译】天道,因循它就能广大,变化它就狭细。


【讨论】因,因循。因循就是遵循的意思。


《说文》:“因,就也。”《礼·礼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以上说法中的“因”都是“因而就之”,也就是的“因循”的意思。


《荀子·天论篇》:“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上文的意思是把物(有)看成道是自以为知道,其实是无知;慎子把“有”作为学说的全部,把“无”作为形而上的道,就让民众没有通达天道的门径;


尚书说:“无”与“有”共存生出好的迹象,遵循的是先王圣人明示出的人道;

“无”与“有”共存生出不好的迹象,就去遵循后王圣人明示出的道路。

由此可见,二者对于“因”的思维逻辑不同,慎子断了人与天道的沟通,使人遵循于代表了天道的学说体系;


荀子并存的天道与人道,在实践中改善人的道路去适应变化莫测的天道。荀子的学说与老庄关于“因”的逻辑还有区别。


老子没有专门论述“因”的文字,但直接给出了天道与人道的逻辑,“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并予以阐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上文意思是天道没有利害之心,但天道能损失“有”的多余部分来补充“有”的不足部分,就像天既能损失自己来包容山的突出,又能损失自己来补充地的坑陷;而人道就有了利害之心,常人动了利害念头就损害了本就不足的本性,念想越来越多就让“有”有了多余,就像人既能损害下位的人来供养自己,又能进献多余的东西来供养上位的人;所以,人要是能让自己像天一样无为而无不为,不被利害心左右,就能合于天道,但是,人做不到这样;所以,人只要做到为而不争,就已经能达到圣人的水平了。


《庄子·齐物论》:“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意思是“因”就是已然这样,已然这样但却不知道它所以这样,就称为“道”。


庄子认为人道就该合于天道,他不注重“用”,不去强调形而上的圣人之理,就能不启天下智巧之人的心机,而不谴是非地与世俗人群相处。这一点也是老子与庄子哲学思想的不同之处,老子知道人不能完全合于天道,就退而求其次,启示圣人之理要充分考虑“弱用”;庄子则放弃“弱用”,以未尽之言,启示后人的哲学要“应于化而解于物”,既要应和天道变化,还要分解出事物,道理源源不断地取自天道,却不拘泥于某一个道理,因为这样不会为了发展这个道理而革了道理的命,芒昧于未尽的天道,从空无万有的天道中经验万有的圆通化始,而不以有涯随无涯,走上绝路。


《荀子·解蔽篇》:“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


上文意思是庄子蔽塞于天道而不知人道,把变化莫测的天称为道,就把一隅当成了天道因循。对比二者可见,荀子虽然也认识到天道变化,而且要以人道的变化来应天道变化;但庄子却比荀子看的更深入透彻,不把天道与人道对象化,他的“因”已经不拘泥于因果根据。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背后的本质,既不停留在“知常曰明”的圣人境界,也不像荀子所说蔽塞于天道而不知道人道,却更像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兼顾了天道与人道。但这样的“兼顾”更准确说应该是“一体”,寓世间万象于天道本然,分别以不知其然;寓人性善恶于自性本体,分别以不明就理,这样的“因”不同于“因循”,倒是与佛家的“因明”比较接近。


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名》:“ 辩说之道,先见其恉,次明其柢,取譬相成,物故可形,因明所谓宗因喻也。印度之辩:初宗、次因、次喻。大秦之辩:初喻体,次因,次宗;其为三支比量一矣。


《墨经》以因为故,其立量次第:初因,次喻体,次宗;悉异印度大秦……大秦与墨子者,其量皆先喻体后宗,先喻体者,无所容喻依,斯短于因明立量者常则也。”


宗因喻是因明学的的思维逻辑,宗,就是理论的主旨观点,因,就是推导过程,喻,就是譬喻举例。


因明学以主旨、过程、譬喻三者一体观,不就是“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集天道与人道于一体,跳出人道的主体性,以天道观吗?


《庄子·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道,畛,常三者一体观,于个体来说就是性、机,情三者一体观,不就是佛学中的体性,法相,功用三者一体观吗?


综上所述,《慎子》的“因”就是“因循”,但不同于老庄的“因”,所以,《庄子·天下篇》指出慎子的天道因循,“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

(慎子:战国时期赵国人,法家创始人之一)


02

人道


【原文】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


【译】所谓因,就是去因循民众的情绪;民众没有不自己为自己的,变化民众的情绪而去使他们为了我的意志,就没有谁可以得到他们的心而去使用。则莫可得而用矣。


【讨论】慎子认为因循民众的情绪,就能让民众的心顺遂自然本性,这样的功德就接近因循天道。变化民众的情绪,使民众的心顺从我的意志,虽然让我得到了快乐,但这样的德行就远离了天道,让民众忿戾乖违而埋下了祸根。


【原文】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禄不厚者,不与入难;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


【译】因此,古代的帝王对不肯接受俸禄的人,不使用为臣子;对俸禄不优厚的人,不让他们干急难的事;民众不能得到他心中所用来自己为自己的东西,就是上位的人不能提供让民众取用的东西。


【讨论】取用,一取一用。慎子认为君上使用人必须因循天道,人的自然本性贯通了天道,才能让上下贯通,下有所取,上有所用,才能长久。放手让民众自己去作为,就没有不得到人心的;不能放手还要去使用,就没有不失去人心的。


【原文】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


【译】所以,用人要用民众自己为自己的东西,而不用民众为了我的意志的东西,那就没有不可以得到自己的心却被使用的人。这就叫做因循。


【讨论】结合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慎子因情用人就谓之因循天道的学说,仅仅是盖了个很大的帽子,意思法家学说因循天道而来,帽子以下就全是功用了。这样的思维缺乏思辨,最起码相较老庄和佛学来说,缺少了“分别”由何而来的思辨,也就是缺少了分别天道与世界的边界。这样,慎子的思想分析不了情绪的根本,就把它寄托于不得已于天道;约束不了人的自由意志,就把它寄望于人的自觉守法,所以,《庄子·天下篇》指出慎子的学说是“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





推荐阅读:

《神奇数学》

《灵性觉醒-未来的理想世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心镜818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