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良华读《逍遥游》(上)

良华 心镜818
2024-11-26

《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庄子.内篇》的首篇,有极高的文学和哲学价值,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以看到这位伟大哲人追求自由,忘却物我的崇高境界。良华老师推崇老庄哲学,对古代经典的研究颇有心得。感谢他的厚爱,同意通过我们公号发表他的读书心得,让我们在欣赏《逍遥游》的同时,也能通过他的解读更好地理解作品。



01

逍遥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庄子的答案是逍遥。年轻时不甚喜爱庄子,总觉得他的言辞大而无当,虚无缥缈,故弄玄虚。庄子的文章行文深奥,很难理解,所以一直没读。但《逍遥游》是个例外,看到标题就莫名地喜欢,读到文字就觉甚美,难以名状。对逍遥游虽不求甚解,但心渴慕向往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的转换,如今的我愈来愈觉得自己像庄子。


人生而自由,但人生而戴着枷锁。道赋予人自由的心灵,却以身体作为人的枷锁。虽然身体沉重,但心灵却渴望无拘无束地翱翔。《逍遥游》是我见过的意境最美的散文,描写的是人的心灵神奇之旅,何以抵达逍遥之境。

(庄子:天地之间大逍遥)



2

鲲化鹏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心得】冥为溟漠无涯,似乎并非现实空间中,而存于精神世界。介乎真实与虚幻之间,似真亦幻,不知几千里大的鲲在悠然地游弋。


在浩瀚无穷的宇宙面前,个人常常感叹自己的渺小卑微。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总以为世界是因我而生的,自己是这方世界的主角。长大后不断地在社会碰壁,头破血流、伤痕累累后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分子。人可以卑微如蝼蚁,亦可以顶天立地。


老子曰: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与地、天、道相提并论,实乃对人最大的肯定与讴歌。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修养身心,可以体道悟道进而弘道。如果人不能修养身心,就会遗忘道、背离道乃至违逆道。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以真诚的心不断培育的伟大精神(浩然之气),可以充塞于天地,是何等的自信与豪情!


我们的心灵化形,一开始是一棵小树、一条小鱼。但坚持修心养性后,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进而蜕变。小鱼变成大鱼,同时不断地进化以突破局限。就如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扎入深深的黑暗地底,一条不知几千里大的鲲游弋在幽暗深邃的北冥。


【原文】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心得鲲大则大矣,犹有所憾,局限于幽暗深邃的北冥。当它浮出水面时,仰望天穹,看到的是明亮蔚蓝、无边无际的白昼,亦或是群星璀璨、深邃无穷的夜空。心驰神往之,向往光明、向往无穷、向往永恒。潜移默化,一天天地蜕变,终于有一天挣脱形体(鱼的形体,禀赋与本性)与环境(幽深北冥,思想认识)的束缚,化而为鹏奋起展翅翱翔,背部宽阔几千里,翅膀犹如天边的云朵。海风大作(因时趁势),时机成熟时,大鹏就会从北冥飞往南冥,南冥是一个天然的大池。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北为阴为鱼为幽暗,南为阳为鸟为光明。冥为深邃、为深奥,相当于老子的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形容道的玄妙与深奥,亦可以形容道作为神奇的母体生成万物。心灵乃道之精灵,心灵本源于天源于道,而身体却源于地源于世界,而世界是道在心灵的映照。身体沉重,而心灵化为大鹏后可以翱翔在九万里的高空。或许人类身处幽暗的深渊,但是心灵总是向往光明和永恒。虽然身处地狱,但是心灵向往天堂。


【原文】《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矣。


【心得或许鲲化大鹏的事情过于不可思议,庄子煞有介事地引经据典,杜撰了专门记载怪异事件的书《齐谐》。《齐谐》十分生动传神地记载:“大鹏迁徙南冥时,水面激起三千里巨浪,它拍翅盘旋而上,翱翔于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刮起的大风离开。”如野马奔腾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


天色苍苍,是天空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遥远而看不到尽头的结果?从天空往下看,也是一样的情形吧。


儒家思想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视角看世界万物。道家却能突破人类中心的局限,从宇宙整体看万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大鹏的展翅高飞,人具有更宽阔的心胸与更宏大的视野,认识到不一样的世界。原先困扰烦忧心灵的事物,都能因理解而包容,因包容而欣赏。当有一天能悟道,明了无一不是道,那就能理解包容和欣赏万事万物。


此岸即彼岸,地狱即天堂,当下即永恒。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心灵与造物者游,与天地精神独往来,抵达逍遥之境



02

志向与胸怀


【原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如果水不够深,那么无力承载大船。倒一杯水于低洼之处,只有小草可以当船。放入杯子就粘住了,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如果积存的风不够深厚,那么无力承载巨翅。大鹏翱翔于九万里的高空,才抵达风的上方。然后乘着风力,背负青天而没有任何阻碍,然后才可以飞向南方。大鹏翱翔于九万里的高空,方得自由自在。而我们的心灵要经过多少的颠沛流离、困顿苦厄、反复沉浮,方得自由与解脱,如凤凰涅槃,死而后生。唯有悟道,方始逍遥。


【原文】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蝉与小鸟 讥笑大鹏:“我们一纵身就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就停下来,有时飞不高,落在地上也就罢了。何必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去郊游的人,带着一日三餐,回来时肚子还是饱饱的;前往百里之外,就要准备过夜的干粮;前往千里之外,就要积蓄三个月的粮食。这两个小东西又知道些什么呢?


【心得具有伟大心灵的人总是被无情地挖苦与嘲笑,圣人犹其如此。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义礼教,颠沛流离,数次被围,几近绝境。理解的人,称之为落魄的凤凰,劝其早日收手,回头是岸。不懂的人,只见其狼狈,嘲笑他为丧家之犬。孔子听了,唯有哈哈大笑,我真是丧家之犬啊。离开祖国与家乡,可谓丧家。但当时礼坏乐崩,人们的精神家园沦丧,行为与思想失去准则,人生失去意义。心灵离开根基,丧失家园,飘泊流离。


孔子强调真诚乃为人之根基,真情乃为人之依据。仁义是为人之准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真诚;礼仪是为人之规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真情。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孔子呢?


孔子叹曰: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天乎?没有人理解我啊,能真正懂我的只有天吧。天是孔子的信仰,心灵的家园。生命情感无所排遣时,孔子唯有向天倾诉,而天人合一是心灵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孔子五十知天命、六十顺天命,知其不可而为之,为的是成为万世师表,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点亮万古不灭的明灯,指引着迷茫失航的心灵。孔子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人世实现逍遥,抵达天人合一之境。


老子亦不被人知,只好自嘲为愚人。不笑不足以为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之,莫能行。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圣人披褐而怀玉,人们只看到粗布上衣,却看不到圣人怀揣的美玉!老子看透了人世和宇宙,在函谷关给世人留下《道德经》,骑青牛逍遥而去。


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圣人面前,我们都是蒙昧的稚童。心灵要努力成为大鹏,不能甘为蝉雀。不幸成为蝉雀无知亦就罢了,讥讽大鹏岂非可悲可叹?讥讽也就罢了,诋毁岂非愚蠢罪过?文革时一群无知小儿助纣为虐,无法无天,掘圣人墓,是中华思想文化的至暗时刻,人性的阴暗丑陋恶毒显露无余。如今我们应该正本清源,重拾文化自信。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整理阐释与澄清,传承发展与创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任重而道远。


【原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小知识不知道大知识,小寿命比不上大寿命。何以如此?朝生暮死的菌虫不知道昼夜交替的一天时光,春生秋死的寒蝉不明白四季轮转的一年光阴,这是寿命短的原故。楚国南方有冥灵树,以五百年为春季,五百年为秋季;上古时有大椿树,以八千年为春季,八千年为秋季。这些属于大寿命。彭祖活了八百岁,到现在还因为长寿而闻名,众人与他相比,难免悲哀。


【心得人生有其局限,最多不过百年光阴。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只是传说中的人物。相较于朝生暮死的菌虫、春生秋死的寒蝉,人寿命绵长。相较于以五百岁为春的冥灵、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人生命短暂。因为比较而心生喜悦或是悲哀吗?大可不必如此,坦然地接受自然的造化,命运的安排,活出自己的本真状态。


身体有局限,而心灵无极根。心灵与道融为一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与我不分彼此、同为一体,与道永存




推荐阅读:

《神奇数学》

《灵性觉醒-未来的理想世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心镜818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