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眼看冥想— 入门
十余年的瑜伽生命,早已镌刻进我的生命。从开始的一周两次到每周三次、四次,再到现在的每天至少一次。走了很久很久才回头眺望,望来时路,才觉得脚印已很长。最近行者的打坐影响了我,开始梳理我打坐从入门到夺门而出的经历,来,回顾一下梳理一下!
01
—
入门打坐
2011年4月,公司成立了瑜伽协会,当时不到四十个会员,推荐的瑜伽老师上课非常禅,深得大家喜爱。协会成立后几个月,我全权接手管理,其实也不复杂:包括财务、对接教练两项任务。有一天老师找我请假,说是要去印度看看。作为一个瑜伽老师怎么可能不去恒河边上旭日东升时练瑜伽?准!
回来后,她带给我一个非常印度的小木盒,盒子里有一块香皂。放在办公桌上,似乎那个夏天再无蚊虫叮咬之困扰。
瑜伽课共60分钟,5分钟的导引 ,10分钟的热身,35分钟的正式练习,最后10分钟便是大休息术了。大休息术时,是她最禅之时。于是有一天,我请教她的话语为何那样的沁人心脾,她推荐了一个音频叫“黄庭禅坐”。由此,我步入冥想打坐之门。
这个音频是台湾一位叫做张庆祥的老师撰稿,他亲自旁白的版本是一个小时的,而张德芬的旁白是30分钟的版本。入门而言,我喜欢张德芬版本的。
一下子我爱上了她,由此我也读了她著名的三步曲。在论坛上写了读后感后,有人回复,“去看看这个神棍后来做了些什么” ,那都是后话了。
(网图)
02
—
动静结合
是日,开始接触打坐冥想,不久后,就发现背痛(多年过久的伏案工作带来的)在打坐半时后便会消失。这使得我开始研究打坐冥想回事。那时有一篇文章极大鼓舞了我,大意是讲哈佛医学院的医生在开药给病人的同时,也会开打坐方与运动方。
此后,所有的书都指向了打坐的益处。有一本叫《因是子静坐》,那更是我的入门书籍,我查了因是子本人,最终也是坐化的。八十多岁。薄薄一本书,似乎讲得内容似乎并不多,但是20世纪作为百年前写的书,却真是不同凡响。也许是新手热情吧,我读了很多遍。
很多短句都已经铭记脑中,须臾不能忘。
“功不唐捐”意思是功夫终究不会白费,这句话更是可以放之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皆准。
另外就是作者对自己从前的书的补充:“我从前所写的《静坐法》,未曾提及外功,这是一个缺点。我练习太极拳二十余年,近来仔细体验,知道它对呼吸习静大有帮助。所以动与静兼修,是不可偏废的。单修外功,不修内功,固然不可;单修内功 ,不修外功,也是不宜。特地在这里郑重提及,希望读者注意。”
这段话令我永远记得,首先记得作者的严谨态度,对读者何其负责;其次记得了其中动静的道理,于我而言,瑜伽便是动而静坐冥想是静。其比例或许也是类似于荤素之搭配比例吧。
03
—
EEG
也读了南师的静坐书,查阅了他要求追随者们写的打坐笔记。记得有一位女生,写的是自己打坐时,感觉到玄妙,似乎自己已飘在空中。自此以后,我不再愿意分享自己的打坐感受。这类感受太过私人,太过个性化,太过玄幻,自己觉得很真诚,听到别人耳朵里有可能会是一种误导。
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去研究其他的资料,包括一些论文显示,打坐时脑波情况。叫EEG, 很象鸡蛋,但其实就是脑电图。在头皮上放上传感器,探测之。An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is a test that detects electrical activity in your brain using small, metal discs (electrodes) attached to your scalp.
传说人在打坐时入静后,脑波会如同深睡一样。而深睡期间是可以收复身体的很多问题的。因此使人夜夜修复而不得病。
这太吸引人了,如同瑜伽老师讲的,瑜伽是冻龄的,从你练习开始,身体年龄就冻在那一刻。而我显然觉得是逆龄,从前都做不到的柔软现在可以了。所以有些方面是逆龄,有些方面却没有那么神奇,该老的自然是还在老。
由此,我便进入了打坐的大门。
(网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