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储备)慎子.威德(上)

偶遇博客微 心镜818
2024-11-26

《威德》是《慎子》保持下来的七篇文章中的第一篇,属于中国古代法家的重要文献,让我们通过偶遇老师的解读一起来学习这篇经典。



01

原文与译文


【原文】天有明,不忧人之暗也;地有财,不忧人之贫也;圣人有德,不忧人之危也。天虽不忧人之暗,辟户牖(牖yǒu,窗户。)必取己明焉,则天无事也;地虽不忧人之贫,伐木刈(刈yì,割。)草必取己富焉,则地无事也;圣人虽不忧人之危,百姓准(准,标准。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准,《说文》曰:“凖,平也”,凖同准。)上而比于下,其必取己安焉,则圣人无事也。故圣人处上,能无害人,不能使人无己害也,则百姓除其害矣。圣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非取之也。百姓之于圣人也,养之也,非使圣人养己也,则圣人无事矣。


【译文】上天有了光明,它就不担忧人的黑暗;大地有了财富,它就不担忧人的贫穷;圣人有了美德,他就不担忧人心的危殆不安。上天即使不担忧人的黑暗,民众开辟门窗也必定要取用上天的光明,这样的话,上天就没有多余的事儿需要做了;大地即使不担忧人的贫穷,民众伐木割草也必定取用大地的财富,这样的话,大地就没有多余的事儿需要做了;圣人即使不担忧人心的危殆不安,民众以上位为标准并且效仿于下位,他们也必定取用圣人安定的心,这样的话,圣人就没有多余的事儿需要做了。因此,圣人处在上位,要能没有害人的心,而不能迫使民众去没有害人的心,这样的话,民众就自己会除掉害人的心。圣人有天下,是接受了天下,不是去取得天下。民众于圣人,是奉养他,而不是使用圣人来养活自己,这样的话,圣人就没有多余的事儿需要做了。



02

心得与讨论


【心得】《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人心总是集中于危殆不安,道心总是集中于细微难见,只要集中于精通人心只要集中于贯通道心,用诚信捕捉逆反的动机让它达到中正。“圣人有德”所说的就是《大禹谟》中这句话,真诚地捕捉道心,信实地捕捉人心,把人心中危殆不安的不中正引导到道心的中正,具备这样美德的人就是圣人。


但是,道家更加强调民众自己的“人心”向圣人捕捉到的“道心”去取用,而不是圣人用捕捉到的“道心”去教导民众的“人心”,这个不同点正是道家与儒、法两家的根本区别。


《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意思是上天像风一样吹拂万物的不同,但却是它们自己使用自己本身!全都是它们自己取用,没有谁去主宰它们呀?


《老子》:“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意思是天道就像张弓射箭的情形;射高处时天空就抑制自己而允许弓抬高,射低处时天空就压缩自己而抬举弓悬空;天空取之不尽才有余以用来损失,万物本身不足才需要去补充。天道,就是损失本身取之不尽的有余,却让万物补充本身的不足;人道恰恰相反,往往是损害本身不足的,却敬奉给本已有余的;谁能有取之不尽的有余还能让万物来取用,是敬奉上天的人吗?是只有得道的人吗?所以,圣人为了民众却不有主宰的心,成就功德却不占有名声,像这样,圣人不被欲望驱使,就显现出他的贤能。


庄子以“一吹一取”,老子以“一损一补”,两者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是表达了从取之不尽的“无”中去取用,就像向取之不尽的天空取用;慎子的“一有一取”却与之不同,他是从“有”中去取用,与老子“一损一奉”的人道比较接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显现为有形的东西,往往就会局限于利害,有明、有财、有德不仅不能取之不尽,反而会让人在取用不到时,抱怨天失明、地失才、圣人失德;以无为用的话,都是民众自己取用,结果也会可有可无,认可任何意外发生的可能性,才是认可了天道自然。


举例来说,古人得不到一样东西,会说这是天意;今人得不到一样东西,会说为什么?非要追根溯源个究竟,而且一定会把原因归结为“由于某某原因造成这样”,这就是《大禹谟》所说的“人心惟危”。


《老子》:“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意思是很少能说清楚自然,狂风不因为早晨就终止,暴雨不因为日出就终止(编者注:一般对老子“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的解释是狂风不会整天刮,暴雨不会整天下,早晚都要停下来),谁想这样?天地之间尚且不能恒久不变,更何况人之间呢?所以做事按照天道运行的人就共同敬畏于天道,做事按照道德规律的人就共同遵循于道德,做事失去道德规律的人就共同沉迷于失德;共同遵循于道德的,天道也就是道德;共同沉迷于失德的,天道也就是失德。所以,道家强调民众自己的“人心”选取,向圣人捕捉到的“道心”去取用何为德。


与此相反,儒、法两家主张的却是“有德”,而不是“无德”,圣人捕捉“道心”并用他们所认为的“德”去引导民众的“人心”,这样就致使德与天道分离。这个分离出的“德”,被人为地形而上为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就开始重点关注“人心”,却离自然的“道心”越来越远。


《淮南子·诠言训》:“天有明,不忧民之晦也,百姓穿户凿牖,自取照焉;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百姓伐木芟草,自取富焉。……直己而足物,不为人赣,用之者亦不受其德,故宁而能久。天地无予也,故无夺也;日月无德也,故无怨也。……唯灭迹于无为,而随天地自然者,唯能胜理,而为受名。名兴则道行,道行则人无位矣。……不知道者,释其所已有,而求其所未得也。”


《诠言训》这段阐释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道家主张无德,而不主张有德,“地无予也,故无夺也;日月无德也,故无怨也”,接近天道才能无为而无以为,才能稳定人心而不生出怨气;


二是说明百姓自取,天、地、圣人不去主宰,天、地、圣人三才的思想在古人的思维中已经固化了几千年,后来才演变为君王代表天意主宰众生,慎子认为圣人君王要处于无事,而不是去主宰人和事。


三是说明“人无位”才是天道运行,“名兴则道行,道行则人无位矣”,杜道坚《文子缵义》阐述:“圣人照明四海而民不昏,富藏天下而民不贫。”“明”、“富”、“安”能让民众自取,也即让圣人无事,“明”的是天道,“富”的是民众,“安”的是人心,慎子阐述圣人无事与民众自取的关系,就是为了下一段阐释从“人位”思想向“势位”思想转换做原理铺垫。


《老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有为就是要没有为了什么,有事就是要没有什么事,有味就是要没有什么滋味,沉迷于为了大小多少,沉迷于做事的大小多少,沉迷于滋味的大小多少,只会用自己以为的美德带来怨气。


老子说的无事是各自相安无事,慎子强调的无事是转移矛盾,转移到让民众不得已而接受法制,让代表天道的自然规律承担矛盾的责任,可见道法两家思想的不同。


马王堆帛书《黄帝四书·称》:“天有明,而不忧民之晦也,百姓辟其户牖而各取昭焉,天无事焉;地有财,而不忧民之贫也,百姓斩木艾薪而各取富焉,地亦无事焉;诸侯有乱,正乱者失其理,乱国反为焉,其时未能也,至其子孙必行焉。故曰:制人而失其理,反制焉。”


《黄帝四经》大量引用《老子》、《慎子》文本抒发议论,疑似战国时期法家势派弟子的治国理政文章。“诸侯有乱,正乱者失其理,乱国反为焉”意思是诸侯国内部有了混乱,平定混乱如果没有理由,反而使国家更混乱,即使当时未能更加混乱,诸侯的子孙继位时也必定延续混乱。


可以看出,《称》强调的也是要有个“道理”支撑才能治乱制人,而不是由着君王个人的心性去治乱。《黄帝四书·称》继续论述:“制人者阳,制与人者阴。……诸阴者法天,天贵正,过正曰□□□□□祭乃反。诸阴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静,柔节先进,善予不争。此地之度而雌之节也。”(帛书中的缺字用“□”补足。)


由此可见,《称》强调的这个“道理”,就是要遵循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和“为而不争”思想,君王效法天的话,就不要妄动;君王效法地的话,就为而不争。虽然慎子思想看似从道家思想发源,但却是在形式上取用了老子的“弱用”思想,而偏失了道家“无为”思想。


慎子这句“故圣人处上,能无害人,不能使人无己害也,则百姓除其害矣。”歧义颇多。有的说法解读为圣人居上,不损害民众,也不能阻止民众之间的相互伤害,而只能由民众之间自行解决彼此的伤害。还有断句为“不能使人无己,害也,则百姓除其害矣。”解读为圣人居上,不损害民众,但不能使民众也达到无我,有了损害,百姓就除掉他们的祸害。


辨析的关键在“不能使人无己害也”,其实,这句是对“百姓准上而比于下,其必取己安焉。”的阐释。“准上”是以上位的心为标准正己心,“比于下”以己心正下位的心,都是自己选取来使自己安心。所以,解读为圣人处在上位,要能没有害人的心,而不能迫使民众去没有害人的心,这样的话,民众就自己会除掉害人的心。愚以为这样解读,更加切合民众准上而比于下,民众自己选取来使自己安心的意思,故而圣人无事。


(慎子思想受道家影响,但并不相同)



推荐阅读:

《神奇数学》

《灵性觉醒-未来的理想世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心镜818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