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经》173小雅_白华之什_蓼萧

点上方“国学名著听书”关注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冲冲,和鸾雝雝,万福攸同。


注释

⑴蓼(lù):长而大的样子。萧:艾蒿,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⑵斯:语气词,犹“兮”。

⑶零:滴落。湑(xǔ):湑然,萧上露貌。即叶子上沾着水珠。

⑷写(xiè):舒畅。

⑸燕:通“宴”,宴饮。

⑹誉处:安乐愉悦。朱熹《诗集传》引苏辙《诗集传》:“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处,安乐也。

⑺瀼(ráng)瀼:露繁貌,露水很多。

⑻为龙为光:为被天子恩宠而荣幸,喜其德之辞。龙,古“宠”字。

⑼不爽:不差。

⑽不忘:没有止期。忘,“止”的假借。


此诗当为诸侯朝见周天子时歌颂天子的诗歌。《毛诗序》谓此篇诗旨乃颂天子“泽及四海”,以之为宴远国之君的乐歌,朱熹则以为此乃“燕诸侯之诗”(《诗序辨说》)。吴闿生《诗义会通》又说:“据词当是诸侯颂美天子之作。”西周初年,国势昌盛,诸侯纷纷来朝,表示归附。周王也设宴招待,此诗就是在宴会上歌颂周王的乐歌。

欢迎小伙伴们转发、点赞、感谢!

国学名著听书

微信号:gxmzts

高品质有声读物平台,每日听名著读好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