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抗疫月志:疫情明显受控,踏上复常之路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随着社区感染情况趋缓,政府得以如期分阶段调整各项限制措施,推动社会有序回复正常运作。她说,复常之路来之不易,应对疫情,政府仍未松懈,希望社会继续支持抗疫工作。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4月28日发表的题为《疫情明显受控 踏上复常之路》的网志全文)
在中央的全力支援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面提升了本地的抗疫能力,加上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逐步受控,阳性检测个案数字自3月初达峰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复活节假期后亦无出现明显反弹,让特区政府可如期自4月下旬分阶段调整各项限制措施,推动社会有序回复正常运作。纵然疫情回稳,为与内地通关创造条件,特区政府定当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竭力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尽量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港第五波疫情爆发至今,共录得1,190,437宗阳性检测个案,当中包括9,069宗死亡个案。阳性检测个案的单日呈报数字曾在3月初一度高达70,000多宗,随后持续下降,自3月26日起跌至四位数,自4月15日起跌至三位数,到近日录得300至400宗。此外,各项辅助监测疫情的指标,即污水监测病毒量、围封强检阳性比率和社区检测阳性比率均呈向下趋势。长者在这波疫情所受影响尤深。累计死亡个案的年龄中位数是86岁,超过九成个案均为65岁或以上长者。超过五成为居于院舍人士;超过九成个案有已知长期病患情况;超过七成没有接种任何新冠疫苗。过去一个月,由我担任主席的跨部门督导委员会暨指挥中心除继续密切监测疫情外,亦按内地专家意见全面落实「三减三重一优先」的策略,即减少感染、减少重症、减少死亡,以及就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和重点区域采取更精准、有力及具针对性的措施,并把支援长者列为优先工作。
特区政府痛定思痛,为了加强保护长者,连同医院管理局以至社会各界在过去数月努力不懈,用好中央支持,结合中西医药治疗,并成立由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领导的工作小组,全面理顺照顾院舍长者的防疫措施。其中在4月初投入服务、位处启德邮轮码头可提供约1,200张病床的长者暂托中心,更汇集了两所大学的中西医学科、两间非政府福利机构、一个私营医疗集团的医疗人员和社会福利署直接招聘的内地照顾员,全方位照顾确诊长者,缔造一个医社、公私营合作的极佳例子,提升收治及救治病人的能力。凭借中央在供港医疗物资的大力支持,特区政府在4月首周顺利向全港270多万个家庭派发300万份防疫服务包,其后在4月8日至10日发起全城自我快测行动,呼吁全港市民一连三日每天善用防疫服务包内的快速抗原测试剂进行快测,并就阳性结果上报卫生防护中心的网上申报系统。特区政府感谢市民积极响应,是次行动整体上达致三个目的,即更好掌握本地感染情况、从社区揪出更多隐性传播链,从而安排适切隔离和治疗,以及让市民更习惯应用快速抗原测试,加强防疫意识。由于长者接种疫苗比率仍不理想,为加强推动长者恒常自我监察身体状况,从而一旦感染后便可及早获得适切治疗,特区政府自4月初向所有70岁或以上长者于社区检测中心及流动采样站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并由4月19日起至5月底通过不同途径(包括地区康健中心及地区康健站、长者健康中心等)向长者免费派发快速抗原测试套装。随着本地社区感染情况趋缓,特区政府如期落实我在3月21日公布的各项措施,在妥善管控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有序恢复社会及经济活动:(a) 学校自4月19日起分阶段恢复面授课堂。为加强保障校园卫生和师生健康,除要求校方做足防护措施外,特区政府亦在现阶段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员和学生须每天完成快速抗原测试,取得阴性结果才可回校;(b)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如期在4月22日开考。为确保今年为数共约50,000名考生在安全环境下安心应考,特区政府连同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和学界加强预防措施,并把考试时间表压缩至三星期;在要求所有考生和考务人员每天考试前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取得阴性结果方可进入一般试场的同时,特区政府在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设立特别试场,供正接受强制检疫及确诊的考生应考;(c) 首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自4月21日起落实,以回应市民和各行各业的殷切诉求。首阶段包括容许餐饮处所恢复晚市堂食(另要求员工每三天进行一次快速抗原测试);重开大部分早前关闭的处所,即室内及户外体育处所、健身中心、美容院及按摩院、公众娱乐场所(包括电影院)、游乐场所、游戏机中心、活动场所及宗教处所;容许恢复不超过30人的本地游(如所有游客在出团当天先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人数限制可放宽至100人);调整在公众地方进行聚集的人数上限由两人改为四人,并解除早前禁止涉及两户以上的人士在私人地方进行多户聚集的规定;及(d) 由4月1日起撤销对九个国家的地区性航班熔断机制,并在实行外防输入措施的前提下,理顺曾在任何海外地区逗留的香港居民的登机、检疫及检测安排;以及宣布由5月1日起容许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地区入境香港,并适度调整个别航线熔断机制。提升疫苗接种率仍是特区政府抗疫的重要手段。虽然12岁或以上市民的第一针接种率已超过九成、第二针接种率亦将达九成,但现时接种了第一剂疫苗的3至11岁群组和70岁或以上人士的比率,分别只为六成多和七成多,远低于其他年龄组别。特区政府会继续重点推动一长一幼尽早接种疫苗,包括在4月26日正式开展疫苗到户接种服务,派出外展医护团队上门为已登记的70岁或以上未曾接种疫苗的长者和因疾病或残疾而行动不便的人士接种疫苗;展开新一阶段院舍疫苗接种工作,务求尽快把现在的首针七成多比率推高至九成;加强为学童提供多元化、便利的疫苗接种途径;以及严格推行「疫苗通行证」,即4月底要求进入相关处所人士要已接种两剂疫苗,到5月底则提高至三剂。 | |
| 动物特区政府联同过万名义工开始上门派发防疫服务包,并于4月7日至13日在全港各区设立89个补漏拾遗派发站 |
| |
| 特区政府呼吁全港市民一连三日每天进行快速抗原测试,并于24小时内呈报阳性个案 |
| 特区政府经参考专家建议后宣布,已接种三剂科兴或复必泰疫苗的60岁或以上人士,在接种最后一剂疫苗至少三个月后,可接种第四剂疫苗 |
| 卫生署通知使用医健通的私家医生可通过特设网上平台申请取得两款新冠口服药;截至4月26日已有超过200名医生列入可用药名单 |
| 为防止病毒外溢,旅客经由陆路出入境管制站或香港国际机场离境前往内地或澳门时,须接受的额外快速核酸检测改以鼻咽拭子收集检测样本(原以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采样) |
| 已接种两剂科兴疫苗满三个月的3至11岁儿童可接种第三剂科兴疫苗
|
| 中央援港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第一阶段交接,提供约1,000个房间,涉及约2,000个床位;余下设施其后会陆续交付,整个项目将合共提供约7,000个房间,涉及约14,000个床位 |
| 特区政府推出「康复纪录二维码」供曾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人士下载,以进入「疫苗通行证」相关处所 |
| 首批190多剂阿斯利康预防新冠抗体药抵港,医院管理局预计会供先天免疫力弱人士和移植病人使用 |
| 卫生署设立新热线电话(1830 111),连同原有的两条热线电话(2125 1111 和 2125 1122),解答市民查询2019冠状病毒病的相关事宜 |
自特区政府在3月18日公布2022 保就业计划的初步框架后,不少立法会议员和相关业界表示大力支持,但也同时提出额外诉求。在聆听各方意见后,我在4月7日公布2022保就业计划完善版,引入优化措施,包括:取消合资格获取工资补贴的雇员月薪上限;容许雇主选择以2020保就业计划数据或2021年第四季实际聘用人数为合资格获取工资补贴的雇员人数上限;容许受第五波疫情影响较微的行业也可申请工资补贴,但以100名员工为限(由剔除名单,修订为受限名单);涵盖兼职员工、临时员工,以及有强积金户口的自雇人士和65岁或以上雇员。随着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在4月12日通过430亿元拨款,计划将由4月29日起接受申请。此外,属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下的临时失业支援计划,至4月12日截止申请日共收到超过470,000个申请,至今计划已向101,000名合资格人士发放一笔过10,000元的补贴。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历时四个多月,从2、3月的惊涛骇浪到4月的曙光渐露,确是一段艰辛的旅程。然而,面对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未见明显止息,加上本港确诊个案每日仍有数百宗,特区政府绝不松懈,市民亦不应掉以轻心,让我们继续用好中央支持,贯彻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进一步稳控疫情,推动社会有序复常,确保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并重振香港作为连通海内外的重要桥梁角色和枢纽地位!本港录366宗新冠病毒阳性个案
2022年4月29日
本港新增366宗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检测个案,其中14宗由外地输入;核酸检测阳性个案占196宗,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有170宗,另多11名患者离世。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在简报会上表示,第五波疫情累计阳性个案1,191,216宗,9,085人离世,死亡率0.76%。
九间学校呈报阳性个案,涉及七名学生和两名教职员,其中一名学生与早前染疫的家人就读同一间学校,两人自本周一起没有回校。
政府下月1日取消对海外地区就疫情发出的外游警示,张竹君指,目前世界各地疫情仍持续,市民应尽量避免非必要外游。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对钻石山凤德村黛凤楼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将之划为受限区域,有关人士须于指定时间内接受强制检测。
因应多宗阳性个案,40个指明地方纳入强制检测公告。政府明日在荃湾梨木树村增设流动采样站,位于黄大仙竹园北村的流动采样站则会停止运作。
鉴于荃湾、东区和观塘部分屋苑的污水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且病毒量相对较高,房屋署和当区民政事务处将陆续向相关居民、清洁工和物业管理员工派发快速抗原测试包,供他们自行检测。
政府设有专题网页,提供2019冠状病毒病的相关资讯及健康建议。
来源:香港梦(微信ID:HongKongeverything)综合
关心香港未来,
就关注香港梦(微信ID:HongKong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