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子力学“算出”新型储氢材料,“氢油”今年将实现量产
1月16日,在有机液体氢储能技术湖北省中试基地的展示厅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为大厅供电和供暖的设备:一端油箱内装着被称作“氢油”的液体,它流入下一个容器后通过催化剂发生了氢气与油分离的化学反应,氢气由管道进入氢燃料电池,油被回收流入另一端的油箱,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能供应给了厅内电视,同时,氢气与油分离所产生的热能则用于室内供暖。据介绍,被回收的油叫“储油”,它存入氢气后叫“氢油”,它们是基地的有机液体氢储能技术产品。
从甲A类到丙B类,氢危险等级和运输成本降低
氢能具备高效、清洁两大特点,是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于氢气具有能量密度低和易燃易爆等特性,其高密度的安全存储是氢能应用发展最主要的问题。目前,常见的氢储存方式主要分为三类:低温液化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和储氢材料储氢。其中,前两者无论是极低的温度和极高的气压,都对储存条件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对高密度储氢材料的研发,是氢能领域的重点。
在基地的厂房内,记者可以看到刚刚生产好的“氢油”被装进普通的油箱内,整齐地摆放在墙边。有机液体氢储能技术湖北省中试基地的负责人程寒松介绍道:“这一桶‘氢油’等于十二个氢气瓶中的氢含量。”
氢气属于甲A类危险品,传统氢气瓶的存放危险等级很高,并有严格的数目限制。而氢存入“储油”后,“氢油”的危险性等级则为丙B类,与常见的食用油一个等级。这种储存方式,不仅缩小了氢储存所需面积,也降低了存放条件。同时,氢的运输也更方便和安全。
“现在的加氢站每公斤氢售价大约50元,是因为传统高压运输方式会增加成本。用‘氢油’运输,氢的价格可以控制在每公斤30元。”程寒松说。
从气体到固体再到液体,用量子力学计算出储氢材料
“储氢一直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广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氢油’的诞生用了11年。”程寒松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论文资料,厚厚的一本书中布满各种数学公式和演算记录。
与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化学工作者不同,程寒松是一名理论化学工作者,“氢油”并不是通过实操实验发现的,而是在计算机上用量子力学进行演算得出的。他解释道,在计算机上,可以通过自己写的程序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推断出理想储氢材料的构成。他早期所研发的第一类液体有机储氢材料在脱氢后成了为一摊粉末。考虑到能量效率、安全性、成本等一系列要求,这种材料并未得到预期效果。终于,在2014年,程寒松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实验室中,研发出了能反复利用的储氢材料,也就是现在的“储油”。
“‘储油’与氢的关系就像客车与乘客,它能多次运输氢。”程寒松表示,“氢油”脱氢变回“储油”后可以被运回加氢工厂再次加氢,“每吨‘储油’每年可以完成50次这样的循环,每生产1吨‘储油’,可以支持50吨‘氢油’的生产。”
目前,“氢油”已经申请了42项专利,其中也有来自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专利许可。
“从科研到投入市场,产品需要不断地完善。”程寒松表示,从2014年以来,他与团队始终在进行优化和测试实验,“氢油”今年将实现量产。
从产品到产业,武汉全力打造氢能全产业链
氢能是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氢能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依托雄厚的石化工业和汽车产业基础,目前武汉已具有一定的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基础。
程寒松带领团队和东风扬子江(武汉)汽车有限公司、湖北三环汽车有限公司、蜀都客车等车企联合研制了新能源客车与轻型货车,并设计出了占地仅20多平方米的氢油加注站,远小于传统加氢站所需的近4000平方米。“我们还计划生产小型移动加氢站,可实现一次为25辆使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汽车充氢。”他说。
据介绍,今年年内,程寒松所创办的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将全面建成万吨级“储油”生产工厂,预期可支持每日生产1500吨“氢油”,这相当于75000多公斤氢气。与电力换算,这些氢每天可在应用端产生约130万千瓦时的电力。
除了电力,氢能还可以替代汽油、天然气、甲醇等多种碳基能源,满足家庭和厂矿企业的日常用电、用热需求。在解决安全储运这一关键问题后,氢的零碳属性将得到充分发挥,这使得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武汉市产业地图》显示,未来3年,武汉市将要培育5—10家制氢、氢储运重点企业,建成15座以上加氢站,培育和引进50家以上整车生产、船舶制造、膜电极、电堆、关键材料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氢能行业领军企业,打造国内氢能产业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引领区,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年产值规模位居国内城市前列。
推
荐
阅
读
1、816辆氢车出动、中日企业同台!世界最大规模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2、上海示范牵头单位公示:捷氢、重塑、神力、航天氢能、青氢、清志6企上榜!
3、龙蟠科技携手中科院大化所,进军PEM电解槽催化剂项目4、示范期内推广7710辆!张家口牵头河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正式获批!5、电解水氢补贴0.2元/度电!《成都市能源结构调整十条政策措施》和《成都市能源结构调整行动方案》发布6、【年终盘点】关于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2021年度6大关键词”,哪一个戳中了你?7、干货好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质量标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本期责任编辑:戴欣馨
联系邮箱:daixinxin@acmi.org.cn
添加管理员微信(微信号:ranliaodianchijun),加入氢燃料电池行业微信交流群
【免责声明】1、鉴于本平台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平台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平台联系,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平台将及时处理;2、本平台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需保留本平台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4、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全球氢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