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燃料电池系统10000台/年!整车5000辆/年!安徽省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文章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全球氢能
11月14日,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有三个特色亮点:
1、突出系统创新。从氢制备、氢储运、氢加注到氢应用,强化氢能全产业链系统创新。
2、突出以点带面。围绕中重型车辆、船舶、储能、发电等领域积极开展示范应用,以点带面、带应用,着力培育一批突破点和亮点。
3、突出工程引领。围绕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条、示范应用、基础设施等打造八大重点工程,作为规划落地的重要抓手,为实现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一、发展目标
1、到2025年,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氢的纯化与分离、储氢装备及材料、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在氢制备、氢储运、加氢站、燃料电池等重点环节,引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以工业副产制氢为主体,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为重点的氢源实现途径。开展在交通运输、储能等领域试点应用。初步形成与燃料电池汽车等示范推广相协调的氢能基础设施和储运体系。力争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达到10000台/年,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5000辆/年,加氢站(包括合建站)数量达到30座,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2、到2030年,基本形成涵盖氢能产业全链条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检验和检测体系,在清洁煤制氢、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储氢装备及材料、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制造等领域技术突破取得显著进展,氢储运及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明显提升。形成以高压气态氢储运、低温液态氢储运为主,多种储运氢技术相互协同的氢储运体系。在交通运输、储能、分布式发电等领域示范应用加快,在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制氢成本大幅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力争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超过30000台/年,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超过20000辆/年,加氢站(包括合建站)数量超过120座,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
3、经过十五年左右的努力,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示范应用领先的氢能产业体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发展示范区和集聚发展高地。
二、技术路径和空间布局
(一)技术路径
1. 氢制备领域
2021—2025年,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以工业副产制氢和煤制氢为主,大力发展氢提纯技术,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探索低碳、低成本制氢实现路径。
2026—2035年,大力推进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清洁煤制氢的应用,建立清洁、高效、低成本的氢源供给体系。
2. 氢储运领域
2021—2025 年,主要以高压气态储氢、长管拖车运氢为主,开展低温液态储运、有机液体储运以及固态储运技术研究。
2026—2035 年,推进建立以气态到多相态(低温液态、固态、有机氢载体等)、低压到高压的多种储氢技术相互协同的储氢体系。实现高压长管拖车、液氢槽罐车、管道等多种运氢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高效、智能氢气输送网络商业化运营体系,针对不同市场、区域同步发展。
3. 氢加注领域
2021-2025年,加氢站建设以技术成熟度较高的气氢加氢站为主,供氢压力等级采用35MPa和70MPa,单个加氢站储氢容量不低于500kg,开展加氢、加油、加气、充电多站合一示范站。
2026-2035年,实现加氢站网络基本覆盖全省,在继续发展气氢加氢站的同时,推行储氢容量更大的液氢加氢站,积极探索站内制氢方式,新建加氢站的储氢容量力争不低于1000kg。
4. 氢应用领域
2021-2025年,大力推行燃料电池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专用车示范应用,促进燃料电池分布式电站、备用电源、家用热电联供系统试点应用,加大绿氢在工业领域应用。
2026-2035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探索燃料电池船舶、有轨电车的示范运营,进一步扩大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规模,促进氢能在能源互联、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二)空间布局
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省内率先形成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示范城市群(包括合肥市、六安市、芜湖市、淮北市、铜陵市、马鞍山市、阜阳市和滁州市),重点开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以及示范应用。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城市群引领及示范作用,带动、促进两翼地区氢能产业协同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氢走廊的建设。
1. 示范城市群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示范城市群,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氢能产业“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推进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产业链各环节全面发展,积极开展燃料电池产品示范推广,加强多途径、多领域、多形式的对外合作交流,加大氢能产业科普宣传力度,营造氢源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带动全省氢能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两翼地区
北翼——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淮南市。依托当地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工业副产制氢等规模化制氢产业,兼顾储氢、运氢技术的研发和装备制造,为全省氢能产业发展提供稳定、低成本的氢气来源。
南翼——黄山市、池州市、安庆市、宣城市。适度发展工业副产制氢。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研究开通氢能旅游专线,推广燃料电池城际客车,进行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在景区的示范应用,着力打造绿色氢能旅游示范区。
三、重点任务
一是关键技术突破工程。集中力量在氢制备、氢储运、氢加注以及氢应用等领域实现突破。
二是产业创新提升工程。搭建氢能产业创新平台,加强氢能产业人才培养,扩大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推进关键技术成果转化。
三是氢能装备壮大工程。积极开展制氢、储运氢、加氢、燃料电池等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是产业链条培育工程。夯实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五是示范应用推进工程。重点推广工业副产制氢示范,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加快燃料电池产品示范推广,促进氢能在能源互联领域示范应用,探索氢能在工业领域的示范应用。
六是基础设施保障工程。提升氢能供应保障能力,推进建立氢能储运体系,加快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七是配套体系建设工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氢能标准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八是公共宣传教育工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树立氢能经济理念。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省级氢能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推动落实安徽氢能产业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落实。发挥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联盟作用,建立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和协作发展机制。
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加强协调调度,保障和促进氢能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尽快投产、尽快见效。争取引进实施一批补短板的重点项目,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三是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对氢能项目引进、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示范应用、要素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
四是鼓励试点示范。制定安徽省氢能产业试点示范方案,研究在中重型车辆、船舶、储能、发电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以点带面,带动产业加快培育壮大。
五是开展督导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督促指导,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适时组织开展成效评估工作。
END
// 推 荐 阅 读
1、年产氢气16亿标准立方米!中国石油第一套石油焦制氢装置进入试生产阶段
2、1200标方PEM制氢设备!全国首个市场化PEM最大规模6MW风电制氢应用项目发车
3、拟投资18亿!东岳氢能500万㎡/a全氟质子膜等相关项目环评征求意见稿公示
编辑:戴戴
电话:15271900536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
商务合作|广告投放
李女士 13683025789
【免责声明】1、鉴于本平台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平台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平台联系,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平台将及时处理;2、本平台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3、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需保留本平台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4、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全球氢能所有。
【版权声明】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