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建花园分享会回顾 | 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系列分享会04

TJLA 同济风景园林 2023-09-07






    缘起     

全国社区花园节设计营造竞赛


为了更好地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师在社区”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倡议,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协同全国风景园林院校和《中国园林》《风景园林》杂志社联合举办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的活动。详情可点击:风景园林师在社区 共建共享人民城市——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


自9月9号起,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启动预报名,全国共计362位学生(包括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居民、在职设计师等完成了预报名。选址分布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的三林苑、凌兆五村、翠竹苑、凌兆四村、凌兆十五村、凌兆十村和杉林新月。在方案阶段,参赛团队和社区居民、居委、物业、业委会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协调,并组织了丰富的活动、工作坊、意见征询会等。在获得了居民、居民区、物业的认可和背书之后,团队进入营建阶段。目前,34支参赛队伍已经完成营建。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的活动,从方案设计到营建到运维,一直会持续到12月初,欢迎关心社区的朋友们加入我们。


从居民自治到竞赛团队的自治,主办方根据参赛成员的意愿成立了一个竞赛的自治小组,一起讨论竞赛的相关安排等。结合学生的自主提议和组委会的统筹安排,本次竞赛定期举办共建花园分享会,邀请全国范围内相关领域的前辈为参赛者在调研、设计、营建和运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惑。


第一期共建花园分享会我们邀请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杨光炤老师给学员们分享,以西安老藤虎子的案例为大家讲解社区营造过程当中的个人行为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社区规划师作为第三方在社区规划当中的立场和位置。

详情可点击:共建园分享会回顾 | 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系列分享会01


第二期共建花园分享会我们邀请到同济大学的刘悦来老师和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侯晓蕾老师,刘悦来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从缝隙到路径的社区花园实践过程,候晓蕾老师也以微花园的建设为例,总结了社区治理的五个途径。

详情可点击:共建花园分享会回顾 | 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系列分享会02


第三期分享会我们邀请到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李自若老师和草图营造联合创始人黄彬凌老师。李自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战术”种植的相关介绍,黄彬凌老师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大家介绍了一些社区花园的调研方法和工作坊操作模式。

详情可点击:共建花园分享会回顾 | 2021年首届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与社区参与行动——系列分享会03



第四期分享会我们邀请到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研究专员吴禹澄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服务设计在职研究生赵洋。吴禹澄学姐和赵洋学长结合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大家带来了不同角度的对社区花园的理论研究和思考,并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魏烨双同学为大家主持。下面按照老师的分享顺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分享会的精华内容,一起往下看吧~



系列分享会——04


时间:10月12号 20:00


第一位分享者:

吴禹澄

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研究专员 

快闪社区花园


第二位分享者:

赵洋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服务设计在职研究生

社区花园产品服务体系


主持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魏烨双



    开篇     

快闪社区花园 & 社区花园产品服务体系


魏烨双: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刻地了解到社区更新类景观设计的意义所在,它是比概念设计竞赛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因为城市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社区组成的复杂系统,作为城市的底色,社区是城市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演变的基本单位。在竞赛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社区环境对居民的生活的影响之大,而合理的更新对社区环境则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社区共建营造与更新的目的不仅仅是在景观或者空间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社区共建是人与人之间日益增强的连结。


01

快闪社区花园

吴禹澄

爱丁堡大学景观学硕士,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花园的运营与发展,以及城市景观与社会福利。曾参与社区花园改造设计,老年人友好的城市景观等公共空间设计,以及全国社会调研竞赛,撰写疫情期间国内规划策略综述等。目前担任同济大学社区花园和社区营造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参与政府课题研究以及协助社区花园的活动策划。


吴禹澄:快闪这两个词,其实是一个暂时的翻译,因为这个概念在国内还不是特别普及,所以“pop“这个词在一开始也没有比较合适的翻译。但其实快闪这个词,更多的有点像是一种短暂的存在,大家即兴发挥的一种社会现象。虽然说在空间性质和结构性质上,“popup community garden”跟快闪的意思有点像,但是在规划策略中,它其实包含一种以灵活的形态设计进行可持续营造的思想。在今天的分享中,我首先会跟大家聊一下社区花园与动态城市化;以及快闪社区花园的概念和特点,并且进行两个国外案例的分享;然后再聊一下国内举办的一些相关活动;最后也会提出一些思考。


首先讲一下社区花园与动态城市化。在国内,大概从2016年开始,刘悦来老师领导营建了创智农园,标志着社区花园的系统理念在国内开始发展。其实社区花园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了,早在18世纪,英国就已经利用社区花园来解决一些经济和社会上的问题,比如说贫困,食物短缺等。在一些文献中,很多学者都认为社区花园其实是一种对于空闲土地和被抛弃的土地的临时性应用。在西方国家有很多的城市都面临着萎缩状态,也就是所谓的“sinking city“,在后工业化之后,城市中有大量人口流失,在经济上也开始萎靡。很多的工厂倒闭之后,就会有空闲的土地出现,这个时候周边社区的居民就会把这些土地拿来种植食物,同时解决一些食物短缺问题。


市中心被遗弃的场地被改造成社区花园,格拉斯哥

图片来源:https://glasgowwoodrecycling.org.uk/project/greyfriars-community-garden/


因为国外的土地政策不同,是归投资者所有,所以如果有一天投资者把这块地卖了,或者是想在上面重新进行开发,那么这个社区花园很可能就会被毁坏。另外,国外的人口流动性很大,这就会导致参与者也是不稳定的,如果一个社区的人慢慢都走光了,就会导致社区花园逐渐失去管理,最后荒废掉。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到,城市化是一个很动态的过程。鲍曼在liquid modernity里面提到,当下的城市现代化具有流动性,而这也意味着未来充满不确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社交模式下,城市的布局已经从静态变为流动。城市结构的变化,引发了社区结构的变化以及土地的重新开发,而这两种动态变化是社区花园所面临的两大主要难题。这些不稳定性可能会导致社区花园的参与度不足;土地的重新开发,也会导致拆迁和重建比以往更加频繁。这些因素都是社区花园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困境。


被遗弃的社区花园,布鲁克林

图片来源:https://thehardtimes.net


这些困境是基于国外的情况来讲的,因为国外的社区花园比较多,如果社区花园失败了会意味着什么?首先对于居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粮食生产中断了,其次也可能会导致社交关系的弱化,接着导致居民和投资者以及政府之间的冲突,就如同图上这样:这是当时纽约200多个社区花园要被拆除的时候,居民举行了上街游行。


纽约社区花园维护游行,纽约

@William Alariste


于是我们会产生一些思考,“临时”到底意味着什么?“临时”就代表“短暂”吗?社区花园在空地上所谓的临时使用并不意味着它应该随着场地的重新开发而消失。社区花园的 "临时性 "并不意味着随着它所在的地方的重建而消失,它指的是社区花园可能会以某种灵活的形态存在于社区中。它可以被移到另一个地方,也许以另一种面貌继续其使命。因此,"临时 "一词并不等同于 "短暂",而是与变化性和弹性有关,这可以帮助社区花园在动态变化中保持其效益。因此,流动性和适应性是一个社区花园在应对土地使用的动态变化时应该拥有的基本特征。公众参与是维持社区花园可持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应该鼓励和授权居民成为社区花园的决策者,以帮助社区花园在临时使用中进行可持续发展,并保持其长久价值。第一个快闪花园叫parking day,它是由一个艺术组织创立的活动,他们会回收一些收费停车位,并将其用于创造性的实验,政治和文化宣传,以及一些即兴的社会活动。在固定的一个地点和时间,他们就会举办这些活动,这其实更偏向于活动的组织。在美国有很多城市都参与了parking day的活动。


“Parking day”互动

图片来源:https://www.myparkingday.org/


所以快闪社区花园有几个主要特征:第一个是灵活性。一个灵活的社区花园可以被移动或重新组装,以满足不同的要求,从而使花园在被临时使用时能更快地适应周围环境。第二个是间隙性,这意味着弹出式社区花园可以填补城市的空白,充分利用空闲的空间。第三是沉浸性,这意味着弹出式社区花园的出现与修改土地的特征可以改变用户的体验,并重塑这一地区的功能和价值。

 

接下来会通过两个案例帮助大家去理解快闪社区花园,也就是临时社区花园。

 

第一个是名叫skip garden(跳跃花园)的项目,跳跃花园由UCL的学生在2009年至2019年组织,由伦敦的年轻人和当地企业志愿者建造。跳跃花园位于国王十字路口开发区的中间,被定义为起重机和水泥搅拌机、公寓楼和办公大楼之间的一个可持续和可移动的社区绿地。跳跃花园是一个有特色的城市绿洲--一个可移动的花园,当土地被出售和建造时,它可以移动到国王十字路口的不同位置。许多环保材料被用来制作蔬菜的花盆和一些公共设施,如长椅、休闲空间的桌子,这意味着跳跃花园可以被低成本快速建设。而且由于结构简单,也可以快速移动。


跳跃花园的环保材料和简易搭建,伦敦

图片来源:www.globalgeneration.org.uk/about-the-skip-garden


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解释了如何通过弹出式社区花园实现灵活性、间隙性和沉浸性。简单的结构和低成本的材料使得跳板花园很容易被建造和移动。该花园计划设置在繁忙的城市地区的空地上,以填补这些废弃的土地,并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这符合间隙性。说到沉浸感,跳跃花园可以通过组织种植,以及临时厨房和酒吧来提供社会活动,这意味着跳跃花园赋予了空地以前从未拥有的新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为游客和用户提供新的体验,空地将被重新塑造为周围居民的积极场所。


跳跃花园的室外社交区域,伦敦

图片来源:www.globalgeneration.org.uk/about-the-skip-garden


另一个案例是加拿大东南福溪社区花园,这是一个临时社区花园,在2014年的时候它被建立在一处空闲的土地上,然而在2017年,因为该地块大型公寓的开发被拆除了。这个花园给我们提供了快闪社区花园的一种建造方式,它拥有200多个可移动的蔬菜箱(种植床)并且点缀有部分桌椅和花园小品,可以为周围居民提供种植场地。


东南福溪临时社区花园,加拿大

图片来源:https://www.communitygardenbuilders.com/dgarden-southeast-false-creek


尽管这个临时的社区花园仅仅由许多个模块化的、建立在可移动运输底盘的上种植床组成,它却给周围居民带来了应急的绿色场所和社交空间。同时也为土地拥有者在土地尚未得到妥善的利用的时间间隙中降低了土地拥有者的经济负担(温哥华指定用于商业和其他用途的土地税率为1.5%;而如果将其归类为娱乐和非营利用途(如社区花园),则业主只需支付0.5%的土地税)。


可移动种植床

图片来源:https://www.communitygardenbuilders.com/dgarden-southeast-false-creek


最后想跟大家探讨一些问题,第一个是关于社区花园的运营和管理。国外的pop garden运作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如果把这个理念跟国内的情况结合起来,就需要更多的去思考花园的运营和管理,达成一种可持续的策略。比如一个社区的居民共同开发了一块花园,这块场地被征用后,这块花园可能需要被移到别的地方去,那么怎样去跟居民沟通这个事情,把花园移到什么地方去,移到别的地方去之后,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设计之后的运营和管理问题,是我们很需要在社区花园的建设过程中去思考的。

 

第二点是战略种植,从战略种植的角度考虑快闪社区花园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和种植策略,比如利用废旧pvc管、铁制品或是一些缝隙空间作为种植载体;另外就是如何运用其他的种植技术进行高效栽培,例如在国外的很多案例中会使用一些气培法或者水培法去进行种植,但他们主要追求的是种植效率,所以会采用产量比较高的一些种植方法。但是气培法和水培法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在国内的社区花园案例中目前还没有看到这种做法,而是更推行比较传统的种植方法。


战略种植

气培法种植

图片来源:https://www.framlab.com/glasir


第三点是社区花园在收缩型城市的推行。国内的社区花园营造通常出现在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他们把社区花园作为一种共创共建的途径,是一种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理念。但是在国外,社区花园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城市退化的问题。当社区花园向国内的收缩型城市普及时,将可能面临与西方社区花园类似的境遇,包括土地使用冲突,参与者流失等。因此我们要怎么去说服当地的居民,区说服当地的政府去持续性地运维社区花园,去支持社区花园的建设,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




02

社区花园产品服务体系

赵洋

同济大学产品服务体系设计方向硕士在读,同时从事数据分析与开发工作。曾任职于四叶草堂,参与了五角场街道社区规划师培训和社区花园营建系列工作,并协助整理了四叶草堂的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结合积极老龄化、设计赋能等相关知识,分析和设计社区花园的产品服务体系。目前设计了如系统地图、用户旅程图、利益相关者地图等一系列产品服务体系的设计图和一个微信小程序的原型。


赵洋:我的分享大部分来自四叶草堂的案例和工作实践,其中融合了服务设计的一些思考。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服务设计和产品服务体系设计在社区花园里的应用。

 

国内的社区花园体系比较复杂,利益相关者和业务线都非常多。随着近两年城镇化速度开始放缓,我们提出了人民城市的理念,强调地方政府在做城市投资,考虑土地开发的时候要更多的考虑以人为本。目前的社区花园大多在上海、深圳这样的高密度城市,这些城市基本不存在待开发的土地,大部分能被利用的土地都是城市隙地。另外一部分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中,因为老旧小区的绿地本来就缺少主人,可以进行营建的空间比较大,而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绿地本身条件较好,留给社区自下而上发展的空间就比较小。目前的社区花园作为一种空间形式,实际上是归类在偏规划性质的语境下,但它从设计角度来说是很小的具体的设计,其实不需要上升到规划层面。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发展的复杂性,需要考虑到社会治理,过程中会和很多人产生关系,所以它才被归在社区规划中。

 

首先看这张图,这是一个服务生态系统。要了解一个社区花园的服务体系,就必须要了解它的生态情况,在这个环节内每一方是怎么运行的。这张图叫做系统地图(product system),它是一种工具,用来理清系统内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以及他们如何在系统内互相作用。


利益相关者地图&系统地图

来源:演讲者自绘


这张图结合了空间的表现方法呈现复杂的关系,把社区规划专业机构放在中心。它分成上层和下层两部分,上层介绍了三大社区花园服务场景,即社区花园,各类主题活动、花园管理团队,这三大场景彼此有所联系。下层是利益相关者所做的事情,所有的行为都需要在上层的场景里有所承载。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互动关系,其中加粗的关系是我认为相对重要的。在每一种交互关系上,还列出了交互类型,主要的交互类型一共有四种:一个是物的交换,即商品、物料、项目、服务合同;还有人的交换,即人员团队,社群关系;另外是信息的交换,即通知信息,咨询意见;最后是资金往来交易。这基本上说明了我们整个系统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


接下来是社区花园产品服务体系的核心服务场景关系图,它分成三大场景。


社区花园产品服务体系核心服务场景关系图

来源:演讲者自绘


其中主题活动可以分成三个小的场景,分别是自然活动、展览市集、社区规划活动,每一种活动都包含各种小的门类。简单看一下就会发现,在四叶草堂发布的公众推文里面提到的大部分活动都可以被归类进去。社区花园具有空间形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他是一种公共的线下媒介,它的媒介属性、公共属性最高,也是产品服务体系里面最基础的一环,可以为花园团管理团队提供一个线下的社交基地。居民自治,也就是居民自发的做一些活动,属于花园管理团队活动。花园管理团队已经活跃在很多老旧社区,团队的大部分成员是退休的老年人,也有一部分宝妈,他们希望能够更多的接触自然,而社区花园给他们提供了活动机会。所以四叶草堂和他们串联起来,一边做活动,一边做社区花园,就可以把社区花园的活力带动起来,进而吸引更多的花园管理团队。同时社区花园管理团队加入以后,就可以更多地参与线下空间的介绍、维护,或是共同设计等等,最终再回到社区花园,它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所有活动的空间载体

 

每一个系统都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用户。我做的是积极老龄化的研究,现在国内的老龄化程度非常高,并且在不断加深,速度也不断加快。目前上海的人均GDP在全国排名第四,老龄化程度排名第二,所以非常适合研究老龄人群如何参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也就意味着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同时老年人群基数较大,有文化的,有兴趣参与社区活动的老年人也相对较多,所以他们能够成为社区花园参与的中坚力量。而且老年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社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活动范围也逐渐的局限在所居住的社区附近。我归纳了老年人的四种主要社会关系需求,分别是家庭关系、互相照看的伙伴、团体社交关系、以及广泛社交关系。老年人医疗服务一般由专业的团队来做,而在社区这个层面,主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关系需求,以及其他的生活及个人需求。


老年人的社会关系需求

来源:演讲者自绘


在我的研究中,社会关系更加重要,从这些需求可以推导出其他的个人需求,并匹配起来。同时老年人还有一些能力,也就是他们可以做什么。最右侧这个五个卡片是社区花园的五个服务场景(各类主题活动被拆分成了自然活动、社区规划活动和展览及集市活动)。左边是社会关系需求以及它们所对应的其他生活及个人需求。老年人在社区环境下和各方的关系也是以他为中心,和各种人产生关系,还会有社区规划的专业机构介入。


老年人在社区环境下和各方的关系

来源:演讲者自绘


接下来是关于社区花园服务系统的用户旅程,从互联网数据分析的角度,我套用了用户转化的流程,对社区花园的用户旅程进行了分析,比如说从了解到报名,到现场签到,再到参与和分享。


社区花园服务系统的用户旅程

来源:演讲者自绘


通过在四叶草堂的工作经历,以及对实际项目的观察,我在每一个流程中都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兴趣方面,触点比较分散,能接触到信息的渠道太多,对于组织方来说比较难收集信息,也很难定制化营销,对于用户来说则会感到不知所措,太多的报名渠道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干扰。在激活、体验、沉浸和推荐流程中也各有一些痛点(详情见下图),同时也有我利用产品服务体系这种工具发现的系统内可以改进的机会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社区花园服务系统的用户旅程中的痛点和机会点

来源:演讲者自绘


接下来是几个具体场景中的用户旅程地图,每一张用户旅程地图中都标识了核心用户角色,以及不同类型的触点图例,也就是用户通过什么能接触到这项服务。从一些相对重要的触点可以被用于衡量整个系统的发展状态,图中这些触点延伸出的线就对应它们可以衡量的效果。通过把这些触点做的更好就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的效果。在每一个用户旅程里,大家并不是完成这个旅程就结束了,用户参与每一个旅程的时候,都有一个长期的愿景。右侧是对长期愿景进行的梳理,接下来几张图也类似(详情见下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具体场景下的用户旅程地图

来源:演讲者自绘


接下来是关于我自己的设计,如何设计一种产品让用户一直使用下去。首先是产品服务体系里三个最重要的点(图中绿圈),也就是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社区花园/日常的花园管理行动、特定主题/时间节点的花园行动这三个场景,分别对应人,空间和活动。左侧的圈更偏向于自下而上,而右侧的圈更偏向于自上而下的专业的指导。用户从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开始,有兴趣去发现社区花园,到创意和安全,再到感动和便捷,最后激励和成长。


价值供给图

来源:演讲者自绘


现在的社区花园有三大主要的工作内容:拓展社群、运营活动、发展花园。未来我认为可以新增一类服务工作,包括完善产品功能,研究学习,还有示范教学等等。


服务价值体系图

来源:演讲者自绘


最后是我做的一个新的系统地图,包含了每一个团队的工作,还有各个团队之间怎么互动。


利益相关者地图&系统地图

来源:演讲者自绘


社区花园节是比较典型的一种社区活动,我绘制了两张花园节的利益相关者地图。第一张更偏向于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自己的需求,另一张则更偏向于分析在整个服务系统中核心利益相关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关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花园街利益相关者地图

来源:演讲者自绘


另外我的研究内容和页面设计都发布在小打卡程序上,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以后可以持续关注小打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演讲者自绘



写在最后

吴禹澄给我们带来的关于快闪社区花园的研究以及赵洋分享的服务设计和产品服务体系设计在社区花园里的应用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了社区花园的多种运维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在未来还有更多不同领域的人能够为社区花园的建设带来新的力量。







共建花园分享系列就到此结束啦!

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加入我们~


撰文:王娱

校勘:尹科娈、戴斯竹、王娱

版式:戴斯竹






- End -


指导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 

共同协办《中国园林》杂志社、《风景园林》杂志社、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以上排序根据学校首字母拼音,共创ing

承办单位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技术优化重点实验室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

四叶草堂

赞助单位: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园科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戴女士

联系方式(微信同号)18721991390

(添加时备注: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姓名,工作时间联系 9:00-17:30


2021年11月22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