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米”字形高铁网今日成型,河南铁塔克难攻坚助力“高铁通 5G通”
6月20日,济郑高铁郑州到濮阳段正式通车,郑州“米”字型高铁的最后一笔完美收官。在大家都向铁路人行注目礼的时候,有一群建设者却躲在鲜花背后深藏功与名,他们就是再一次创造了铁塔速度的“中原铁军”——河南铁塔人。两年时间,历经暴雨、疫情等意外,最终依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用行动践行了中原铁军的企业精神。
高铁通信号通,河南铁塔用行动践行承诺
济郑高铁濮郑段对河南的重要性已经毋庸多言,不到200公里的高铁路段,却让河南成为今年高铁建设的最大赢家之一。不但让郑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了“米”字高铁的规划,也填补了河南所有地市通高铁的空白,让豫东北人民享受到了家门口坐高铁的快捷。可以说,6月20日,是今年河南高铁建设最高光的时刻。
成绩不会凭空飞来,为了今天这一圆梦时刻,所有的建设者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济郑高铁濮郑段,共规划设计铁塔399座、机房84个、机柜168个、外电238公里、变压器64个和室分约10万平方米。在线路设计阶段和建设阶段,中国铁塔河南省分公司(下称“河南铁塔”)就与相关单位密切沟通,并于2020年7月成立高铁专项小组,召开项目启动会,建骨干团队,明确了项目与济郑高铁濮郑段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确保实现5G网络覆盖与高铁线路同步开通的建设目标。在施工过程中,河南铁塔因地制宜,创新采用预制桩基础、机械钻孔桩、钢管桩、预制机房和非金属机柜等产品,克服疫情反复和7.20洪灾导致地下水位高影响,经过两年的努力,实现了规划数即建设数,如期实现工程按时验收,确保实现高速移动网络与高铁线路同步开通,助力实现全线2G/3G/4G/5G 信号全覆盖,让广大旅客在享受高铁便捷出行的同时,畅享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带来的精彩。
以创新对困难 艰难时刻更显铁塔精神
知易行难,一句高铁通信号通的承诺,给铁塔人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考验。
2021年7月17日~22日,郑州、新乡等地遭遇连续多日创记录强降雨,多个县区受灾,承接郑济高铁5G站址的郑州、新乡、鹤壁、安阳,均是受灾严重的地区。更何况高铁沿线基站选择大多较为偏僻,施工条件复杂,尤其是7.21特大暴雨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现场开挖难度极大,高铁沿线约300个基站受到影响,无法正常施工。
迎着困难前进是铁塔人的本色,面对难题,铁塔人没有退缩。
“暴雨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现场开挖难度极大,前天刚挖好的基坑,第二天就灌满了水。”新乡铁塔通信发展部经理成晓歌意识到必须改变思路,寻找新的建设方式。经过一番实践探索,他们终于摸索出了科学的建设方式:水位较浅的站址,就使用机械钻孔桩、水泥筒,速度快、安全系数高;水位较深的站点,就使用预制基础和预制机房,质量好、效率高;针对泄洪区的站址,就采用抬高基础、双层机房的方式,提升基站抗灾能力。
安阳铁塔与高铁方围绕规划、美化、室分点位安装方式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多达10余次的方案沟通,最终决定通过特殊材质隐藏天线,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实现了“建站而不见站”的美化效果。在项目建设方面,安阳铁塔通过政府支持推进项目选址、创新预制桩施工工艺克服水位影响、设计抬高机房(柜)基础避免二次受灾、预留发电端口实现应急发电,采用预制产品避免混凝土环保管控,同时提前准备物质、组建骨干团队,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工程提前交付。
除了洪涝灾害的困扰,数度反复的疫情也是困扰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今年3月,全国多地发生疫情,项目建设所需的原材料供应链受到影响,建设物资无法及时到位。为了不影响工期,在中国铁塔的统筹调配下,开设物资保障“绿色通道”,确保天天有行动、周周有进展、月月见成效,顺利解决了物资紧缺的问题。可以说,整个济郑高铁濮郑段的通信基础建设,就是河南铁塔人穷尽各种办法,用智慧和困难抗争的同时,抢工期,赶进度,实现了困难面前工程建设不停步、不减速。
经过两年紧张的紧张建设,河南铁塔克服了地形环境、恶劣天气、疫情防控和7.20水灾带来的多重考验,共建设宏基站399个,高铁红线内车站10万余平方米,实现5G网络全程覆盖。通过河南铁塔统筹共享,基站共享率达到75%、室分共享率100%,相比较各家独立建设为通信行业节约了超过50%投资成本,节省土地10余亩、钢材800余吨。
温情决心共在 攻坚克难再谱新时代形象
“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这一目标的实现,背后凝结着太多河南铁塔人的汗水和辛苦。
通信设施施工,多数的选址交通不便,缺少机械作业环境,往往越是靠近基站施工现场的“最后一公里”,越是需要施工人员肩扛手抬,将一节节塔体、设备运送到现场,他们用汗水,确保了全线基站、设备的安装进度。
盛夏的炎炎烈日下,施工人员背着工具要爬上40余米的塔顶安装设备,黄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一次作业常常是五六个小时,工作服被浸湿是家常便饭;寒冬的刺骨寒风中,根根铁件都凝结着厚厚的冰霜,那种凉真是寒彻骨头。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奋战在一线的施工人员个个攒着一股劲儿,克服暴雨水灾、严寒酷热、疫情带来的困难,实现了工程建设“不停步”“不减速”。
自从济郑高铁濮郑段通信设施开始施工,新乡铁塔济郑高铁5G覆盖工程组织人员邓嘉麟的电话就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
“喂,家轩,129号庞庄那个站协调好了,下午施工队伍进场,咱们得去现场盯着。”
“喂,国鹏,168号站的选址,已经与运营商约好了,明天咱们一起去现场查勘。”
…… ……
类似的电话,邓嘉麟每天要接打近200个。尤其是3月1日启动郑济高铁5G覆盖工程百日大攻坚工作以来,持续在一线奋战多日的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希望每天不是24小时,而是42小时啊,时间太紧张了。”
郑济高铁129号站,选址位置在卫辉市柳庄乡庞庄村的麦地里,周边的农耕小路宽度不到2米,缺少机械作业环境,大型吊车根本进不去,进场施工需要碾压老百姓的麦田,涉及协调的农户达50多家。
“高铁沿线基站与普通场景的站址还不一样,要综合考虑信号覆盖范围和铁塔安全距离,对选址的要求比较高,不能随便偏离。这是百日大攻坚以来,协调次数最多、用时最长的一个站。
刚开始的时候去协调,一听要占用麦地,老百姓脸一黑就摆手走开了。邓嘉麟能理解老百姓的心情,庄稼是老百姓的天。将心比心、耐心说服,50多家老百姓,一次不行就两次,邓嘉麟现场协调了近百次,用了40多天终于完成了协调工作。在协调的过程中,邓嘉麟几乎与村中大半的人都接触过,现在的邓嘉麟进入庞庄村,总会有村里的老百姓热情地打招呼。
邓嘉麟只是众多员工中的一个,在郑济高铁新乡段5G网络建设队伍中,有好多像邓嘉麟这样的“新乡铁塔人”,以“白+黑”“5+2”的状态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才保证了工程的按期完成。
作为济郑高铁最大的受益者濮阳市,施工难度也非常大。濮阳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易积水,且大多基站位于农田,交通不便。选址工作一直是困扰施工的大难题。为此,濮阳铁塔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将鲜艳的党旗插在攻坚克难的最前沿。通信发展部经理李文先带领青年党员与施工单位联合勘查,克服各种不利理条件,负重工作设备的情况下,爬沟过坎,平均日行14公里,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所有基站的选址工作。
作者:曹丽 杜晓丹
编辑:孙思 张妍
甘肃铁塔全力做好兰州新区污水处理车间爆炸事故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通信塔”变身“数字塔”为多行业装上AI管理“智慧眼”减少碳排放2500万吨+!一起get绿色低碳的“铁塔模式”5.8级!6.0级!四川阿坝多次地震,中国铁塔连夜启动应急保障!“浙”三年,5G是怎样炼成的?十年禁渔,TA给长江带来了什么?
5G发牌三周年,中国铁塔交出了怎样的答卷?贵州铁塔全力做好D2809次列车脱线事故通信应急保障
中国铁塔全力应对雅安地震 保障通信“生命线”中国铁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雨҈雨҈雨雨҈雨҈雨҈来袭!中国铁塔全力抗洪抢险保通信人大代表走进铁塔 “零距离”体验数字赋能企业发展乡村振兴铁塔情 | 当5G遇上乡村,为“数字”建设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