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TinLand年终聚会回放|Web3.0,NFT,元宇宙,DAO
2021年我们终于看到了应用生态的崛起,以太坊也不再是一切问题的最优解,许多其他公链在白皮书里描绘的愿景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但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渐冷却,那些在牛市末期中被频繁提及的Web3.0、NFT、元宇宙、DAO等等应用究竟能不能够扛起大旗?未来会有怎样的潜力?
上周,TinTinLand 邀请到了12 个主流公链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围绕「Web3.0 拉力赛中,2022 年谁将成为领跑者?」话题,一起举办一场盛大的线上直播,在 2022 年 1 月 23 日这天晚上,和大家来一场年终复盘和未来展望。
本篇为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炉边对话之Web3.0,NFT,元宇宙, DAO」内容报道的部分摘录,完整内容请大家点击B站链接观看完整视频。
嘉宾:
代代, DODO 联合创始人 ;
Louis Liu,Octopus Network 创始人;
熊炜,everFinance 创始人;
胡智威,IRISnet 研究总监。
DODO联合创始人,代代:
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唯独没有DeFi。说明DeFi基础的流动性已经做的挺好,在流动性之上能够支撑起新的内容和组织形态。
那么稍微分享一点我的看法。我个人认为目前这些东西泡沫挺大的,我接触了Web3.0之后,发现什么都可以说成是Web3.0相关的东西。最近有很多更传统行业的群体都来问我,Web3.0怎么样,你是不是在做Web3.0,甚至会有一些投资的兴趣。
当我们从提Crypto变成了提Web3.0,这对于更外一层的群体进入区块链行业是更有效的,因为Web3.0是一个更容易被理解的词,没有那么的技术,这是一个好事。
NFT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关键的突破口,比如说DeFi,虽然起源于2016、2017年,但是2018年底产生了AMM,2019年产生了Liquidity Mining,两者组合在一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起提升,才有了一轮革命爆发。
而NFT现在还没有出现让它崛起的产品。NFT流动性很差,许多较火的产品都可以通过做市做出价格。NFT目前比较空中楼阁,但我认为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流动性解决方案,NFT不只是在Opensea上进行点对点交易,也不只是击鼓传花式的购买头像而已。
关于DAO的话,我认为DAO今后会有一个较好的趋势。现在整个海外社区都在关注DAO方面的工具搭建,这方面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目前我个人关注的优质DAO项目有海外的Bankless,国内的项目有Snapfingers,这些知识分享类的DAO。
我对于DAO最基本的观点是,只追求收益的DAO无法长久,所以我不看好任何目的投资的DAO。反而是一些比如知识分享类的non-profit的DAO,但是它又借用Token激励愿意做出贡献的人,我认为会更长久,比较看好这一方向。
IRISnet研究总监,胡智威:
这是挺有意思的话题,这块也涉及到跨链以及今天的关键词NFT。从IBC跨链协议的底层的设计的角度来看,实际上IBC跨链它可以支撑各种类型的消息跨链,不仅是上层。比如NFT或者Token跨链转移,任何消息只要把链上消息以及它的证明,能够在另一条链进行独立验证,那么就可以完成基于IBC的一套协议跨链。自然而然除了FT之外,NFT的跨链其实是另外一个可以去实现的应用。
那么业务上,实际上也有这么几点考虑:第一个考虑是对于NFT技术业务层的一个理解,2020年的时候,我们在一个联盟链的客户项目最早应用了一次NFT技术,把NFT模块带到了我们的联盟链产品里,当时考虑到NFT是对于这种复杂数据的一个建模,尤其是在金融领域里面,对于非标资产的建模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说区块链最重要的实际应用场景实在金融领域,那么实际上NFT在该领域里面具备很大的价值,这个事情算是比较早的尝试。
2021年的时候,IRISnet主网上已经上线了NFT的功能,是Cosmos生态里第一个启动NFT功能的主网。加上后来有实际业务的驱动,即有实体资产锚定的的一些数字藏品,国内用户在购买之后,能提取到真实文物的复刻艺术产品。
同时海外的一些社区也会有这方面的需求,却没办法直接进行购买,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一种渠道让我们支持覆盖海外的用户?一个办法是可以跨链到其他市场里,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基于IBC或者说是定制化了的IBC跨链协议叫作TIBC,实现了NFT从开放联盟链,通过IRISnet转到了以太坊生态里的Opensea上。这里涉及到了几个创新的技术,一个是联盟链到公链的跨链,一个是基于IBC与TIBC的跨链协议,来转移NFT的应用。
这样实现的跨链NFT在不同的业务场景内,针对性的去实现NFT的跨链应用,相当于是把NFT数字艺术品,在不同的业务场景里发挥它自己的价值。
当然跨链NFT其实还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能未来会去尝试的一些问题。关于为什么要把NFT数据资产进行跨链跨链,我自己的理解是,不同的链上对于NFT的增值类服务,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以太坊的NFT肯定是比较贵的,那么像Opensea这种市场现在也继承了Polygon在内的多种链,但这些NFT还只是在各自的链上;如果已经选择在以太坊上发行了NFT,又想在Polygon上发行,那么就需要线下去处理。而有了跨链的NFT,转到Polygon上只有较低的手续费,这是比较直观的优势;如果目标链上还有一些可以叠加的其他应用,就拥有了该链上的增值服务。
还有一些对于创作者来说比较有意义的一些协议,在链上如果启用EIP-2981协议之后,创作者可以收到版税。如果在其他链没有EIP-2981协议的话,NFT通过跨链转走之后,好处是转到另外一条链,这条链是自由贸易港或者自由贸易枢纽,有着更低交易的成本,之后可以再转回来。坏处也许是对于创作者来说,可能收不到版税。
所以这是跨链NFT在未来还需要探讨和解决的一点,我们开发团队目前在实现Cosmos的底层模块和跨链NFT协议。我们也和其他的Cosmos开发团队Review底层NFT模块设计时讨论这些问题,有望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得以解决。
everFinance创始人,熊炜:
先说一下,我们是在Arweave生态做项目,一个基于存储的区块链上。Arweave其实和Louis所做的章鱼网络应用链有一些类似,在Arweave上,有许多独立的应用,这些应用可能是网盘或者是音乐媒体,又或者说是Web3.0论坛,这些应用项目自己的链需要找一些金融的基础设施来承载,让开发者进行不管是套现或是让它的Token更加有价值。
因此我们主要是实现Arweave生态里的应用跨链和代币跨链,把PST跨到以太坊或者跨到其他链上去,让这些Token更具备流动性。
这里也涉及到一些Web3.0的东西,为什么很多应用构建Web3.0时,有些应用是选择Arweave来构建,而没有选择以太坊或者其他链上构建的模型呢?很大的原因在于Web3.0或者NFT的发展非常迅速,以太坊的Gas Fee很高,以及很多模型上限制,很难满足真正的用户需求。
而我们在Arweave上发现基于存储的一种应用范式,也可以进行一个Web3.0开发,并且这种范式能够满足大规模应用的需求,让论坛或者来自DeFi、各种各样的项目具备一些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也可以让普通用户进入区块链领域,让Web3.0的体验和Web2.0更加接近。
但是有这种体验是一定有取舍的,很多的Arweave生态的应用项目,他们需要自己去做独立的共识,跑节点,然后有了自己的共识和Token后,这些应用就会成为孤岛。
补充一下为什么会自己建立一些节点和共识,和多链网络以及应用的性能有很大关系。做一个全部在链上计算模型时,比如以太坊或者Solana,哪怕Solana真的能达到5万的TPS,这些TPS也是要为全球的网络进行服务,因此做Web3.0应用的话, 这个TPS根本无法满足。
比如我们要用论坛来进行Hype(炒作)或者点赞,可能大家会认为这些信息没必要上链,但如果这些信息上链的成本非常低,也是可以让每一个点赞具备一个去中心化的可验证性。
同时我们认为Web3.0由于具备了这种可验证性,让用户的数据、Token和资产所有权都能掌握在用户自己手里,整个Web3.0才是成立的。因此需要打破一些链上虚拟机的计算模型,让大规模的应用扩散出去,不管是用章鱼网络的方式去构建,还是用Arweave的存储方式去构建,才能把这种应用打造出来,最终这些应用它就是一种孤岛。
比如在Arweave上做一个去中心化社交应用,这个应用的Token更像是它内部系统一个积分,只是这个积分的所有的操作规则都可以被验证和计算。这种代币很难直接上到EVM上,这时候就会对产生它就会产生跨链的需求,从它的独立的网络跨到以太坊或者说是各种金融服务的区块链上。
Octopus Network的创始人,Louis Liu:
我认为跨链的需求很大,因为现在已经是多链世界,并且链的数量或者说重要链的数目还在不断增加。那么多链变成现实之后,跨链就是一个必备的基础设施。现在有一些应用项目也宣称具有跨链的特征,这些应用项目本身是一个确定的协议或者流动性的协议,具有原生、内嵌跨链的能力,把多个链的流动性直接拉在一起的话,我认为跨链应该是非常有把握的、很现实的需求。
包括各个主流跨链桥上锁定的资产数目已经在持续增长,像Avalanche的跨链桥,NEAR的Rainbow Bridge,现在都有几千万甚至数亿的资产,包括Polygon的PoS桥也是个跨链桥,资产也很多。前两天Vitalik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一下把好多人给说糊涂了。他说我也相信未来是多链,但我不认可跨链。这个逻辑挺有意思,就是说既然多链怎么可以不跨链呢?Vitalik的意思,其实说他心目中的世界,未来有很多链,大家可以平行的处理交易,但是安全性是锚定在一个大家都信任的链上,我认为他脑子里面想的链肯定是以太坊2.0。
这样的话就不再需要链和链之间建立交织的、相互验证或者相互信任,可以像在Polkadot链上样的体验,Polkadot的平行链之间不需要做轻客户端验证,多签等,可以直接相互验证、相互信任,因为他信任的根属于同一个,这也是一种可能的未来,虽然是多链,但并不需要跨链。
那么说到跨链的技术难题,其实跨链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包括IBC协议,把双向轻客户端跨链已经定义的非常清楚,那么在实现上主要是因为,像比特币、以太坊要么是因为脚本语言能力不足,要么是因为Gas Limit太少,不足以实现一个完整的链上轻客户端,带来了一系列有信任的跨链桥,也就是说大家没有办法使用真正无信任的桥。
那么现在跨链桥上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我看到的是大部分和设计、原理无关,实际上是实现的问题。跨链桥和当年以太坊智能合约踩的坑一样,刚开始用,链上资产会越来越多,所有各种黑客都盯着,链上资产就变成一个蜜罐被攻击,也就会出现问题。我认为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未来有可能像以太坊智能合约一样,慢慢的这些常见问题都发生了,只要是认认真真的做就不会再犯这些错误。我大概是这样的看法。
如果大家想了解上一环节的分享内容,可点击「TinTinLand年终聚会回放|新公链的故事讲完了吗?」查看。如果大家想了解下一环节「2022 年,拿什么挑战以太坊?」的分享内容,可关注TinTinLand公众号,我们将于1月29日发布回顾文章。
关于我们
ABOUT US
TinTinLand 是赋能下一代开发者的技术社区,通过聚集、培育、输送开发者到各开放网络,共同定义并构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