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IRST独家!李洪全、丁北辰:庙堂之外的江湖野球

三金 HARDFILM 乘法口訣 2023-08-13


乘法口诀Hardfilm

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独家专访


灯光亮起,电影落幕,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在青海西宁正式收官。

透过FIRST主单元纪录片那几乎和影展同等长度的历史,得以看见大量创作者或在逆风中坚守城池、或在角落中步步留痕,或在对自我和周遭的剖析中管窥世界。

本届入围影片依然传承了纪录片对现实所负有的责任。5部影片从不同的视角,切近关注着独属于这个时代、这群人的苦闷、梦想、行为和不行为:小镇青年在体系外生活,山村老人在回忆中逝去,野生艺术家在废墟中错置,昔日新星在野球场驰骋,草根的命运在方寸屏幕间浮沉。镜头不关,注视不停,传导来自人群的鲜活脉搏,提供对现实的另一种看法。

作为主竞赛的入围选手,李洪全和丁北辰导演也来到了西宁,并接受了乘法口诀Hardfilm前线记者的独家专访。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持续为各位影迷朋友们带来前线影片的资讯,敬请关注。


介绍

李洪全、丁北辰和《野球》

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纪录长片入围


独立电影导演,《野球》是他们第一部纪录长片作品。

野球:很多当地乡绅土豪自发组织篮球比赛,并邀请高水平运动员参与。只要赢球,球员们就能拿到高额的现金报酬。

李本森曾是中国篮球的传说:他是有名的“监狱球王”,因为一段牢狱生涯而错过NBA,他创造的得分记录至今难有人打破。从CBA退役之后,他选择留在中国,辗转在偏远农村的篮球场中打野球,一年两三百万的收入并不输CBA球星。

但野球市场十分残酷,只有赢球才是硬道理。由于年纪渐长,接连几次失利后,他再也报不上高价,于是选择回到美国,但由于与妻子长期分居,两人最终决定离婚。李本森陷入低谷,没有工作、没有钱,即将失去孩子的监护权。为了他的家人和事业,他会东山再起,还是一蹶不振。

©李洪全、丁北辰接受乘法口诀Hardfilm独家专访

采访全文


采访:三金

独立纪录片工作者、策展人


Q:聊聊《野球》的创作缘起?

A:应该是14年的时候,我和丁北辰在实习。那是在五棵松的“3X3”,就开始跟着拍摄。当时是因为王聪,他是北大篮球队的队长,也被很多CBA球队邀请试训,但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妈妈得了癌症,所以需要打野球赚钱。

我们就发现了这么一个人物展开的关系网,一层层抽丝剥茧后就开始拍摄了。如果说职业篮球是电视荧幕上的"庙堂",那么野球就是下沉市场中的"江湖"。这个江湖中充满着和外界任何行业一样的戾气与浮躁,也有着自我的规矩与思考。

©导演李洪全个人照

外国人作为富有戏剧张力的部分,他们当然是赢得比赛的好帮手,但身份也随时能变成不稳定的炸弹,就看引信点燃前,我们能否找到浇灭它的另一种武器。

然后其实我本身就很喜欢看篮球相关的内容,更多是兴趣层面的导向。因为中国两大职业联赛,CBA和NBL加起来有三十几支球队,除此之外的民间自组篮球赛都可以称为“野”。相较于制度规范、人身依附紧密的庙堂之上,野球就是毫无保障、毫无归属的江湖之远。

于是15年2月开始在贵州开始拍摄,就有了片子开头的那部分冲突镜头。


Q:为什么选择以李本森为核心人物?

其实更多应该是剪辑的选择吧。因为我们拍摄的时候其实是群像式的,专注的对象原来是两人。

我们也喜欢这种感觉,像剪辑的灵感来源就有:《悲惨世界2020》《La haine》《愤怒公牛》这些,然后还有一点《篮球梦》的风格,但双主角拍到后期我们发现气质其实同质化很严重,只是在性格有点不一样,在各种平衡斟酌下还是选择删减只留下了李本森。

不被尊重、男性荷尔蒙消退的背后,李本森既代表他自己,更是中年危机下上升到普通人的困境。

©导演丁北辰个人照

作为一个窗口深入他的人,本来我们开始想做一个失败的例子,因为人生可能就是遭遇失败,学会如何赢也学会如何输。我们加入《愤怒的公牛》形成的某种互文,展现出来运动员退役过后悲惨的生活和职业生涯。

在野球场域可能李本森他曾经打遍无敌手,“Win”作为篮球运动员生涯最大的证明,他已经没有别的事情做没什么需要证明。所有人都想要体面,但真正放下顾虑去拼,才是生活的真谛。

Lee再进监狱也会让我们感觉他的故事像《美国狙击手》的结局,很戏剧、很反差。


Q:影片的创投经历是怎样的?

A:本来我们最初的片子雏形叫《随波逐流》,那时在网络传播了一段时间。后面是参与了“新鲜提案”,获得了去美国的经费。

18年其实素材都完全出来了,开端就是拍摄的开头,丁北辰用手机拍摄慢动作,李洪全用BH4去拍摄主要的内容。


Q:影片中主人公对于国内现状的一些表达,是否也代表了你自己的一些观念呢?

我倒觉得这是一个人自我保护阶段非常正常的时刻。开心的时候他就愿意和别人去合照,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在输球的很烦的阶段就郁闷于别人的不告知就随意拍摄,会有一些过激应激反应。

就像片中我加入了很多斗牛的场面,血腥刺激的斗牛其实跟篮球赛没有什么区别,老板并不在乎你究竟赢了还是输了,其实球员就跟那群牛一样,只是单纯的碰撞给老板提供到了心灵上的爽感。就像卡拉OK上一沓一沓地甩钱,其实跟剥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提供视觉上的刺激。

有点类似《被解救的姜戈》中,要杀死另外一个人才能真正得到自由这个意思。因为权力的关系,他们其实处在被剥削被消费的阶段。

然后回到是否有一些私货,这其实是没有的。我个人觉得这就是很正常的一个人际交往中有的问题,无关种族国别。


Q:有没有一些建议和经验给现在处于创作初期的学生群体创作者说的呢?

A:一定要坚持下去、去审视自己的想法和审美趣味,保持足够的耐心。

同时也要信任自己、信任工作伙伴和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一致性连贯性。

然后最后我们想感谢赵琦老师和工作室的支持,他非常尊重我们的创作,即使在最忙的工作时刻也来关心我们的创作进度,有创作分歧的时候也会优先询问我们的想法,真正做到对创作者关怀,提供了这么一个土壤让我们自由生长,才有了《野球》这么一部片子。




关于我们

乘法口诀Hardfilm


致力于发掘和扶持独立电影导演和青年短片影人,通过与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与放映,探索新兴影像的魅力和可能。


策展:作为国内首个线上、线下同步展映的公益短片节展,城市新浪潮青年影像展试图打破放映的媒介限制,帮助作品抵达更多的观众。首届征片数量超六百余部,获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协会及青年中国行等多家单位支持,并于CathayPlay华语艺术电影平台进行线上展映,总观众规模达五千人量级,线下展映辐射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长沙等十余座城市的影迷。影展作品则在戛纳、鹿特丹、东京、莫斯科、釜山、克莱蒙费朗、奥博豪森等著名国际电影节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创作:发起夏日启航电影季,以公开讲座的形式激励青年电影人创作,特邀导师有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李米的猜想》摄影指导杨述,香港著名电影人、《唐伯虎点秋香》导演李力持,独立纪录片创作者、《矿民、马夫、尘肺病》导演蒋能杰等。旗下创作实体为乘法口诀电影工作室,出品电影曾获平遥国际电影展WIP发展中项目特别提及奖,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欧洲电影奖等国内外节展。


媒体:隶属于影控传媒MCN机构,相关矩阵品牌包括城市新浪潮青年影像展、在场放映、Hardfilm硬盘电影计划、乘法口诀映画、夏日启航电影季等,粉丝总数超百万。同时,团队成员以媒体及市场嘉宾身份参与过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导演协会青葱计划、FIRST青年电影展等国内外节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