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到时候再焦虑——后流闲聊28
本来外出时是不想更新的(昨天发的是周末存稿),不过这几天留言有点多,所以临时决定絮叨一期,这期整体上可能会比较偏口语。
一、近期读者的焦虑
意料之外的关于KP.2的留言比较多,延伸的内容是怎么看待新加坡、西班牙、香港和其他一些地区或者城市的疫情走势。考虑到这几天比较忙,所以详细的可能放到之后的流行观察里面细说,这期随便聊一点。
先单说留言最多的新加坡(凭记忆写的,部分日期可能有些许偏差),JN.1从2023年10月起开始逐渐造成当地感染和住院病例增多,大约在第50周(12月11日~12月17日)达峰,之后逐渐回落。这轮可能与KP.2相关的疫情从2024年第10周开始有抬升的迹象,在第18周达到了比较高的数值,当地机构认为可能在未来的2~4周内(第20周~第22周)达峰。虽然我个人认为应该不会拖到4周后才达峰,不过就先按照当地的预测可能在第22周达峰,两轮峰值之间总共有25周的时间,即六个月零一周。从第10周开始爬坡算,则是12周达峰。
这样如果完全照搬新加坡的流行情况,那么大陆地区将会在第21周开始逐渐抬升(JN.1第11周达峰),之后增长到第32周达峰。但另一个问题是,新加坡地区在2023年第50周JN.1达峰后,持续回落一直持续到2024年第10周,总计13周的时间。这样照搬的话,那就是第24周可能开始抬升,所以其实还不需要过于紧张,完全可以到时候再焦虑。
其实从很久之前全球的新冠疫情就不是非常同步了,各地不同的免疫背景、人口密度、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各地不同的流行特点,就连主流的流行株也不是十分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地区的流行情况可以做参考,但如果刻舟求剑地照搬其他地区的流行情况,结果上几乎没有能和大陆地区的流行情况吻合的,我很担心长期这样做的读者的精神状况。我已经遇到过几位类似的读者,在CCDC月报发布后,因实际流行情况和“刻舟求剑”来的结果不符而暴怒,而后恶语相向(所以为什么和我发脾气)。
时刻保持紧张和焦虑对免疫系统的表达也并不友善(好心情也是免疫力!),目前我个人是倾向于根据流行峰谷来安排相关活动,让自己可以张弛有度。比如说我在五一期间进行了旅行(没看《旅行篇》的可以看),这两天在山东出差也吃了很多不少当地比较特色的食物,有甜沫、糁汤、朝天锅和大虾锅贴等,整体上就比较放松(如果没有后续的行程调整就更好了)。在过去的18个月中,大陆地区理论上是经历了四轮较为明显的流行高峰,但其实大部分非严格防护人群的实际感染次数是2~3次(别问数据源,问就是我瞎编的),不考虑人群免疫波动造成其他传染病放飞自我的表现的话,整体情况其实尚可。按照目前的流行情况来看,一年中可能会有2~3轮新冠流行高峰,所以即便遇到了爬坡期也不需要太紧张,做好准备科学防疫即可。
二、近期我的焦虑
其实我没什么焦虑的,主要还是留言带来的一些困惑,为什么最近会有一些关于中东问题的留言?我也是看政府相关部门的声明和文件的(还有新闻联播)。是什么让部分读者觉得一个公共卫生爱好者/博主/公众号/作者会很懂时政的?我连公共卫生的相关内容都还没整理清楚呢。
我怎么看Hamas的?HAMAs(human anti-mouse antibody),中文翻译为人抗鼠抗体,是人体主要针对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同种型产生的抗抗体,可诱发人抗鼠抗体反应。
夏天到了,买个西瓜在家看看去戛纳的影星走红毯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