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流Q&A-12——旅行特别篇专场
Q:为什么选择“五一”小长假时外出,不担心感染风险吗?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不在公共假期外出那我什么时候外出。
Q:旅行之后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
Q:在景区和室外会佩戴口罩吗?
Q:在户外喝水的时候,杯子是否消毒?
Q:在外洗鼻用的是什么?自己灌装的盐水吗?
Q:在景点和车站是怎么洗鼻漱口的吗?是去公共卫生间吗?还是在就餐与喝水的地方?
引申一下,在整个2023年中我有数次无法回绝的非主动性堂食经历,不过主要发生在2月和10月~12月的新冠流行低谷期且同席人没有呼吸道症状。在基本不违背就餐礼仪的前提下,大约每30分钟我就会短暂离席,使用随身携带的便携鼻腔喷雾与含漱液进行洗鼻和漱口。这种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一种选择。
Q:如何判断在酒店房间内可以摘口罩?
Q:在外出或吃饭的时候有使用“怼脸吹”吗?
一方面,如果在陌生的室内环境我对空间中复杂的空气流动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我DIY的设备出风面积又很小(24cm*36cm),贸然使用反而可能存在风险,继续佩戴口罩更加安全。另一方面,在能佩戴口罩的非三密环境中(比如带有新风的飞机和高铁),口罩能够提供的保护已经足够了,我没有必要再额外进行吹脸。
我个人对“怼脸吹”应用场景的理解是:无法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它来降低可能的感染风险。具体应用可以根据读者们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应用场景自行决定。相关内容可以查阅往期分享:
Q:没有使用鼻腔喷雾作为额外的防护补充吗?
首先,没有在售的鼻腔喷雾可以出具有效的临床报告(卡拉胶有,但实验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很难判断其实际的使用效果。其次,能够佩戴口罩的场景我不需要使用鼻腔喷雾。最后,在少量的暴露场景中我会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洗鼻和漱口,使用其他鼻喷的实际意义有限。其实和“怼脸吹”的情况类似,在本次旅行中我并没有需要使用鼻喷的场景。
我个人对鼻腔喷雾应用场景的理解是:无法佩戴口罩、频繁摘口罩、口罩漏气、暴露后没有条件进行洗鼻、长时间处于三密环境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它来降低可能的感染风险。具体应用可以根据读者们自己的风险偏好和应用场景自行决定。
本期封面:Princess Charlotte by Franz Xavier Winterhalter (1805-1873)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