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情酝造的艺术

修德侯 修德坊 2022-12-15


俄乌冲突已经开始很久了,可有人也许还没发现,我们内外宣称的立场,一直其实都是中立。


可是有意思的是,咱民间认为上面“挺俄反乌”就是我们的实际立场,毕竟,他们能接触到的舆论,基本都是对俄有利的。


这显然有神秘力量在有意为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只是都心照不宣。


俄罗斯有个传统玩具,叫做套娃,玩法就是一个大娃娃里面还套了好几层娃娃。


如果我们看问题只看到“挺俄反乌”那一层,那套娃充其量就只打开了一层,拿一个二维的思维模型去解释现实发生的事情,迟早要自我怀疑。


其实无论冲突前后,中乌关系都在维持正常往来。


哪怕在俄乌双方最紧张的时候,作为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我们也从未走到乌方的对立面。毕竟,乌克兰也是我们的战略伙伴关系。


关注前线的人更能发现,乌克兰国家领导人从开战开始,始终未对中国发过恶言——这是连美国都没有的待遇。


9月22日,王外长在联大会见乌外长库列巴,双方互致感谢,共同展望期待。



除了外交层面,双方的经贸往来也并未中断。



这么看,乌克兰之于我国,并非像很多人感觉中那样,朋友的敌人只能做敌人,中间也很多微妙、曲折、耐人寻味之处。


当然,小侯的重点和用意不是说中国就得跟着西方站队,掉头转向,又或者说中国就必须得宣布做乌克兰的坚实后盾。


这些二极管思维,不值得赞同。小侯实际上想表达的是宣传的艺术。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语言是内在意识的物质载体,说,是做的前奏,为即将开展的行动做铺垫。而在国家的话语体系中,说,更多是平衡局面、穿针引线的必要环节。


宣传中是内外有别的,方法、策略、风格都要既要兼顾民意,又不能被带偏了战略,因此善意又不失稳妥的引导是必要的。


上面之于普通群众,掌握了巨大的信息差异。尤其是国际关系中,通常是专业且富有经验的团队经过反复推演、预判,再做出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决策。


但是决策的细节,亦或是某些参考的事实是不方便,也不能广而告之的。尤其当我们同时有多个战略目的时,一些局部的事情就只能做不能说了,这时就得推动一定的社会共识做辅助。


做得好,能事半功倍,为我们实现战略目标添砖加瓦;做得不好,轻则分歧阻碍了执行的推进,重则被外部不良者趁虚而入,掺了沙子,那就不好掌控了。


事实证明,我们的循循善诱火候一直把握得很好。


比如去年的中美阿拉斯加谈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应该是中美两边代表团在谈判前势均力敌的画面。


这和屈辱的近代史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大提神振气。其实形势并非像所渲染的那般一触即发,“斗而不破”的局面会长期持续,但是奠定的情绪基调为我们长期斗争凝聚了精神。


又如前些年东北部邻居高层竞争激烈,王兄在南洋遇刺,顿时国内外舆论翻涌。


我方的回应只是淡淡表示关注到此事,官方的缄默也降低了民间的热情,大家的讨论就没持续下去了。


而真实情况是,王兄之子公开在媒体现身,特地感谢我方为他提供的安全保护。


看来,我们并非置身事外,而是早就对羁縻怀柔之地留有一手。


这些博弈,是不方便拿到台面上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不可能广而告之,否则落人口实,里里外外都被动了。


再回到俄乌冲突,我们最大战略目标显然是中俄、中乌乃至中美、中欧的双方关系都不受影响,并在此次洗牌中占据主动的同时,绝不受到牵连。


但是,多方关系中,中俄关系显然是其中相对最重要的,同时中美关系本身已然在走下坡路了。


那就用好这个势。一方面,舆论需要给俄国捕捉到积极的氛围、给美国捕捉到腹背受敌的风险,另一方面,我们实际行动又绝不能让想拉我们下水的抓到把柄。


所以,“五点立场”,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挑拨离间者无隙可乘。


所以,平衡得当,进退有度,老美刨地三尺,也没找到我们“支援”俄罗斯的实质证据。


人人都知道中立的优势和可贵,但不是什么国家都有中立的资格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知进退,性如水。无论是刀子嘴豆腐心,还是豆腐嘴刀子心,都是政治智慧的生动写照。


对于个人,在信息洪流中学会见叶知秋,方可在变化中拨开迷雾,直抵要意。 


其他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