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科学主义

彷徨之域的路觉 Kritik人文社 2021-11-25

写在前面:


篇文章是改自我2019年09月28日在知乎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科学主义》,今日恰好一年。因此我结合了上下文,并成一文、加以删改,形成新文,刊于本公号之上,以飧诸君。

本文的主要观点:“科学只是工具,工具不能凌驾于人之上,而成为信仰,更不可能成为唯一的、绝对正确的解。万物皆有局限。它应该只是服务于人的理性的实用性工具,只是人本身的产物。”

因此,本文的观点即,反对科学主义。

除此之外,本文的后半部分还要思考和评价两个问题:其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其二,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所以出发点,仍然是从哲学出发,以哲学之角度看待科学(特指自然科学)。当然,科学和科学主义要区分得清楚,本人的立场不是反科学(不仅不反对,反而是是提倡理性的科学),而是反科学主义。

还是那句需要时刻保持自我清醒的话:囿于水平有限,若有谬处,欢迎指正。








正文:


一、科学主义之谬论



关于科学的定义,近代以来经常有人去论证,譬如后实证主义的波普尔提出“可证伪性”原则。一般来说,我们将经验-归纳的方法和在数学观念化之中完成其自身严格性的实证学科,从而依赖经验的因果律的学科,称之为科学(亦有“分科之学”的含义)。

而将科学推演至崇高地位和统摄地位的思想,称之为“科学主义”。

认信科学主义的人似乎是颇多的,线上或线下都能多多少少见到。在他们眼里(当然,这里说的是一小部分,而不等同于全体、整体),科学倒是成为万能的、唯一的、正确的解,而无视人本身的局限性因素。

譬如这几句在日常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话:

(1)“这个理论不科学……”

(2)“怎么可能出现这种问题,不科学啊?!……”

(3)“我信仰科学,不信这些封建迷信……”


在这里,需要对这些概念加以区别和定义。

(1)和(2)的“科学”,从语义上看,仿佛是等于“对的”、“正确的”。

或许可以这样描述他们的逻辑:在他们的语境下,科学=正确,科学性=正确性。

而(3),则是把科学当作信仰来崇拜。但你问科学是什么?又会说是“对的”、“正确的”。

然而,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科学只是一种实用性工具,是人探求认知的手段,是一种工具理性主义。

科学必须具有理性,必须具有对象性。但是,理性却是依靠人来保障的;对象性是依靠人的主观对于客观来显现的,二者都必须依靠“人”的存在,并且离不开“人”。或者说,人正是处于这中间的一个媒介。

从另一方面看,人怎么能把依赖自身的理性的工具,当作自己的信仰?人能将自身的产物置于自身之上吗?这是否是本末倒置?

对于“科学”的概念,名家也有定义。

譬如达尔文,他写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还有尼采也有表达过对科学的看法。

诸如还有这些定义,算是普罗大众对“科学”最普遍的定义了。

“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以一定对象为研究范围,依据实验与逻辑推理,求得统一、确实的客观规律和真理。”

——《辞海》

简而言之,就是使主观符合客观的正确的理论。都是认为万物本质皆有规律,然而,所谓主观符合客观,以哲学的观点看来,是人的实践当中,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的综合的统一,是相互的、而非单方面的,二者互不分离——因为在实践中,主体和客体都没有绝对的优越性。主观是依靠客观而获取认识,客观是依靠主观而显现(对于主观本身的显现,但是主观一旦缺失,这种显现的意义也就是无。因为主观指向的就是人)。

那么,科学不是作为一种独立于人之外的先验理论体系,而是一种依赖于人的感性实践的理性工具——应该没有人会否认,感性刺激是人认识的来源之一(即实践的一部分)。规律则恰恰是人在实践下的主客观的综合体现,而非直接反映。不然实践就可以直接得出绝对的、超然的真理,那就不需要什么各式各样的理论了,现象直接反映本质了。

所以,在哲学的角度看来,科学只是工具,工具不能凌驾于人之上,而成为信仰,更不可能成为唯一的、绝对正确的解。万物皆有局限。它应该只是服务于人的理性的实用性工具,只是人的产物。

所以,科学主义的观点,应当是要驳斥的。









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



“科学”和“科技”应该做一个区分(甚至“科学”和“自然科学”亦是)。从词义的理解上,科学是科技的子集,科技包含科学和技术两种方面。不过好多人都把这两样东西混为一谈,连百度百科却也比他们要清醒的多(虽然人人可以编辑):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摘自百度的“科技”词条



简而言之,科学是一种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理性的可观测性学科,是实证主义的,是分门别类的科目的统称,即“分科之学”(这是科学最初的翻译的定义)。那么科技,便是作为科学的实用性,也就是在各种具体领域的运用。

既然如此,科技是科学在具体领域的延伸,是极具理性和实用性色彩的,强调科技的作用,便不在话下了。譬如题头这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来源自一个大人物的话: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


——邓小平


这位大人是否伟大,这里并不谈及,但他对中国的影响自不必说(无论是正面亦或是负面,影响是颇深的)。然而,他的实用主义色彩也是很重的,譬如“黑猫白猫论”;和他前任那位是同一种思想不同的两种做法。在这位的号召下,科学技术受到大家的重视,文革里的偏见也被消除,这是好事,因为就经验角度而言,科学技术的确使得中国发展更好,物质生活水平也的确要提高不少。但是,从极端的一头倒转之后,反而是跑向另一头极端,也就是科学主义思潮的涌现。

在科学主义者眼里,似乎一切的现实问题都能在科学里得到解决,一切现实难关都能科技中实现破解。他们眼里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也就是: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这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被还原成人体的物质器官”的观点如出一辙,都企图以经验的有限来囊括无限。那么“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这句话也可以无视,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哲学的痴梦般呓语;人终将是科技的附属品,而非相反。

在那位大人眼里,似乎也是这样的。问题就是在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更在于对马克思的误解。以及许多人,包括科普唯物史观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他们都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甚至是生产力的核心,而忽视了实践的人的核心地位。

邓的那句引用马克思的话,我考证了一下出处,发现马克思并没有说过这句话(如果有,请指正并且贴出来),只有类似的,但含义不同:

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同价值转化为资本时的情形一样,在资本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看到: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另一方面, 资本又推动和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


从这句话便可以看出,马克思并不支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核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论断,因为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作为精神生产领域的产物。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马克思前期的错误观点,然而,在他毕生心血的《资本论》里,也是如此认为的:



科学——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发展总过程的精华。

…………

…………

“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


——《资本论》,马克思


马克思这些话就已经表明,他是不会赞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及科学主义的看法(当然,觉得马克思不会持这种观点的话,也可以找他当面对质)。因为这个观点,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立场,也就是以历史的人、人的实践地位为核心地位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统一的立场。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便指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而且,在唯物史观里,科学技术也不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明摆着打马克思的脸吗?毕竟上文引用的手稿,马克思是明目张胆地说“生产力也包括科学”。但是,从文本的理解上,这种“包括”,不是表示科学技术是直接地构成生产力的一部分,而是作为一种类似催化剂的作用,起加速、调和生产力的作用。

学技术可以增加劳动者的知识,提高劳动者部分的改造能力,但是,其主体,依旧是作为实践的人的劳动者。

科学技术作为马克思所认为的“精神产品”,其生命是存在于人(科学家、科技人员乃至生产者,或是掌握科学知识的人)的大脑、意识之中,它只有找到一种载体,以实体的形式存在、显现。譬如电脑、书籍、手机等等。但是这种载体的依靠,是必须依赖于人的存在,只有通过人,才可以成为“活”的存在,但也是受人的掌控;脱离人,它依旧是死的。

所以,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生产力是独立的,而科学技术并不能。

譬如从文本的考察上,科学技术也不是一种独立于生产力之外的存在:

“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而事实上,以社会劳动为基础的所有这些对科学、自然力和大量劳动产品的应用本身,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 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


——《资本论》,马克思


小的方面,譬如电脑、手机这些新兴的科学技术;大的方面,譬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抑或是航空工业、国防工业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哪一个又能离开人,离开人的实践去发展?科学技术能脱离人而发展自己去自身?恰恰是因为人的实践去推动它们的发展,它们才能发展出今天这种形态。


能有人会说AI,然而他们不会想到,AI正是由人制造出来的。他们想的未来是AI统治人类,实则是不现实的。但又退一万步来讲,AI若是真脱离了人类的控制,反倒演变成人类的主宰、消灭了人类,那么其也必须具备完全能够独立于人类之外实践能力,特别是生产能力和维护自我生存的能力。从而也就是拥有意识和自我意识。

当然,若是AI拥有这种能力,它们都差不多属于“人”这个范畴,而不能划入“(无意识的)机器人”。因为,就“人”的社会本质而言(撇开外貌、形体这些自然属性),他(她)是基于社会实践能力之上的社会关系之总和的高级动物,是历史生成的产物。

所以证伪AI或是其他科学技术凌驾于人类之上的问题,实际上是证伪逻辑错误的问题,并不复杂。

当然,马克思对科技的讨论,其实更是严格限定在资本主义社会方面,即科技化为资本的力量、加深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的作用。因为科技的进步促使资本家们得以改进生产技术,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得以缩小雇佣工人的人数(造成失业现象)和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这对劳动者都是有害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转变为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并且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人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这些手段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变得恶劣,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屈服于最卑鄙的可恶的专制,把工人的生活时间转化为劳动时间,并且把工人的妻子儿女都抛到资本的札格纳特车轮下。但是,一切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就是积累的方法,而积累的每一次扩大又反过来成为发展这些方法的手段。由此可见,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恶化。最后,使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还要牢。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


——《资本论》,马克思


就科学技术的运用,也不是科学主义者想象的那样,唯科技者必胜。不然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国共产党又怎么能以落后的军事科技去战胜强大其数倍的国民党、联合国军队?或者,明朝也有火炮技术,却也被刚从奴隶制度走出不久的清朝给灭亡了。

所以,两种势力之间的战争是依靠自身的综合实力(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建设、法律法制……等等)去取胜,而非单方面的能力(包括只是单方面的经济优势也是不行的)。否则,这既不历史,也不唯物。

也有一点需要反思:科学技术是否百分之百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百分之百使得人类更加幸福?基于当下的社会情况,基于历史经验,答案恰恰是否定的。

所以,论证至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的错误性已经考察并被证明,它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反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实用主义政治思想的色彩。不然那位又何以至此,能提出:“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三、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这是一个经常在讨论且争执不断的问题。我们平常生活之中所指的科学,一般是自然科学(就平时而言,你说科学家,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是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人,还是孔德、韦伯、涂尔干这些人?虽然前三者的名气远大于后三者)。而社会科学,在严格意义上是否属于“科学”,是很受质疑的。当然,自然科学是科学的子集,研究对象是自然领域。这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平常的“科学”,是将感性经验置于首位的。换一个角度说,当一门理论将感性经验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时,它本身就必须具备可观测、可量化的性质。就是众所周知的可证伪性原则,这个“证伪”,是指可以被经验所证伪的。

这个可证伪性原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譬如牛顿力学,它预测了水星近日点进动的现象。但倘若不存在这个现象,或是不存在其他能被牛顿力学可观测到的经验现象,那么是否还有人会相信这门理论具备一定的正确性?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就如同一个人在现在社会还提出人是神造的自然科学理论,但神又不能被经验的观测到,那么这个人大概率是被作为宗教教徒处理(与原本信教的人有区别,毕竟拿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里面,部分人也有宗教信仰)。

自然科学里面,除了包含实际行动的实证主义之外,当然也包含了思辨思考。但是,最终的目的和结果,必然是他们思考的理论要接受感性经验的审判,也就是经验观测的可预测、可检验的。

而不能被感性经验所检验的科学理论,就会被认为是错的。譬如后来的牛顿力学也没有进一步、更深刻的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问题,从而暴露其局限性。

所以就这一点来讲,这就是自然科学的一大特点——将感性经验置于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是自然科学如同强大繁荣、生生不息,受众如此之广的原因,因为它是可以直接被经验检测的,是实用性极强的。

就这一步的意义,如果说,不可证伪的理论不是科学理论,那么这句话的确是没有问题,我相当赞同,因为一个理论如果不具备可证伪性,它是连作为“科学”概念的条件都不满足的。

但是,如果说不具备可证伪性的理论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理论,那么我觉得,这句话就是极带有傲慢与偏见的,乃至于是无知的(无知者无畏,所以喜爱开口胡说八道)。倘若真是如此,那么就单单哲学而言,西方哲学一大半都可以废掉了,都是毫无意义的思辨,其他的诸如艺术、文学……等等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也只是毫无意义的自我的疯言疯语,没有任何价值。

就以康德哲学为例:康德的哲学功绩之一,是区分了作为现象的对象和自在之物的差别。但是他区分的是不可证伪的,因为他是在先验而非经验的角度描述。先验的描述,当然不可能被经验所证伪。

你能在你出生以前就知道你是什么样子的吗?当然,或许有人会说:“不可证伪、无法证明的理论,又怎能说它是科学、它是正确的?

首先,“科学”和“正确”有所区别,科学≠正确。科学只是人类实用性的理性工具。

其次,并不是所有理论都需要具备可证伪性的,这只是科学的研究范式。所以就这一层意义,康德哲学当然不算是科学,甚至绝大部分哲学,也不算科学。这不是贬义。哲学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标准,以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哲学,恰恰是科学主义者傲慢的谬误。

就好比,有人认为相对论的时空观已经证明了康德哲学的时空观是错误的。然而,只要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举的例子能服务于他的理性,那么无论这个例子多么荒诞,多么不靠谱,多么不科学,但在实质上,也依然撼动不了他的观点。因为他的观点根本就不处于这个范畴的。

撇开康德哲学,或是与自然科学相对较接近的、以行动性为特质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它与自然科学是否差距大(在这里,或许有人会认为马哲非哲,但我认为,它只是一个异端,本质上仍然是西哲的分流)?案是肯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马哲流派众多,详细盘点起码几万字起步才能说清楚,所以这里只说说马克思本人的哲学)的观点,它的核心,是实践。那么与极端强调感性经验的自然科学相比,这里探讨的问题自然而然便是“实践”与“经验”的关系了。

就我学习到的马哲知识,实践与经验相比,二者相同之处甚多,譬如二者都是感性的;但绝不是等同。就经验而言,它只是个体亲身体验事物、过程的产物,无法成为整体所具有的真理,因为每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而实践亦是如此,个人实践的经验无法上升为普遍真理,只有通过交往的实践活动。

但是,经验与实践相比,实践更具有带来反思、批判,以及检测理论是否具备真理性的作用,是理性的源泉(感性是理性的起源),这是经验无法比拟的。

而且,与经验的“体验”相比,实践具有改造外在世界的作用(还有自身的内在世界)。

主体性实践之下,人的认识所反映是在实践中显现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意识与物质的交融点,而非直接的物质世界。那么,正因为这一点,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也就是暂时性,所以人的认识不可能是一蹴而成,而是随着历史变迁而改变的。

这就是马克思的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不同于黑格尔的同一性哲学。而自然科学对感性经验的追求,与马克思的哲学对历史经验的前提分析是一样的。但是,马克思的哲学更强调实践的改造作用,而自然科学则是强调经验的可证伪。虽然二者都是靠实际的活动检测并且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但是,自然科学认为,如果经验检测不到东西,只能假设其不存在;而马哲则是以实践为主,强调实践的优先性。

话说至此,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也是十分明了的了。

自然科学因为强调经验的原因,因而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其繁荣也是必然的。但是,这也是自然科学无法触及哲学领域的原因之一。哲学从来不会把未经思辨思考的感性经验置于如此之重要的位置,哲学也从来不会贸然地把思辨思考排除出可以通向真理之路的之外的某处(甚至一部分哲学家反而认为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哲学比自然科学的反思要深刻得多,范围要广阔。

所以一些哲学家认为,哲学的第一要旨也是反思,即质疑一切,包括质疑“质疑”的本身。如果说,哲学比自然科学存在优越之处,那么我认为,这个优越之处在于放下傲慢与偏见,去反思,反思自我。所以一般意义而言,哲学家也是清醒并且痛苦着的。

当然,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源头来看,它实际上是近代哲学特别是经验主义的支流,只是后来随着数学和技术的进步,科学逐渐独立出去、自成一派。至今,仍说现在知识的主角是谁,那么非科学莫属。

至于所谓科学哲学,其只是研究科学本身的运作方式而已,并不是涉及到科学的实际内容。正如费曼所说的那样:“科学哲学对于科学家,就像鸟类学对于鸟一样,毫无用处。”科学哲学而是研究科学实际带来的影响,以哲学维度的研究;对科学本身来说,毫无作用。

不过,以当下的事实来看,科学和哲学之间其实更类似一种认识手段的更替。譬如,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形而上学非常盛行,从古希腊哲学乃至到近代哲学。然而究其原因,便在于科学知识不够发达,观测、测量、研究的技术手段并不足够,所以采用了形而上的方式也就是思辩的方法,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企图得到关于事物的真理。这种毋宁说是一种方法,更不如说是一种观点、看法。而现今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则是价值方面的研究了,诸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学……等等。事实方面的研究,或者说实证方面的研究,则已经几乎完全交由科学去处理。当然,这同样并不科学是万能的。

总而言之,写到这里,科学、自然科学、科学主义,已经是清楚的了。抱有傲慢和偏见的自然科学研究者,一般也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一般是鄙视哲学的。因为在无法遭到感性经验检测的科学主义者眼里,哲学、宗教这些东西,就是在跳大神。

关于科学主义的谬误,不仅第一部分,而且包括第二部分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都已经阐释清楚了,理由也差不多是充足的。

结论依旧一样:科学主义是应当驳斥的。


喜欢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